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430.0¥13763.1折
已售25

珍稀文献影印本!“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全20种,重达12公斤,精选近代日、美、俄、匈等国的著名汉学家名作,刘希宁、陈清泉、陆侃如、汪馥泉、李达等名家翻译,原书原貌。

本套书由郑培凯先生主持并邀请当今各学科领域颇为优秀的专家、学者来甄选、整理、梳理版本,所选皆为纯学术论著,包括卡德《中国印刷术源流史》、长野朗《中国资本主义发达史》、马札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渡边秀方《中国哲学史概论》、三浦藤作《中国伦理学史》等20部汉学著作,书中所涉学人独到的观点、扎实的学术作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当今学术界提供宝贵借鉴。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影印本,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傅杰、霍巍、戴燕等知名学者任编委
本套丛书规模宏大、版本珍贵、视角独特,所选皆为纯学术论著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资料”所选书目,绝大部分在1949年以后未曾出版
被列入“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友情提示:本套书品相为九品,书口或封面略有瑕疵,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分册介绍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本书所论及额时间段跨及氏族部落时期至周代,侧重于对夏商周,即作者所谓“封建时代”的研究;从论述内容上讲,不仅仅限于对经济思想、经济制度的探究,还大略讲了在阴性农业经济思想影响下的礼制(各篇皆有涉及,而第五编更是专论于此);从结构上讲,以一般至特殊、思想到制度的顺序论述,*一编论世界范围内农业为女性,第二编论中国之农业为女性;确立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后,分别讨论中国古代各项制度。

《儒道两家关系论》
本书作者津田左右吉是日本大正、昭和时代著名东洋史家,在早稻田大学长期任教。在本书中,他从汉代儒家、道家相互排斥对立的现象出发,提出了儒家、道家的关系问题。认为儒家与道家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包含的,作者在论述中做了大量的考证,其考证精当,行文流畅,是相关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系日本学者三浦藤作著,张宗元、林科棠翻译。全书中作者以时间为序,分析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伦理学发展特点及规律,勾勒了古代、近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概貌。全书为影印本,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中国哲学史概论》
本书是渡边秀方对中国哲学的系统概述,全书分为三部。*一部分,于先秦时代则明示孔子删定的经典,以及庄列墨等所著的书,从而研究其思想的渊源及内涵;第二部分,对中世(汉代至宋之前)阴阳、五行及道佛的宗教思想等,皆取分析的记述法,从而揭示当时神秘的时代思潮;第三部分,近世(宋之后)对于周邵张二程的思想进行详细论述。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工具探讨现代中国土地关系的*一个有力尝试,作者马扎亚尔曾担任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受普列汉诺夫影响,认为中国农村占统治地位的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当时引起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讨论,以今天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论点无疑是陈旧的,但是其史料价值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资本主义发达史》
本书作者为日本学者长野朗,由胡雪翻译。全书以作者所收集到的史料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有无资本主义发生及其形态、特征等,就中国的产业概况、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近代以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内外主要原因等进行了探讨,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了颇为细致的梳理,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儒教政治哲学》
本书从自然法说、国家观念、君主论、政务、社会组织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儒教的思想内核,颇得儒教之真义,作者五来欣造是日本著名政治学家,曾留学欧洲,致力于从学术角度研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其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认为儒家思想有助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本书便是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历代社会研究》
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史方面的论文集,作者为日本学者驹井和爱,研究领域涉及车马狩猎文、徭役、草市、家族财产分配、寺院经济、民间教会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初版时正值中国社会史研究兴起之时,中国历史研究开始摆脱帝王将相史的形象,关注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之后这一潮流被打断。随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再版此书便成为时代的呼唤。

《中国印刷术源流史》
本书对印刷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印证资料极为丰富,议论雅正,是印刷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

