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9.0¥1592.5折
已售42

“中国政法大学60年校庆校史系列丛书”套装全4册,包括其官方校史《甲子华章》、历年珍贵原始档案选编《法大记忆》、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名士记录《法大群英》,以及老照片集锦《法大凝眸》,详细记载了该校的发展史、学术成果、学人贡献,收入了大量历史照片和部分彩色照片,并大限度地呈现未曾公开发表过的、较为罕见的学校档案资料。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座大学的历史,也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定价159元,现团购价39元包邮!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甲子华章:中国政法大学校史(1952~2012)》:沿着学校60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系统整理了60年大事记
《法大记忆:60年变迁档案选编》:大限度地呈现未曾公开发表的、社会上比较罕见的学校档案资料,是该校档案的初次公开整理出版
《法大群英: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人》:以参访当事人的方式,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法大人“经国玮政”的理想情怀和脚踏实地的人文关怀
《法大凝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收集了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建校至今的数百张老照片,并通过对离退休老师和法大校友的采访,记录了与这些照片相关的故事

商品评论(6)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0/8/25 18:16:23

买这套书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因为我对高校史比较感兴趣,别的购书渠道价格都比较高,中图网发来的这套书非常新,性价比自然很高,对我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0/7/1 14:09:47

法大学生买来了解校史

头像 262*** 三星用户
2020/6/7 9:11:21

装帧很好,图文并茂,全面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历史。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0/4/2 0:20:07

法学专业的我看到这个比较开心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19/12/19 13:16:22

越了解越热爱

头像 jie*** 二星用户
2019/6/5 22:11:44

四本书纸张手感很好,其中《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部分照片还是彩印的。整套书有塑封,装帧挺不错。














编辑推荐

中国政法大学的历史,堪称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缩影。“中国政法大学60年校庆校史系列丛书”共含4册,分别为《甲子华章:中国政法大学校史(1952~2012)》《法大凝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法大记忆:60年变迁档案选编》《法大群英: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人》,共同回顾与总结了中国政法大学60年的办学历史,追寻几代法大人的办学理念。其中,《甲子华章》沿着学校60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系统整理了60年大事记,不仅为全面了解学校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文献,也为今后的校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大记忆》则注重原始史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珍稀性,*大限度地呈现未曾公开发表的、社会上比较罕见的学校档案资料,通过珍贵的原始记录,还原每一件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现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是该校档案的初次公开整理出版;《法大群英》从参与立法的角度,通过“立法年谱”和“法治印记”两个部分,以参访当事人的方式,重点刻画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大人“经国玮政”的理想情怀和脚踏实地的人文关怀;《法大凝眸》收集了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建校至今的数百张老照片,并通过对离退休老师和法大校友的采访,记录了与这些照片相关的故事。

《甲子华章:中国政法大学校史(1952~2012)》
本书对政法大学60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为官方校史。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中国政法大学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尽管法大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她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有过辉煌,也历经坎坷。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政法学院初代创业者的艰苦努力下,学校得以创立并稳定发展,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政法专业人才。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革”开始,学校遭到了破坏,办学陷入停顿,甚至还被撤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北京政法学院顺理成章地恢复重建。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办学自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60年来,一代又一代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为推动中国的法治昌明、政治进步和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

《法大记忆:60年变迁档案选编》
本书共设6章(不含附录)20小节,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北京政法学院,下编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变迁设为附录介绍,两校合并事宜归入中国政法大学部分,以免前后重复。每小节一个专题,每专题由内容提要、刊印相关档案文献资料、注释三部分构成。内容提要为编者所加,主要包含事件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或历史影响;刊印资料根据篇幅及所选材料,在每一事件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份文件,刊登原文内容,文献的编排,依事件发生的轨迹为序,力求揭橥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起始、经过和结局,反映事件概貌;注释是对文件中涉及的人名、事件简称及其他事项等加以简要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原文。另外,本书的前端以彩页的形式影印了部分重要的文件、图片、书信,让读者体验原汁原味的档案资料。

