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98.0¥4002.5折
已售104

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期刊史》精装全五卷,二百余万字,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200年来中国期刊从萌生初创到发展壮大,从蔚为大观再到历史转型的历史风貌。

我国中文期刊出现已经有近200年历史,期刊媒体在200年里对民族意识觉醒、社会变革进步、文化科学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本系列载录了1815-2015年我国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历程和状况,客观呈现我国期刊出版事业发展轨迹和脉络,史实可靠准确、史料翔实充分、评价客观公正、观点正确鲜明,是了解与研究中国期刊出版史的上佳参考。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由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主编,青年学者刘兰肖、吴永贵、范继忠、李频、段艳文撰稿

《中国期刊史》是研究我国期刊业发展历程和世界了解中国期刊业的重要参考文献

“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期刊200年的发展历程。在编撰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对敏感时期的期刊发展状况也有客观阐述

点与面结合:除了开篇有一个“绪论”外,每卷开头都有一个“导言”,对四个阶段期刊业发展的背景、特点等进行概括性的分析交代,起到“纲”的作用,纲举目张

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从内容设计到史实表述,尽可能做到好读、好懂,多讲故事、多加插图,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

商品评论(5) 查看全部>>
头像 139*** 三星用户
2024/3/23 10:15:56

以这么大的篇幅“全景式”展现中国200年来的期刊发展历史,有气魄,有广度,有深度。

头像 201*** 三星用户
2024/2/18 16:40:58

物流很快包装很好,书内容值得拥有学习强力推荐五星好评!

头像 zho*** 三星用户
2023/11/15 15:08:34

不错的期刊史

头像 eli*** 三星用户
2023/4/3 16:12:05

不错的期刊史,遗憾的是,所列的期刊偏少,图片也少!

头像 宅家四*** 三星用户
2023/4/3 10:28:50

品相很好,内容丰富,图片略少。













编辑推荐

《中国期刊史:第一卷(1815-1911)》

本书为《中国期刊史》之第一卷,作者在广泛搜罗各种史料的基础上,作者把研究时段定位于1815年至1911年的晚清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时期,以期刊与近代社会、思想、文化关系的历史演化轨迹为主线,按照时序将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与期刊的兴衰及传播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询了中国近代期刊的产生、发展脉络、类型、清政府对期刊业的管理模式、期刊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互动等。

作者简介

刘兰肖,河北省唐县人。编审,历史学博士,新闻学博上后。主要从事新闻史、出版史、出版学、出版文化、新闻出版宏观管理等方面研究。已出版《晚清报刊与近代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魏源评传》(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出版通史清代卷》(合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二十年》(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等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


《中国期刊史:第二卷(1911-1949)》

本书为《中国期刊史》之第二卷,作者在广泛搜罗各种史料的基础上,作者把研究时段定位于1911年至1949年的民国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时期,以期刊与近代社会、思想、文化关系的历史演化轨迹为主线,按照时序将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与期刊的兴衰及传播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询了民国时期期刊的产生、发展脉络、类型、政府对期刊业的管理模式、期刊与社会的互动等。

作者简介

吴永贵,1968年10月生,安徽枞阳人。1991年安徽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1997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2002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自1997年迄今,任教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1998年任讲师,2002年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期刊史:第三卷(1949-1978)》

本书为《中国期刊史》之第三卷,作者范继忠在广泛搜罗各种史料的基础上,作者把研究时段定位于1949年至1976年的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时期,以期刊与社会、思想、文化关系的历史演化轨迹为主线,按照时序将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与期刊的兴衰及传播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询了这一时期期刊的产生、发展脉络、类型、政府对期刊业的管理模式、期刊与社会的互动等。

作者简介

范继忠,1968年生,河北宣化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教授。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获博土学位。主要从事近代思想史、新闻出版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孤独前驱——郭嵩焘别传》,主编《北京出版史图鉴》,撰写《中国出版——中华文明的字纸春秋》双语教材中文部分。主持“北京出版史”“近代北京报刊与科学观念传播研究”“北京近现代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创介生态研究(1911-1949)”等省部级课题。


《中国期刊史:第四卷(1978-2015)》

本书为《中国期刊史》之第四卷,作者在广泛搜罗各种史料的基础上,作者把研究时段定位于1978年至2015年的新时期,以期刊与社会、思想、文化关系的历史演化轨迹为主线,按照时序将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与期刊的兴衰及传播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询了新时期期刊的产生、发展脉络、类型、政府对期刊业的管理模式、期刊与社会的互动等。

作者简介

李频,1962年生。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在河南日报社新闻研究所等单位从事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主要著作有:《龙世辉的编辑生涯》《编辑家茅盾评传》《期刊策划导论》《大众期刊运作》《出版:人学絮语》等;主编《茅盾研究和我》《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中国期刊发展报告: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共和国期刊60年》《弘征:人与书》等。


