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69.0¥1803.8折
距结束
已售40
限购52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69.0¥1803.8折
已售40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之【风物卷】【诗词卷】【医药卷】,16开精装,荟萃历代关于槟榔风俗、物产、果属、药属、赋、诗等文献资料,追本溯源,理清槟榔的文化史。

槟榔是一种浓缩了复杂情感信息和意义的物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历朝各代载辑槟榔资料之书颇丰,存于今日,不仅使大批珍贵槟榔文献得以流传,而且为学人研究槟榔相关的礼俗、食俗、医药、艺术、工艺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优惠
满赠

淘书团年终盛宴| 满100送冰箱贴,满200元送读书笔记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

《风物卷》分汉代至隋代、唐、宋、元、明、清六章,辑录隐藏在古代文献中关于槟榔的文化和历史资料

《诗词卷》分西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八个章节,共收录记载有槟榔的诗词赋435首

《医药卷》分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八个章节,辑录有关槟榔药理、药性、药方的历史资料

商品评论(5) 查看全部>>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4/2/27 22:17:07

价格小贵,质量还不错

头像 992*** 三星用户
2023/11/24 19:44:21

物流很快包装很好,书质量不错,内容更值得看,五星好评,强力推荐!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1/13 21:25:08

字迹清晰,纸很好,是正版。书看着还不错,看起来很舒服,喜欢.印刷的也不错,纸张质量算好的了,并且很清晰,是正品,很满意,正品,无漏印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0/30 18:55:52

这种书史料汇集花了不少心思,很冷门,但极具价值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2/10/30 18:53:59

这类史料汇集花了不少心思,是冷门书,但有价值













凡例

 一、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记录了大量有关槟榔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历来为槟榔研究的学者所珍视。为了研究者使用方便,特将这些资料收集汇编。
二、古籍中有关槟榔的历史资料,有不少重复之处。方便研究者比较参考,追溯文献的来龙去脉,凡属重要者,本书均予以收录。
三、本书收录的资料按作者所处朝代顺序编排。所收资料可以理解的不再作注释,仅简注了部分作者、时代和内容。对古代东南亚诸国的古今地名均作简单注释。
四、本书先摘录资料,后注明出处,以备参考和查阅。本书尽量采用新校本、影印本和善本,以求准确。
五、本书重点收录海南、台湾、广东、云南地方志中关于槟榔风俗、物产、果属、药属、货属、杂税、赋、诗等文献资料。
六、古典文献中有关槟榔药理、药性、药方的历史资料虽单独收录成册,为便于研究者使用,亦将部分关于槟榔药理、药性的资料收录于此。
七、原书为古籍原版未曾标注标点的,编者标注了标点符号。异体字尽量保持原状。
八、《槟榔谱》一书,编者据道光九年版点校注释。

分册介绍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风物卷》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槟榔的珍贵历史资料记载,这些资料记录了中国乃至国外的文化传统,历来为学者所珍视。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和研究者使用和全面了解这些历史资料,窥见当时之社会状况,编者从古代类书、典坟经史、诸子百家、叙记传志、笔记杂录、医药珍本以及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方的方志之中摘录编辑出大量史料。编者力求汇纂古籍文献中槟榔之风俗、物产、果属、药属、货属、杂税、赋、诗等,以槟榔为食、为礼、为工、为药、为艺等几个方面挖掘古代文献中槟榔文化之精髓。

本卷所选古籍总计207种,全书分为六章,汉代至隋代为一章,唐、宋、元、明、清五代资料各为一章,汇编成册。让隐藏在这些古代文献中的关于槟榔的文化和历史资料以新的面目重新呈现出来,焕发它的生命力和光彩。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传递了一种大自然生命永恒、欣欣向荣、充满无限生机的表征。西晋时期左思在《吴都赋》中描述槟榔树之形状:“槟榔无柯,椰叶无阴。”记载槟榔为新异物产的著作,*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繁荣于魏晋南北朝。史上*早的异物志为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书中不单描述了槟榔的植物学特征,还记录了食用槟榔的方法和药用功效。

唐代史书中记载很多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槟榔的出产、食用槟榔之习俗、待客和婚聘之礼俗以及药用价值等,《梁书》《通典》《朝野金载》《蛮书校注》《岭表录异校补》等书中均有详细记载。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在卷九七一的果部八中,有《吴录·地理志》《齐书》《梁书》等25部古代文献记载了槟榔。史书《宋史》、史学类书《册府元龟》、古代文言纪实小说《太平广记》等也对槟榔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元代脱脱《宋史》载,交趾(为今越南北部)“时以槟榔相遗,马上食之,此风俗待宾之厚意也。”元李京撰《云南志略辑校》云诸夷风俗中,多以“槟榔、蛤灰、茯蕾叶奉宾客。”

