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99.0¥3902.5折
距结束
已售13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99.0¥3902.5折
已售13

《近现代文献复原复制技术》 精装,文物鉴定专家肖贵洞等撰写,以图文形式全面梳理了文献复原复制的基本原理、过程方法,图文展示+案例讲解,专业性强、实用性高。

本书不但可以满足文物博物馆系统、近现代文物修复复制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同时为近现代史研究、鉴赏、确认、收集、保护、贮储、辨别真伪、价值确定等方面提供大量的信息与佐证材料,也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定保存提供有益借鉴。

优惠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文物鉴定专家马海鹏、肖贵洞、孟硕撰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主编

这是一本专业技术要求高、指导性极强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通过梳理已有的传统技术,并对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中的应用进行科学分析,形成较为系统的文献复制理论,使文献复制方法、应用技术和使用材料更为科学、规范

案例形式表述修复过程,照片记录修复步骤,以修复前后的对比呈现修复结果













编辑推荐

《近现代文献复原复制技术》一书,是国家博物馆众多研究课题之一。本书编、作者将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记录的积累基础上,再经过四年的整理、修改、完善成书。

文物复原复制一是可以弥补馆藏文物的不足;二是替代文物原件展出,避免珍贵文物的受损;三是回赠文物捐赠单位或个人,为文物征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四是进行馆际交流扩大受众全体。

全书通过十章45节的内容,全面阐释了文物复原复制的意义、功能以及文物复原复制的技术环节。是一本专业技术要求高,指导性极强的不可多得的好书。此书通过对革命文物修复的讲解过程,让读者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辈的光荣伟绩。同时对文物的保存、完善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向博物馆、展览馆值得推荐的案头用书。

本书按内容可分为三层十章。第一层次是一至三章。主要讲述文献和复制的意义、由来、分类、构成及特征,属于知识理论性介绍,一些观点与分类方法是基于作者对文献复制工作的认识。第二大层次是四至七章,具体介绍四类字迹与隐形字迹的重制方法和过程。第三大层次是八至十章,介绍复原整修文献装帧形式的方法过程,以及怎样利用现代高科技进行复制。

作者通过梳理已有的传统技术,并对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中的应用进行科学分析,形成较为系统的文献复制理论,使文献复制方法、应用技术和使用材料更为科学、规范。本书不但可以满足文物博物馆系统、近现代文物修复复制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而且也为社会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博物馆专业技术工作的渠道。同时,对于近现代史研究、鉴赏、确认、收集、保护、贮储、辨别真伪、价值确定等方面提供大量的信息与佐证材料,也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定保存,从材质、工艺、形制、功能、作用发挥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主编
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副部长级)。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特别是技术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著有《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翻译《决策科学化译丛》、《科学文化译丛》等多部重要学术著作。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研究起草工作,多篇调研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批示。曾担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战略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会长,为《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等杂志编委。

著者

马海鹏(1960.11—),男,北京人,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研究馆员。长期从事近现代文献修复复制工作。主持了固体感光树脂版、数字印刷、紫外光老化实验等多项现代技术的引进,组织完成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复兴之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等一系列陈列展览的文物保护修复复制工作任务。为我馆近现代文物征集,文物复制品的对外供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邓小平纪念馆、朱德故居、故宫博物院、中央文献研究室、毛主席纪念堂等60多家单位组织制作了展陈所需要的文物文献复制品。负责国家博物馆2011年“近现代文献复制技术研究”自主科研项目。结合课题研究发表论文3篇,组织撰写的《近现代文献复原复制技术》已经完成20余万字初稿(第一作者)。书稿系统梳理总结了在国博已有60多年历史的近现代文献复制传统技术,并对现代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科学分析。

