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9.9¥1982.0折
已售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全2卷,16开精装,综述自1949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材料翔实,是一套兼具思想性、真实性、可读性的优质文献与上佳读本。

本套书既概述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展现与共和国教育发展紧密相连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主题鲜明,材料翔实,时间线清晰。
书末还附有国家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人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教育事业发展基本统计和现行学校系统图。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海南出版社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并延续到“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核心成果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是*辉煌的篇章
本书以时间顺序设编,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历史的两个时期、六个阶段,分上下两卷共六编

商品评论(10)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3/5/15 11:12:17

是精装本,内容也挺不错的,是全新的书。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1/15 19:55:53

两本大厚书,虽然没有塑封包装,纸质还是比较新的,新中国建国后的教育史值得一看。

头像 只买经*** 三星用户
2022/6/5 18:59:51

不是很新,很厚重,内容详实

头像 han*** 三星用户
2022/3/14 20:05:19

新中国后的教育发展史可以了解一下,算是比较全面的了

头像 读立青*** 二星用户
2022/2/21 15:57:55

价格优惠,质量上好

头像 乱弹琴*** 三星用户
2022/1/13 20:42:13

很好的书,建国后的教育史。

头像 345*** 三星用户
2021/12/7 12:16:32

不错,物超所值,值得购买和推荐

头像 fan*** 三星用户
2021/11/14 22:04:08

前几年想买但很贵,淘书团是个好地方。该书对新中国教育史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研究教育史的重要参考。

头像 一点心*** 二星用户
2021/11/13 12:38:48

书皮有点污渍,不过书籍很大,适合阅读。

头像 书海拾*** 三星用户
2021/8/24 21:05:45

建国以后的教育史很不错的。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并延续到“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核心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亦称当代中国教育史,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历史的延续和创新,它的产生在中华民族教育发展史上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是*辉煌的篇章。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积极探索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使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历史性跨越、为共和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包括已纠正的失误,都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因此,客观地描述共和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在总结共和国教育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一书的出版,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教育史和当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同时有助于海内外一切关心中国教育的人士了解共和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概况,并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树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全民意识,共同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何东昌(1923年4月-2014年1月23日)浙江诸暨人,教育部原党组书记、部长,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中纪委委员。

本单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史(上下卷)》
作者:何东昌 主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19478
出版时间:2007-04
开本:16开
页数:1128
定价:198.00


目录
导语
第一编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1949~1956)
第一章 人民教育建设的方针和任务
第一节 确立人民教育的政策与方针
一、《共同纲领》确立的教育政策
二、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教育建设方针
第二节 逐步明确教育培养目标
一、提出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和“三好”
三、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新人的任务
第二章 全面改造旧教育,建设人民新教育
第一节 建立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
一、设置人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
二、加强对各级各类数育的管理
三、建立教育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确立和加强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第二节 改造原有各类学校
一、接管原有公立学校接
二、接收外国津贴学校
三、接办私立学校
第三节 贯彻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
一、确定工农教育的方针与任务
二、教育向工农开门
三、开展以工农干部为主体的干部教育
四、开展职工业余教育
五、开展农民业余教育
六、大力扫除文言
第四节 调整高等学校院系、专业结构和布局
一、共和国建立时高等教育的结构状况
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三、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
四、高等学校的布局调整
第五节 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经验
一、树立向苏联学习的典型学校
二、聘请苏联专家
三、向苏联派遣留学人员
四、学习苏联教育理论
五、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反思和启示
第三章 改革学制、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 新学制的颁布与实施
一、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二、新学制的实施和修订
第二节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一、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二、中等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
三、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
第三节 建立统一的教材编审和出版制度
一、中小学教材的编审与出版
二、高等学校教材的编审与出版
第四节 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一、成立教学研究组织
二、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四章 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建设人民教师队伍
第一节 争取知识分子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
一、对原有教师实行“包下来”的方针
二、吸收和培训知识分子补充教师队伍
三、争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第二节 帮助教师加强学习和改造思想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社会改革实践
二、开展思想改造运动
三、开展对电影《武训传》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
四、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掀起“向科学进军”热潮
第三节 大力发展师范教育
一、确定师范教育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整顿和发展各级师范教育
三、建立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章 有计划发展教育事业,逐步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节 教育事业纳入国家“一五”计划
一、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戈
二、执行教育事业发展计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的整顿与发展
一、小学教育的整顿和发展
二、中学教育的改进和发展
三、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节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整顿与发展
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改造和发展
二、技工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一、加强高等教育办学的计划性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措
三、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后到工作系统的建立
第六章 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与发展成就
第一节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政策
一、少数民族教育原有的基础
二、少数民族教育的总方针和任务
三、实行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
第二节 实施“双语”教育
一、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二、做好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出版工作
第三节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
一、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和加强
二、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的设立
第四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初、中等教育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少数民族工农业余教育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小结

