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6.0¥89.62.9折
已售149

当代散文名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文集2册:散文集《青灯有味忆儿时》+书信集《文学书简》,32开精装。

《青灯有味忆儿时》精选38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串联起了作者童年的回忆,以及从私塾到新式学校的求学往事;

《文学书简》收录作者与秦牧、柯灵、蒋和森等当代文人的通信200余封,探讨人生、诗词唱和、切磋文学,文辞优美,洒落有致。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王充闾是与余秋雨、梁衡等大家齐名的当代著名散文家,其作品被海内外各界大众读者所欢迎,与余秋雨有“南余北王”之称。
《青灯有味忆儿时》北地的风土、北地的山水,以及独特的求学经历,塑造了王充闾先生独特的文学文化底蕴

《文学书简》收录王充闾先生与当代文人的通信合集,既有书信散文的文学性,同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商品评论(10)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2/29 16:37:24

很满意的一次购书,值得珍藏!

头像 Fog*** 三星用户
2021/11/30 8:56:03

《青灯》更有味儿,《书简》之类不是我喜欢的文类。 因为其中的官僚臭味没有想象的多,所以多给了一个星。 书籍制作方面,虽然乏善可陈,倒也中规中矩的。

头像 云荒的*** 二星用户
2021/8/16 17:10:21

挺好的,字迹清晰,书本完好,就是不太符合我的口味,各种书都看看也是好的啦

头像 tyu*** 三星用户
2021/8/16 16:22:46

精装未拆封,不过价格应该还会降低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1/8/12 0:55:31

全新带塑封,品相完好,一本散文集一本书信集。

头像 风清月*** 三星用户
2021/7/29 16:36:21

还好.........

头像 sun*** 三星用户
2021/7/2 17:30:44

这两本书值得品读。《青灯有味忆儿时》精选作者的散文,从中可以了解文学大家的读书脉络;《文学书简》作者用书信记录人情冷暖和人生轨迹。

头像 白鹿樱*** 一星用户
2021/4/20 18:17:45

扣除两星是因为损坏太严重

头像 smg*** 三星用户
2021/1/16 14:46:32

非常好的一套日课书,值得阅读和收藏!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0/11/22 19:15:10

书品相很好,一本书信集一本回忆录,只是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文笔一般。















编辑推荐

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幼时读了8年私塾,建国后就读中学,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后在省市领导机关工作,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人大副主任。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奖项。现任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兼任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著有散文随笔集《春宽梦窄》《清风白水》《沧桑无语》《淡写流年》《面对历史的苍茫》等二十余种,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青灯有味忆儿时》
本书是当代散文名家王充闾的散文集,精选38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串联起了作者童年的回忆,以及从私塾到新式学校的求学往事。北地的风土、北地的山水,以及独特的求学经历,塑造了王充闾先生独特的文学文化底蕴。
庄稼地撒野,私塾里读经,新学堂里学科学,一个八十岁老人的童年回望,一个北方人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代散文大家的童年回望。既在私塾接受过系统的传统国学启蒙,又进入学校接受新式教育,提笔落句宛若信手拈来,情感深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不愧为当代散文大家。其作品因厚实的文化底蕴及情感深度被屡屡选入多省市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语文读本。

《文学书简》
本文收录王充闾先生与当代文人的通信合集。收录作者写给秦牧、柯灵、蒋和森等文人的通信二百余封。信中探讨人生、诗词唱和、切磋文学,文辞优美,洒落有致。既有书信散文的文学性,同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书辑录了二百多封信件,实际数量远不止此。1996年前,均为手写,大部分寄出的信未留底稿,这样就只能付诸阙如;“换笔”之后,多数通信应用电子邮件,大大地方便了,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书写的随便,而且,几度更新换代,许多邮件都顺手删除了,未能备份、存档,只有那些内容较为充实,特别是准备扩充为文章的除外。

本单详情

《青灯有味忆儿时【精】》
作者:王充闾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6435
出版时间:2016/06
开本:32开
页数:217
定价:39.80

