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购: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3册》
“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3册:《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对1898年以后的中国文化界经济状况进行考察,如稿费的诞生、大饥饿时期的作家生活、“文革”文学、版税的故事等,剖析中国现代文学文化活动的种种经济关系;《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描绘了早期岭南文学的特殊风貌,探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流动文人的影响、南北方文化交流状况等方方面面。定价85元,现团购价24元包邮!
节省61.0元
“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3册:《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对1898年以后的中国文化界经济状况进行考察,如稿费的诞生、大饥饿时期的作家生活、“文革”文学、版税的故事等,剖析中国现代文学文化活动的种种经济关系;《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描绘了早期岭南文学的特殊风貌,探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流动文人的影响、南北方文化交流状况等方方面面。定价85元,现团购价24元包邮!
《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
岭南的社会经济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与唐王朝加强对岭南的治理,以及北方地区士人、民众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有极大关系。这些人不仅给岭南带来北方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以自身原有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教育的传统影响着岭南,促进了华夏文明在岭南的传播。
在此背景之下,唐代岭南文学的格局,也基本上以流动文人构成,他们以广州、桂州为中心,集中于这条轴线的岭南各州,并以自己的创作和影响力形成了早期岭南文学的特殊风貌。
本书便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篇,共八章,研究了唐代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南北方文化交流情况、唐代岭南文学的特点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等。
【作者简介】
左鹏,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70年出生于湖北洪湖
◎1989年入湖北大学历史系攻读本科
◎1993年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攻读硕士
◎1996年留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工作
◎1998年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
◎2001年入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担任教职
◎200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
科研成果
◎《河流文明丛书·黄河》(合著)
◎《河流文明丛书·汉水》
◎在《中国社会科学》《唐研究》《复旦学报》《南开学报》《江汉论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
从经济视角研究文学,一向少有人涉猎。经济对文学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文学、文化都需要经济的滋养。经济基础不仅决定全社会对文化文学的整体需求,还从生活内容方面更深刻地渗透文学,或制约或推促。
《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将20世纪前期学人整体纳入观照视野,对1898~1949年中国文化界经济状况进行整体宏观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则以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经济生态为对象进行考察。两书以资料整理为主,用数据与事实说话,对该一时段学人的经济状况进行整理梳爬,既注重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亦注重个体文化人的差异,从经济角度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文化活动的种种经济关系,探掘中国当代文学的经济因素,凿通文学与经济之间的通道,以拓宽文学研究的整体视野。
【作者简介】
裴毅然,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954年8月出生于杭州,祖籍湖北省枝江县董市镇。
◎1970年年底上山下乡远赴大兴安岭,先后为筑路力工、文宣队员、小学教员。风雪呼啸的帐篷油灯下开始*初的自学。
◎1978年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1982年分配到浙江省政协。
◎1984年请调浙江政法专科学校。开始第二阶段自学,苦修中外文。
◎1986年再调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
◎1991年入杭州大学中文系攻硕、1997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博。
◎2000年8月调沪,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点学术带头人。
科研成果
◎代表作:《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20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
◎主编:《经济新闻学概论》、《拒绝与接受》。
◎于《二十一世纪》(香港)、《当代中国研究》(美国)、《社会科学》、《文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界》、《文艺评论》、《书屋》、《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于《东海》、《青春》、《芒种》、《北方文学》发表十篇中短篇小说;于《人民日报》、《文汇报》、《香港文汇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寻根》等报刊发表500余篇散文、杂文、时评。
《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
作者:左鹏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5077645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开本:32开