第二编 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建设和曲折发展(1956~1966)
第七章 确立社会主义教育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提出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建设道路的任务
一、教育系统贯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精神
二、中共八大提出发展教育事业的任务
第二节 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一、开展关于全面发展问题的大讨论
二、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三、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明确社会主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二、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第八章 开展教育革命和贯彻“八字”方针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和开展
一、教育革命全面发动
二、教育革命进入高潮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反复与终止
一、初步纠正教育革命的偏差
二、教育革命的继续和终止
三、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教育系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一、教育系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背景
二、教育系统“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过程和内容
三、教育事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第四节 制定和试行全日制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一、制定全日制学校行工作条例
二、全日制学校行工作条例的试行与贯彻
第九章调整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节 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出现反复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教师的伤害
二、反右倾”运动对教师队伍的冲击
第二节 教育系统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一、进行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二、为被错误批判和处理的教师甄别平反
三、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
四、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五、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再度出现反复
第三节改革和发展师范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确定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
二、制定和实施高等与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
三、改进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四、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五、表彰和奖励教育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第十章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节 改革教育制度的尝试
一、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
二、开展勤工位学活动
三、“两种教育制度”的提出和试验
第二节 全日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贯彻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
二、全日制学校的学制改革试验
三、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改革试验
四、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
五、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的修订与教材建设
第三节 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二、改进和加强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
三、开展学习雷锋等英雄模范的活动
四、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普及小学教育的进展
一、及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
二、普及小学教育的一面红旗
二、小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
一、普通中学教育在调整中发展
二、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学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调整和发展
一、高等教育在调整中稳步发屐
二、理、工、农、医院校试办半工(农)半读教育
第四节 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
二、大力发展业余教育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新情况
二、新任务民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民族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初步形成结

第三编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遭受严重挫折(1966~1976)
第十二章 教育领域陷入“文化大革命”大动乱中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端
一、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扩展到文化教育领域
二、北京大学第一张大字报的出现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在教育领域全面展开
一、文化大革命”在教育领域迅速展开
二、将教育领域“文化大革命”转向有秩序运动轨道的努力
第三节 教育领域更深地陷入“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中
一、“文化大革命”的再发动
二、“红卫兵”运动
三、“大串连”运动
四、教育领域的全面夺权
五、教育领域武斗局面不断升级
第四节 教育领域开展“斗、批、改
一、向部分大、中学校派出“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二、斗、批、改”内涵的变化
三、斗、北、改”的开展及其对教育事业的破坏
第十三章 “两个估计”的提出和“教育革命”的展开
第一节 “两个估计”和“教育革命”任务的提出
一、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二、“两个估计”的提出
三、“教育革命”任务的提出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育革命”
一、曲办学目的
二、改变办学领导
三、否定原有的培养目标
四、在教育教学上强制推行种种极端的法
第三节 中小学校的“教育革命”
一、缩短学制
二、精简课程,彻底否定原有教材
三、学生和工农兵上讲台
四、开门办学
五、学校下放
六、知识青年上山下
第四节 其他各类学校的“教育革命”
一、师范院校的“教育革命”
二、职业学校一度受到毁灭性打击
三、工农学校先抑后扬,畸形发展
四、工读学校被否定
第五节 民族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一、民族普通教育事业萎缩
二、民族语文教育被削弱和排斥
三、民族教育工作者受到打击、迫害
四、民族学校中少数民族师生比重下降
五、在民族地区目发展普通中学
第十四章 为挽救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而进行的斗争
第一节 周恩来在教育领域的纠“左”努力受到干扰和破坏
一、教育领域的纠“左”努力
二、纠“左”努力的中断
第二节 毛泽东领导下的教育领域的整顿及其受挫
一、全面整顿及教育领域的整顿
二、教育整顿受挫
第三节 教育领域广大干部教师的抗争
一、教育领域广大干部、教师的逐步觉醒
二、在逆境中坚持教学科研工作
三、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四五运动”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
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被肆意歪曲
二、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残害
三、高等教育规模被严重压缩
四、学校基本建设停滞,教学设施遭到严重损毁
五、教育结构失衡,教育教学秩序遭到全面破坏小结