目录:
记得青山这一边
老三股
狐狸岗子
泥土世界
小蔓头儿
游戏
母亲
姥家门口唱大戏
沙山
童年镶嵌在大自然里
货郎担
父亲
老哥俩
刘老先生
童子功
魔怔叔
博物学家
嘎子哥
子弟书下酒
草根诗人
马缨花
嫂嫂
最后一块碗花糕
哭灵
西厢里的房客
猎鹰
土特产
绺子
押会
文化性格
花云
小妤姐
绿窗人去远
淘书
应试

新天地
年少春衫薄


《文学书简》
作者:王充闾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6428
出版时间:2016/06
开本:32开
页数:324
定价:49.80

目录:
致祁子青(1987 年6 月16 日)
致张玉兴(1989 年9 月20 日)
致蒋和森(1991 年6 月11 日)
致辽宁日报文艺部(1991 年10 月7 日)
致秦牧(1991 年10 月10 日)
致吕公眉(1991 年11 月27 日)
致温宗辛(1992 年5 月28 日)
致高炜(1993 年5 月6 日) 致高殿成(1994 年6 月10 日)
致李晓虹(1994 年10 月11 日)
致王雅轩(1995 年10 月6 日)
致张毓茂(1996 年12 月21 日)
致刘文艳(1997 年2 月12 日)
致诗词编者(1997 年8 月8 日)
致柯灵(1997 年10 月17 日)
致康启昌(1998 年1 月7 日)
致沈阳师范大学(1998 年3 月4 日)
致刘文玉(1998 年6 月30 日)
致香港《大公报》(1998 年10 月13 日)
致沈靖浪(1998 年12 月21 日)
致骆志云(1999 年2 月2 日)
为《语文三昧》杂志题词(1999 年4 月11 日)
致《文艺报》(2000 年1 月29 日)
致徐中玉(2000 年2 月15 日)
致蔡嘉(2000 年3 月30 日)
寄书于文政(2000 年6 月16 日)
致汪一方(2000 年7 月18 日)
致杨仁恺(2000 年10 月11 日)
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12 月3 日)
致吴长友(2001 年2 月24 日)
致刘春晖(2001 年3 月16 日)
致沈阳文史馆(2001 年3 月23 日)
致省作协(2001 年3 月27 日)
致颜翔林(2001 年6 月16 日)
致越儿(2001 年10 月1 日)
致牟心海(2002 年3 月19 日)
致李东红(2002 年6 月9 日)
致石杰(2002 年12 月8 日)
致石杰(2002 年12 月19 日)
致祝勇(2003 年3 月12 日)
致王先霈(2006年8月29日)
致陈子善(2006年9月5日)
致钱明锵(2006年11月27日)
致陆灏(2006年12月20日)
致马瑞芳(2007年3月4日)
致林非(2007年4月13日)
致赵南荣(2007年8月22日)
致许谋清(2007年8月28日)
致张恩华(2007年10月17日)
致李晓虹(2007年12月17日)
致骆天蓉(2008年4月14日)
致王莎(2008年5月19日)
致陈义之(2008年5月28日)
致李东红(2008年8月8日)
致孙昌武(2008年9月25日)
致戴铮(2008年12月21日)
致杨杰(2009年1月8日)
致辽宁电视台(2009年2月13日)
致张爱民(2009年4月2日)
致谢友顺(2009年5月3日)
致吕中山(2009年5月12日)
致高海涛(2009年5月27日)
致张大威(2009年6月2日)
致王丽文(2009年7月6日)
致祝新刚(2009年7月8日)
致傅德岷(2009年8月22日)
致杨光祖(2009年8月25日)
致杜渐坤(2009年9月1日)
致孙昌武(2009年9月22日)
致王为松(2009年10月6日)
致孙昌武(2009年11712日)
致朱自奋(2009年11月16日)
致刘俐俐(2009年1月24日)
致高洪涛(2009年11月30日)
致张轶(2009年12月4日)
致朱自奋(2009年12月27日)
致康启昌(2010年1月19日)