《中国期刊史:第五卷(纪事 1815-2015)》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正文、附录两个部分。正文部分:选载与期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的颁布,主要期刊创办情况,期刊业的重大事件及重要活动,期刊发表的有特别影响的文章和主要期刊学术论著,主要期刊出版人的逝世消息等内容。附录部分:刊登获得国家期刊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全国性奖项的精品期刊,入选全国百种重点期刊、百强期刊、中国期刊方阵的优秀期刊名单;荣获历届“韬奋出版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等全国性奖项的优秀期刊出版人,以及获得中国期刊协会颁发的“从事期刊工作30年”荣誉证书和纪念章的人员。

作者简介

段艳文,1979年生,吉林白城人。高级经济师,出版物发行师。现为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吉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浙江、安徽、重庆、湖南、广西等地期刊培训班授课专家。曾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2016年期刊出版资源配置效果分析课题》研究。已出版《2014-201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合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2016-2017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合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2015-2016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合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2017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合著,科学出版社2017)等著作。近年来,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科技出版》《传媒》《中国传媒科技》《出版广角》《青年记者》《出版人》等报刊发表期刊研究论文数十篇。研究方向:期刊转型与创新、中国期刊史。

本单详情

《中国期刊史:1815-1911:第一卷》
作者:石峰 主编,刘兰肖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2422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16开
页数:449页
定价:95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期刊出版时代的开启

第一节 晚清期刊出版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晚清期刊观念的嬗变

第三节 晚清期刊出版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章 传教士与近代中文期刊的创办

第一节 海禁开放后社会环境的转变

第二节 传教士中文期刊的发展

第三节 传教士中文期刊的传播效果


第三章 国人自办近代期刊的高潮

第一节 维新运动与《时务报》等政论期刊

第二节 新学兴起与各类专业期刊的萌芽

第三节 社会启蒙与通俗性期刊的创办


第四章 庚子事变后期刊的鲜明办刊宗旨

第一节 政论期刊的成熟与辉煌

第二节 海外留学生创办的各类期刊


第五章 庚子事变后期刊的专业化知识传播

第一节 早期学术期刊与近代学术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早期科技期刊和近代科技知识的传播

第三节 早期国学期刊与传统文化坚守


第六章 庚子事变后期刊的大众化读者定位

第一节 早期文学期刊的办刊路线

第二节 风行一时的白话报刊


第七章 图画期刊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图画期刊的萌芽

第二节 《点石斋画报》与图画期刊的发展

第三节 早期图画期刊的繁荣


第八章 外文及民族文字期刊

第一节 早期在华外文期刊

第二节 早期少数民族文字期刊


第九章 晚清的期刊编辑思想

第一节 早期维新人士的办刊实践及理论探索

第二节 梁启超的期刊编辑思想

第三节 出版企业职业期刊人的编辑思想


第十章 晚清的期刊出版行业

第一节 期刊出版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办刊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节 期刊发行传播网络的构建


第十一章 晚清的期刊管制

第一节 各级官报的创办

第二节 出版立法与期刊管制


第十二章 晚清的期刊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媒体力量的觉醒

第二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三节 社会转型的记录


后记



《中国期刊史:1911-1949:第二卷》
作者:石峰 主编,吴永贵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2439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16开
页数:394页
定价:85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民国期刊的社会性

第二节 民国期刊的时代流变

第三节 民国期刊的类型结构


第一章 民初政治风云下的政党政论报刊

第一节 报刊为政党政治服务

第二节 梁启超主撰的《庸言》与《大中华》

第三节 “为失望于袁世凯而作”的《正谊》杂志

第四节 强调朴实说理的《甲寅》月刊


第二章 《新青年》——新期刊开始的地方

第一节 启蒙话语和期刊流变中的《新青年》

第二节 铿锵主撰与创意主编

第三节 “独秀辈”与“我们自己的杂志”

第四节 同人的协力与动力

第五节 不以《新青年》为然的《学衡》杂志

第六节 白话恕不刊布的《甲寅》周刊


第三章 流传不绝的文人论政传统

第一节 从《新青年》分离出来专谈政治的《每周评论》

第二节 谈政治且不忘怀思想文艺的《努力周报》

第三节 民族危机时刻肯说老实话的《独立评论》

第四节 被称作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刊物巅峰的《观察》


第四章 期刊上的流派与流变

第一节 期刊?流派?文学/文化史

第二节 《语丝》与“语丝派”

第三节 《现代评论》与“现代评论派”

第四节 《论语》与“论语派”

第五节 《新月》与“新月派”

第六节 《现代》与“现代派”


