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7.0¥793.4折
已售111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3册:《中国古代教化史》《中国女子教育史》《中国师范教育史》。追溯起源,详述进展,全面系统,史料丰富,理论深度与历史厚度兼备。

本系列旨在系统研究中国教育史中各个专题教育的发展史。立足于教育,又注意观照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视角,涉及思想、制度、人物、思潮、实践、机构等多方面,既有宏观探讨,又有微观研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专题教育史体系。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20开平装,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教化史》:“教化”是中国社会政治统治的支柱。本书从教育史的角度,对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教化思想、教化政策、教化实践活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说明
《中国女子教育史》:系统勾勒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女子教育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女子教育史的专著
《中国师范教育史》:阐述从1840年到1949年间师范教育在中国的产生、演变和发展

友情提示:封底或倒数第二页上有特价章,是出版方做的处理标记(不影响阅读),介意的读者慎拍

商品评论(5) 查看全部>>
头像 fan*** 三星用户
2023/6/9 21:25:42

全套都值得读,分门别类的专题教育史,都是名家之作

头像 天河观*** 二星用户
2023/2/26 11:09:42

不错,看到微博博主推荐,买来读一读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1/11 10:23:09

具有新的学术思路,探索了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推荐

头像 271*** 三星用户
2022/10/9 14:04:05

内容很不错

头像 墨沁冬*** 一星用户
2022/8/11 13:37:24

纸质一般,印刷清晰,物有所值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教化史》
“教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本质特征。一言以蔽之,教化就是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礼仪的、教育的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手段,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思想行为的形成,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由于它具有刑罚所不可替代的巨大功效,故成为中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支柱。
本书从揭示“教化”含义入手,在考察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萌芽的基础上,从教育史的角度,循着时间顺序,分别对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教化思想、教化政策、教化实践活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主编简介】
张惠芬,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30年1月生,浙江仙居人。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毕业,195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生毕业。先后师从前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亚和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教授学习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长期在高校从事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曾参加《二十四史》中《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标点、校勘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代表作《教育史研究中的批判与继承》、《中国古代神童问题述评》、《对中国古代德与才问题的历史考察》、《论宋代的精舍与书院》、《论封建时代的大学》等。主编《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育大辞典》第八卷)、《中国古代教育史(下)》(《教育大辞典》第九卷)。合著有《中国教育督导史》、大学文科教材《中国教育简史》等。

《中国女子教育史》
本书系统地勾勒了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女子教育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分析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女子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影响女子教育的历史文化。
全书既对女子教育的相关教材和通俗读物做了介绍,也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女子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并展示了历代女子教育家及其女子教育思想绚丽多姿的画卷,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女子教育史的专著。

【作者简介】
熊贤君,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生于湖北麻城。1978年春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该校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史教学与研究工作。新世纪初调入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管理史》、《中国教育发展史》(合著)、《皇子教育》《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合著)、《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主编之一)、《湖北教育史》(上下卷,主编)、《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思录》等,另有教育研究学术论文数十篇。

《中国师范教育史》
 强盛的国力铸就文化的昌明,文化的昌明也要依赖教育来传承。向年轻一代实施教导和教育以传授经验和知识,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的条件之一。施教者,即教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自从有了学校,出现了专职的教师,教师就与学校共始终,成为人类社会一个古老、也是*重要的职业。因此,古往今来教师的地位、作用和教师的培养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并不断认识的课题。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师范教育历史发展的专著,立足于教育,又注意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维视角研究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师范教育在中国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书中既阐述了我国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女子师范教育、幼儿师范教育和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还对这一时期的重要教育家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师范教育思潮和著名的师范教育机构,以及人物、思想、思潮、制度、实践等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幅生动多彩的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崔运武,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12月生于云南昆明,回族。曾获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2002年)。
个人学术专著有:《严复教育思想研究》、《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梁漱溟教育评传》及《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合著),主编《当代中国社区管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思想政治教育》等著作,参著《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史》等。

本单详情

《中国古代教化史》
主编:张惠芬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39659
出版时间:2009年5月
开本:20开
页数:179
定价:20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化活动 
 第二节 西周教化思想的萌芽与实践 
  一、教化思想的萌芽 
  二、周代教化思想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管子的教化思想 
  一、人性与教化 
  二、政治与教化:“下令于流水之原” 
  三、政治与教化:“申宪令”、“劝庆赏” 
  四、经济与教化 
  五、风俗与教化 
第二章 先秦儒家对周代教化思想和实践的总结与发展
 第一节 孔丘的教化思想 
  一、人性与教化 
  二、政治与教化 
  三、经济与教化 
 第二节 孟轲的教化思想 
  一、人性与教化 
  二、政治与教化 
 第三节 苟况的教化思想 
  一、人性与教化 
  二、政治与教化 
  三、经济与教化 
  四、君、吏、师与教化 
 第四节 《大学》、《学记》对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总结 
  一、《大学》的教化思想 
  二、《学记》的教化思想 
第三章 先秦法家对儒家教化论的批判  
 第一节 论人性与教化的对立 
 第二节 论“法”、“术”、“势”对人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 法家思想对秦代政治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 教化政策和模式的确立 
 第一节   “独尊儒术”教化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与教化模式的确立
  一、发布诏令,倡导教化 
  二、行为示范,树立教化榜样  
  三、确立制度,保障教化实施 
  四、重用三老,加速教化进程 
  五、发展私学,促进教化深入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化模式与活动的变异 
 第一节 汉代教化模式的衰败 
 第二节 道教、佛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  
  一、道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  
  二、佛教对教化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教育在教化活动中地位的确立 
  一、家庭教育兴盛发达的动因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及特征
第六覃隋唐宋元时期教化思想与活动豹复兴 
 第一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教化政策 
  一、隋唐两代的统治策略及其教化政策  
  ……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教化政策
第八章   明清时期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女子教育史》
作者:熊贤君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30427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开本:20开
页数:348
定价:36元

