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16.0¥6003.6折
已售50

中国学界泰斗“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10册,《糖史》《佛教》《序跋集》《学海泛槎:学术回忆录》《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回忆中国学人及文化问题新思考》,以及研究印度历史、语言与宗教文化的著述4部,展现文化精髓和学术风采。

大师季羡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研究对象涉及语言、文学、美学、艺术、宗教、中外文化等众多领域。

本套书集萃季老生前各个研究领域的精彩文章和研究菁华,全面展现季老的学术与文学成就,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拉近读者与季老的距离,将大师思想转述给更多喜爱季羡林、研究季羡林的读者。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知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糖史》选录原书关键章节,看季羡林先生通过生活中的食糖,剖析一段隐藏其背后的文化交流史
《佛教》融合语言特点与佛教义理,以广博的语言学知识和中印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厚重的文化积累,总结佛教史上的重大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序跋集》收录季老一生为他人写作的序跋,内容过万字,且五花八门,涉及中外文学名著、历史专集、古籍整理、地方志、散文集、杂文集等
《中印文化交流》主要研究和介绍了中印两国自古以来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的情况
《印度历史与文化》精选有关印度文化与历史的学术著述12篇
《印度作家作品评论集》精选1956年至1990年期间,季羡林所撰写的关于印度文学的论文和序文等文章,总计22篇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精选有代表性的文章四十三篇,是他数十年研究心血的结晶,也是我国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经典论述
《学海泛槎:学术回忆录》第壹部分是季羡林近五十年学术生涯的回忆,第二部分是“总结”,讲的主要是学术方法和学术道德
《印度古代语言及吐火罗文研究》汇集在印度古语和火罗文方面的研究与著述,其成果独特,为中外学者所一致推崇
《回忆中国学人及文化问题新思考》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中国学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让我们了解这些著名学人的精神、学识、品德和为人处世之道

商品评论(3) 查看全部>>
头像 164*** 三星用户
2021/10/30 23:29:09

季老的重要学术著作汇编,可管中窥豹也。

头像 zqh*** 三星用户
2021/6/24 15:03:09

季老是一代大儒,他的作品系列让人深入了解他的思想与情感。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1/4/13 14:01:57

学术精华在此编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知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然而,由于季先生所涉猎学科如语言学、佛学等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较为陌生。读者所能见到的季先生的作品,也以文学作品为主。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高瞻远瞩,他的许多观点和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推广他的学术成果,可以对当代学术起到引领的作用及深远的社会意义。 季羡林基金会隆重推出《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全十二册,内容都是季老生前研究的各个领域的*精彩的文章和*有学术价值之集萃,其作为传承后人是不可多得的资料。设计精美,制作考究,适宜研究收藏和图书馆订阅。

本次精选其中10册:《糖史》《佛教》《序跋集》《中印文化交流》《印度历史与文化》《印度作家作品评论集》《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学海泛槎:学术回忆录》《印度古代语言及吐火罗文研究》《回忆中国学人及文化问题新思考》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

分册介绍

《糖史》
本书内容是季老生前研究的各个领域的*精彩的文章和具有学术价值之集萃,其作为传承后人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其中我们考虑了平装本适合一般读者便于阅读和购买。《糖史》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季羡林先生博洽精深的学识,也可以学到他做学问的精神和方法。

编者简介
葛维钧,1942年生,祖籍江苏江宁,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季羡林教授,后服务于社科院亚太研究所,退休前为该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印度学研究工作,著文主要有:《阿育王法与佛教的法不应混同》《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妨碍了历史学的建立》《论〈心经〉的奘译》《智顗解经二误》《严译与什译》《业报理论源流探索》《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施舍观念及其异同》;另外参加了印度古代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汉译工作,《印度文明》的撰写工作,于《南亚大辞典》的编纂工作中任常务副主编。担任丛书第四、八卷主编。

《印度古代语言及吐火罗文研究》
季羡林先生精通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古代印度和中亚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他对于印度和中国的古代宗教、文化和文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范围他人常无法涉足,所以成果独特,为中外学者所一致推崇。他的三篇论述原始佛教语言问题的系列论文,是他的重要论著之一。在广泛征引多种印度古代语言和汉译佛藏例证的基础上,他指明了佛陀在世时的语言政策是信徒各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学习佛说,而*早的佛典,则是用古代半摩揭陀语写成的。
编者葛维钧