《法大群英: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人》
在国家法治建设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中国政法大学都及时地为公检法司各部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骨干力量。这些法大的优秀学子从学校毕业以后,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用自己的闪光智慧、辛勤劳动和专业特长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不仅彰显了法大人的品性,展示了法大人的才能,而且实现了法大人的自我价值,同时也为学校争得了巨大的荣誉。法大的学子就是法大的名片,他们永远是法大的骄傲。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编年式的立法统计,作为主体的第二部分则以个人事件一心路史为主线,以“采访体(问答体)”为行文方式。两部分的编写原则有所不同。第一部分“立法年谱”以“全面、客观”为编写原则,尽可能全地将各个法大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参与的立法都展现出来,内容上包含“时间(年月)”、“人物”、“立法名称”、“参与形式”(简要描述)四个部分。第二部分“法治印记”的编写遵循以下原则:①“一人一法”原则。针对参与立法种类众多的老师,就其着力*多、印象*为深刻的一次立法活动进行具体描绘(少数情形例外)。②“平衡各时间段内容”原则。有的老师参与的立法活动跨越了《法大群英: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人》划分的时间段,在选取其重点立法与安置其位置时考虑到了各时间段容量的平衡。③重点倾斜与各部门兼顾原则。一方面,对于国家重点立法(基本法律,如宪法、民法典、刑法典)的分量自然较大;一方面,对于小部门法,尤其是法大特色专业的教师参与的立法活动(如体育法)也特别顾及,以全面、饱满地全方位展现法大教师参与立法的面貌。

《法大凝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本书收集了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建校至今,有关法大的数百张老照片,并通过对离退休老师和法大校友的采访,记录了与这些照片相关的故事。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让法大人在仔细聆听那些人在那些地方讲述那些故事的同时,翻开自己尘封的记忆,回味在法大度过的每一时刻。让所有关心、支持法大的老师、同学、历届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法大、理解法大、解读法大。

本单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60年校庆校史系列丛书》套装全4册
分册内容:
《甲子华章:中国政法大学校史(1952~2012)》
作者:刘长敏/主编,张培坚/主笔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42310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400
定价:42元
目录
总序
主编的话
导言 政法教育的开端
一、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法教育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法教育

上编 艰苦创业:北京政法学院时期(1952~1972)
第一章 初创与奠基:北京政法学院的创立(1952~1957)
第一节 筹建北京政法学院
一、北京政法学院的筹备建立
二、四校精英和华北革大干部
三、开学第一堂课
四、隆重的成立典礼
五、毛泽东手书“北京政法学院”
六、首任院长钱端升
第二节 建院初期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新校舍建设:从沙滩红楼到学院路41号
二、“党委的全面领导”:组织机构的完善
三、专修科与调干班: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科学讨论会”:科研工作的成绩
五、思想改造: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六、青春风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三节 在探索中求发展
一、“全面系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二、四年制本科生教育的开始
三、研究生教育的尝试
四、《教学简报》与《政法院讯》
五、自力更生,劳动建校
第二章 曲折前进:政治运动中的艰难办学(1957-1966)
第一节 从整风反右到大跃进
一、贯彻中央关于整风的指示
二、反右扩大化及其严重后果
三、教学改革:教育“大跃进”
四、生产劳动与教学科研
第二节 跻身全国重点高校
一、“大中小并举,师生结合”
二、短暂的春天:《高校60条》
三、双重领导和组织建设
四、进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第三节 庆祝建院10周年
一、多事之秋迎院庆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半工半读”的日子
第三章 停滞与中断:文化大革命中的北京政法学院(1966-197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中击
一、“文革”之火烧到北京政法学院
二、政法红卫兵
三、“砸烂公检法”
第二节 安徽“五·七干校”
一、北京政法学院被撤销
二、“五·七干校”的岁月