《中国农家经济》
本书为卜凯教授苦心孤诣,费时五载所贡献之成绩,其目的一为训练学生使知如何利用调查方法,以研究农业经济,并了解本国农家经济之结构和内容,另一方面,使国际上对中国农民之生活资源、生活状态,有更深切的认识。本书不特材料丰富、持论亦复公允,论断皆出自调查数据,故其准确、客观程度非一般著作可同日而语。

《东亚文化之黎明》
本书为日本学者滨田耕作著,汪馥泉翻译。在书中,作者对东亚文化发端初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其人种问题、彩绘陶器、殷墟遗址等问题,涉及范围则是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几国,对人们研究早期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音乐史》
具体记录、研究中国古代各种音乐的书,古往今来皆不在少数。但总体而言,概括地研究中国古代乐器、乐谱等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的书却少之甚少。然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中国自古以来之文化,其实集东亚文化之大成。所以,研究中国音乐史不仅对于中国,对于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很重要的。

《中国历史教程》
本书作者为日本学者佐野袈裟美。本书从中国人种的起源讲起,历述氏族制以前的中国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讲到清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一部浓缩中国历史发展的教科书,对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概貌,研究中国历史,有一定启示和帮助,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中国社会经济史》
本书作者为日本学者森古克己,由孙怀仁翻译。是一本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通史著作,在书中,作者以旧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阐明了各时代中国经济基础结构之本质及进展的关联,对后人进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有较大裨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儒教与现代思潮》
本书注重探讨了中国儒教与现代之民主主义、功利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平和主义之区别。论证深刻、条理清晰,对人们研究儒教文化与现代思潮之关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中国社会发展史》
本书分上、下两册,由沙发诺夫著,李俚人、刘隐翻译。全书中,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社会的盘古谈起,写至一九二五年,概述了中国社会发展之概貌。全书史料丰富,论证深刻,对人们进行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较大裨益。

《中国古代社会》
本书分上、下两册,由柯金著 ,岑纪翻译,是一部综合反映中国古代社会之全部经济和社会结构概貌的专著。全书史料丰富,旁征博引,对后人进行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作用。

《中国关税制度论》
本书作者为日本学者高柳松一郎,由李达翻译。分为上、下两册。全书从关税制度沿革、关税制度之特质、海关论、关税制度之内容、关税制度之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关税制度进行了细致考察,勾勒了中国关税从无约时代、通商开始时代、海关统一时代、外人管理海关时代的一个发展脉络,对后人进行中国关税制度研究具有较大帮助和启示作用。

《古物研究》
本书为日本学者滨田耕作著,杨鍊译。全书共十一章,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货币、酒具、金器等的考证研究,反映了各时代的社会生活,史料丰富,亦可用于文物和收藏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货币论》
本书作者为奥地利学者耿爱德,分为上、下两册。全书重点论述了中国的金属硬币,分为银部、金部、铜部三编,对中国货币之流通、种类、市场分布、产地、外汇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勾勒了中国货币发展脉络,对后人解读、研究中国货币,尤其是金属货币助益良多。

本单详情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作者:【日】田崎仁义 著;王学文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1974
出版时间:2015-09
开本:16开
页数:346
定价:71.00

目录
第一编  原始民族认土地农业为女性及其经济史之基础
第一章  神话及俗信中之地母与谷母
第二章  幼稚民族之采取植物性资料与女性
第三章  诱导农业之发生及其幼稚时代之养育者为女性
……


《中国印刷术源流史》
作者:【美】卡德 著;刘麟生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414
出版时间:2015-09
开本:16开
页数:202
定价:44.00