页数:279
定价:28元
目录
绪论
上编 唐代岭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章 唐以前岭南社会经济概况
一、农业的发展
二、商业的发展
三、交通路线的开发
四、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章 唐代岭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岭南地区的奴婢问题与社会变迁
六、唐代岭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下编 唐代岭南文学地理
第一章 有关岭南文学地理的概述
一、岭南文学地理研究的学术史
二、岭南文学地理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三、本课题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章 唐代岭南文学的地理分布
一、表格数据来源的说明
二、不同时期赴岭南各州士人的地理分布
三、不同时期赴岭南各州文人的地理分布
四、文人流动情况的分析之一
五、文人流动情况的分析之二
第三章 流动士人对岭南各州的影响
一、居官清廉有惠政
二、平定叛乱纾民困
三、绪引华风化旧俗
第四章 士人流动与岭南文学的发展
一、流动士人在岭南文学中的影响力
二、流动文人赴岭南后作品创作情况的分析
第五章 岭南文学的特点及当地文学的发展
一、文人流动方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新环境激发文人创作的灵感
三、当地文学的发展
第六章 岭南文化的转向
一、岭南的商业文化
二、商业文化的弱化
三、本土士人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四、岭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附录一 唐代岭南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
附录二 唐代(618~907)赴岭南人物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
作者:裴毅然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5076068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开本:32开
页数:283
定价:28元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晚清士人经济状况
一、润笔起源
二、晚清各阶层收入
三、晚清士子收入
第二章 稿费初始
一、第一拨职业作家
二、腾起的鸳蝴派
三、最初的稿费
第三章 民初文化人的收入与地位
一、高收入阶层
二、文化人的社会地位
三、嫁接性发展
第四章 五四文学的经济因素
一、稿费之力
二、作家的生活状况
三、教育发展对文学的支撑
四、教师的经济状况
五、出版业的发达加速了新思想的扩播
六、经济的放射性作用
七、其他花絮
第五章 1930年代京沪生活与文学
一、1930年代京沪文化概貌
二、1930年代京沪生活
三、1930年代作家状况
四、一流作家的收入
五、红色文士的经济状况
六、江西苏区的文化出版
七、1930年代的出版
八、老外的稿费
第六章 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一、抗战时期社会概况
二、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三、文化人的生活
四、最悲惨的作家
五、沦陷区作家
六、各种社会花絮
第七章 延安文化界
一、军事共产主义
二、延安物价
三、延安稿酬
四、稿费用途
五、经济对文学的渗透效应
第八章 抗战后到1949年文学生态
一、回来了
二、《观察》现象
三、物价再涨
四、文化人生活
五、文学走向
附录 现代文化名家经济生活花絮
胡适初识字
编辑当如恽铁憔
吴晗进清华
梁漱溟的自学与家教
冯友兰考北大
顾颉刚初级教育的启示
王力如何进的清华国学院
朱自清初上讲台
张友渔求学记——十元资助改变人生
艾青留洋
臧克家考大学
约稿旧趣
罗尔纲的“愚择”
包天笑被窃记
王实味遇贼
一则70年前的广告创意
旧时京沪文艺界聚会集锦
人才与文学
后记
《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
作者:裴毅然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5087989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开本:32开
页数:301
定价:29元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1950年代
一、知识分子政策与平均主义
二、供给制与薪给制引发的矛盾
三、出版格局大变革
四、新稿酬制
五、作家生活
六、1957年以前
七、1957年以后
八、作家分流
九、经济边际效益递减
第二章 1960年代
一、大饥饿时期
二、这一时期的稿费
三、作家生活一瞥
四、作家的捐助
五、文学状态
第三章 1970年代
一、一张用稿单
二、经济环境
三、政治生态
四、作家生活状态
五、“文革”文学
第四章 1980年代
一、“解冻”后的形势
二、恢复稿费
三、作家经济状况
四、经济生活概貌
五、梁晓声的收支
六、日益增加的经济成分
第五章 1990年代
一、整体概况
二、作家收入
三、不再清高
四、改革中的稿酬制
五、版税的故事
六、市场化的放射效应
七、发行量下跌
第六章 进入21世纪
一、基本概况
二、与影视联姻
三、飙起的数字出版与民营书业
四、作家富豪榜
五、自由撰稿人
六、挣扎中的文学青年
七、官员作家
八、经济与文学的互动
九、必须关注的负面
结语
附录
当代文坛为何难出大家?
作协门槛曾甚高——胡山源、谭正璧被拒
《作协门槛曾甚高》之续
茅盾退酬
马寅初的硬骨头
柳亚子身后的文字狱
钱穆与城防司令的一段学术情
顾准的人格
陈白尘遭窃
深怀贾植芳先生
徐中玉先生的一件小事
彭柏山与恩师
教授看大门
做学问
我的自学经历
后记
煌煌巨著《《剑桥科学史》两卷任选:第四卷【18世纪科学】,总达820页,记述了18世纪科学发展的详细面貌,探讨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及主要的新增长点;第七卷【现代社会科学】,总达694页,是一部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文化史,介绍了关于社会科学的概念、实践、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两卷均为大16开布面精装,撰稿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军人物。书中充满富有启发的真知灼见,综合了国际科学史界的成就,显现科
“王立群智解成语”6册,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先生以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精彩的讲评,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成语知识读本,语言风趣、学理严谨、深入浅出,告别学术著作的枯燥无味,从古今爱情到反腐倡廉,从生活百味到时事热点,从为官之道到家训教育,六种角度详解成语典故,细说成语背后的故事,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让人不忍释卷。定价175元,现团购价49.9元包邮!
