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52.0¥5210.0折
已售42

人民文学出版社《雷达观潮》钤印毛边本!雷达先生遗作,收录了作者生前写的zui后一批文学评论,以及毕生评论精选,被作者视为盖棺论定的垫枕之作。

雷达是一位贯穿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代重要批评家,一个敢于直面创作症候、善于辨析审美变化的观察者。本书为雷达先生遗作,是一份当代中国文学四十年的精神档案,对于高校文科师生、作家、广大文学爱好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平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2018年5月第2次印刷

★ 雷达,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 雷达始终是处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前沿,始终引领新时期文学批评、文学思想、文学观念的发展,始终处于中国文学漩涡之中心的位置

★ 以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开设的“雷达观潮”专栏为主体,提出了长篇创作中的非审美化、代际划分的误区、乡土中国与城乡中国等一系列前沿问题

★ 精选了作者对汪曾祺、莫言、张炜、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阎连科、雪漠等作家的作品评论,以及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现实主义冲击波”“新写实”等当代文学审美趋向的宏观评述

商品评论(9) 查看全部>>
头像 靖说心*** 三星用户
2022/7/31 23:23:42

第一次购买毛边书,挺新奇的。内容还没看,想必会开卷有益吧!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7/30 7:53:15

喜欢毛边本是因为书胆也好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2/7/15 18:54:10

品相非常好,下一本就读它

头像 享受阅*** 三星用户
2020/6/26 9:08:33

包装严实,无受损,很不错。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0/6/23 16:27:23

在中图网的购书体验是相当不错滴!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0/4/19 11:42:51

好书.毛边要裁剪

头像 司马砸*** 三星用户
2019/3/28 12:47:28

哈哈哈哈哈

头像 sun*** 三星用户
2018/12/9 20:02:58

印刷清晰精美,这批限量钤印本,是为绵长的纪念特别定制的,特别具有珍藏价值。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18/11/12 21:37:30

与想象中的文学批评家不同,雷达紧贴着每一个新生事物对文学的影响,或好或坏,评论毫不避讳甚至一语中的,读起来没有一点代沟的感觉,认真读完后心里的浮躁感被打磨了一遍













编辑推荐

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或许你知道,或许你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已经不在人世,他离去的那天,正是这本书出版上市的第二天,也是今年3月的最后一天。所以,这本书,就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推到了“遗作”的位置。它收录了作者生前写的zui后一批文学评论,以及毕生评论精选,被作者视为盖棺论定的垫枕之作。

斯人已去,唯留佳作在人间。

这批限量钤印本,是为绵长的纪念特别定制的。


雷达始终跟踪共和国当代文学的步伐,对于这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和重大文学现象,他均做了及时的、充满生命激情和思想力量的回应。除了具有文学批评家的艺术感觉之外,他还具有文学史知识素养,能够理性地把握评论对象的价值分量与价值位置,充满一种“理性的激情”。他的文学批评既有及时性又有持续性,既有启迪性又有准确性,积极、广泛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 

    ——刘再复 

雷达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披坚执锐、为新时期文学复苏做出重要贡献的批评家,但他又是那一批评论家中蕞年轻的,所以,他同时又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断推动文学发展的那批批评家。除了雷达,我们很难找到一位批评家,他的批评生涯几乎贯穿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而且在这三十多年来,雷达始终是处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前沿,始终引领新时期文学批评、文学思想、文学观念的发展,始终处于中国文学漩涡之中心的位置。 

    ——李敬泽 

雷达对作品的精幽、微妙之处,感觉敏锐,捕捉敏捷,表达审美体验的文字也颇富诗意,暗中内含的逻辑引线与思想引力,常常能把人们由美的感悟引入灵的顿悟。在这个意义上,雷达的文学批评,是“思”与“史”的双向汲取与双向运动,他的批评个性的内力与魅力也正在于此。  

    ——白 烨 

对雷达的评论,可以用“正”“大”来比喻。“正”,是他贯穿了新时期文学,经历的事多,众多文学思潮的生成和发展他都参与或目睹。他的评论更多的是蕴涵着传统的东西;他的文字代表担当,代表了正,代表了生活,代表了权威。“大”,是他有大局意识,看问题常从大处看,看趋势,能“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文章也就会写得通达顺畅,文采飞扬。