第四编 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转折(1976~1982)
第十五章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一节 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事业的罪行
一、初期的揭批斗争
二、拨乱反正受阻
第二节 推翻“两个凡是”和“两个估计”
一、小平领导推翻“两个凡是”和“两个估计
二、以推翻“两个估计”为重点的批斗争
第三节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育
一、真理标准题论的由来
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关于教理论题的探讨
第四节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
一、清理“左”的错误
二、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毛泽东教思
第五节 平反冤假错案
一、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事件和案件平反
二、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平反
三、为“文化大革命”前的冤假错案平反
第十六章 教育工作的全面恢复
第一节 明确教育工作的方向
一、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二、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第二节 恢复和健全教育系统党政组织
一、恢复和健全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二、恢和健全学校中的党政组织
第三节 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和研究生教育
一、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二、恢招收研究生制度
第四节 修订颁布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一、修订颁布中学、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二、修订颁布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第五节 恢复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恢复教师职称制和建立荣称号授予制度
二、恢复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三、恢复和加强教队伍的管理工作
四、恢夏和加强师范教育
第六节 恢复和加强教材建设
一、恢复和加强教材建设的方针和办法
二、教材建设取得初步成绩
第十七章 教育在调整中发展,教育改革重新起步
第一节 教育战线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
一、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思想
二、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工作思路与任务
第二节 大力普及小学教育
一、倾布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
二、认真贯彻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
第三节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
一、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二、恢复和发展技工教育
三、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第四节 多层次多形式创造性地发展高等教育
一、创立学位制度
二、调整改革普通高等教育
三、创办高等职业教育
四、兴办广播电视大学,恢复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和夜大学
五、创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第五节 调整和发展成人教育
一、发展扫盲教育
二、调整和发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三、调整和发展职工教育
四、调整和发展干部教育
第六节 调整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一、调整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与任务
二、调整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三、保证、少数民族教育在调整中健康发展
第七节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
四、重视思根政治教育工作队面建设
五、加强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
第八节 开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一、大量派遣出国留学人员
二、进一步开放来华留学教育
三、高等学校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四、多边数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启动和发展
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交流小结

第五编 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1982~1992)
第十八章 教育战略重点地位和指导方针的确立
第一节 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重点地位
一、确定教育为经发展的战路重点
二、教育战略地位得到初步落实
第二节 确立“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
一、“三个面向”的提出
二、“三个面向”的内涵及意义
第三节 落实教有战略地位,推进教体制改
一、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二、颁布和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十九章 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第一节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一、实行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二、增加教育经费。拓宽办学经费来源
三、办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提出
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配套法规的制定
三、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步成效
第三节 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中小学教学改革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节 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十章 高等教育改革
第一节 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改革
一、办学体制改革
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三、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第二节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
一、招生制度改革
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各科类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调整
二、科类、专业的调整和改革
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四、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第二十一章 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方针任务和重要举措
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
第二节 成人教育改革
一、成人教育改革的方针任务
二、成人教育体制改革
三、发展社会力量办学
四、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十二章 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第一节 确定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
二、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一、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实验
二、总结经验,推动整体改革
第三节 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
一、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改革政治理论课,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三、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第四节 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党的领导
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二、召开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第二十三章 开展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第一节 农村教育改革的兴起
一、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二、转变农村教育办学方向
三、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第二节 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一、实施“燎原计划”
二、全面推进“农科教结合”
三、加强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
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第三节 城市及企业教育综合改革
一、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第二十四章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展开
第一节加强出国留学工作
一、出国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
二、公派留学工作的深化改革
三、逐步放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
四、大力争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第二节 加强来华留学工作
一、多方面合作促进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二、加强对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
三、来华留学工作的成效和影向
第三节 开展双边与多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同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
三、中外民教育交流合作日超活跃
第四节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
二、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
小结

第六编 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1992~2004)
第二十五章 新阶段教育的指导思想与伟大战略
第一节 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
一、高举毛泽东理论伟大帜
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降
一、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二、确立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节 绘就教育改革与发展蓝图
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颁布
二、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制定跨世纪教育发展总体规
一、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第二十六章 全面进素质数育,促进人的面发展
第一节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
一、素质教育的思想源头
二、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验
三、素质数育的全面推进
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实施举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半措
第三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
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三、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四、改革基础教育课程
五、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
第二十七章 加快教育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教
第一节 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一、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宪法是教育立法的最高法律准则
三、我国教育立法的历程
四、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初步建立教育法制运行机制
一、加快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转变职能
二、教育执法监督的探索和进展
三、开展教育法制宣传教育
第二十八章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节办学体制改革
一、民办教育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二、民办教育迅速发展
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三、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四、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一、不断完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二、持续增加教育投入
第四节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一、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二、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第二十九章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 实现“两基”与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一、确立“两基”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
二、教育督导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发展
第二节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进展
一、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探索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路子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依法建设教师队伍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第六节 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育
一、新阶段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与任务
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第七节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二、加快教育信化建设步伐
第三十章 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事业
第一节 加强领导和管理
一、明确教育科学硏究的地位和作用
二、建立教育科学规划制度,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
第二节 教育科研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一、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二、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事业迅速发展
一、加强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学科的发展
二、重大问题研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教育科研有力地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
四、教育研究价值取向与方法的转变
五、主要经验和题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一、国家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人名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
四、中华民共和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统计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学校系统图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