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69.0¥3412.0折
已售68

“古法今观:中国古代科技名著新编”3种:《黄帝内经》《温疫论》《饮膳正要》,全彩图文,原典+译文+注释,保留典籍原貌,白话文转述传承千百年的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温疫论》为中医传世经典,《饮膳正要》为我国首部营养学专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原典进行精准的注释和翻译,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知识,兼具科学实用性和学术文化性。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是现代中医学的不二源头,更是一部蕴含中国生命哲学之宗的思想著作

《温疫论》集合历代名医疫病防治的思想精华,系统论述了瘟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提出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

《饮膳正要》为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的一部营养学专著

通过对原典详尽的注释,专业的解读,直观的图示,配上延伸知识,指导现代读者无障碍阅读并运用古人经验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古法今观(上下册)》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书中研究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的治疗原则和药物学内容。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及“养生学”“运气学”, 反映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本书除呈现原典外,还加注了注释和译文,并将冗长的古文分段注译,增加了现代医学的延伸拓展内容。使读者阅读本书时,不仅轻松无障碍,而且能“博古通今”,了解古人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为今人所用。

阅读本书,不但能了解医药学、保健学知识,还能激发读者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光辉灿烂的文明而骄傲。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本书在呈现原典的基础上加以注译,扫清了现代人的阅读障碍,并加入了现代医学和养生学的知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对古代与现代治疗疾病和养生知识的灵活运用,是现代人养生溯本求源、不断探索的基础和根源。

编译者简介

庄展鑫,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中医专业),后攻读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方剂学专业),在《内蒙古中医药杂志》发表论文“《医林改错》现代研究概况”;在《中医药临床杂志》发表“方向明验方平喘宁治疗冷哮机制阐释”。现工作于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临床经验丰富。拥有国家中医执业医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证书。


《饮膳正要-古法今观》

《饮膳正要》一书为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的一部营养学专著,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该书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为我国现存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本书《古法今观——中国古代科技名著新编   饮膳正要》除了保留典籍原貌,更加入了注释和译文,把原典中晦涩难懂的内容进行了现代文的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的轻松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现代营养学知识,把古时一些囿于条件限制未能全面了解的知识和错误的观念进行了全面正确的阐述,使读者既能了解古人对食物营养的追寻,更能利用更先进的手段寻找出替代品和更优化的食品,使营养学知识更丰富,更能为今人强身健体、驱除疾病所用。

本书加入了大量精美插图,采用四色印刷,模块化排版,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使人对书中的知识印象深刻,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合理膳食,益寿延年。

作者简介

忽思慧:元朝人,长期担任宫廷饮膳太医,负责宫廷中的饮食调理、养生疗病诸事,加之他重视食疗与食补的研定与实践,因此得以有条件将元文宗以前历朝宫廷的食疗经验加以及时总结整理,并继承前代著名本草著作与名医经验中的食疗学成就,汲取当时民间日常生活中的食疗经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编撰成了营养学名著《饮膳正要》一书。


《温疫论-古法今观》

作者吴又可开创的达原饮,是为瘟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的,可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日一至三发者。其使用达原饮力图直捣膜原,驱邪外出的治疗思想,一直影响后人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至今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译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注释,汇集大量药草图片,方便了今天的医学研究者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是中医药研究者、学习者和中医爱好者的重要读物。

作者简介

吴有性,字又可,是明末姑苏(今江苏吴县)人。吴有性所处的时代,正是传染病大流行的时候。明末公元1641年,正当吴有性59岁的时候,当时传染病遍及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这时许多医生找不到新的治疗办法,以致治疗效果很差。吴有性亲眼目睹当时一些传染病流行地区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的惨景,刻苦钻研医学道理,不顾自己安危,深入到传染病流行区,进行医疗实践,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传染病的详细研究,结合他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并进行分析、总结,终于在祟祯15年(公元1642年)写成了《温疫论》。