    ——贾平凹


雷达是一位贯穿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代重要批评家。本书以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开设的“雷达观潮”专栏为主体,提出了长篇创作中的非审美化、代际划分的误区、乡土中国与城乡中国等一系列前沿问题,并精选了作者对汪曾祺、莫言、张炜、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阎连科、雪漠等作家的作品评论,以及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现实主义冲击波”“新写实”等当代文学审美趋向的宏观评述。对于高校文科师生、作家、广大文学爱好者,本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雷达,原名雷达学,1943年生,甘肃天水人。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论文集《民族灵魂的重铸》《思潮与文体》《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等十五部、散文集《缩略时代》《雷达散文》《皋兰夜语》《黄河远上》等多部。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多部论著和多篇论文如《灵性激活历史》《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当前文学症候分析》等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钟山》文学奖、《昆仑文学》奖等。散文《梦回祁连》获首届孙犁散文奖,散文《依奇克里克》《蔓丝藕拾》《王府大街64号》分别获全国报纸副刊银奖、中华铁人文学奖、《中华文学选刊》奖,并有多篇散文入选《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独立主编或共同主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现代中国文学精品文库》《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等大型图书。

精彩书摘

今天的阅读遇到了什么


我们今天的阅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在服务阅读方面,也有许多措施在推行;但是,今天的阅读生活,似乎又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如果说,原先的读书,在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上虽也存在多种歧异,但总的来看还比较单纯,因为读书就是读纸质书,至于读什么不读什么,自可见仁见智。但是现在,自从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自从市场化和多媒体广泛操控阅读行为以来,印刷文化确实抵挡不住视觉文化,读书便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狄更斯云,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以之比喻读书界,也很恰当。我不敢泛谈“读书”,但仅就文学阅读而言,也是问题如麻。我就经常处于迷惘之中,时不时会有很多棘手的问题冒出来。

就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来说,首先是,上网与读书,哪个更重要?乍看起来,这像个伪问题,两者并存,功能不同,想上网就上网,想读书就读书,何来轻重主次之分呢?但真正在两者之间挣扎过的人会明白,两者是存在矛盾的,是相克的,很难和平共处;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到知识积累,甚至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有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越来越短,每天仅十五分钟,而上网时间越来越长,平均每天超过三十四分钟,如果承认上网也是一种阅读,那我们总的阅读时间是逐年增长的;但上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呢,却有待商量。

我们确实需要扭转观念,不能再说只有捧一本书在手里才叫阅读,互联网的阅读、屏幕阅读、手机阅读、微信阅读,也都是阅读,不过是特殊的、另类的阅读而已。现在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QQ大为流行,潮流所及,无人可挡,我等也都跟着“微”,图文并茂,短、平、快,不亦乐乎。而微时代的浏览性阅读正是传统经典阅读面临的最大敌人!我们一上网,便禁不住点来点去,会随着链接走向娱乐八卦的圈套和消费主义迷宫,忘记了最初是要看什么来着。上网也使我们慢慢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用搜索、拼贴、下载、复制,来代替艰苦的读书、思考和梳理,更别提记笔记了。我们的脑力在某些方面已严重退化,但我们并不觉察;只是觉得久已说不出什么新鲜的话了,只会把流行词语,什么“洪荒之力”“蓝瘦香菇”挂在嘴边,忘记了自己还能创造新鲜的语言。一位作家朋友告诉我,他一年都没有读完一本他曾经想读的书,因为他习惯于在网上处理一切,他的书桌边堆满了名著和许多他想看而未看的书。他很忙,创作和阅读都在网上。那些纸质书基本成为外化于他的生活的东西,只是为了尊重传统,他还是把它们“供”在那里。这个例子也许极端,但你也不能说不可能。目前,这位作家还能维持他的声望和头衔,但已感勉为其难。

这是不是危言耸听?不就是不同阅读工具的转换吗,有那么严重吗,纸质书的内容换成了电子书的内容,就会变质吗?那倒不会。问题在于,上网和读书的不同,并不是简单的阅读方式的不同。读书需要“关机”,需要沉浸,需要专一,需要暂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进入一种类似生命体验的状态;即使读消遣性的书,也要入乎其内,才能得其妙处。“扫读”和“点读”是不行的。有人说,不读纸质的高品质的书,你就不可能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系统,你就不可能获得深厚的原创力。这样说,肯定要引起争论,大家的看法也会不同,但一些成功作家的经验证明,读纸质书确有难以言传的好处,吸收消化的效果要强于网读。上网也不是完全无益,“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只有电话接线员才随叫随到”(万维纲《万万没想到》)。必须保证足够的读书时间已变得十分重要。对我来说,这已经需要“强迫执行”和不断提醒了。

