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54.0¥2332.3折
距结束
已售41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54.0¥2332.3折
已售41

“自然国学丛书”7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科技”,如《周礼》的自然生态观、朱熹的自然研究、王夫之的自然哲学等等,从不同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科技内涵。

自然国学,是指国学中的科学技术及其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研究,社会上常常不知道国学中有自然国学这回事。本丛书从全新的角度,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详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每本书都是各领域资深学者的长期学术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海天出版社出版
其他国学类图书相比,本丛书是从传统自然观、传统科学技术的角度来阐述传统国学,因此观念新、角度新、内容新,是具有突出创新特色的国学类图书
具有重要的文化创新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有填补意义
“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强调“紧紧围绕中国传统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交互相融”这个纲要进行写作

7册分别为:《儒学与科技文明》《〈周礼〉的自然生态观》《〈春秋〉科学考》《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王夫之的自然世界》《酒铸史钩》《以海为田》

商品评论(1)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4/4/2 11:29:42

很好的书。











丛书简介

自然国学,是指国学中的科学技术及其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研究,社会上常常不知道国学中有自然国学这回事。自然国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新研究方向。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仅能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而且能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有助于当前的科技创新,有助于走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之路。
本丛书是我国第*套自然国学研究丛书。其任务是:开辟自然国学研究方向;以全新角度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以全新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当代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提供一系列新的思维、新的“基因”。它是“一套普及型的学术研究专著”,要求“把物化在中国传统科技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出来,把散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科技整理出来”。丛书的特点:一是“新”,即“观念新、角度新、内容新”,要求每本书有所创新,能成家之言;二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既强调每本书“是各位专家长期学术研究的成果”,学术上要富有个性,又强调语言上要简明、生动,使普通读者爱读;三是“科技味”与“文化味”相结合,强调“紧紧围绕中国传统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交互相融”这个纲要进行写作,要求科技器物类选题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观念理论类选题注重从中国传统科技的角度进行释解。

分册简介

《儒学与科技文明》
★研究儒学与科技的关系, 介绍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 系统阐述儒学的科技思想内涵。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儒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增补而成。通过对儒学的特质与科技、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历代儒家对科技的重视与研究等课题研究,系统阐述了儒学的科技思想内涵;通过对科学家与儒学、科研动机与儒学的价值理念、科技研究与儒家经学、科学思想与儒家自然观等的研究,深入阐述了古代科技与儒学的关系;通过对儒学与科技之间成长性、独立性、务实性、理论性关系特点,以及儒学化的科技及其优势与缺陷的分析,证明了儒学对古代科技作用的双重性。

【作者简介】
乐爱国,1955年生,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出版著作:《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宋代的儒学与科学》《道教生态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以海为田》
★全面梳理中华传统海洋文化,系统论述其农业性本质。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沿海地区的人民世代靠海、吃海、用海、观海、思海,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推动了中国沿海经济文化的发展。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以及对当代海洋文化全面发展的作用,全面梳理和介绍了中国海洋文化的成果,阐述了中国大陆农业文化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揭示了中国海洋文化有着明显的农业性。本书还将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与西方传统海洋商业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阐述了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特点。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与中国海洋文化有关的宗教、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宋正海,1938年生。知名科学史专家,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学史、海洋学史与海洋文化、科学史理论、历史自然学、自然国学、天地生人综合学科等研究。发表论文、文章500篇;出版专著和主编论文集20余部;主编丛书3套。1990年在北京创办“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已举办讲座1200余讲。内容涉及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社会之间的大交叉、大综合问题。

《〈周礼〉的自然生态观》
★研究《周礼》以天地四时分制设官的仿生态思维, 系统阐发《周礼》的自然生态思想观念。
本书从《周礼》的“天、地、春、夏、秋、冬”所谓“六官”切入,认为以天地、四时分制设官的思维本身与上古华夏人类的生态伦理观念有着深刻的联系,可以说,这样设官本身就是基于生态观念的仿生态思维。仿生态思维是先秦文化突出特征之一,它与“天人合一”观念是紧密的文化亲缘关系,及其重要的社会祈向是物阜民安,这在历史文献中有广泛地记载和论述。《周礼》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观念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范畴,
本书是第*部系统梳理和阐发《周礼》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周延良,男,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
翟双萍,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学院伦理教研室教师,香港中国古文献出版社特邀编审。主要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国古代生态伦理。

