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周策纵作品集4册,收录周教授关于【忆往昔】【谈文史】【论经典】【解诗话】的文章,情感真挚,史料翔实,释解新颖,精微通达。
《忆己怀人》,通过数篇文章回忆作者的生平、治学、交友,以及八年抗战时的亲身经历,窥见作者幼年时代的社会风俗、民生百态。
《文史杂谈》,从古代社会与思想史的探索方法,到出土陶文的考释,一位学者的渊博学识与肺腑之言,以及与饶宗颐、胡适等名家的跨时代对话。
《经典训诂》,收录作者训诂学相关的文章,对《孟子》《庄子》《论语》《易经》等经典作出全新的解读。
《弃园诗话》,选取作者论诗评词方面的经典文章,通过分析时态、考证诗词的写作时间与地点,对耳熟能详的诗词提出了新见解。
- 优惠
- 超值换购

- 名家文集
《忆己怀人》
本书包含“自传及人事记忆”与“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两部分。作者通过数篇文章回忆了他的童年、青年时期,以及八年抗战时的亲身经历,同时也回忆了他与几位好友的相识、交往经过。著述目录部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教授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专著与论文、讲演等分类明确,并采用中英对照的形式,以便读者查阅。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一代汉学大师的成长经历及研究成果。通过作者的回忆,也可窥见作者幼年时代的社会风俗、民生百态,以及八年抗战期间百姓的艰苦。而在作者回忆与友人交往的文章中,我们可从侧面看到这些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及治学精神。
《文史杂谈》
本书由“文史宗哲篇”与“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策纵教授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及与饶宗颐教授探讨陶文考释等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文章;“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则收录了周教授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的文章。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周策纵教授在历史、哲学与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可说是周策纵教授在《五四运动史》之后续谈“五四”的精华之作。
《经典训诂》
本书收录了周策纵教授训诂学相关的十篇文章。探讨了包括对《易经》中“修辞立其诚”的释读、对《易经》中针灸医术记录的考释、对《庄子·养生主》篇的本义复原,以及对《论语》中“史之阙文”与“有马者借人乘之”的新解。
《孟子》《庄子》《论语》《易经》……这些经典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后人对其中的许多内容产生了很多误读,而对经典的误读会让我们歪曲古人的本意,进而误解前人的思想。周策纵教授通过翔实的考证、有理有据的分析,对这些经典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新的释读,也为我们阅读经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弃园诗话》
本书选取了周策纵教授论诗评词方面的经典文章,包括《试考苏轼<念奴娇>赤壁词格律与原文》《周邦彦<兰陵王>词考释》《<哀郢>译记》《关于定形新诗体的提议》《论<诗话>》《诗词的“当下”美》《从<哀郢>论屈原的放逐》《论胡适的诗》等文章。
诗词不仅是作者抒发内心情感的表现形式,也是后世了解作者生平、生活时代与个人境遇的途径。周策纵教授运用分析时态、考证诗词的写作时间与地点,并结合相关史书中记载的方法,对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提出了新见解。
周策纵,湖南省祁阳县人,是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周教授1942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194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其后任教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及历史系,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其代表作《五四运动史》(The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China)于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甚广。周教授于学无所不窥,甲骨、金文、经学、红学、历史、诗歌、小说、翻译等皆有所涉猎;为文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既为当今士林仰望,亦足为后世所宗。
《忆己怀人》
作者:周策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66351
出版时间:2014-01
开本:16开
页数:197
定价:32.00
目录
代序 学术研究的新典范:论国际汉学大师周策纵王润华
上篇 自传及人事记忆
一 我的故乡
大营市
竹山湾
二 抗战回忆极短篇
血染花滩溪
空袭警报中的地狱生涯
民众食堂的老鼠
斑斑青史不容删
三 我的发蒙:家教 私塾 小学
四 我和孙大雨先生认识的经过
附录一 孙大雨先生生平
附录二 孙大雨致卞之琳信
五 忆袁同礼先生
六 初中点滴:初离家乡和卷入反日运动
七 忽值山河改:半个世纪半个“亡命者”的自白
八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九 “意气相逢”:念丰子恺
下篇 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
编者说明
分类纲目
序
第一部分:专著
a 中文著作
b 英文著作
c 中文译著
第二部分:论文、讲演及访问等
a 中文论文等
b 英文论文及书评
第三部分:诗及短篇小说
a 旧诗
b 新诗
c 翻译零篇
出版后记
《文史杂谈》
作者:周策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65613