第五章 新旧文学期刊的对峙与共存

第一节 读者群迁移与《小说月报》的改革

第二节 “异军苍头突起”的《创造》杂志

第三节 以旧生新的《礼拜六》杂志

第四节 新旧文学共同平台的《万象》杂志


第六章 左联期刊与右翼刊物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十年左联期刊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为“围剿”左翼而生的右翼刊物


第七章 旗帜鲜明的红色刊物

第一节 党性文化基因的绵远流长

第二节 建构“国民革命”意识形态的《向导》

第三节 与《新华日报》同胞相生的《群众》周刊

第四节 高层读物属性的《解放》周刊


第八章 抗战时期刊物的播迁与文化适应

第一节 战时状态下文化播迁的地方性学术刊物《文史季刊》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文艺大旗——《抗战文艺》

第三节 战时坚持“和读者一同成长”的《七月》杂志

第四节 战时宣扬唯意志论的《战国策》杂志

第五节 坚持抗战第一的《文摘》杂志


第九章 商业机构出版的各类型杂志

第一节 作为大型综合类期刊代表的《东方杂志》

第二节 作为教育类期刊代表的《中华教育界》

第三节 作为妇女类期刊代表的《妇女杂志》

第四节 作为儿童类期刊代表的《小朋友》杂志

第五节 作为青年学生类期刊代表的《中学生》杂志


第十章 创意编刊与畅销杂志

第一节 开创画报新时代的《良友》杂志

第二节 尽显主编魅力的《生活》周刊

第三节 通俗以自安的《读书生活》

第四节 不做杂凑的《月报》文摘

第五节 独特新闻视角的《新闻天地》


第十一章 科技期刊发展先盛后衰

第一节 科学救国思想促进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日本入侵对科技期刊发展的严重损害


第十二章 杂志的盛景流年与杂志公司

第一节 各类型杂志的盛景流年

第二节 “杂志年”与文摘、索引的涌现

第三节 做尽杂志每一项业务的上海杂志公司


后记



《中国期刊史:1949-1978:第三卷》
作者:石峰 主编,范继忠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2446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16开
页数:310页
定价:65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期刊业的转型特点与类群风格

第一节 期刊管理的高度行政化

第二节 期刊业建制的严格化

第三节 期刊类群的逐渐清晰化

第四节 期刊文化形态的高度整合性


第二章 胡愈之的期刊思想与《新华月报》办刊实践

第一节 胡愈之期刊活动的政治与实践背景

第二节 胡愈之期刊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胡愈之与《新华月报》


第三章 新社会政治动员与党刊群兴起

第一节 新中国党刊创办及其政治喉舌功能

第二节 《学习》杂志及示范效应

第三节 党刊的个性化发展

第四节 《红旗》杂志的演变与理论角色


第四章 《新观察》的转型与舆论影响

第一节 从《观察》到《新观察》的改刊

第二节 《新观察》发展的四个时期及特点

第三节 《新观察》批判性文体的演变及影响


第五章 期刊结构的构建与“中国”及“人民”系期刊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人民”系期刊社会重构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字头期刊的发展概况及个案

第三节 “人民”系期刊发展概况及个案

第四节 “人民”“中国”系外宣期刊的发展和演变


第六章 新中国学术转型中的文科学术期刊

第一节 高等院校文科学报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文史哲》的成就与曲折发展

第三节 《新建设》杂志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文社会科学的构建

第四节 “十七年”史学期刊及《历史研究》杂志


第七章 社会主义文艺思潮与文学艺术期刊的兴衰

第一节 “十七年”文学艺术期刊的发展分期

第二节 新中国文艺期刊创办概况

第三节 《人民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创作

第四节 《诗刊》与新中国诗歌创作

第五节 《文艺报》与新中国文艺思想运动

第六节 戏剧电影期刊与新中国戏剧电影业


第八章 新中国文学本土化发展与地方文艺期刊

第一节 “十七年”地方文艺期刊发展思路与格局

第二节 大区文艺刊物与《长江文艺》杂志

第三节 省、市级地方文艺期刊的发展


第九章 科技期刊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1949-1978年新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主要科技期刊集群的发展


第十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期刊与外文期刊

第一节 汉语和其他语种少数民族期刊

第二节 《中国建设》与对外交流的展开

第三节 《北京周报》对外宣传概况

第十-章“文化大革命”时期期刊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停刊潮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期期刊格局的调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文艺期刊的发展与学报复刊


第十二章 结语:1949-1978年期刊发展阶段性及类群特点

第一节 期刊业发展的阶段性及成因

第二节 1949-1978年主要期刊类群的特点


附录

附表一 1949-1976年综合时政类期刊部分年度出版规模

附表二 1949-197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部分年度出版规模

附表三 1949-1976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部分年度出版规模

附表四 1949-1976年文艺期刊部分年度出版规模

附表五 1949-1976年文化教育期刊部分年度出版规模

附表六 1949-1966年文艺期刊创刊、复刊、停刊情况


后记



《中国期刊史:1978-2015:第四卷》
作者:石峰 主编,李频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2453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16开
页数:399页
定价:85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新时期期刊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主题