肖贵洞(1944.10—2018.03),男,河北衡水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物馆文物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保管二部研究馆员。在革命博物馆40年,经手、组织、参与复制近现代文物6000余种。在近现代文物鉴定中,识别出伪假文物上百种。撰写近现代文物、博物馆有关文章50篇。主要著作论文:《由十个方面判断近现代文物的真伪》、《通过十大特征确认近现代文献的赝品》、《近现代文物要研究的100个课题》等。

孟硕,1985年生于北京,现任职于国家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


本单详情

《近现代文献复原复制技术》
作者:马海鹏、肖贵洞、孟硕 著,王春法 主编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20215
出版时间:2019/4/1
开本:16开
页数:261页
定价:390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近现代文献及其分类

一、近现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近现代文献遗存状况

三、近现代文献的各种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 近现代文献复制及其分类

一、文物复制的由来与发展演变

二、近现代文献复制及复制品的作用与种类

第三节 复原复制的基本原则、禁忌与处境

一、文物复原复制原则规定

二、文献复原复制禁忌

三、文献复原复制困境

第四节 文献复原复制程序概要

一、流程模块图示

二,研究分析原文献诸多因素

三、制订复制方案与填写流程清单

四、实施制作成型与再现图文字迹

五、复原整形重塑外观特征

六、验收登记备案与加注复制品标识

第五节 专用术语、俗语、行话、简称的概念限定

一、关于文件、字迹、纸笔、印版、光度、影片含义限定

二、关于文献纸张表象的用语

三、有关光化、光电通常用语

第二章 近现代文献字迹形成原理与表征

第一节 手写字迹的成因、种类、特点、演变

一、毛笔字迹的形态、结构、成分

二、钢笔及其字迹形象特点

三、铅笔及其字迹特点

四、圆珠笔及其字迹

五、血书与指墨字迹

六、复写字迹的成因与征象

第二节 印刷字迹类别与征象

一、凸版字迹的形成、种类与特点

二、平版字迹的形成原理、种类与特色

三、凹版字迹种类略举及其特征

四、漏版字迹的品种与形态

第三节 光化影像字迹的形成及其形态

一、光能致便感光材料上出现字迹影像

二、感光材料的分类和影像字迹的共同特征

三、银盐感光材料及所形成的字迹

四、主要非银盐字迹的形成与特色

第四节 光电效应字迹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利用光导材料制取的字迹.

