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42.0¥1014.2折
已售54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2册,荟萃谭新红、陈水云两位学者的词史论著,结合大量古籍史料和古人轶事,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和专业的视角,阐述宋明清三朝词史的发展与传播。

《宋词传播方式研究》,著名学者谭新红结合现代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法,研究探讨宋词的口头传播方式、书面单篇传播、书册传播、传播途径,以及误传与失传等主题。
《明清词研究史》,著名学者陈水云对明清以来的六百年间有关明清词的主要研究超过进行系统整理,为读者提供大量原始的明清词研究文献。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宋词传播方式研究》:结合传播学的开拓者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理论,解读宋词的传播形式
《明清词研究史》:作者在书中援引《万历五十年》《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明清苏南望族研究》《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等大量史学著作中有关明清词学的研究
本书隶属武汉大学出品的大型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友情提示:品相略旧,部分书页侧边有黄斑,介意的读者慎拍

商品评论(3)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2/16 20:35:45

给女儿买的,她很喜欢。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2/9/23 17:22:47

好!!!!!

头像 151*** 三星用户
2022/9/23 13:41:00

这一套书我比较看好王兆鹏先生的传播探原。陈水云先生这本看起来稍微粗糙了一点。














编辑推荐

《宋词传播方式研究》
1948年,传播学的开拓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的开篇里,提出了传播研究中*有名的命题:“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一模式虽然有诸种不足,但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人们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本书即采用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分五个章节研究词在宋代的传播方式及其传播效果。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研究基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一点说明,宋词口头传播,歌妓表演,歌妓众多,演唱繁忙,曲调选择及演唱方式,歌妓唱词对宋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宋词传播中的男声演唱,诵读等等。
作者简介
谭新红,1970年12月生,湖北省建始县人。1988年9月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199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回湖北省建始一中任教4年。1996年9月再入湖北大学,师从王兆鹏教授研习唐宋文学。1999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专业,师从吴熊和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O2年毕业后至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赴新疆幼儿师范学校支教1年。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1年。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词学。曾先后在《光明日报》《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江汉论坛》《浙江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福州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几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清词话考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明清词研究史》
本书试图对明清以来的六百年间有关明清词的主要研究超过进行系统整理。一方面要为读者提供大量的*原始的明清词研究文献,另一方面也想摸索出一条清晰的明清次研究发展理路。本书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主要是以有关作家生平、作家创作、流派活动的明清词研究成果作为考察对象,以词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为古代与现代的分水岭,而把20世纪百年时间里关于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暂时地悬置起。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论述严谨,结构清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陈水云,1964年8月生,湖北省武穴市人。1983年9月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 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师从著名学者王达津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毕业后至武汉大学中文系编辑学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起转至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词学、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近年来致力于近现代诗学和词学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清代诗学》(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清代词学发展史论》(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等,编撰或参与编撰有有《感应美学》《清诗话考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等。在《词学》《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学报》《中山人文学报》《汉学研究通讯》等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本单详情

《明清词研究史》
作者:陈水云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51133
出版时间:2006-09
开本:16开
页数:490
定价:49.00