中编 涅槃腾飞:中国政法大学的崛起(1978-2000)
第四章 浴火重生:北京政法学院的复办(1978~1983)
第一节 艰难的复办工作
一、来自中央的复办指示
二、复办工作快速推进
第二节 良好的开端。优良的学风
一、复办后第一届学生
二、坐着马扎听课
三、办学工作渐入正轨
第五章 历史机遇:中国政法大学的成立与建设(1983-1987)
第一节 改革创新,开始新纪元
一、“政法教育的中心”
二、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典礼
三、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发展历程
四、一校三院和组织机构设置
第二节 整党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整党和彻底否定“文革”
二、狠抓政治思想建设
三、工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四、各民主党派组织的恢复
第三节 多层次教育的起步
一、“法学为主、多学科综合性办学”
二、立足本科生教育
三、研究生教育的突破
四、第二学位和成人教育的尝试
四、从单一办学模式到综合办学模式
五、迎接司法部教学评估
第二节 在改革中壮大
一、全国法学教育工作会议
二、两校-中心合并
三、处级干部竞聘和后勤改革
四、专业调整与院系变更
五、对外办学:首次招收留学生
第三节 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新进展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重视实践。扩大就业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四、“三讲”教育进校园
第四节 法学研究的繁荣
一、日渐扩大的学术交流
二、为法制建设贡献力量
三、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交流频繁
四、三大中心的建立和诉讼法学科的突破
第五节 欣欣向荣的校园
一、加强对外交往,提升影响力
二、成人教育的整顿与发展
三、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四、建设“花园式”校园
五、各项荣誉纷至沓来

下编 迎来辉煌:战略转型与跨越式发展(2000-2012)
第八章 开拓进取:新世纪新起点(2000-2005)
第一节 在新的起点上
一、整建制划归教育部
二、新的领导班子
三、独具特色的国际儒学院
四、科研立项屡获突破
五、“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的启动
六、停办自考班和按人口比例招生
第二节 以评估为契机推动发展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党建新体系”
三、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估
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三节 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一、温总理的关怀和希望
二、中欧法学院落户法大
三、黄进教授出任校长
四、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五、比较法学研究院的成立
第四节 走向未来:60周年校庆
一、法学实验班:法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二、迎来恢复招生30周年
三、日益美丽的校园
四、“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董事会的成立
六、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七、走过60年