《〈春秋〉科学考》
★历史上第*次全面整理和研究《春秋》记载的天地之象,第*次全面阐发《春秋》的科学价值。
《春秋》是独特的中国文化遗产——连续2000多年、全面而系统的天地之象记录,成为当代天文学、地球科学、灾害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稀珍史料。本书首*全面系统地整理出《春秋》中的天地之象,包括天象、气象、地象、水象、生物象、人体象等约150条科学记录;首*全面系统地揭示《春秋》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价值:首*提出《春秋》是中国和世界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载天地之象的著作,首*深刻地论述《春秋》是一部集经学、文学、天学、地学、人学为一体的史学著述,奠定中国史学界大历史观的基础,成为“中华一史”。

【作者简介】
孙关龙,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资深编审,中国辞书学会百科全书研究会顾问,中国灾害防御学会灾害史委员会顾问,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曾任光明日报社领导小组成员(副总编辑),中国地区百科全书指导小组组长,全国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等职。

《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
★第*部系统研究朱熹自然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全面阐述朱熹的科学思想,充分肯定朱熹科学思想对于后世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书全面阐述了朱熹的理学与科学思想。朱熹不仅是继孔子之后重要的大儒。同时,他重视自然研究,强调对自然界事物的研究,从而形成他的自然观,在科学上有许多创新,在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朱熹的科学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
本书特别就朱熹重视自然研究、深入科学探索、创新科学思想、传播自然知识以及朱熹理学的科学价值展开具体的论述,充分肯定朱熹科学思想对于后世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对今天的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作者简介】
乐爱国,1955年生,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出版著作:《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宋代的儒学与科学》《道教生态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王夫之的自然世界》
★阐述王夫之的自然哲学思想和他将易学研究与中医学研究相结合形成的医易学思想。
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一生对天地万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学说体系。本书阐述了王夫之融会贯通中国传统自然哲学思想,提出的万物氤氲的气化观;阐述了他继承和发展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自然观,对天体运行和宇宙结构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做出了大胆的猜想;阐述了他敢于对当时西学东渐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挑战利玛窦的神学自然观;阐述了他在中医学上,将易学研究与中医学研究相结合,形成了医易学思想,将中医学推向了新的高峰。王夫之的自然观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高峰,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作者简介】
徐仪明,1952年生,河南开封人。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著有《性理与岐黄》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

《酒铸史钩》
★探讨中国酒的科学属性、社会属性、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
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酒学。本书阐述了中国酒的历史和特色,特别是工艺技术上的特点和古人认知概略,说明酒的科学属性;陈述中国从古至今的酒政史,即对酒类的生产管理的演变及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军事等诸社会要素的关系和影响,申明酒的社会属性;描绘酒从神坛祭祖的仪式中走下来,逐渐溶入许多民俗、民风中的基本情况,展现酒的生活属性;分析酒与诸多文化存在形式,如文学戏剧、舞蹈体育、珍闻传说等的联系和互动,揭示酒的特殊文化属性。同时,介绍了好酒的鉴识和饮酒的常识。

【作者简介】
周嘉华,1942年生。毕业于广西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本单详情

《儒学与科技文明》
作者:乐爱国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4007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183
定价:32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儒学的科技内涵
一、什么是科学
二、儒学的特质
三、儒学与科技的关系
第二章 儒家经学与古代科技
一、儒家经典的形成
二、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
三、经学研究中的科技研究
第三章 儒家对科技的重视与研究
一、先秦儒家对科技的重视
二、汉唐儒家对科技的研究
三、宋元儒家对科技的兴趣
四、明清儒家对科技的贡献
第四章 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一、科学家与儒学
二、科研动机与儒家理念
三、科技研究与儒家经学
四、科学思想与儒家自然观
第五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同步发展
一、汉代科技体系的形成与儒学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高峰与儒学
三、清代科技的衰落与儒学
第六章 晚清儒学与“科学救国”思潮
一、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及其影响
二、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康有为的“科学实为救国之**事”
第七章 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
一、儒学与科技的成长性、独立性
二、儒学与科技的务实性、理论性
三、儒学化的科技及其优势与缺陷
四、结语
附录 北宋儒学背景下沈括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索引