明代中国岭南一带亲友往来、婚聘、丧礼多以槟榔为礼,与西洋诸蕃国礼俗大同小异,明张天复《皇舆考》曰,广东“婚娶槟榔为礼”。据明顾《海槎余录》载:“每亲朋会合,互相擎送以为礼”。至于议婚姻,不用年帖,只送槟榔而已。

清代文献辑录的篇数较多,录列的文献基本按地方志、正史、杂史、医药的顺序排列,便于读者查阅和参考。

凡原著中有参考价值的脚注,包括地名、人名、历史年代、事件、文献名等,已分别作了考证和注释,附于该页下。

槟榔,一物多名,用途多种,用意殊深,在我国不少地区至今仍奉槟榔为礼。礼用槟榔,槟榔为药,诗词歌赋,调韵和声,言玄指远。槟榔一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浓缩了复杂情感信息和意义的物种。历朝各代载辑槟榔资料之书颇丰,存于今日,不仅使大批珍贵槟榔文献得以流传,而且为学人研究槟榔之礼俗、食俗、医药、艺术、工艺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诗词卷》

槟榔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果实,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它被列入“果之属、药之属、货之属”,古文献中留下了许多与槟榔有关的记载,或述槟榔之样态与功能,或记食槟榔之风情,或言槟榔之礼俗,把槟榔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融入到诗词歌赋当中,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象征寓义,槟榔的意义和地位都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从“面目太严冷”的野花青黑蛮果,到“滋味绝媚妩”的食槟榔之神韵,再到“槟榔贮金盘”的高规格待客佳品,文人墨客为其吟诗作赋,生动而有趣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槟榔进入中国,史考约在西汉年间,南北朝时期食槟榔的风气流传开来。槟榔作为贡物,曾传送宫中。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载有“留落胥余,仁频并闾”,“仁频”即槟榔。西晋左思《吴都赋》录有“槟榔无柯,椰叶无阴。”

宋代苏轼是槟榔诗的杰出代表,著名的《题姜秀郎几间句》,其中的“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将人物的情绪和食槟榔的神韵渐进到情境当中,频为后世所引,他的《咏槟榔》《食槟榔》等也广为传颂。宋代黄庭坚的槟榔诗,借槟榔言志,他在《几道复觅槟榔》之中云:“莫笑忍饥穷县令,烦君一斛寄槟榔。”元代吟咏槟榔诗内容丰富,一曰槟榔能解宿醉,元张《发漳州》云:“槟榔新善啖,一解宿醒空。”一曰槟榔能驱瘴,元郭居敬《槟榔》云:“南海单传辟瘴方,朝朝咀嚼润枯肠。”一曰槟榔象征美好的爱情,元韩好礼《和西湖竹枝词》云:“宾郎本是薄情鸟,独要阿依呼画眉。”

明代海南著名诗人王佐遍访海南风土人物,广搜地理山川之掌故,写下《鸡肋集》《琼台外纪》等代表作,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槟榔诗。

清代槟榔诗篇数量多,尤以竹枝词多见,又有《槟榔谱》题诗三十七首。有据食槟榔得来的灵感,也有来源于艺术高于生活的巧思。

槟榔赋义高深,指喻玄远,礼仪铭心,润物有声有色。由上面所举隅的我国古代文献和诗歌作品中关于槟榔风俗文化内容来看,它融合和吸纳了“闽台文化”“岭南文化”“海南岛文化”乃至“湖湘文化”等地域文化观念和精髓,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礼俗活动和意识形态当中,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槟榔文化。编者根据史籍记载,以历史确证,将碎片化的槟榔诗词作品汇集于此,呈现千百年来的槟榔与人物相生相合的诗意盛景,也是传统文化的盛景。希冀会有槟榔研究的读者一卷在手而谈笑风生,据此感受千年不息的中国诗意和情怀。本书共分西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八个章节,共收录记载有槟榔的诗词赋435首。还包括部分诗歌的题解(即小序),诗引出处以及作者简介等内容。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医药卷》