致张庆善(2010年2月5日)
致郭保林(2010年4月2日)
致黎枚(2010年4月27日)
致彭定安(2010年4月29日)
致黎枚(2010年5月3日)
答王先霈(2010年6月10日)
致李葆国(2010年6月11日)
致高海涛(2010年6月16日)
致杨光祖(2010年6月19日)
致刘兆林(2010年8月12日)
致杨光祖(2010年8月13日)
致邓世广(2010年9月4日)
致李建华(2011年2月25日)
致葛本亮(2011年2月25日)
致孙昌武(2011年4月5日)
致金宏达(2011年6月8日)
致夏志坤(2011年6月30日)
致张冰(2011年8月11日)
致王丽文(2011年8月18日)
致王歌(2011年8月18日)
致王丽文(2011年8月25日)
致王雪丽(2011年9月10日)
致高楠(2011年10月28日)
致李东红(2011年10月30日)
致王丽文(2011年11月3日)
致颜翔林(2011年11月12日)
致王罄瑶(2011年11月14日)
谢函(2011年12月5日)
致李磊(2011年12月10日)
致李磊(2012年1月11日)
致黄彦(2012年1月14日)
致李磊(2012年1月16日)
致《诗刊》(2012年4月8日)
致古耜(2012年5月10日)
致施晗(2012年6月6日)
致李磊(2012年6月11日)
致王丽文(2012年6月12日)
致卢昌崇(2012年7月12日)
致李磊(2012年7月25日)
致李晓虹(2012年9月6日)
致李磊(2013年1月13日)
致陈平原(2013年2月4日)
致李磊(2013年2月18日)
致王先霈(2013年3月7日)
致李磊(2013年3月10日)
致李磊(2013年3月28日)
致范培松(2013年4月7日)
致孙昌武(2013年4月13日)
致俞晓群(2013年8月28日)
致徐南铁(2013年10月14日)
致李树喜(2013年10月20日)
致韩春燕(2013年11月2日)
致古耜(2013年11月19日)
致李磊(2013年12月26日)
致向平(2013年12月28日)
致马瑞芳(2014年1月26日)
致康启昌(2014年2月2日)
致王向峰(2014年2月10日)
致侯军(2014年2月13日)
致欣力(2014年2月14日)
致马瑞芳(2014年2月24日)
致马瑞芳(2014年2月25日)
致王志清(2014年2月27日)
致高海涛(2014年2月28日)
致刘文景(2014年3月1日)
致古耜(2014年3月4日)
致周正旺(2014年3月5日)
致林凸(2014年3月6日)
致马瑞芳(2014年3月8日)
致金宏达(2014年3月10日)
致孙昌武(2014年3月11日)
致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3月12日)
致方勇(2014年3月15日)
致刘文艳(2014年3月19日)
致康启昌(2014年3月26日)
致郝付云(2014年3月26日)
致古耜(2014年3月28日)
致高海涛(2014年4月11日)
致丁国成(2014年4月19日)
致李舫(2014年4月23日)
致梁若冰(2014年4月24日)
致马迪(2014年5月7日)
致李磊(2014年5月15日)
致王向峰(2014年6月3日)
致陈巨昌(2014年7月23日)
致李磊(2014年7月30日)
寄刘学颜(2014年12月13日)
致王炜烨(2014年12月20日)
致闻世震(2014年12月31日)
致杨利景(2015年6月4日)
致彭定安(2015年8月3日)
致原学玉(2015年8月6日)
致夏志坤(2015年9月7日)
致周人(2015年12月7日)
致叶廷芳(2015年12月11日)
致叶廷芳(2015年12月13日)
致王为松(2015年12月28日)
致王为松(2015年12月30日)
致孙昌武(2015年12月30日)
致徐中玉(2016年1月2日)
致王丽文(2016年1月8日)
致康启昌(2016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