目录
绪论
第一编中国印刷术之背景
第一章造纸之发明
第二章印章之使用
第三章石碑搨本
第四章佛教之进展与印刷之需要
第二编中国之雕板印刷
第五章雕板印刷在中国之重要——论用墨——论雕板印刷术
第六章中国佛教寺院中之最初雕板印刷
第七章日本圣德皇后及其所刻印之符咒(纪元后七七〇年左右)
第八章最初之雕板画籍——八六八年之金刚经
第九章冯道刊印九经(九三二——九五三)
第十章中国雕板印刷最盛时期
第十一章纸币之印行
第三编中国雕板印刷术之西渐
第十二章最初东西思想及货物之传播
第十三章中国造纸述输入欧洲之千年史
第十四章回纥人在吐鲁番地方之印刷
第十五章各国对于印刷之阻碍
第十六章元代之东西交通
第十七章东西交通之枢纽——波斯
第十八章十字军时代之埃及雕板印刷
第十九章纸牌与印刷术西渐之关系
第二十章论纺织物之印刷
第二十一章欧洲之雕板印刷
第四编论活字印刷
第二十二章中国之活字印刷
第二十三章活字印刷术在高丽之发达
第二十四章谷腾堡发明印刷之渊源


《中国历代社会研究》
作者:【日】驹井和爱 等著;杨鍊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0465
出版时间:2015-09
开本:16开
页数:221
定价:47.00

目录
一 中国古代之车马狩猎文
二 汉代狩猎及动物图样
三 秦汉之徭役
四 唐宋之草市
五 唐宋之家族共财及遗嘱
六 唐宋贵族对于寺院之经济
七 初期白莲教会
附录一 北宋漕运法
附录二 明末之军饷


《儒教政治哲学》
作者:【日】五来欣造 著;胡樸安 郑啸厓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0663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130
定价:29.00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天之信仰”之政治的性质
第三章 “天之信仰”之非宗教的性质
第四章 儒教之自然法说
第五章 儒教之国家观念
第六章 儒教之君主论
第七章 儒教之二大政务
第八章 儒教之社会组织


《中国资本主义发达史(上下)》
作者:【日】长野朗 著;胡雪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4661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360
定价:76.00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产业发达的概况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不发达之原因
a 官僚阶级之存在
b 不着实际的学问之弊害
c 中国人的经济思想
d 中国的经济组织
第二章 促进资本主义发达之主要原因
第一节 各国资本主义之刺激
a 通商口岸之增加
b 列国对于交通机关之投资
c 租界之设置
d 各国之文化事业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上中下)》
作者:【匈】马札亚尔 著;陈代青 彭桂秋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490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583
定价:125.00

目录
著者言
译例
编辑者序言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农村经济的统计
第二章 水的意义
第三章 防止土壤贫瘠的斗争
第四章 黄土区
第五章 牲畜在中国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第六章 手工劳动
第七章 垦殖区
第八章 中国土地私有制的性质与形式
第九章 中国土地私有制的性质与发展


《中国哲学史概论(上中下)》
作者:【日】渡边秀方 著;刘侃元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957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全3册
定价:102.00

目录
序论
上世哲学
第一编 老孔以前的哲学
第二编 儒家
第三编 道家
第四编 墨家
第五编 名家
第六编 法家

中世哲学
第一编 汉代哲学
第二编 六朝哲学
第三编 唐代哲学

近世哲学
第一编 北宋哲学
第二编 南宋哲学附元朝哲学
第三编 明代哲学
第四编 清代哲学


《中国伦理学史(上中下)》
作者:【日】三浦藤作 著;张宗元 林科棠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926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489
定价:99.00