出版时间:2014-01
开本:16开
页数:272
定价:36.00
目录
简 目
上篇文史宗哲篇
一 如何从古文字与经典探索古代社会与思想史
二 “人与大自然”观念溯源:论“天人合一”
三 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与宗教关怀
四 论章炳麟梁启超墨迹释文书
五 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
六 周教授龙山陶文考释书后
七 龙山陶文考释答饶宗颐教授
八 答周策纵教授
九 从王士祯和赵执信的诗论与诗试评“谈龙”争辩
十 陈致:“不”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十一 对《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几点看法
十二 说“来”与“归去来”
下篇“五四”及近代思潮
一 胡适之先生的抗议与容忍
二 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
三 论“胡适研究”与“研究胡适”
四 自由 容忍与抗议
五 以“五四”超越“五四”
六 “五四”思潮对汉学的影响及其检讨
七 我所见“五四”运动的重要性
八 “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自觉
九 机器代人力,人文济科技
十 中外为体 中外为用
十一 中国语文改革与教学刍议
十二 “五四”五十年
十三 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
十四 发刊词:我手写我心
出版后记
细 录
上篇文史宗哲篇
一 如何从古文字与经典探索古代社会与思想史
二 “人与大自然”观念溯源:论“天人合一”
三 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与宗教关怀
四 论章炳麟梁启超墨迹释文书
五 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
六 周教授龙山陶文考释书后
七 龙山陶文考释答饶宗颐教授
八 答周策纵教授
九 从王士祯和赵执信的诗论与诗试评“谈龙”争辩
十 陈致:“不”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对《原学》的观感
“汉学”或“华学”
sinology或chinese studies
对大陆学术界的印象
西洋汉学家的特点
中西基本概念和模式的不同
和胡适的同异
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新诗和旧诗的世界
《红楼梦》的世界
诗的创作与翻译
对《原学》的期望
十一 对《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的几点看法
“族”的观念
唐太宗征辽东之役
李唐家族血缘与长孙皇后
阿伏于?阿伏干?
十二 说“来”与“归去来”
下篇“五四”及近代思潮
一 胡适之先生的抗议与容忍
胡先生最后的重要见解——抗议
早期影响他抗议与容忍的因素
“闺阁中历历有人”与“逼上梁山”
二 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
三 论“胡适研究”与“研究胡适”
四 自由 容忍与抗议
五 以“五四”超越“五四”
六 “五四”思潮对汉学的影响及其检讨
白话文与汉学
思想自由竞赛
西化增加
“疑古”风气
“整理国故”
七 我所见“五四”运动的重要性
八 “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自觉
九 机器代人力,人文济科技
民粹主义定会泛滥
十 中外为体?中外为用
(一)简说“文化”与“文明”
(二)从“现代化”谈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的起源和初义
(三)略评其他各种中西文化问题的口号
(四)对“中外为体,中外为用”说的解释
十一 中国语文改革与教学刍议
我对中国语文教学的看法
我对中国语文改革的见解:单字连写区分
汉字的简化与繁化
简体字的初步分类与正式推行
1949年以后大陆简化字的实施
简化汉字的原则
简化字应该避免的缺失
余论
十二 “五四”五十年
十三 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
十四 发刊词:我手写我心
出版后记
《经典训诂》
作者:周策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69635
出版时间:2014-02
开本:16开
页数:247
定价:36.00
目录
简 目
一 《易经》“修辞立其诚”辨
二 《易经》里的针灸医术记录考释
三 孟子“义利之辨”别解
四 《庄子·养生主》篇本义复原
五 说“必也”与“无已”
六 说《论语》“史之阙文”与“有马者借人乘之”
七 说“尤”与蚩尤
八 一对最古的药酒壶之发现
九 “巫”字初义探源
十 a new theory on the origins of mohism
出版后记
细 目
一 《易经》“修辞立其诚”辨
(一)近人引释质疑
(二)前人训解之差异
(三)较新的辨释
二 《易经》里的针灸医术记录考释
(一)“咸”即针刺之“针”字
(二)“艮”有“砥”刺义
(三)《易经》“咸”“艮”卦爻辞新解
(四)从后世医书推测《易经》的针灸
(五)余论
三 孟子“义利之辨”别解
四 《庄子·养生主》篇本义复原
(一)《养生主》与《黄帝内经》
(二)知与德的限度:不可伤生
(三)“缘督为经”的四个结果
五 说“必也”与“无已”
六 说《论语》“史之阙文”与“有马者借人乘之”
七 说“尤”与蚩尤
八 一对最古的药酒壶之发现
九 “巫”字初义探源
十 a new theory on the origins of mohism
出版后记
《弃园诗话》
作者:周策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69642
出版时间:2014-02
开本:16开
页数:288
定价:39.80
目录
简 目
一 《诗经·关雎》为不断追求的诗新解
二 苏轼《念奴娇》赤壁词格律与原文试考
三 诗歌·党争与歌妓:周邦彦《兰陵王》词考释
四 一察自好:清代诗学测征
五 从《哀郢》论屈原的放逐
六 屈原《哀郢》新译
七 《哀郢》译记
八 定形新诗体的提议
九 论《诗话》
十 再论李商隐《无题》诗答徐复观先生
十一 关于屈原与杜甫
十二 论词体的通名与个性
十三 诗词的“当下”美
十四 新诗多元一元论
十五 论胡适的诗
十六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ord shih(poetry )
出版后记
详 目
一 《诗经·关雎》为不断追求的诗新解
问答
二 苏轼《念奴娇》赤壁词格律与原文试考
三 诗歌·党争与歌妓:周邦彦《兰陵王》词考释