当今阅读还会遇上“榜单”,这是另一大困惑。书籍浩如烟海,人们怎样才能在书海中达到有效的阅读,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我们常批评说,实用阅读压倒了审美阅读,快感阅读压倒了心灵阅读,要改变它,就需要引导阅读,不断把富有人文内涵的高品质的好书推出来。现在各式各样的“榜单”应运而生,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有一些是比较好的,有一些却很可疑,有以次充好、以劣驱优之嫌,不可信,不可靠。我就看过一本十分粗糙平庸的作品,当时觉得出版尚且勉强,给作者提了较尖锐的意见;但后来作者多次给我“报喜”,说他这部作品连续多少个月在某地书榜排名第二,我一查,果然,遂无语。读者被这样的“榜单”所诱引,后果可想而知。当然,按榜单读,可以最快地抵达有价值文本,也能节约时间,结束盲目的阅读。但是榜单毕竟是一群人的榜单,而不是一个人的“菜单”,它可能适合很多人,但“不一定适合你”。况且,商业运作的榜单,其目的更多是被消费意识形态包装的趣味引导,读者的阅读趣味被绑架,榜单就变成了“绑单”。

我们还会常常遇到“读名著”和“开书单”的困惑。没有谁敢反对读名著、读经典,那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最高结晶;反复提倡读名著、读经典,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正确的。但私下里却有人说什么“所谓名著或经典,就是人人都说应该读,可谁也不读的那种书”。简直有点大逆不道。但冷静想想,也不能全怪读者,有一些名著,对一般读者来说确乎有点望而生畏,便被束之高阁,因为读者总是选择那些最能引起共鸣和感应的书,而他们觉得某些名著太遥远、太冷漠了。依我看,读者也要分层级,名著也要分难易。对一些专业人士来说,不管有的名著多么遥远、多么枯燥、多么难懂,也必须读,否则你就无法取得完备可靠的知识谱系。就像搞先秦文学的人,恐怕必须得弄懂楚辞里的“乱曰”是什么意思,一般读者则不必了。某些只具有博物馆意义的“名著”,一般读者是可以不读的。卡尔维诺说:“所谓经典,不是你正在阅读的作品,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作品”,若遇上这样的书,你就不能不读了。“开书单”,也是读者最渴望的,但“开书单”又是最难的。我也经常被读者要求开个书单,但开不出来时居多。开不出来是因为读书少,还因为争议太大,莫衷一是。就像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永远都在争论中、变化中。但我们还是要不断开出比较靠谱的书单,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

“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尽管今天我们的阅读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确信读书与人生的不解之缘,我们就有托付,就有期待,“书香社会”的到来也就有希望了!

 

(原载《文艺报》2016年5月11日)

本单详情

《雷达观潮(钤印毛边本)》
作者:雷达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9799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489
定价:52.0

目录:
序  李敬泽
第一辑:脉动与症候
时代·技巧·视野
——对近五年小说创作的一种观察
长篇创作中的非审美化表现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
“代际划分”的误区和影响
文学与社会新闻的纠缠及开解
面对文体与思潮的错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今天的阅读遇到了什么
漫说“非虚构”
影视文化对文学的冲击与改写
关怀人的问题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
反思阅读方式的巨变
文学批评的“过剩”与“不足”
真正透彻的批评为何总难出现
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
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以及拯救
第二辑:文本与历史
《白鹿原》的经典相
莫言:中国传统与世界新潮的浑融
心灵的挣扎
——《废都》辨析
路遥作品的内在灵魂和审美价值
使用语言的风俗画家
——论汪曾祺的小说
高晓声小说的艺术特色
铁凝和她的女朋友们
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论《古船》
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
——略论《芙蓉镇》
《绿化树》主题随想曲
荒诞而凝重
——读阎连科《日光流年》
生存的诗意与新乡土小说
——读《大漠祭》
《白涡》的精神悲剧
《狼图腾》的再评价与文化分析
《秦腔》:乡土中国叙事的杰出文本
——雷达答客问
《繁花》:鲜活流动的市井生相
《一句顶一万句》要表达什么
这边有色调浓郁的风景
——评王蒙《这边风景》
第三辑:回眸与眺望
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学奖
灵性激活历史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
——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
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主题的推演
主体意识的强化
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审美精神
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魄力
——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萌动
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
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
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
——对当今文学存在理由的若干思索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走势
浩然:“十七年文学”的最后一个歌者
“陕西三大家”与当代文学的乡土叙事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