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56.0¥1174.8折
已售42

商务印书馆“碎金文丛”4册,荟萃著名学者林庚、文学评论家李长之、社会学家陈达的4部治学随笔、学林散记。大家小书,雅趣文字,吉光片羽,灵性而深邃,言简而隽永。

陈达《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细节丰富的西南联大生活。商务印书馆2014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好书,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教师喜爱的图书,百道网2014中国好书。
陈达《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对于苏联、闽粤社会、南洋华侨等不同群体的独特观察与记录。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学术大家李长之探讨中国文化走向的重要文章集,涉及思想自由、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核心议题。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林庚未刊稿,记录了抗战之前新文学简约而完整的发展样貌,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态的文学图景,堪称中国新文学二十年的即时反思录。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碎金文丛”为一套大家小书,取名“碎金”,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
丛书所收为诸位学术名家的随笔、札记、书信、日记与自传,多为后人精心整理或坊间经年未见的佳作
知名设计师陆智昌设计,典雅精美
这些言简而隽永的吉光片羽,可助读者一窥大师治学的门径与细节,体会经典背后的丰富人生

商品评论(1) 查看全部>>
头像 绒毛毛*** 三星用户
2023/7/2 10:15:09

非常喜欢的一套书记,各种不同的人生经历。











丛书简介

学问一事,见微而知著,虽片言鳞爪,却浑然一体。及今观之,札记、书信、日记等传统书写方式,更是散发出无定向、碎片化的后现代气息。钱锺书先生便将自己的读书笔记题为“碎金”,凸显其特殊的价值。
“碎金文丛”为一套大家小书,取名“碎金”,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丛书所录,非为诸名家正襟危坐写就的学术著作,而是其随性挥洒或点滴积累的小品文章。分为治学随笔、学林散记、日记书信与口述自传等系列,多为后人精心整理或坊间经年未见的佳作。
希望这些短小而精美、灵性而深邃、言简而隽永的吉光片羽,能帮助读者领略名家学者的点滴妙悟、雅趣文字,一窥学术经典背后的丰富人生。

编辑推荐

陈达《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
★充满细节与卓见的旅行日志。
★旅苏日记,记录苏联社会细节,价值珍贵。
★专业的眼光,细致的观察,对于闽粤社会与南洋华侨的观察叙述,展现了这一群体的风俗民情,及其与国内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陈达的笔记体日记,记录了其在1934年至1935年间在闽粤、南洋地区和苏联的考察见闻。“华侨为革命之母”,书中对于闽粤社会与南洋华侨的观察叙述,展现了这一群体的风俗民情,及其与国内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1935年作者游览苏联,细致记录下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工农生活,亦具珍贵价值。

【作者简介】
陈达(1892-1975),著名社会学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抗战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1948年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人口问题、劳工问题和华侨问题,代表著作有《中国劳工问题》《人口问题》《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等。

陈达《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
★极为珍贵的西南联大亲历者记录。
★记录了西南联大学者们的治学与生活。
★记录了对联大师生栖息之地昆明、蒙自与呈贡的点滴观察。

本书是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系主任陈达的笔记体日记,叙述了卢沟桥事变后其告别清华园、辗转至云南主持联大社会学系的日子。书中不仅讲到了其在联大的生活与研究,也旁及对联大师生栖息之地昆明、蒙自与呈贡的点滴观察,细致记录下了艰难岁月中的弦歌不辍,与烽火连天中的风土民情。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著名批评家李长之探讨中国文化走向的重要文章集。
★涉及思想自由、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核心议题。
★一位饱学之士的真知灼见。