目录
绪论  伦理学与修身书之别  伦理学史与伦理学根本观念之别  我国之伦理学  我国伦理学说之沿革   我国之伦理学史

第一期  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  总说   伦理学说之起原   各家学说之消长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伦理思想之基本   天之观念   天之公理   天之信仰   天之权威   天道之秩序   家长制度   古先圣王之言动   尧   舜   禹   皋陶   商周之革命   三代之教育 一  儒家
第三章  孔子   小传   孔子之道德   性   仁   孝   忠恕   学问   涵养   君子   政治与道德
第四章  子思   小传   中庸   率性   诚   结论
第五章  孟子   小传   创见   性善说   欲   义   浩然之气   求放心   孝弟   大丈夫   自暴自弃   政治论   结论
第六章  荀子   小传   学说   人道之原   性恶说   性论之矛盾   修为之方法   礼   礼之本始   礼之用   礼乐相济   刑罚   理想之君道   结论 二  道家
第七章  老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学说之趋向   道   德   道德论之缺点   因果之倒置   齐善恶   无为之政治   法术之起原   结论
第八章  庄子   小传   学派   世界观及人生观   理想之人格   修为之法   内省   北方思想之驳论   排仁义   道德之推移   道德之价值   道德之利害   结论 三  农家
第九章  许行   小传   义务权利之平等   齐物价   结论 四  墨家
第十章  墨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弟子   有神论   法天   天之爱人利人   道德之法则   兼爱   行兼爱之道   利与爱   兼爱之调摄   勤俭   非攻   结论 五  法家
第十一章  管子   小传   著书   学说之起原   理想之国家   道德与生计之关系   上下之义务   结论   管子以后之中部思潮
第十二章  商君   小传   革新主义   旧道德之排斥   重刑罚   尚信   结论
第十三章  韩非子   小传   学说之大纲   性恶论   威势   法律   变通主义   重刑罚   君主以外无自由   以法律统一名誉   排慈惠   结论  
第一期结论

第二期  汉唐继承时代
第一章  总说   汉唐间之学风   儒教之托始   道教之托始   佛教之流入   三教并存而儒教终为伦理学之正宗
第二章  淮南子   小传   著书   南北思想之调和   道   性   性与道合   修为之法   善即无为   理想之世界   性论之矛盾   结论
第三章  董仲舒   小传   著书   纯粹之动机论   天人之关系   性   性论之范围   教   仁义   结论
第四章  扬雄   小传   著书   玄   性   性与教   修为之法   模范   结论
第五章  王充   小传   革新之思想   无意志之宇宙论   万物生於自然   气与形形与命   骨相   性   恶   结论
第六章  清谈家之人生观   起原   要素   人生之无常   从欲   排圣智   旧道德之放弃   不为恶   排自杀   不侵人之维我论   反对派之意见   结论
第七章  韩愈   小传   儒教论   排老庄   排佛教   性   情   结论
第八章  李翱   小传   学说之大要   性   性情之关系   情之起原   至静   结论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  宋明理学时代
第一章  总说   有宋理学之起原   朱陆之异同   动机论之成立   功利论之别出   儒教之凝成   思想之制限
第二章  王荆公   小传   性情之均一   善恶   情非恶之证明   礼论   结论
第三章  邵康节   小传   宇宙论   动静二力   物人凡圣之别   学   慎独   神   性情   结论
第四章  周濂溪   小传   太极论   性与诚   善恶   几与神   仁义中正   修为之法   结论
第五章  张横渠   小传   太虚   理一分殊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心性之别   虚心   变化气质   礼   结论
第六章  程明道   小传   性善论之原理   善恶   仁   敬   忘内外   诚   结论
第七章  程伊川   小传   伊川与明道之异同   理气与性才之关系   心   养气寡欲   敬与义   穷理   知与行  结论
第八章  程门大弟子  谢上蔡小传  其学说  杨龟山小传  其学说  结论
第九章  朱晦庵  小传  理气  性  心情欲  人心道心  穷理  养心  结论
第十章  陆象山  小传  朱陆之论争  心即理  纯粹之惟心论  气质与私欲  思  先立其大  诚  结论
第十一章  杨慈湖  小传  已易  结论第
十二章  王阳明  小传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仁
结论
第三期结论

附录  戴东原学说  黄梨洲学说  俞理初学说
 馀论


《儒道两家关系论》
作者:【日】津田左右吉 著;李继煌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0472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71
定价:17.00

《中国古代社会(上下)》
作者:【苏】柯金 著;岑纪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940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332
定价:84.00