目录
绪言
第一章明代的研究状况(1368—1644)
第一节 前期的研究(1368—1524)
第二节 后期的研究(1524—1644)
一、后期词学批评的发展
二、陈霆、陈子龙的明词批评
三、明词“名家”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清及近代的明清词研究(1645—1908)
第一节 顺治康熙时期的研究(1645—1722)
一、顺治时期的研究状况
二、康熙时期的明词研究
三、“当代”词选的编纂与清词“中兴”的思考
四、清初词学论著与明清词的研究
五、清初“名家”及词派的研究
第二节 雍正乾隆时期的研究(1723—1795)
一、词选的编纂
二、前期的清词批评
三、后期的清词批评
四、“论词绝句”与明清词批评
第三节 嘉庆、道光及近代的研究(1796—1908)
一、明词的研究
二、词选的编纂与文献的整理
三、关于清词的总体研究
四、常州派对“当代”词的批评
五、浙西派(声律派)对“当代”词的批评
六、词话、序跋及“论词绝句”中的明清词批评
七、“名家词”与“女性词”的研究
第三章 现代的明清词研究(1908—1949)
第一节 1908—1918年的明清词研究
一、“清末四大家”的影响及反响
二、(人间词话)与王国维的明清词研究
三、1908—1918年的明清词研究
第二节 1919—1929年的明清词研究
一、梁启超的清词研究
二、胡适的清词批评及词界反响
三、胡先骗对清词的评价及其清末词评论
四、朱祖谋的(清词坛点将录》及清词名家评论
五、明清词研究“新派”与“旧派”格局的基本形成
六、清初词和女性词研究
第三节 1930—1949年的明清词研究
一、明词的研究
二、赵尊岳的明词研究
三、清词文献的整理业绩
四、清词的总体评价及代表性观点
五、对清词中兴具体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
六、清词分期的界定及词风嬗变的研究
七、清词流派的宏观研究与“新”、“旧”两派的学术立场
八、郭则沄、柯绍忘等学者的清词评论
九、明清词名家的研究
第四章 当代的明清词研究(1949—2005)(上)
第一节 1949—1979年的明清词研究
一、祖国大陆1949—1979年的明清词研究
二、我国港台1949—1979年的明清词研究
第二节 1980—2000年的明词研究
一、明词研究进入开拓期
二、明词宏观研究述评
三、词史的撰写与明词的研究
四、明代词家词作研究
五、我国港台的明词研究
六、北美地区的明词研究
第三节 1980—2000年的清词研究总论
一、清词研究引起当代学者的重视
二、清词研究的全面繁荣
三、清词文献整理的巨大成就
四、关于清词与宋词总体比较的研究
五、关于清词“中兴”及其原因的分析
六、清词史的研究与严迪昌的(清词史)
七、清词宏观研究的几个重要特征
第五章 当代的明清词研究(1949—2005)(下)
第一节 1980—2000年清代前期词的研究
一、明清之际词的研究
二、王士祯及其他词人词派的研究
三、陈维崧和阳羡派的研究
四、朱彝尊和浙西词派的研究
第二节 1980—2000年纳兰性德词的研究
一、纳兰性德研究概述
二、纳兰性德思想的研究
三、纳兰词题材的类型分析
四、纳兰词创作特色的总体研究
五、纳兰词“哀感顽艳”词风形成原因的分析
六、纳兰性德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1980—2000年清代中晚期词的研究
一、厉鹗、郑燮及其他中期词人词派的研究
二、张惠言与常州词派的研究
三、晚清词的宏观研究
四、龚自珍、蒋春霖、文廷式的研究
五、“清末四大词人”的研究
六、清代女性词的研究
第四节 1980—2000年我国港台及海外的清词研究
一、我国港台及海外清词研究概述
二、陈维崧和朱彝尊的研究
三、纳兰性德的研究
四、厉鹗和郑燮的研究
五、清代女性词的研究
六、饶宗颐和叶嘉莹的清词研究
第五节 2001—2005年明清词研究的新趋向
一、明词研究成为词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二、祖国大陆清词研究又结新硕果
三、我国港台清词研究的新成就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宋词传播方式研究》
作者:谭新红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82571
出版时间:2010-11
开本:16开
页数:366
定价:52.00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一点说明
第一章 宋词口头传播
第一节 歌妓表演
一、歌妓众多,演唱繁忙
二、曲调选择及演唱方式
三、歌妓唱词对宋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宋词传播中的男声演唱
第三节 诵读
一、诵读的原因
二、诵读主体及诵读对象
三、诵读场合及传播效果
第四节 品题
一、后进愿望:只欲稼轩一题品 春风侠骨死犹香
二、前贤风尚:平生不解藏人善 到处逢人说项斯
三、品题效果:一自品题人去后 定我长者往来车
第二章 宋词单篇传播
第一节 题壁
一、宋词的题壁场所
二、宋词的题壁主体及目的
三、题壁的传播效果
第二节 绘画等艺术媒介传播
一、题画
二、题扇
三、题屏
第三节 刻石
一、宋词石刻考证
二、宋词石刻的特点及传播效果
三、石刻传播的缺陷
第三章 宋词书册传播
第一节 别集
第二节 选本
第三节 词话
第四节 词集序跋的传播功效
一、宋代词集序跋的作者
二、序跋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私人藏书与传播
一、宋代私人藏书家的身份及地域分布
二、宋代私人藏书的“聚”
三、宋代私人藏书的“用”
四、宋代私人藏书的“散”
五、宋代私人藏书与词集
第四章 宋词的传播途径
第一节 售卖
一、宋代的书业贸易
二、宋代的书价
三、宋词的商业价值
第二节 传抄
一、宋代词集的传抄
二、宋代单篇词作的传抄
三、传抄的优点及不足
第三节 驿递
一、宋代的驿递制度
二、宋词的邮寄传播
三、驿递传播的优点与不足
第五章 宋词的误传与失传
一、宋词的误传
二、宋词的失传
参考书目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