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团购为预售,预计5月8日发货
¥35.0¥1083.2折
距结束
已售52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5.0¥1083.2折
已售52

商务印书馆出品《博物之美》,特种纸印制,对西方博物学近300年历史的反思之作,美丽的博物图片+名人大师的对话交谈,引导读者理解自然、欣赏自然、描绘自然,兼顾学理性和可读性。

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博物学发展的大致轮廓,展示了西方博物学美学的发展线索和逻辑承继,概括分析了其美学的表征和鉴赏的特点,针对当下的博物学热潮,理性研究和分析了博物学在当下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作者薛晓源,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商务印书馆艺术与博物学总顾问、《中国博物学评论》主编

对西方博物学进行哲探讨映的原创性作品,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既有论文,也有和媒体采访的互动交流

从一个艺术家的独到审美意识出发,来品评和领略西方博物著作中的美感,实现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是中国学者对西方博物学的理性和艺术的反思和追问,兼顾学理性、反思性、鉴赏性、愉悦性和可读性

商品评论(1) 查看全部>>
头像 电子发*** 三星用户
2024/4/28 21:15:09

当礼物的,朋友说不错













编辑推荐

博物学是什么?通晓众物之谓也。博物学除了能够带给人知识外,还可以带来艺术上的审美享受。三百多年来,西方博物学家及博物画家用精湛的画技将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呈现到纸上,如果只把这些画作简单地看作科学绘画,难免会忽略掉其背后的美学价值。如何欣赏这些作品的美丽之处?有着画家身份的薛晓源先生,研究博物学美学十余年,在这本著作中,他将从一个艺术家的独到审美意识出发,来品评和领略西方博物著作中的美感。

 本书是作者研究博物学美学10多年的心得和浓缩。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博物学发展的大致轮廓,较为系统梳理了西方博物学美学的发展线索和逻辑承继,概括分析了其美学的表征和鉴赏的特点,针对当下的博物学热潮,理性研究和分析了博物学在当下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一个艺术家的独到审美意识出发,引导读者朋友学会理解自然、欣赏自然、描绘自然,进而学习做到回归自然、回归艺术的高雅境界。本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论文,也有媒体采访的和互动,既有*美丽的博物图片,又有和名人大师的对话和交谈。本书是对西方博物学近300年历史的反思之作,是中国学者对西方博物学的理性和艺术的反思和追问,兼顾学理性、反思性、鉴赏性、愉悦性和可读性,是对西方博物学进行哲思反映的原创性作品。

作者简介

薛晓源,博士,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中央编译局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商务印书馆艺术与博物学总顾问、《中国博物学评论》主编。 先后出版3部学术专著,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专访。主编出版学术艺术图书500多种。专著《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理解与阐释》2014年入选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高锐先生创作肖像,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外交部的表彰。先后主编博物学图书20余本。

媒体评论

薛晓源先生主编的《博物之旅》丛书,印制精美,取材丰硕,是极好的博物知识与博物艺术的书。西方出版界在博物艺术方面比中国先走了几百年:奥杜邦父子(Audubon,1785-1851,1812-1862)的画作早已是西方艺术收藏界的珍品,我们应急起追赶。我希望这套新书的出版能唤起许多读者,尤其青年读者们的兴趣。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鸟兽虫鱼是人类的朋友,亦是科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薛晓源教授新作《博物之美》以图文互动性为主导,兼顾阅读的趣味性,把科学启蒙、艺术欣赏、自然教育、趣味阅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让读者在诗意中感受自然之美。这是践行孔子所倡导“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典范,体现出薛晓源教授对现代文明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 胡永红博士

本单详情

《博物之美:畅游在自然与艺术之间》
作者:薛晓源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76729
出版时间:2019/7/1
开本:16开
页数:206
定价:108

目录:
[序一]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博物学?
[序二]博物之旅——发现自然之美
天边云锦谁采撷
——博物学的美学之旅
博物学视阈下的生态启蒙
华羽的天堂鸟,是否在幸福云游?
从《狼图腾》到《狼图绘》
——我们这一代人关于狼的知识记忆
岂能只识鸟兽草木之名?
——杨振宁、莫言、范曾先生的博物学情怀
博物学家拥有儿童般的好奇心
——《博物之旅》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畅游
自在黄莺恰恰啼
——《飞鸟记》演讲提纲
王阳明先生观花
——一种现象学解释
在我们这个时代,博物学何为
——在中央电视台《读书》节目的演讲
重建博物学
——对话陈燮君、曹可凡
发现最美的自然
——与孙周兴先生对话
复活人类300年的自然记忆
——《读书周刊》访谈录
博物学的复兴之路
——《澎湃新闻》访谈录
博物绘画之美
——《中国科学报》访谈录
后记艺术可能是通往博物学的一条捷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