(一)“沉郁顿挫”与叙述者
(二)词中时态的分析
(三)此词作成的时地
(四)政治逆转下的太学和献赋的困境
(五)太学地区与歌妓关系
(六)离京南下和《兰陵王》的“累积意境”
四 一察自好:清代诗学测征
五 从《哀郢》论屈原的放逐
六 屈原《哀郢》新译
七 《哀郢》译记
八 定形新诗体的提议
九 论《诗话》
十 再论李商隐《无题》诗答徐复观先生
十一 关于屈原与杜甫
十二 论词体的通名与个性
十三 诗词的“当下”美
(一)导言:抒情体系与“当下”之定义
(二)前人以“自然”境界评陶、谢诗
(三)“自然”与“直寻”:短促时间因素
(四)“自然”与自我意识,变动与时空敏感
(五)诗:志之所趋——抒情诗的“我”与“现在”
(六)自我之省略
(七)时态的混淆与“当下”美
十四 新诗多元一元论
十五 论胡适的诗
十六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ord shih(poetry )
the earliest occurrences of the word in the classics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definitions
identification of 寺(邿、诗)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the origin of the word诗and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editor’s preface for the second edition
preface of the first edition
出版后记
-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厂企内迁档案选辑》/《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任选!两书均由档案文献、学术著作、普及读物组成,其中档案文献占总量70%,以大陆和台湾保存的档案文献合集出版为特色。
¥36.0-39.0 -
巴西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力作《帝国主义与依附(修订增补版)》,聚焦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依附格局,深度关切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枷锁,系统研讨其自主突围路径。
¥32.0 -
西泠印社出版《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民国书刊选辑图录》,精装全彩,布面大开本,总达600余页,精选284种馆藏民国时期的稀见图书期刊,并配以原书书影与内容简介,具有珍贵的文献与史料价值。
¥79.0 -
1.5折,稀见古籍影印本!《宋元地理史料汇编》全6册,大16开精装,总达19斤,收录了宋元地理文献,共计166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925.0 -
广西师大出版社《1963:变革之年》,一部生动刺激的文化指南,回顾将流行文化带入全球新纪元的关键年份,汇集当代深具影响力人物访谈录,回溯一个不平凡的大变革之年
¥24.0 -
中华书局出版《金景芳先生编年事辑》,全面勾勒出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坎坷的一生:从“九一八事变”的流亡与动荡,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整人运动,及学术界的悲惨命运
¥39.0 -
《木海探微:中国传统家具史研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周京南著。对家具发展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究,配以多幅彩色照片,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传统家具的历史和文化。
¥29.9 -
《木性药考:中国传统家具用材的药用价值研究》,16开精装。以黄花梨、榉木、樟木等十大中国传统家具常用的木材为例,系统梳理、详细阐述它们的药用价值。
¥29.9 -
《两宋金元名家医案》,汇集两宋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的医案近1500则, 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证心得与用药特色。
¥29.0 -
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初代人文学者《胡经之文集》全5卷,包含文艺美学学科奠基之作《文艺美学》、“中国首届外国文学优秀论著奖”获奖之作《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研究专著《中国古典文艺学》等。【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288.0
★16开平装,后浪出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周策纵,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其代表作《五四运动史》于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甚广
★《忆己怀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教授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专著与论文、讲演等分类明确。而在作者的回忆中,亦可看到这些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及治学精神
★《文史杂谈》:收录作者对饶宗颐、胡适等名家的回忆,以及对他们文章的解答与考释等文章
★《经典训诂》:通过翔实的考证、有理有据的分析,对《孟子》《庄子》《论语》《易经》等经典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新的释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弃园诗话》:收录《试考苏轼<念奴娇>赤壁词格律与原文》《周邦彦<兰陵王>词考释》《关于定形新诗体的提议》《诗词的“当下”美》《从<哀郢>论屈原的放逐》《论胡适的诗》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