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5.0¥1332.6折
已售39

“人类与遗产丛书”2册,中国当代人类学家系统整理国际及国内的一手资料,图文并茂地陈述人类遗产运动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展示中国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化与社会形态。

《遗产:源起与规则》,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运动的知识考古,呈现了其中思想、组织、甚至个人命运的消长。很多材料都是初次以中文形式出现。
《遗产:实践与经验》,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陈述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对遗产保护的各种不同态度及认识,剖析和展示中国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的重新建构的过程。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遗产:源起与规则》:通过梳理形成四份国际文书的历史,图解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体系中各类遗产类型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名录申报的评选标准、程序等
《遗产:实践与经验》:书中许多论述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作者十几年来所做的一些具体个案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感受中国不同地域的民间社会与民间文化的发展演变

商品评论(4) 查看全部>>
头像 496*** 三星用户
2023/1/24 15:45:39

印刷,装帧不错

头像 lam*** 三星用户
2023/1/8 12:46:27

内容一般般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1/11 11:23:07

服务棒棒哒!书也很不错,简单易懂!这就提前看起来!!!

头像 花海秋*** 三星用户
2022/7/22 20:54:28

这事我们都要面对的历史
















编辑推荐

遗产保护不是一门专业学科,也不是一门专业知识,而是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方法论,新的价值观及新的道德观,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普适性知识。如果人类做到了文化启蒙运动就会开始,一个伟大的社会就会诞生,它的影响将犹如当年欧洲的文艺复兴,带来的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转折必须出现,不然人类将不再有前途和希望。

《遗产:源起与规则》
本书整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遗产相关的四份国际文书: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建议案》,1998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列》,2003年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以及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各项遗产保护实践,将这些均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套日趋完善的人类遗产体系。它包含了保护世界遗产(自然的和文化的),无形遗产的理念,规则和实施的完整结构。
通过梳理形成四份国际文书的历史,本书完成了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个人类遗产体系不断反思和更新过程的“知识考古”。
本书还用简洁的方式图解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体系中各类遗产类型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名录申报的评选标准、程序。
书中很多材料都是初次以中文形式出现,包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Francesco Bandafin)先生的独家专访。
作者简介
李春霞,四川米易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 2001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先后获得四川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出版《电视与彝民生活》等专著,曾主持过国家社科研究项目。先后在《新闻界》、《中国传媒报告》、《城市改革与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和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学术书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参与编写《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2006 年青年项目《中国西部彝族新农村建设中传播系统的研究》。参与其他在研项目 2 项。

《遗产:实践与经验》
本书强调田野工作,所侧重的是本土化的经验与社会事实。因此,中国经验是本书的特色与切入点。书中许多论述都是来自田野的一手资料,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作者十几年来所做的一些具体个案研究,其中主要是作者所承担的两个大型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里的一些个案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感受到中国政府及不同地域的民间社会,包括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中对遗产保护所持的各种不同态度及认识,这一切形成了种种“*威”与“力量”,它们在合力重新建构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中国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从某种程度来说本书就是在剖析和展示这种重新建构的过程。
作者简介
方李莉,1956年生,江西都昌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出版主要学术著作有《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艺术人类学》《“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遗产:实践与经验》《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田野笔记》等。

本单详情

《遗产:源起与规则》
作者:李春霞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1535239
出版时间:2008-12
开本:16开
页数:208
定价:62.00

目录
前言
第1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保护体系的生命史
 一、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遗产保护体系的开创
  公约的两个源头:文化 自然
  公约的两个创举:文化与自然的整合以及“公共遗产”的理念
 二、1989年《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建议案》:对民间的发现
  民俗:全面保护还是版权保护
保护:两种不同的维度
 三、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例)和2003年《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东西方的对话
  东方的经验:有生命的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例》
  “南北(东西)”交融:艰难的历程
  2003年公约:羽翼正丰
第2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保护体系图解
 一、一个活的体系
  操作指南:阐释和更新
  从有形到无形:从眼睛到心灵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的分类和定义
世界遗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无形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评选标准
  世界遗产评选标准及其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评选标准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的申报和确定
  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评估程序
  无形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草案)
附录:专访联合国救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Francesco Bandarin)先生
后记


《遗产:实践与经验》
作者:方李莉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1535222
出版时间:2008-12
开本:16开
页数:238
定价:71.00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主要关注点与研究方法
 三、由时间尺度形成的“异文化”经验
第1章 不同语境中遗产的概念
 一、有关遗产的概念
 二、中国语境中遗产的概念
 三、欧美语境中遗产的概念
 四、日本、韩国语境中遗产的概念
 五、不同语境中遗产概念理解的偏差
第2章 欧洲经验在中国的实践
一、生态博物馆模式的建立
二、谁能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
 三、警惕潜藏的文化殖民
第3章 全球一体化与文化边缘人
 一、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集体出走
二、面对外来文化的长角苗人
三、寨子里出外打工的群体
 四、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五、年轻人的向往
六、自主权与生存权孰重孰轻
第4章 文化变迁的两种不同模式
 一、关于建立文化生态区的思考
 二、不断变革中的长角苗文化
 三、文化地图的断裂与重构
 四、文化变迁的不同模式
 五、西方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的距离
第5章 遗产语境中的民族艺术
 一、将民族艺术还原到其所属的文化系统中
 二、长角苗的艺术与文化符号
三、长角苗艺术的表达方式与文化类型
 四、长角苗的图像艺术与装饰主体
 五、长角苗服饰纹样的象征意义
 六、长角苗的声音艺术与政治权利
 七、长角苗人声音艺术的表达场所
 八、长角苗人的艺术与历史记忆
 九、长角苗人艺术形式的文化表达
第6章 民间艺术与民间原生文化之间的断裂
 一、陕北的民间艺术
 二、洛川的面花与刺绣
 三、安塞的农民剪纸 
 四、农民艺术家的审美困境
 五、农民画的创作训练
 六、农民画的创作危机
第7章 边缘化了的乡村手艺与手艺人
 一、关注乡村手艺及手艺人
 二、过时的农家器具
 三、村子里工匠的命运
 四、陕北窑洞与箍窑人
 五、已经萧条的陈炉镇窑火
 ……
第8章 人文资源与民间文化的再生产
第9章 遗产保护与道德文化的重建
第10章 遗产保护中的生态压力
结束语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