《以海为田》
作者:宋正海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3987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240
定价:38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陆地大农业延伸的海洋大农业
一、博大精深的海洋资源开发
二、传统海洋农业是大陆农业的延伸和补充
第二章 畸形的海洋商业文化
一、重农抑商的产业政策
二、远航的非商业性
三、市舶政策和朝贡贸易
四、海禁
五、活跃的民间贸易
六、走私与海盗
第三章 巧妙实用的技术和整体论的科学
一、巧妙实用的技术
二、整体论的科学
第四章 海洋文学艺术
一、观潮的诗、词、赋、画
二、观海市的诗文
三、海洋生物赞
四、航海和海洋工程中的文学艺术
五、海洋歌、谚语、成语和海赋
第五章 多神的海洋信仰
一、祭海封神
二、三神山和入海求仙
三、潮神庙和镇海神物
四、天妃与天妃宫
五、祈风与祈风石刻
六、海洋神话传说
七、神秘的飓日名
第六章 天海人统一的自然观
一、海洋元气论与月亮文化观
二、海洋圜道
三、水气海陆大循环
四、沧海桑田
五、海洋整体观
六、世界海洋论
七、地平大地观
第七章 非商业性的远航
一、 航海的杰出代表——元代漕运
二、 航海的伟大壮举——郑和七下西洋
三、本质不同的中西远航
第八章 传统海洋文化农业性的讨论
一、研究和讨论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农业性
三、中国海洋文化的自然地理基础
四、中国海洋文化与黄河文化
五、蓝色文化传统与当代改革开放
【附录】郑和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一、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与西洋各国恢复传统友谊而不是地理发现
二、郑和航海是地文导航,不是能跨越大洋的天文导航
三、孟席斯的郑和环球航行新论没有铁证
四、郑和船队有可能绕过好望角到达西欧,但世界历史格局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索引

《〈周礼〉的自然生态观》
作者:周延良、翟双萍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3970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148
定价:30元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周礼》“天地官”分制的自然生态观
一、《周礼》“天地官”的理论背景
(一)天地、两仪与三才
(二)“燮理阴阳”“寅亮天地”与对立生成论
二、《周礼》“天地官”的自然生态观
(一)“天官”与自然生态观
(二)“地官”与自然生态观
三、《周礼》“天地官”与远古天文历法的自然生态观
(一)远古的天文历法问题
(二)“统理万物”与“载养万物”
第二章 《周礼》“四季官”分制的自然生态观
一、《周礼》设“四季官”的文化背景
(一)《周礼》“四季官”与原始宗教的神祗偶像关系
(二)《周礼》“四季官”与《周易》“四象”的关系
二、《周礼》“四季官”的生态观
(一)关于“春官”
(二)关于“夏官”
(三)关于“秋官”
(四)关于“冬官”
第三章 《周礼》中的土圭与自然生态观
一、《周礼》中土圭的形制与功用
(一)土圭的形制
(二)土圭的功用
二、土圭与自然生态伦理观
(一)土圭与气候
(二)土圭与阴阳学说
第四章 《周礼》中辨土别物与优化自然生态观
一、《周礼》中的“地理”、舆图观
(一)地理、地图与专门管理
(二)地图、地理与户籍、物产
(三)地图、地理与社会组织结构
二、《周礼》中的分野、民生与树艺观
(一)辨土与分野
(二)择地而居,别物而就
(三)辨土与种植选择
三、《周礼》中的优化农耕、畜牧观念
(一)辨土别物与农耕、畜牧
(二)辨土别物与农田管理
(三)辨土别物与农耕水利
第五章 《周礼》水泽、林木、地产管理与自然生态观
一、水资源的认知与管理
(一)畿内水资源管理
(二)邦国(地方)水资源的管理
二、山林、地产资源的认知与管理
(一)山林物产的管理
(二)禽兽、矿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索引