附录一:中国政法大学校训
附录二:中国政法大学标识
附录三:中国政法大学历任校领导名录
附录四:中国政法大学60年大事记
后记

《法大记忆:60年变迁档案选编》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主编,王改娇/执行主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42389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417
定价:49元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编 北京政法学院
第一章 “文革”前的北京政法学院
一、筹备与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成立北京政法学院的请示(1952年9月)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报请核批成立北京政法学院的函(1952年9月27日)
教育部关于清华等大学政法系科调整人事名册的函(1952年10月6日)
北京政法学院教员名单(1952年10月6日)
北京政法学院筹备工作总结报告(1952年)
钱端升给林伯渠的信——请毛主席为北京政法学院题写校名(1952年10月12日)
钱端升给林伯渠的信(1952年11月10日)
钱端升给齐燕铭的信(1952年11月20日)
林伯渠给钱端升的回信(1952年11月23日)
《新华社新闻稿》:北京政法学院成立(1952年11月27日)
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典礼来宾(1952年11月24日)
钱端升院长在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典礼大会上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中央政法委员会彭泽民副主任在北京政法学院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中央政法委员会张奚若副主任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马叙伦部长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刘秀峰副主任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北京政法学院工会代表芮沐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北京政法学院学生会主席林远的讲话(1952年11月24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钱端升等人职务的通知(1952年11月24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提请任命钱端升为北京政法学院院长、武振声为副院长的函(1952年12月9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由戴铮暂代武振声副院长职务的通知(1952年12月12日)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政务院批准任命钱端升为院长、武振声为副院长的通知(1953年1月16日)
二、从沙滩到明光村
北京政法学院校舍区域及应得家具一览表(1952年9月)
行政处1953年第一季度工作意见(1953年1月17日)
北京大学关于报送借给北京政法学院部分房间协议书的函(1953年10月12日)
高教部关于中宣部以所分配的建筑面积换用北京政法学院旧址部分房屋事宜的通知(1953年2月5日)
北京政法学院新建校舍计划任务书(1953年2月9日)
政务院同意中宣部以建筑面积调换北京政法学院房屋的批示(1953年2月19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图纸致中宣部函(1953年4月24日)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1953年新建“大食堂”等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1953年4月30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都市计划委员会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大教室等设计图样的批复(1953年5月8日)
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华北财政管理局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基本建设预算的批复(1953年5月15日)
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华北财政管理局关于北京政法学院新建校舍室外设备费预算的批复(1953年10月5日)
北京政法学院将沙滩区校舍移交中宣部说明书(1954年1月29日)
北京政法学院行政处“搬家”工作总结(1954年2月28日)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办理用地手续的函(1956年1月20日)
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建设用地许可证(1956年12月)
北京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在海淀区明光寺用地的批复(1956年□月□日)
司法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1958年基建计划草案审核意见的函(1958年1月)
司法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1958年基建投资和建筑面积调整情况的函(1958年1月)
司法部关于转发高教部批准北京政法学院1958年建筑面积和工程项目的通知(1958年4月)
高教部批准北京政法学院1958年建筑面积和工程项目的通知(1958年2月8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拨付修整道路工程款的请示(1958年5月8日)
司法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修筑道路工程款开支范围的批复(1958年5月)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修建集体淋浴室的请示(1958年6月4日)
司法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修建集体浴室的批复(1958年6月)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报送本院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的函(1962年11月17日)
北京政法学院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1962年11月15日)
高等教育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的批复(1964年8月21日)
三、主管部门的变革
高教部政法教育科关于政法学院领导关系问题的报告(1953年10月24日)
高等教育部关于建议北京、华东、中南、西南等四个政法学院由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管理的函(1953年11月5日)
《人民日报》:中央高等教育部召开全国政法教育会议确定培养政法建设人才的方针(1954年5月10日)
中央高教部党组关于各大区撤销后政法学院领导关系问题给董必武、彭真同志的报告(1954年7月20日)
彭真给杨秀峰的信——关于政法学院领导关系及北京政法学院副院长人选事(1954年7月22日)
高等教育部关于委托中央司法部直接管理北京政法学院的通知(1954年8月19日)
高等教育部、司法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管理关系移交完毕的报告(1954年9月2日)
华北行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工作情况的移交报告
高等教育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由中央司法部直接管理的通知(1954年9月2日)
司法部关于学校下放问题的电报(1958年7月23日)
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下放后财政预算问题的函(1958年8月5日)
司法部关于移交北京政法学院财务卷宗的函(1958年8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政法学院由中央直接领导后学院领导医疗关系归属的函(1960年8月6日)
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1960年10月22日)
公安部政治部关于各地政法学院、大学法律系的情况和领导关系问题的报告(1962年10月6日)
关于高级人民法院代管政法学院一部分工作的意见(稿)(1963年10月5日)
高级人民法院代管政法学院部分工作的暂行规定(1963年10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改造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的几点意见(1964年12月16日)
四、学术委员会制度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成立学术委员会的报告(1955年9月15日)
高等教育部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1955年9月20日)
钱端升院长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55年9月7日)
雷洁琼副教务长的讲话(1955年9月7日)
刘昂教务长的讲话(1955年9月7日)
刘镜西副院长的讲话(1955年9月7日)
楚贡诺夫同志的讲话(1955年9月7日)
教务长刘昂关于师资培养计划与教学工作量问题的报告(草案)(1955年9月7日)
学术委员会关于师资培养计划和教学工作量问题的决议(草案)(1955年9月7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学术委员会工作任务的意见(1955年10月4日)
《光明日报》: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1955年11月2日)
学术委员会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决议(1956年1月20日)
学术委员会1955~1956年度第一学期工作小结(1956年3月6日)
学术委员会1955~1956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1956年2月27日)
五、党委领导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度
关于党委会组织机构及分工制度等的初步意见(1956年8月13日)
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委员会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党委委员的批复(1956年8月17日)
北京政法学院党委关于撤销党组、成立党委及人选的请示(1957年1月14日)
中共北京高等学校党委会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人选的批复(1957年)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党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议的报告(1957年1月28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党的组织机构与分工的通知(1957年2月20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成立院务委员会的请示(1959年4月16日)
北京市教育局呈请批准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政法学院等三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1959年5月15日)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公文批办通知(1959年5月)
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同意北京师范学院等三个单位成立院务委员会及委员会委员名单的通知(1959年6月10日)
北京市教育局关于同意北京政法学院成立院务委员会及名单的通知(1959年6月15日)
第十四次扩大院务委员会议程报告事项(1962年5月)
院务委员会关于审查规划问题的议案(1962年5月)
院务委员会会议决议(1962年)
北京政法学院院务委员会(扩大)会议纪要(1964年1月18日)
第二章 特殊岁月
一、迁校、疏散与停办
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关于将部分图书、家具、炊事用具转让给邮电部的请示(1968年10月26日)
驻政法学院宣传队指挥部和院革委会联席会议纪要(1969年11月11日)
北京政法学院临时疏散计划(1969年11月2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教育部军事管制小组关于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下放到各省市革命委员会领导的请示报告(1969年12月23日)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关于撤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和北京语言学院的请示报告(1970年6月30日)
海淀区革委会文教组关于政法学院房产移交问题的请示报告(1971年9月18日)
北京市教育局革命领导小组关于政法学院房产等移交问题的请示报告(1971年10月31日)
北京卫戍部队接收北京政法学院房产、家具、设备的说明北京政法学院、北京卫戍区4877部队交接房产议定书(1971年9月)
二、安徽五•七干校及留守处
北京政法学院搬迁需带物资请示报告(1970年11月12日)
安徽省革委会教育局关于为北京政法学院“五•七”干校解决汽油问题的函(1971年3月18日)
驻北京政法学院“五•七”干校宣传队指挥部党委关于建立革命领导小组的报告(1971年5月1日)
驻北京政法学院“五•七”干校宣传队指挥部党委关于建立党的核心小组的报告(1971年5月1日)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北京政法学院“五•七”干校成立党的核心小组和革命领导小组的批复(1971年5月9日)
安徽省革委会政工组关于北京政法学院“五•七”干校学员接收情况和分配意见的报告(1972年3月4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关于北京政法学院五•七干校物资分配的通知(1972年3月20日)
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关于分配干部携带家具的请示(1972年3月7日)
北京市教育局办事组关于北京政法学院处理职工借用公家家具的请示报告(1972年3月22日)
北京市教育局革命领导小组关于原北京政法学院家具分配处理的意见(1973年2月2日)
北京政法学院留守处关于兑换全国粮票事给安徽省人事局的函(1972年7月19日)
北京政法学院1972年度决算(1973年1月19日)
中共安徽省革委会政工组核心小组会议纪要(1974年6月24日)
第三章 北京政法学院的复办
一、班子组建与开学典礼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关于恢复北京、西北政法学院的请示报告(1978年7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国务院批准恢复北京、西北政法学院的通知(1978年8月5日)
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任命曹海波为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的通知(1979年6月21日)
国务院司法部副部长李运昌同志在北京政法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79年10月24日)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关于同意北京政法学院建立临时党委的通知(1981年12月30日)
《简报》:北京政法学院临时党委会成立(1982年2月18日)
二、商调教职工
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教职工致教育部政治部函(1978年9月6日)
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教职工致国务院政工小组的函(1978年9月19日)
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教职工致中共北京市委组织函(1978年9月19日)
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教职工致中央组织部函(1978年9月19日)
民政部关于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干部给安徽省劳动局的函(1979年1月12日)
安徽省人事局关于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干部给安徽省劳动局的函(1979年1月17日)
安徽省人事局商调原北京政法学院干部给安徽省委组织部的函(1979年1月17日)
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人事局关于免调张佩林(霖)等三同志的报名(1979年3月19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张佩林(霖)等三同志调动的函(1979年3月27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人事局关于请支援张佩霖等三同志到北京政法学院工作的函(1979年4月9日)
三、追还校舍
北京政法学院留守处关于校舍变动情况给北京市委科教部的报告(1977年11月23日)
北京政法学院留守处关于校舍情况给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1978年5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政法学院校舍问题致中共北京市委的函(1978年7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政法学院校舍再致中共北京市委的函(1978年12月12日)
北京政法学院筹备处关于归还校舍问题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的函(1978年9月24日)
北京政法学院筹备处关于归还校舍问题致中共北京市委的函(1978年9月27日)
北京政法学院筹备处关于市统建办公室在我院内新建和己建工程的处理意见(1978年10月28日)
北京政法学院筹备处关于93还校舍、图书、家具等问题给林乎加同志的报告(1978年11月)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北京政法学院校舍问题给谷牧同志的报告(1978年12月15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解决招生用房的紧急报告(1980年4月25日)
北京政法学院关于收回被占校舍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汇报(1982年9月17日)
下编 史国政法大学
后记