编译者:郭丽娜,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方面有着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基础知识扎实,曾精研《战国策》《资治通鉴》《水经注》《茶经》《酒经》《洗冤录》《考工记》《红楼梦》《梦溪笔谈》《闲情偶寄》等古代历史、科技与文化类经典。

本单详情

《温疫论-古法今观》
作者:(明)吴有性 著,郭丽娜 编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8150
出版时间:2017/2/1
开本:16开
页数:272
定价:65

目录:

前言

上卷

01原病

02温疫初起

03传变不常

04急证急攻

05表里分传

06热邪散漫

07内壅不汗

08下后脉浮

09下后脉复沉

10邪气复聚

11下后身反热

12下后脉反数

13因证数攻

14病愈结存

15下格

16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17蓄血

18发黄

19邪在胸膈

20辨明伤寒时疫

21发斑战汗合论

22战汗

23自汗

24盗汗

25狂汗

26发斑

27数下亡阴

28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29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30下后间服缓剂

31下后反痞

32下后反呕

33夺液无汗

34补泻兼施

35药烦

36停药

37虚烦似狂

38神虚谵语

39夺气不语

40老少异治论

41妄投破气药论

42妄投补剂论

43妄投寒凉药论

44大便

45小便

46前后虚实

47脉厥

48脉证不应

49体厥

50乘除

下卷

01杂气论

02论气盛衰

03论气所伤不同

04蛔厥

05呃逆

06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07论食

08论饮

09损复

10标本

11行邪伏邪之别

12应下诸证

13应补诸证

14论阴证世间罕有

15论阳证似阴

16舍病治弊

17舍病治药

18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19肢体浮肿

20服寒剂反热

21知一

22四损不可正治

23劳复、食复、自复

24感冒兼疫

25疟疫兼证

26温疟

27疫痢兼证

28妇人时疫

29妊娠时疫

30小儿时疫

31主客交

32调理法

33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34正名

35《伤寒例》正误

36诸家温疫正误



《饮膳正要-古法今观》
作者:(元)忽思慧 著,庄展鑫 编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81105
出版时间:2017/4/1
开本:16开
页数:459
定价:108

目录:

景泰本御制《饮膳正要》序 

景泰本虞集奉敕序 

进书表 

原书引言

卷一   

01三皇圣纪

02养生避忌

03妊娠食忌

04乳母食忌

05初生儿时

06饮酒避忌

07聚珍异馔

卷二      

01诸般汤煎

02诸水 

03神仙服食

04四时所宜

05五味偏走

06食疗诸病

07服药食忌

08食物利害

09食物相反

10食物中毒

卷三 

米谷品

兽品

禽品

鱼品

果品

菜品

料物性味



《黄帝内经-古法今观-(上下册)》
作者:庄展鑫 编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80672
出版时间:2017/4/1
开本:16开
页数:756页
定价:168

目录:

《黄帝内经》上册 素问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卷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六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虐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卷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癥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附录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黄帝内经》下册 灵枢

卷一

九针十二原 法天

本腧第二 法地

小针解第三 法人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法时

卷二

根结第五 法音

寿夭刚柔第六 法律

官针第七 法星

本神第八 法风

终始第九 法野

卷三

经脉第十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

卷四

经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度第十七

营卫生会第十八

四时气第十九

卷五

五邪第二十

寒热病第二十一

癫狂第二十二

热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杂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

卷六

师传第二十九

决气第三十

肠胃第三十一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第三十四

胀论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血络论第三十九

阴阳清浊第四十

卷七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病传第四十二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变第四十六

本脏第四十七

卷八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论勇第五十

背腧第五十一

卫气第五十二

论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顺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卷九

水胀第五十七

贼风第五十八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

动输第六十二

五味论第六十三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卷十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针第六十七

上膈第六十八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寒热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卷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卫气行第七十六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卷十二

九针论第七十八

岁露论第七十九

大惑论第八十

痈疽第八十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