目录
马加尔序
上编文献考
下编
第一章论亚细亚生产方法
第二章自然环境
第三章农业――夏商周时代之灌溉牧畜与商业
第四章土地之分配与税制
第五章国家机关
附录
一井田制度的论战一
(一)寄廖仲恺的信
(二)答胡适之的信
(三)答廖仲恺胡汉民的信
(四)答胡适之的信
(五)再答汉民仲恺两先生书
(六)致胡适之书
二井田制度的论战二
三井田制度的论战三
四中国古代田制研究
五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之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下)》
作者:【俄】沙发诺夫 著;李俚人 刘隐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3749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560
定价:111.00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编中国史的远古期
第一章中国人种起源
第二章游牧民与定居民的“分工”
第三章周朝的封建制度
第四章封建的无政府时期
第五章危机的成熟
第六章封建官僚的提拔
第七章中国的统一
第八章宗教之发生及其农业生活之联系
第九章封建的国家的崇拜与孔子学派
第二编汉朝的封建奴隶私有制
第十章原始封建积累的过程
第十一章汉朝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第十二章饥馑与逃荒为古代中国封建制度的人口律
第十三章国家是社会保证的封建组织
第十四章夺取商路的斗争
第十五章汉朝社会矛盾的发展
第三编封建制度矛盾的发展
第十六章回复到自然经济(三—六世纪)
第十七章商品货币经济在扩大范围上之兴复
第十八章从封建剥削转变到高利贷剥削
第十九章土地枯竭、社会改良、战争与金银紊乱
第二十章处于世界商路的中国
第二十一章商业资本主义革命
第二十二章中国之新的封建化
第二十三章衰落时代高利贷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资本主义之侵入中国
第二十五章二十世纪贫困的统治


《儒教与现代思潮》
作者:【日】服部宇之吉 著;郑子雅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1394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70
定价:18.00

目录
第一 儒教与民主主义
第二 儒教与功利主义
第三 儒教与主观主义
第四 儒教与个人主义
第五 儒教与平和主义


《中国社会经济史(上下)》
作者:【日】森谷克己 著;孙怀仁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4654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320
定价:70.00

目录
第一篇  原始时代

序说中国人的原始时代
第一章  传说时代的文化诸阶段
 (一)  伏羲氏时代
 (二)  神农氏时代
 (三)  黄帝尧舜氏的时代
 (四)  夏禹时代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崩溃时代
  第一节  游牧种族的定居及农业的经营
   (一)  牧畜
   (二)  农业
   (三)  狩猎及渔捞
   (四)  工业生产
   (五)  交易
  第二节  由种族社会演进至国家
  第三节  结语

第二篇  「未成熟的」封建社会之成立时代
 
序说
第一章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之成立
  第一节  农业
 (1)  农具 (2)  主要作物 (3)  治水的施设
  第二节  工业生产
  第三节  交易
第二章  田制税法
  第一节  诗经及田制
  第二节  孟子及贡助彻法
 (1)  贡法 (2)  井田助法 (甲)  井田法 (乙)  助法 (3)  彻法
  第三节  周礼上的田制税法 一  土地之区划及水道道路之配置 二  田圃宅地的分配 (1)  乡遂的耕地之分配 (2)  都鄙的耕地之分配 (3)  诸邦国的耕地之分配 (4)  圃宅地 (5)  定期重分 三  税法 (1)  乡遂 (2)  都鄙
  第四节  本章要点
第三章  「未成熟的」封建制度
  第一节  封建国家之成立
    一  阶级
    二  封建的土地分封 (一)  爵位 (二)  天子诸侯的领地 (三)  畿内土地的分配 (四)  诸侯国内的制度
    三  耕种者的地位 (一)  徭役 (二)  贡租
    四  封建国家的施设及诸制限 (一)  国家的施设 (二)  村落的组织 (三)  封建的诸制限 五  观念形态——易及天文历法 (1)  易 (2)  天文历法
  第二节  宗法及父家长制家族
    一  宗法
    二  父家长制家族