《法大群英: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人》
作者:雷磊/主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42327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339
定价:38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编立法年鉴
第一阶段(1949-1977)
第二阶段(1978-1998)
第三阶段(1999-2011)
第二编法治印记
第一部分法治先声:新制度的曲折开端(1949-1977)
钱端升 求道问学践民主 参政躬身行宪制
巫昌祯 高歌女性平权路 伏枥万里剔透心
第二部分法治新生:转型期的破与立(1978-1998)
杨荣新 完善民事程序法 建构系统工程论
程味秋 淡定从容赴美欧 媒介中西促共识
廉希圣 婉转低吟新宪制 百转千回港澳情
江 平 法治天下民是本 权利弘扬法为先
陈光中 樊崇义 风华硕果人生路 孜孜但求正义门
成松年 格知行政之所蕴 扬显厚重之吾学
徐 杰 经国济世法为基 安邦兴业制先行
郭 翔 舞动少年中国梦 撑起朗朗澄净天
吴焕宁 乘风破浪无穷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昌硕 劳动立法民做主 波澜起伏道久远
第三部分 法治昌荣:大时代的立法繁盛(1999-2011)
马怀德 知行合一彰正道 国器慎用显公义
蔡定剑 居庙堂弘道宪政 登杏坛躬行民主
曲新久 涓滴细流缮刑律 知行并进促正义
李曙光 破产与国资并重 批判并建构齐举
李永军 十二载风雨前行 破产法仍需完善
王卫国 改革企业法人制度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赵旭东 公司法“款款”深情 同市场时时呼应
刘纪鹏 国资立法先行者 企业股改第一人
席 涛 监管好市场经济 尽力为漫长变革
王灿发 点滴汇环保立法 群力策公益诉讼
王传丽 积极为外贸通衢 始终与人世同行
周忠海 宏图经略海天外 高亢发声遍国中
焦洪昌 王小平 马宏俊燃奥林匹克之光 走科学规范之路
黄 进 赵相林 促国际私法协调 领社会服务之先
后记