第二节 品种、印数、印张数的结构关系

第三节 新时期期刊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


第一章 拨乱反正和期刊业的恢复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出版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二为”出版方针的由来

第三节 期刊出版规章制度的恢复和建设


第二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期刊的新生

第一节 新生期刊的思想文化特征

第二节 新时期期刊发展的流变

第三节 青年期刊热的出现

第四节 《十月》创刊及其意义

第五节 《新华文摘》开子刊分版的先河

第六节 《青年一代》:“中间层青年”的益友


第三章 解放思想与期刊复刊

第一节 《中国青年》复刊的引领作用

第二节 期刊复刊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节 《半月谈》:辐射全国,影响一代

第四节 《装饰》复刊重塑国家设计艺术大刊

第五节 《大众医药》复刊与科普期刊热


第四章 社会变迁推动改刊改版

第一节 《黄金时代》《家庭》引领青年妇女工会期刊改革

第二节 《天涯》:以“先锋”突破“边缘”

第三节 《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


第五章 《读书》:思想解放的轰鸣与回响

第一节 创办者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以书为中心的文化思想评论杂志”

第三节 《读书无禁区》及相关讨论


第六章 《理论动态》发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第一节 《理论动态》创刊

第二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由来

第三节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社会影响


第七章 改革开放与期刊内涵的拓展

第一节 《八小时以外》创刊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译林》创刊打开一扇新窗

第三节 《嘹望》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第四节 《文史知识》倡导一代学风

第五节 《社会科学战线》引领社会科学发展

第六节 山西刊授大学的创新思维


第八章 期刊社会互动功能的彰显

第一节 《“歌德”与“缺德”》事件首开讨论新风

第二节 “潘晓问题”讨论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作品与争鸣》的价值

第四节 《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全国讨论


第九章 《读者》: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第一节 《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

第二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理念

第三节 人格化的编辑思维


第十章 《时尚》杂志的成功与版权合作

第一节 《时尚》的高品质定位

第二节 坚持本土化办刊

第三节 版权合作引领跨越式发展


第十一章 《三联生活周刊》的传承与创新意义

第一节 《三联生活周刊》的“三基因”

第二节 深度报道“新生活观”的专题特色

第三节 艰难的社会资本合作探索


第十二章 《新周刊》:追求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第一节 “新一点”的模糊定位

第二节 “新锐”是《新周刊》的品牌基因

第三节 “视觉开发商”的创意

第四节 专题策划的社会学内涵

第五节 从“破”到“立”的生存方式转型


第十三章 市场机制助推期刊业发展

第一节 多维求解市场机制

第二节 承包经营激发发展活力

第三节 谋求广告经营的突破

第四节 分印分销开拓区域市场

第五节 “刊邮融合”获双赢


第十四章 个性化塑造成为期刊市场的宠儿

第一节 《女友》的个性化发展之路

第二节 《故事会》:讲好老百姓喜爱的故事

第三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个性化转型

第四节 个性鲜明的《文明》杂志

第五节 《格言》别具一格


第十五章 期刊治理整顿与结构调整

第一节 期刊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

第二节 谢幕与新生

第三节 本次报刊治理整顿的深远影响


第十六章 科技期刊的繁荣与发展

第一节 科技期刊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节 科技期刊出版体系逐步形成

第三节 实施精品战略

第四节 科技期刊出版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七章 中国期刊的国际化探索

第一节 政府助推中国期刊国际化

第二节 期刊国际化彰显中华文化责任

第三节 《社会》在国际化探索中成长

第四节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实施“面向世界”发展战略


第十八章 21世纪期刊业的新动态

第一节 《新湘评论》改版:彰显党刊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中国激光》从期刊集群到出版平台的转型

第三节 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整合民族地区出版资源

第四节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形成全媒体格局


第十九章 数字化引领期刊未来

第一节 农村百事通杂志社网络平台延伸服务“三农”

第二节 《财经研究》的数字化探索:媒体融合的创新举措

第三节 中国知网的创新引领之路

第四节 域出版:学术传播与知识服务新生态


后记



《中国期刊史:1815-2015:第五卷:纪事》
作者:石峰 主编,段艳文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2460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16开
页数:338页
定价:70

目录:

1815-2015年纪事

1815年

1823年

1827年

1828年

1832年

1833年

1838年

1850年

1854年

1857年

1859年

1860年

1862年

1865年

1868年

1870年

1871年

1872年

1873年

1874年

1876年

1877年

1878年

1879年

1880年

1883年

1884年

1886年

1887年

1888年

1889年

1890年

1891年

1892年

1893年

1894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8年

1899年

1900年

1901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