第四章  过渡期的春秋战国时代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达
    一  铁器时代的开始
    二  施肥耕耘的进步
    三  灌溉
    四  农业劳动的生产力水准
  第二节  工业及商业
    一  工业
    二  商业
    三  货币
  第三节  直接生产者的地位
    一  「税亩」
    二  农业共同体
    三  农民的生计
    四  奴隶

第三篇  官僚主义的封建制之成立时代
 
第一章  古代中央集权国家之成立
序说
  第一节  西历纪元前第四——三世纪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
  第二节  旧来的封建制度之改变
  第三节  豪族农民之叛乱及秦之灭亡
第二章  古代封建的官僚主义的时代  
序说
  第一节  农业社会的生产诸力之向上 (1)  铁器牛耕 (2)  泛胜之的区种法土壤改良术及赵过的代田法 (3)  治水 (4)  人口
  第二节  农民的地位 (1)  耕作者的经营面积 (2)  租赋 (3)  汉代的限田说
  第三节  工业 (1)  盐铁 (2)  酒 (3)  制纸
  第四节  商业钱币及市场统制的施设 (1)  商业 (2)  货币 (3)  均输平准及常平仓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奴隶制
  第六节  王莽的变革 (1)  井田制之复兴 (2)  禁止奴婢买卖 (3)  设定所谓六管五均
  第七节  中央集权的官僚主义的封建制之成立 (1)  推恩之令 (2)  酎金律 (3)  黜陟之酷烈 (4)  治事权之剥夺 (5)  就国之除去

第四篇  均田制的成立时代  
序说
第一章  均田制之历史经济的环境
  第一节  还到谷帛经济
  第二节  生产诸力的破坏
  第三节  农业劳动的生产力之向上
第二章  均田制
  第一节  井田复兴论
  第二节  晋的占田制
  第三节  北朝的均田之成立
    一  北魏的均田制 (一)  公田的分派 (二)  税法
    二  北魏之后 (一)  北齐 (二)  北周
第三章  北朝的村落组织
  一  北魏
  二  北魏之后
第四章  中古的分散的封建制
一  魏
二  晋时代
三  南北朝时代

第五篇  官僚主义的封建制之发展时代  
序说隋朝及中央集权之企图
一  及垦田总数之激增
二  均田制及赋税
三  村落组织
四  社会施设
五  中央集权的封建之企图


《中国历史教程(上下)》
作者:【美】佐野袈裟美 著;刘惠之 刘希宁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3732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364
定价:77.00

目录
译者序言
原序
序论
一 中国人种的起源
二 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史研究资料问题
第一篇
第一章 氏族制以前的社会
第一节 北京猿人的发现
第二节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第三节 氏族制以前的社会经济状态
第二章 氏族制社会
……


《中国音乐史》
作者:【日】田边尚雄 著;陈清泉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193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241
定价:50.00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音乐史研究上之困难
第二节 进化论的看法与中国音乐史存在之意义
第三节 特别之参考书


《东亚文化之黎明》
作者:【日】滨田耕化 著;汪馥泉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3268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141
定价:36.00

目录
一序言
二东亚底旧石器时代
三中国底新石器时代及其人种问题
四彩绘土器与西方文化底关系
五殷墟底遗物与金石并用期
六中国青铜器文化底极盛期
七铁器底使用与所谓秦氏底艺术
八所谓斯基脱文化及其影响
九汉代底文化
十汉代文化底东渐与南满北鲜
十一南朝鲜与西日本底中国文化
十二原始日本
附录日本文化底黎明


《中国农家经济(上中下)》
作者:【美】卜凯 著;张履惊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483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612
定价:123.00