《法大凝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刘杰/主编,刘杰 张培坚/主笔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42334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226
定价:30元
目录
总序

1.合并与新生——四校整合与华北革大
2.从沙滩红楼到蓟门桥
3.研究室内外的“旧知识分子
4.第一届党代会和党委的领导
5.雷洁琼的政法情怀
6.用双手建造美丽的校园——劳动建校侧记
7.小滇池畅想曲
8.从《教学简报》到《政法论坛》
9.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0.苏联专家的背影
11.不堪回首的“反右派”斗争
12.四大教授的故事——吴恩裕、曾炳钧、严景耀、戴克光
13.在劳动中学习
14.犹记当年校园美——50年代校园生活寻踪
15.同吃同住同劳动——“四清”运动点滴
16.半工半读的苦与乐——在大兴天堂河的日子
17.失控的马车——政法红卫兵行迹
18.“五七干校”的岁月
19.阔别6年再聚首——北京政法学院的复办
20.校园里的“联合国”
21.“马扎精神”和79级英才
22.校报的成长轨迹
23.历史性的腾飞——中国政法大学的成立
24.80年代的师生传奇
25.四大才女的传奇 ——巫昌祯、薛梅卿、严端、孙丙珠
26.荟萃全国法学名师——研究生导师组的新模式
27.新中国第一批法学博士——朱勇、怀效锋、郑秦
28.在美丽的军都山下
29.大师之谓也——终身教授的诞生
30.“非典”中的典型生活
31.依法治国之路,法大任重而道远——来自中央领导的关怀与期望
32.博弈与双赢——中欧法学院落户法大
致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