“随园文库”3册,收入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陈新《英国散文史》、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谢柏梁《中华戏曲文化学》,三册皆为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运用大量一手资料,对英国散文、情绪研究、中华戏曲进行深入而系统地阐述,全面呈现他们在各自领域多年来的经验与思考。定价108元,现团购价29.9元包邮!
1本不到5块钱!“岭南文化知识书系·蕴庐文萃”7册,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报人陈荆鸿之岭南文史随笔,涉及岭南谪宦寓贤、诗坛逸事、书画名家、艺林遗闻、名刹祠宇、名人事迹、名人遗迹7大类,诸如苏轼留海南之韵事、秋波琴与绿绮琴的流传、女中英杰冼夫人、包青天之遗迹……书中皆有详述。行文古雅,所叙无论人、事、诗文、风土等,莫不征引有绪、析论恰允,历来为学界所推重。
新书!“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全15册,16开精装,总重29斤。这是一部对中国乡村图景的全面记录,关东、荆楚、吴越,巴蜀、徽州、客家、藏蒙……跨越时空经纬,探寻蕴藏在传统村落里的宗族礼法、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思想和建筑技巧。从艺术表征到社会组织,从衣食住行到礼仪规范,从耕作技术到文书典章,我国参差多样的乡村生态悉数镌刻其中。每册书前附一幅拉页地图,具体呈现中国传统村落各个文化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二)”8册,一套简明易懂的大众启蒙通俗读本,以活泼自然的韵语形式探讨“和而不同”与“性善论和性恶论”等儒学主题,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解读自先秦至近代儒家的典故与代表人物:焚书坑儒、《诗经》和戏曲、白鹿洞书院、清初三先生、现代新儒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引领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儒学的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书中还穿插一些图片和小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定价304元,现团购
《中国风尚史》精装全4册,著名美学家陈炎主编,一套以散文笔法,从美学角度审视中国古代风气、习俗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先秦卷、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宋辽金卷、元明清卷,用140余个关键词条串联起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流行风尚——“图腾”“巫仪”“艳诗”“剺面”“钩鱼”“辫发”“尚酒”……囊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休闲娱乐、文学艺术与思想哲学六个方面,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定价320元,现团购价9
《中华帝国:古老的风光、建筑和社会》精装,200余幅精美铜版画,展现了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19世纪的中华帝国图景,武当山、武夷山、圆明园、虎丘、金山寺、七星岩、黄河入海口、香港的竹管引泉、扬州的渡口、通州的茶摊、天津的剧院……画面精美,似人间仙境,画作的钢板雕刻更是工艺精湛。本书首版于1842年的伦敦,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成为有名的插图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定价165元,现团购价
李鸿章研究又一富矿——西方报刊上的李鸿章。《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全两册,汇集1876年至1904年间西方报刊关于李鸿章的大量新闻报道和特写,共计28万余字、200余幅罕见图片。其中涉及他的种种洋务、对美国《排华法案》的强硬态度、签订《马关条约》时的兢兢业业、处理义和团事件时的前倨而后恭,特别是出访欧美时的情景……透过“他者”的眼光,呈现出这个复杂人物的更多面相。定价198元,现团购价89
“中国老画报”2册,收录上海、北京两地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的81种画报,配有原画报图片400余幅,并对每种画报的创刊日期、终刊时间、出版者、装帧设计、办刊宗旨、风格、内容、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等做了详细介绍,还摘录了画报中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记述,本系列不仅是一套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研究中国出版史、中国新闻史的基础工具书。定价128元,现团购价36元包邮!
★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副教授,他们以新思路、新视角,进行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的研究考察
★ 经济学与文学相结合,从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角度研究文学,是一项具有相当穿越性的新论域
★ 既关注文学作为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又重视文学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价值
★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