目录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研究的方法及范围
第二节调查区域的状况
第三节名词的释义
第二章田场布置舆土地利用
第一节旷田制
第二节农舍
第三节农地的利用
第四节田场面积的变更
第五节地权的获有方法
第三章田场周年经营之状现
第一节田场企业的大小
第二节田场之投资
第三节收入的数量舆种类
第四节支出的数量舆分配
第五节利润的多寡和计算法
第四章大小最适宜的田场企业
第一节田场企业大小和利润多寡的关系
第二节田场大小和生产要素之效能的阴系
第三节大小最适宜的田场
第四节目下田场所以过小的原因
第五节田场企业过小的救济方法
第五章耕地所有权与农佃问题
第一节农佃问题的限度
第二节地租类别
……
第六章作物
第七章家畜和保存地力
第八章田场之劳力
第九章农家家庭与人口
第十章食物消费
第十一章生活程度
第十二章结论


《中国货币论》
作者:【奥】耿爱德 著;蔡受百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3930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427
定价:89.00

目录
第一编  银部
第一章  大条银  美国输入之大条银   美国银市之概况  美国条银发票式样之举例   美国条银合上海规元    英国输入之大条银   伦敦银市之概况   伦敦输入中国之条银    英国条银合上海规元   法国输入之大条银   印度输入之大条银    印度银市之概况   汉堡银   美国条银改合英国标准银   上海输出之大条银    上海条银运天津   上海条银运香港及广州   上海条银运云南府    上海条银运奉天   上海条银运印度   上海条银运荷属东印度
第二章  银两   各地一度流行之银两币   实银两与虚银两    上海规元之解释   理论平价与实际平价   银两之分类    各地流通之主要银两    关平银及上海规元与各地银两之比价   各主要银两比价表
第三章  宝银   上海宝银运天津    上海宝银运烟台   上海宝银运汉口   上海宝银运满洲    上海宝银运香港及广州   上海宝银运孟买   上海宝银运伦敦    天津宝银运长春   各埠宝银运上海   西藏之宝银
第四章  中国之国外汇兑   外汇行市之解释    上海外汇市场   外汇与大条之关系   外汇结价之期限问题    上海之间接汇兑   中国其他商埠之外汇行市
第五章  银元   在中国流通银元之分析   外国银币    西班牙本洋   玻利维亚智利尼瓜拉加及秘鲁之银币   美国贸易银元    西贡银币   日本银元   英属香港银元    墨西哥银元   其他外币   中国银币    台湾及福建银元   龙洋   龙洋之庞杂    中国之国币   袁像银币   袁像劣币    袁币产生之缘起   废两改元之计画   袁像银币铸造成本之计算   国内银元汇兑之实况    民国时代其他银币
第六章  银辅币   辅币种类之分析    辅币市价之调查   广东辅币铸造成本之计算   中国之镍质辅币    银辅币之滥铸与私铸
第七章  银之生产与分配   各国产银状况    银之用途述略   世界产银与销银之统计   上古及中古时代之银价   银价之低落    毕德门条例于银市之影响   战后银市之波澜   印度现银进出口额之统计   近百年来银价涨落之统计   中国用银之研究    上海消纳之条银   中国现银进出口额之统计
第八章  银货之流通   欧西各国    东亚各国   中国   中国近代
第九章  香港之币制   香港币制之沿革    香港之辅币   铸造港洋成本之计算   伦敦与香港间之平价    纽约与香港间之平价   印度与香港间之平价   香港输出之银币    香港之纸币
第二编  金部
第十章  金货之流通   近代实际流通之金币    近代纪念发行之金币   标金   中国金货之进出口状况   金银及商品进出口额之统计
第十一章  金之用途   美国金元    日本金元   金饰   金沙    金叶   标金
第十二章  标金   标金之实际买卖    标金之投机买卖   标金现货与期货   标金买卖之实际状况    标金之交割问题   北京及天津之标金   标金与外汇之关系    金价对日汇平价之计算
第十三章  标金进口与出口   中国标金之输出    输赴日本   输赴德国   输赴法国    输赴印度   输赴英国   输赴美国    各国标金之输入
第十四章  上海金业交易所  金业交易所之沿革   金业交易所之交易物件  实在之标金  虚空之标金   标金交易之掉期问题  上海金商在世界银市汇市之地位  金业交易所之营业规则   金业交易所之现状
第十五章  金本位问题  第一次之正式议案   盛宣怀氏之计画  杨宜治氏之建议  拳匪之乱于改革币制之影响  远东各地改用金汇兑本位制之近例  清廷于改革币制愿望之热切  赫德氏之计画   胡惟德氏之建议  精琦氏之金汇兑本位计画  光绪三十三年之虚金本位计画  卫斯林氏之金汇兑本位计画  曹汝霖氏之金本位计画   最后之建议
第三编  铜部
第十六章  古代货币及制钱  中国用金属铸币之起源   无标志之古代货币  有标志货币之起源  制钱之繁杂   制钱之停铸  制钱之弱点及其停铸之原因
第十七章  铜元  铸造铜元之开端   政府对于整顿铜元之措施  铜元之跌价  铜元种类之分析   铜元成色之低减  铜元铸造成本之估计
第十八章  造币厂  古代范铸货币之梗概   制钱范铸数量之统计  中国近代之造币厂  各省造币厂状况述略   各造币厂产额之统计