《回忆中国学人及文化问题新思考》
季羡林先生一生,结识过不少中国著名学人,如:胡适、陈寅恪、朱光潜、吴密、梁实秋、老舍、沈从文、张岱年等,并且写过回忆他们的文章,情深、真实、感人,成为文坛佳话。这些文章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让我们了解这些著名学人的精神、学识、品德和为人处世之道,是文学爱好者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改革开放以来,季羡林针对文化、学术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大胆的看法和建议。他对文化问题的新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在学术界曾引起过强烈反响。

编者简介
张光璘,祖籍广东新会,1937年生于南京。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助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曾参加《南亚研究》《东方研究》等刊物的编辑工作,以及《季羡林文集》《东方文化集成》等文集、丛书的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泰戈尔诗选析》《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东西文化议论集》(与季羡林先生合编)、《季羡林先生》(人物传记)等。担任第六、十二卷主编。

《中印文化交流》
季羡林先生不仅重视中印两国文化的研究,还重视两国文化的交流,他再三强调:“我们研究文化交流,决不是为研究而研究。除了学术意义外,还有现实意义。……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时时刻刻生活在文化交流中,都从文化交流中既得到物质利益,也得到精神利益。” 季先生以语言学、历史学等为依据,勇于探索,勤于耕耘,独辟蹊径,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开拓了新的领域。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两个毗邻的东方大国,在世界上日益崛起,两国人民都渴望对中印文化交流有更多的了解,这是非常自然的。本书的出版,必将对增进两国的彼此了解和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起到积极作用。

编者简介
王树英,1938年生,河北省安国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员,季羡林的学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印度历史与文化研究,1983—1985年在印度尼赫鲁大学进修与研究。发表的著作有《印度文化与民俗》、《印度各邦历史文化》、《印度》、《宗教与印度社会》、《中印文化交流与比较》、《南亚印度教与文化》、《印中文化关系》(印地文版,在印度出版发行)《中印文化透视》(印地文版,在印度出版发行)、《印度文化简史》、《世界民族与文化》(印度卷)、《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印度卷)、《走进印度》等40余部。担任丛书*一、七、十卷的主编。

《印度历史与文化》
本书精选季羡林先生有关印度文化与历史的学术著述12篇,主要涉及印度的社会发展史、宗教史、文化史、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以及印度的社会与文化的特点等内容。在所选作品中,季羡林先生对“雅利安人何时出现高度文明”,“印度奴隶社会何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印度社会到底有哪些特点,印度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印度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对世界有何的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的阐释和研究。
编者王树英

《序跋集》
季羡林先生一生,应邀为别人写了多大余篇、超过万字的序言和跋。他所写的序言和跋有下面几个特点:(1)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所谓“广度”,是指这些序、跋涉及不少学科,诸如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教育学、文化学等等,甚至还涉及到如何学习、如何科研以及如何做人和道德修养等问题;所谓“深度”,是指它们所探讨的问题极为深刻,对有些课题开创了先例,打开了思路。(2)不仅给读者以知识和启发,还给科研人员以指导或启示。例如他在为《印度各邦历史与文化》一书所写序言中指出:“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语言、人种复杂的国家,没有对于各邦历史和文化的介绍,对外国人来说,想完全了解印度是不可能的。”这篇序言,为我国研究印度的学者指出了方向。(3)季先生的不少序言还谈到如何从事科研问题。例如他主张微观必须与宏观相结合。
编者王树英

《印度作家作品评论集》
本卷编选的文章涉及梵语文学的有17篇,涉及印度其他语言文学的有10篇,*后一篇文章《印度文学在中国》则论述印度文学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深奥的《梨俱吠陀》、宏大的史诗《罗摩衍那》、伟大诗人迦梨陀娑垂为典范的诗剧、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故事集《五卷书》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等作品和作家,都在季羡林先生的研究范围之内。与一般的研究者不同,季羡林先生对印度文学进行研究具有非凡的语言优势和深厚的翻译基础,因此他的这些文章充满真知灼见。读者通过这部选集不但可以获得关于印度文学的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对一些里程碑似的作品和作家的理解。