《〈春秋〉科学考》
作者:孙关龙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3963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175
定价:32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历史自然学的源头
一、《春秋》中的自然史料
二、首部全面系统记述自然史料的*作
三、《春秋》自然现象记录的特点
四、历史自然学的始源
第二章 开创系统的天象记录
一、系统的臼食记载
二、确切的陨石记载
三、*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载
四、宝贵的彗星记载
第三章 开创系统的气象记录
一、系统的气象记载始于《春秋》
二、系统的旱灾记载
三、其他气象灾害记载
四、系统的冷暖异常记载
第四章 开创系统的地象记录
一、系统的地震记载
二、珍贵的山崩记载
第五章 开创系统的水象记录
一、系统的大水记载
二、旱、涝记载的时空研究
第六章 开创系统的生物象记录
一、系统的蝗害记载
二、其他虫害、兽害记载
三、动物异常记载
四、植物灾异记载
第七章 珍贵的人体象记录
一、系统的饥荒记载
二、其他人体象记载
三、对人体象记载的评说
四、灾害链记载
第八章 中国和世界现知**部全面系统记述自然灾异的*作
一、自然灾异记录的全面性
二、自然灾异记录的系统性
三、自然灾异记录的科学性
四、自然灾异年表
第九章 从自然灾异记录看《春秋》
一、从灾异记录看《春秋》的基本内容
二、从灾异记录看《春秋》的编修者
三、从灾异记录看《春秋》的价值
参考文献
索引

《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
作者:乐爱国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09539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开本:16开
页数:224
定价:32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然研究的历程
 一、童年对天的兴趣
 二、学术研究中的天文初探
 三、天文研究与格致说的成熟
 四、晚年的自然研究
第二章格物致知与自然研究
 一、格物包括自然研究
 二、自然研究需要心性修养
 三、自然研究“入于圣贤之域”
第三章 自然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深入观察自然
 二、阐发前人成果
 三、勇于怀疑旧说
 四、运用类比推理
第四章 科学思想的创新
 一、宇宙论思想
 二、天文学思想
 三、地学思想及其他
第五章 自然知识的传播
 一、传注经典中的自然知识传播
 二、授徒讲学中的自然知识传播
 三、“劝农文”对农学知识的传播
第六章 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一、天文学思想的流传与影响
 二、格物致知说与科学发展
 三、从“格物”到“科学”
 四、自然研究的生态价值
第七章 现代对朱熹自然研究的探讨
 一、清末民国学人对朱熹自然思想的阐述
 二、民国时期朱熹格致说与科学关系的讨论
 三、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索引

《王夫之的自然世界》
作者:徐仪明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4014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165
定价:30元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科学水平与王夫之的理性精神
一、传统自然科学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二、“西学东渐”影响的双重性
三、王夫之挑战利玛窦的神学自然观
第二章 王夫之的天道自然世界
一、王夫之对张载天体观念的改铸
二、王夫之变化日新思想的前瞻性
三、王夫之天论与气论的相互阐发
第三章 王夫之的医道自然世界
一、王夫之医道观的独创性
二、王夫之医易学研究的新贡献
三、王夫之对中医火论学说的发挥
第四章 王夫之自然世界研究的返本开新
一、王夫之对自然世界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二、近现代学人对王夫之自然观的解读
三、王夫之自然哲学思想体系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索引

《酒铸史钩》
作者:周嘉华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3994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253
定价:39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地人和之产物:酒
一、酒与天地并
二、天工神力
三、等同饭食的三酒、四饮、五齐
四、遵从自然的“六必”
五、媚奏——一次 技术的推广
六、贾思勰笔下的酿酒技术
七、黄酒技术成熟的标志——《北山酒经》
八、元朝法酒带来的冲击
九、酿酒技术发展的新平台
十、中国酿酒技艺的创新与特色
十一、果露酒的低迷与曲折
第二章 饮酒利弊与科学饮酒
一、饮酒好恶的 次分野
二、榷酒、税酒成为朝廷的敛财手段
三、文人的无奈和宣泄
四、唐宋文人的饮酒观
五、无果的禁酒之争
六、中国酒的化学内涵
七、好酒的识别
八、饮酒的科学
第三章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一、走下神坛的酒
二、浸染酒味的民俗
三、少数民族酒风拾趣
四、散发着酒香的诗词
五、文学著作中的酒饮
六、酒与书法绘画
第四章 名酒中的文化与科技
一、越文化的积淀
二、齐鲁的“珍浆”
三、红曲绽放出的佳酿
四、封缸的美酒
五、杏花村里酒如泉
六、川南窖香传四方
七、茅型酱香的奥秘
八、太白应恨生太早
九、浊酒一杯家万里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