《古物研究》
作者:【日】滨田耕作 著;杨鍊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3695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197
定价:46.00

目录
一中国古代贝货
二爵与杯
三秦之金人
四木难珠与如意珠
五金蠹
六胡牀
七提瓶
八舞乐之浑脱
九楛矢
一〇长生
一一朝鲜通宝钱


《中国关税制度论》
作者:【日】高柳松一郎 著;李达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3923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141
定价:62.00

目录
《中国关税制度论(上)》
绪论
第一编关税制度之沿革
第一章无条约时代
第一节列国之要求通商
第二节中国之排外闭关主义
第三节广东贸易事情
第四节广东贸易时代之关税制度
第二章通商开始时代
第一节鸦片战后之通商条约与关税
第二节海通以后之贸易状态
第三节洪杨之乱与海关及厘税之起源
第三章海关统一时代
第一节英法战后之条约与关税
第二节海关行政之统一及扩张
第三节芝罘条约与关税
第四节中韩关税同盟
第四章外人管理海关时代
第一节中日战役与关税制度
第二节团匪事变与关税问题
第三节挽回利权运动与海关
第四节革命与海关第五节欧战之影响
第二编关税制度之特质
第一章关税制度之根本观念
第一节关税之意义
第二节关税制度发达之趋势
第三节中国关税之意义
第四节征税机关之异例
第二章关税权制限之范围
第一节外部关税上之限制
第二节内部关税上之限制
第三章关税制度与特殊国际关系
第一节中国通商条约之特质
第二节通商地制度
第三节外国法权制度
第四节外债关系
第三编海关论
第一章海关之本质
第一节海关之基础
第二节海关之国际的性质
第三节海关行政之范围
第二章海关之组织
第一节官制
第二节总税务司
第三节税务司
第四节普通海关员
第三章海关员之法律的地位
第四编关税制度之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外部关税
第一节进口税
第二节出口税
第三章内部关税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沿岸移出入税
第三节子口税
第四节常关税
第五节厘金税
第四章特殊地关税
第一节香港澳门帆船贸易关税
第二节租借地关税
第三节陆路贸易关税
第五章特殊品关税
第一节违禁品
第二节免税品
第三节新工业品
第六章关税货物流通之便宜方法
第一节总论
第二节戾税制度
第三节免重征制度
第四节保税仓库
第七章吨税及河港修理税
第一节吨税
第二节河港修筑税
第八章通关手续与条约以外之特权
第九章关于关税争端之解决方法
第一节关于课税处分之解决方法
第二节关于犯规处分之解决法
……
第五编关税制度之影响及将来
《中国关税制度论(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