目录
第一章 初具毛坯:先秦女子教育的发轫
第一节 世道沧桑:从鼎盛到衰落
一、女性身份的飙升走高
二、女性影响的失落走低
三、女性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节 文化氛围:礼教与妇道
一、礼教的形成
二、妇道的滥觞
第三节 家教范式:途径和方法
一、周室三母与教育
二、女童的鞠养与教育
三、女子出嫁后的教育
第四节 孔子孟子:基调的谱成
一、孔子论女子教育
二、孟子论女子教育

第二章 涂打底色:秦汉女子教育的演进
第一节 秦崇法与女子教育
第二节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观的形成
一、“三纲五常”的面世
二、“三从四德”的登场
第三节 女子家庭教育的实施
一、家庭女子教育
二、婚嫁及出嫁后的教育
三、汉代女子家庭教育的利弊
第四节 女子道教教育
第五节 两部女子教育经典
一、刘向的《列女传》
二、班昭及其《女诫》
第六节 蔡文姬个案的研究

第三章 观念杂出:魏晋南北朝女子教育的繁茂
第一节 女子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一、迭出不穷的才女
二、女子儒家经学的教育
三、女子“四德”的教育
四、女子孝顺的教育
五、女子书法、武功的教育
第二节 女性导师传授生徒技艺
第三节 张华必慎所感的胎教观
第四节 范哗对女子道德的倡导
一、新女性——乐羊子妻
二、新继母——穆姜
第五节 颜之推的女子教育主张
一、提倡早教
二、立身修德的教育内容
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章 奔腾豪放:隋唐女子教育的拓展
第一节 宫廷女子教育
第二节 教坊梨园的艺术教育
一、教坊与梨园之设
二、女子的技艺教育
三、教坊梨园的影响
第三节 女子教育的教科书
一、林林总总的女子教育教科书
二、经典教材《女孝经》
……
第五章 改弦更张:宋元女子教育的转换
第六章 辗转反侧:明代女子教育的回流
第七章 走向深渊:清代前期女子教育的总结
第八章 中西杂烩: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女子教育的转型
第九章 方兴未艾:清末“新政”时期女子教育的兴盛
第十章 山重水复:“民元”到五四运动女子教育的徘徊
第十一章 斑驳多彩:五四运动到南京政府成立女子教育的深化
第十二章 均衡发展:南京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定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师范教育史》
作者:崔运武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30410
出版时间:2006年7月
开本:20开
页数:216
定价:23元

导言
第一章 清末的师范教育(上)——从甲午到戊戌师范教育的萌芽
第一节 中国师范教育产生的历史需求和契机
一、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及其从洋务教育向维新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对兴办师范教育的需求
第二节 梁启超的《论师范》: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院的创立
一、盛宣怀及其对甲午之后中国近代教育转向普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二、南洋公学师范院的建立

第二章 清末的师范教育(下)——清末“新政”中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师范教育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
二、师范教育制度产生的准备:从理论到实践
三、师范教育制度的制定:从《钦定学堂章程》到《奏定学堂章程》
第二节 高等师范教育的创建
一、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建立
二、优级师范学堂的建立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中等师范教育的初步发展
一、初级师范学堂的出现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二、著名师范学校个案透析:张謇与通州师范
第四节 女子师范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产生
一、前奏:从洋风移旧俗到中国人自办女学的兴起
二、中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及幼儿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被迫出台
三、女学堂章程颁布后的女师教育和幼师教育概观

第三章 北京政府前期的师范教育——从民初到五四前后
第一节 民初师范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变革
一、民初师范教育社会本质的转变
二、民初中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三、民初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 从民初到五四中等师范教育的实施概况
一、促进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构想和中等师范教育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二、民初著名师范学校个案透析: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三、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从民初到五四高等师范教育的实施概况
一、高等师范区制的建立
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的颁布
三、各具特色的北高师和南高师

第四章 北京政府后期的师范教育——从五四运动前后到1927年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师范教育——从1927年到1937年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中期的师范教育——从1937年到1945年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师范教育——从1945年到1949年
第八章 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
主要征引文献和论著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