本书主要为文化随笔,由五四运动、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问题切入,所涉皆为文化认知与建设的宏旨大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书中凝聚了长之先生的眼光与智慧,是以一个饱学之士理智的研究,加上爱国的热情,又稍带些许天真和浪漫来谈中国的文化。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长期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
本书系著名学者林庚于1936-1937年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讲授新文学课程的授课讲义,原是著名学者罗根泽教授的旧藏,近年才被发现整理而为世人所知。
该讲义是对当时刚刚逝去的新文学的“现场”总结,记录并梳理了抗战之前新文学简约而完整的发展样貌,堪称中国新文学二十年的即时反思录。
这部完成于八十年前的讲义,也凸显了林庚先生作为一位文学研究者和现代诗人的双重视角,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态的文学图景,洋溢着弥足珍贵的新鲜气息和元气淋漓的现场感。

【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后执教于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着有《唐诗综论》《中国文学简史》《西游记漫话》,诗集《北平情歌》《春野与窗》等。

本单详情

《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
作者:陈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3224
出版时间:2013/10/1
开本:32开
页数:201
定价:26

目录

第一章 粤东、闽南与广西
一、南洋华侨研究的缘起
二、汕头及其附近
三、泉州与漳州
四、西江流域
第二章 东印度群岛
一、爪哇
二、网甲
三、西婆罗洲
第三章 马来亚
一、星加坡
二、马六甲
三、槟榔屿
第四章 暹罗与中南半岛
一、暹罗
二、中南半岛
第五章 苏联
一、莫斯科社会一瞥
二、工人生活与工厂
三、集合农场

《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
作者:陈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5822
出版时间:2013/10/1
开本:32开
页数:364
定价:36

目录

第一章 卢沟桥事变
一、告别清华园
二、《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三、南华迁民社区
四、由北平到长沙
五、长沙临时大学
六、由长沙到昆明
第二章  战时的云南
一、昆明及附廓
二、蒙自
三、抗战杂纂
四、西南联大与社会学系
五、旅行与调查
六、观感偶记
第三章  呈贡的见闻
一、民风与节令
二、生活一般
三、国情普查研究所
四、读书随笔
第四章  抗战建国
一、全国主计会议
二、内政部各省市户籍干部人员训练班
三、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
四、人口政策研究委员会
五、全国社会行政会议
六、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
七、社会部社会政策会议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者:李长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4870
出版时间:2013/10/1
开本:32开
页数:279
定价:30

目录
自序
一、 论如何谈中国文化
二、 国防文化与文化国防
三、 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
附录一:评《新理学》
附录二:评《新事论》和《新世训》
附录三:评《新人生观》
四、 中国文化运动的现阶段
五、 中国文化传统之认识(上):儒家之根本精神
六、 中国文化传统之认识(中):古代的审美教育
附录: 缅怀文化城的北平
七、 中国文化传统之认识(下):中国人的人生观之缺点
八、 文化上的吸收
附录一:论翻译工作
附录二:《柏拉图对话集》的汉译
九、 战争与文化动态
附录:再论战争与文化动态
十、 精神建设:论国家民族意识之再强化及其方案
十一、舆论建设:论思想自由及其条件
十二、思想建设(上):论思想上的错误
十三、思想建设(中):大时代中学者应有之反应
十四、思想建设(下):论大学教育之精神
十五、新世界新文化新中国
附录
战争与时间观念
保卫“五四”、发扬“五四”与超越“五四”
论大学校长人选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
作者:潘酉堂/整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39496
出版时间:2017/10/1
开本:32开
页数:184
定价:25

目录
序言
前奏曲

启蒙运动
一、《新青年》与文学革命
二、文学革命的展开
三、《新潮》与“五四运动”

新文学的独立
一、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二、新文学运动的热狂
三、学衡派的复古
四、国故的整理
五、翻译的工作
六、《语丝》与《晨报副刊》
七、《甲寅周刊》
八、五卅惨案与创造社
九、《诗刊》
十、文学运动的被干涉

文学与革命
一、太阳社的活跃
二、创造社的分散与文艺论战
三、左翼作家联盟与文学研究会的胜利
四、“九一八”国难的影响
五、《现代》杂志
六、《论语》的风行
七、剧团公演与影坛
八、国防文学
九、文学研究会的分散
十、京派与海派

整理后记  潘酉堂
元气淋漓的“新文学之当代史”——读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 孙玉石 吴晓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