后世著书重证据,惟是方物之生,知其性,乃有其用。编者之所录,不臆断,不求文,书成按朝代分类,以便探讨。本书所选古籍总计102种,全书将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代文献各列一章,汇编成册。两汉以来,录槟榔之药用,不绝于书。槟榔,一房数百子,古人奉为春神,赋生之义,故曰生。槟榔若当药用,分类精微,名亦繁多。槟榔,《药录》名“宾门”,《本草纲目》称“宾郎”“仁频”、“洗瘴丹”,《本草汇言》曰“大腹子”。五代李《海药本草》引陶弘景云:向阳曰槟榔,向阴曰大腹。经沸水焯过的未熟果切片烘干且味甘,大寒者,曰白槟榔;形如鸡心,一头尖,一头圆,壳白色如豆蔻者,曰鸡心槟榔;熟者曰槟榔肉,亦曰玉子;熟而干焦连壳者曰枣子槟榔;心小如香附者曰干槟榔;按《本草》以小而味甘者为山槟榔,大而味涩者为猪槟榔,最小者曰药子,又名公槟榔,圆大者名母槟榔;入药用扁圆且腹大者曰大腹子,其皮曰大腹皮。药用当选个大、质坚、体重且断面鲜艳有纹者为最佳。合槟榔,味辛、温、涩,无毒,消谷逐水,除痰游,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槟榔在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据《证治准绳》记载:“法制槟榔主治酒食过度,胸膈膨满,口叶清水,一切积聚。”《海药本草》记载:“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槟榔能下气除胀,又能消食解酒。《用药心法》中说:“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鹤林玉露》曾指出:“岭南人以槟榔代茶,醉能使之醒,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醒顿解;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凡气滞或食滞腹胀者均宜。此方以槟榔为主药,能破积去胀,配合檀香,木香行气止痛,破滞消积,对于因积滞而致的胃脘胀满疼痛,较为适宜。唐人《王良百一歌》云,识得寻常病,便须用橘皮。槟榔为第一,葱油最相宜。意指诸方或得效于实而不宜于虚。自秦以来,槟榔就位居四大南药之首,其“消谷逐水,杀三虫,疗诸疟,御瘴疬”的药效更是为历代医者认同。南朝宋雷学支《雷公炮灸论》云:“交州地温,不食此无以祛其瘴疬。”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槟榔代茶,所以消瘴。”雷学支著《雷公炮炙论》云:“槟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责灰为使,相合嚼之吐去红水一口,乃滑羡不涩,下气消食。”五代吴越日华子《日华子本草》云:“槟榔,味涩。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隔气。”

早在唐以前槟榔就广泛用于治脚气、壅毒、水肿;治喘嗽肿满;下气、消饮食;治厌劳倦;治便秘、痔疾;治下痢脓血等等。古代珍本医籍中包含槟榔的古药方之汤剂、膏方、丸方很多。例举各家论述,金李杲原著《兰室秘藏》卷上云:“槟榔丸,破滞气,消饮食。”

号称“药王”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撰《千金方》卷第二十四云:“凡服散之后,忽身体浮肿,多是取冷过所致,宜服槟榔汤方:槟榔三十枚,捣碎,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又云:“食治,用槟榔。”

古代珍本医籍中载录槟榔的古药方之验方、丸方、集方、集法。明胡正心,胡正言编《万病验方》之《积聚》“治气积聚移动不定者”一条目云:“木香、槟榔等分,研酒饮下,即散。”明人龚廷贤《种杏仙方》云,槟榔方可治胀满、水肿、脚气、诸虫等。该方用槟榔、木香、萝卜子、沉香、陈皮、莪术、实、官桂等制成。其卷一有沉香滚痰丸、搜风顺气丸;卷三有阿魏化痞膏、千金保童丸、加味芦荟丸、朱砂丸;卷四有木香导滞丸、沉香化气丸、开结枳实丸、经验利气丸、利膈丸、遇仙丹、不泻内消丸、烂积丸、郁金丸、化虫丸、木香槟榔丸、平安丸等,皆用槟榔配伍诸物制成。明代龚廷贤又编《鲁府禁方》,分福、寿、康、宁四集,按中风、伤寒、瘟疫、中暑、伤食等门搜集了大量关于槟榔的丸方(如追虫取积丸、芦荟丸、香身丸等)、散方(如一郎二子散、调气散)、仙方(如治疟痪仙方、治妇人经脉不通方)、汤方(如散痞四物汤、消胀四物汤、顺气四物汤等),具有很高临床实用价值。

明代名医李时珍多转益前贤之见,于《本草纲目》卷三、卷四、卷三十一详细描述槟榔之药用。其云:“然初生白槟榔,须本境可得。若他处者,必经煮熏,安得生者耶?”

有人用溢美之词来称赞槟榔特殊药用功能,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岭南人以槟榔代茶,且谓可以御瘴。尝谓槟榔之有“功德”,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醒而食之则醒然颊赤;“二曰醉能使之醒”,醉后食之则余醉顿解;“三曰饥能使之饱”,饥而食之则四体充盛;“四曰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闷胀皆消除。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亦曾引宋人罗大经云:“然子知其功,不知其有德”、“槟榔赋性疏通而不泄气,禀味严正而有余甘。”“有其德,故有其功也。”

搜罗史料,会通前贤,近验诸身,远证诸方,此古代槟榔文献为后世之贡献也。

本单详情

《(精)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全3册)》
主编:王秀山、肖剑平、蒋向红、潘莉
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12212565
出版时间:2020/8/1
开本:16开
页数:812
定价:180

目录: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风物卷》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诗词卷》

《历代槟榔文献资料汇编:医药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