编者简介
刘建,太原人,1949年生。197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学系,导师为季羡林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兼《南亚研究》副主编。主要从事印度文明、文化与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印度文明》(合著)、“列国志”之一《印度》(合著)等及论文多篇。主译著有:《孟加拉掠影》《乱中之乱》《惯于争鸣的印度人》等。担任第三卷主编。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本卷精选季羡林先生关于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13篇,理论文章14篇,分为两类编排。他就写出了《〈列子〉与佛典》这样功底雄厚、学风严谨、考据周详的文章,深受他的学术前辈胡适和陈寅恪先生的褒扬。在解放后,他孜孜以求,翻译了印度民间文学名著《五卷书》和《罗摩衍那》,同时也写出了相关的研究文章,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从而也使他的译作和论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者的必读书。

编者简介
薛克翘,辽宁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1982年毕业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系。主要著作有专著《中国与南亚文化交流志》、《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等。担任丛书第二、九卷主编。

《学海泛槎:学术回忆录》
本卷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收录的是他1946年自德国回国后直到1993年,近五十年学术生涯的回忆。读后我们会知道,这既是一次催人奋进的学术之旅,也是一位伟大学者辛勤跋涉、难以磨灭的人生轨迹。这中间所承载的,是一位知识分子的崇高使命感和对真理的毕生追求。第二部分是《总结》,讲的主要是学术方法和学术道德。这不仅是他一生做学问的深刻体会,也是他做人的基本准则。其中现身说法、谆谆教诲,显示了他健康的心态、高尚的人格,闪烁着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
编者薛克翘

《佛教》
佛学博大精深,从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影响巨大。季羡林先生从事佛学研究长达六十多年,造诣甚高,著述丰厚,成就斐然。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又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古典印度语言梵语、巴利语以及古代西域语言吐火罗语专家,研究佛学以及中印佛教交流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季先生研究佛教,独辟蹊径,从探讨古代佛教语言入手,但并不拘泥于这些语言的形态变化,而是努力探究其变化后面深层次的历史事实。季先生研究了许多佛教史上的重大问题,他将语言特点与佛教义理结合起来,运用自己广博的语言学知识和中印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厚重的文化积累,对这些问题加以科学的综合、分析,提出深刻而独特的见解,颇具创建性。本卷所选内容,涵盖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佛教史和中印佛教交流等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卷所收录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前言》部分,内容翔实,通俗易懂,读者可以从中深入了解许多关于宗教、历史、文化以及关于玄奘本人和译经方面的知识。本卷内容堪称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不失为读者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编者简介
李南,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刘安武教授;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季羡林教授;1982年迄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所(后更名为亚太所)从事印度语言文学宗教和梵语佛教文献学的研究工作,现为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译著印度梵文大史诗《摩诃婆罗多》(整部《加尔纳篇》以及《德罗纳篇》的部分章节)、译著《男向导的奇遇》,并发表多篇印度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担任第五卷主编。

本单详情

《序跋集-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作者:王树英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47570
出版时间:2015-03
开本:16开
页数:300
定价:60.00

目录
《五卷书》译本序
《罗摩衍那》中译本前言
《罗摩衍那》全书译后记
《季羡林选集》跋
《简明东方文学史》序言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序言
《世界名诗鉴赏辞典》序
《欧美文学论集》序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前言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自序
《印度印地语文学史》序
《德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固定搭配用法词典》序
《千禧韩中词典》序
《薄伽梵歌》汉译本序
《摩奴法论》汉译本序——兼谈印度封建社会起源问题
《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自序
《敦博本禅籍教录》序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版序
《印度古代史》中译本序言
《大唐西域记今译》前言
《中华姓氏大辞典》序
《东方文学史》序
代序——漫谈皇帝
《牛棚杂忆》自序
《文化意识的觉醒》序
《中国文化与宗教》序言
《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序
《世界三大文化之谜》序
《惊梦记》中译本序
《中国楹联墨迹荟萃》序
《东方美术史》序
《京剧与中国文化》序
《启明星》序
《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序
《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赵元任全集》序
《胡适全集》序——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西学东传人物丛书》序
《汉译法国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目录汇编》序
《人生箴言》序
《人世文丛》序
《记者无悔》序
《漫谈人生:季羡林》自序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序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前言
《印度民间故事》序言
《印度社会述论》序
《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后记
《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论丛》序
《东方趣事佳话集》序
《海外中国学家译文丛书》序
《犹太百科全书》序
《西文中国学研究图书目录》序
《伊朗学在中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序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序
《燕园师林》第四集序

《中印文化交流》
作者:王树英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2758
出版时间:2015-03
开本:16开
页数:300
定价:60.00

目录
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印度眼科医术传入中国考
中国制造磁器术传入印度
中印文化交流史


《学海泛槎-学术回忆录》
作者:薛克翘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2741
出版时间:2015-03
开本:16开
页数:303
定价:60.00

目录
1946年—1949年
1950年—1956年
1957年—1965年
1966年—1977年
1978年—1993年
总结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我和书
我和外国文学
治学漫谈
藏书与读书
我和北大图书馆
我的书斋
开卷有益
学外语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糖史》
作者:葛维钧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941
出版时间:2016-10
开本:16开
页数:316
定价:60.00

目录
第一章 饴餳餳餹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饴[食易]餳餳以及甘蔗和蔗浆
第九章 白糖问题
第二章 甘蔗的原生地问题
第四章 从佛典的律藏中看古代印度的甘蔗种植以及砂糖和石蜜的制造和使用
第五章 唐太宗和摩揭陀
第六章 邹和尚与波斯
附录:
(1)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及附文)
(2) cini问题
(3)再谈cini问题


《佛教》
作者:李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729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318
定价:60.00

目录
我和佛教研究
研究佛教史的意义和方法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论释迦牟尼
商人与佛教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


《印度古代语言及吐火罗文研究》
作者:葛维钧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989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316
定价:60.00

目录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自序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中世印度雅利安语二题
梅呾利耶与弥勒
论梵文t d 的音译
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浮屠与佛
再论“浮屠”与“佛”
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


《回忆中国学人及文化问题新思考》
作者:张光璘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9504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301
定价:60.00

目录
回忆中国学人
西谛先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悼念朱光潜先生
悼念曹老
寿寿彝
回忆梁实秋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回忆雨僧先生
忆念胡也频先生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
——悼念冯芝生( 友兰)先生
记周培源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志(君培)先生
哭冯至先生
寿作人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怀念乔木
悼组缃
悼许国璋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
回忆陈寅恪先生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回忆汤用彤先生
不可超越的一座丰碑
——记汤用彤先生
我眼中的张中行
悼念赵朴老
为胡适说几句话
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扫傅斯年先生墓
记张岱年先生


《印度历史与文化》
作者:王树英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4189
出版时间:2016-10
开本:16开
页数:301
定价:60.00

目录
纪念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著成一百周年
印度简史
古代印度的文化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诗律
在印度两大史诗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
论释迦牟尼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梵语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印度各邦历史文化》序
纪念印度民族运动的伟大领袖甘地
泰戈尔与中国
——纪念泰戈尔诞生一百周年
原始社会风俗残余
——关于妓女祷雨的问题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作者:薛克翘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4172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294
定价:60.00

目录
一个故事的演变
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猫名”寓言的演变
《列子》与佛典
——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印度文学在中国
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
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罗摩衍那》在中国
《五卷书》在世界的传播
漫谈比较文学史
应该重视比较文学研究
我和比较文学
——答记者问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
汇入世界文学研究的洪流中去
展望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
资料工作是影响研究的基础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的七个问题
比较文学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少数民族文学应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轨道
民间文学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之我见
对于X 与Y 这种比较文学模式的几点意见
老子在欧洲
中国文学在德国
关于葫芦神话
跨越国界的民间故事
佛经故事传播与文学影响
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
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
说“嚏喷”
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外国文学研究应当有中国特色
东方文学研究的范围和特点
文学的经与纬
比较文学随谈
比较文学与文化交流
广通声气 博采众长
谈梵文纯文学的翻译


《印度作家作品评论集》
作者:刘建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972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293
定价:60.00

目录
印度寓言自序
纪念印度古代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印度古代伟大诗人迦梨陀娑的《云使》
《沙恭达罗》译本序
喜看《沙恭达罗》重新公演
《优哩婆湿》译本前言
关于《优哩婆湿》
《十王子传》浅论
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
《五卷书》再版后记
以文会友
——记印度与世界文学国际研讨会及蚁垤国际诗歌节
《罗摩衍那初探》选
《罗摩衍那》有关的问题
《梨俱吠陀》几首哲学赞歌新解
《舞台》中译本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