二、利用光电转化控制触头形成的字迹

第五节 隐形字迹的类型与表征

一、隐形字迹及其类型

二、密写型字迹形成原理与特征

三、破解型隐形字迹特征和例证

四、密码型隐形字迹特征

第三章 文献形成的主要材料、设备工艺

第一节 字迹载体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一、通用纸张的种类、构成与性能

二、影像字迹载体胶卷、胶片与相纸

三、带有特殊图案的加工纸

第二节 字迹形成的设备与仪器工具

一、手写字迹的工具

二、印刷字迹形成的主要设备、仪器工具

三、光化字迹形成过程中所用主要设备

四、光电字迹形成过程所用主要设备

第三节 形成字迹所消耗的主要器材

一、凸版印刷印版组成材料

二、字迹显色剂、颜料油墨

三、媒介感光材料

四、漏印所用丝网材料

五、装潢装帧材料

六、常用黏合剂与药品

第四节 文献暨字迹形成所涉及的工艺

一、书写是手写字迹形成的唯一途径

二、印刷字迹形成所需工艺种类

三、光化字迹形成工艺细说不清

四、光电字迹形成工艺相对比较简单

五、塑造文献复制品外观特征所需工艺

第四章 手写字迹的描摹复制

第一节 手写字迹描摹复制通论

一、手写字迹描摹由来与变化

二、手写字迹描慕程序图解

三、描摹环境、设备、条件

四、描摹者应具备的素质

五、疑难问题的解决方略

第二节 毛笔字迹的描慕复制

一、充分的描摹前准备

二、描摹程序与技法

三、描摹注意事宜

四、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钢笔字迹的描慕复制

一、笔具和复制用纸的选择与认定

二、钢笔用墨水的组成与调配

三、描摹过程中遇到的几种情况

第四节 铅笔字迹的描摹复制

一、铅笔字迹的色密度等级

二、铅笔笔尖角度调整与腕力运用

三、选用高质量橡皮擦涂不宜过力

四、笔道颜色补救措施

第五节 圆珠笔宇迹的描察复制

一、描摹圆珠笔字迹墨水应当自制

二、圆珠笔墨水配方遴选

三、描摹与配置障碍

第六节 复写字迹的描幕复制

一、复写字迹描攀的先决条件

二、复写纸的制作

三、复写字迹的描攀过程和方法

第七节 指墨、板书字迹的描察复制

一、指墨、板书字迹描摹前的准备

二、描摹并非轻而易举

三、描摹后的修正方法

第八节 血书字迹的描藜复制

一、血书的描攀要用血液

二、血液的采集与调配

三、进入状态从容应对

第五章 印刷字迹的复原印制

第一节 复原印制程序与通用技术设备

一、印制程序与步骤

二、印制通用技术概略

三、通用印刷设备与器材的选择

第二节 平版字迹重新印制的方法与过程

一、石印字迹印制方法与过程略述

二、胶印字迹重新印制应注意的几点

三、珂罗版字迹重新印制的要求

第三节 凸版字迹几种重印技术比较

一、重排铅字印制难以摆脱的困境

二、木刻字迹重新雕版刷印

三、烂制铜锌版印制凸版字迹

四、固体感光树脂版印制凸版字迹

第四节 凹版宇迹重制程序和方法

一、石碑阴图拓片重制

二、凹版字迹重印技术

第五节 油印等漏印字迹的重印工艺

一、漏印字迹重印的现实和对策.

二、铁笔、钢版、刻写蜡纸版重印简介

三、毛笔书写蜡纸版的制作

四、打字机打印蜡纸版字迹的重制过程和方法

五、感光胶膜丝网字迹重制

六、光电誊影机塑胶版油印字迹重制

七、其他漏印字迹重制技术

第六节 印章痕迹的重制方法与过程

一、有色印迹的重制方法和过程

二、无色印痕的重制方法和过程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 多彩复合件重制程序与规程规则

一、简单图示释解

二、照相分色的原理与规程规则

三、晒制印版的顺序和规则

四、叠压印制顺序与规则

第八节 隐形字迹重制规则和应对方法

一、显现字迹重制规则

二、密写无色字迹重制困惑

三、应对态度和招数

第六章 光化字迹载体复制过程和方法

第一节 银盐感光照片的翻制

一、按照片形成过程重新翻制

二、相纸和媒介感光材料的选择与确定

三、翻拍制取媒介胶片胶卷过程和步骤

四、银盐照片的印制、放大过程和步骤

第二节 银盐胶片胶卷复制方法和过程

一、银盐胶片胶卷复原复制

二、胶片胶卷批量复制方法

三、利用反转冲洗法复制

第三节 工业蓝图等常见非银盐光化字迹复制过程和方法

一、以载体材质划分非银盐光化字迹

二、非银盐胶片的翻制过程和方法

三、非银盐纸质型字迹的复制方法和过程

第七章 光电字迹复制方法和过程

第一节 光电字迹复制策略

一、光电字迹的种属与两种代表物

二、光电字迹的两种复制方法

第二节 利用光导体复制光电字迹

一、光导体与复印机

二、复印前的准备

三、操作技艺、技巧

第三节 电脑打印字迹的复制方法

一、利用复印机直接复印.

二、电脑打字输入用原型打印机打印

第八章 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数字扫描与数码拍摄

一、数字扫描获取文件电子图像

二、数码拍摄获取文件电子图像

第二节 Photoshop 软件的应用

一、分制图层

二、制作分图层墨稿

第三节 数字印刷技术的运用

一、彩色喷墨打印制作复制件

二、静电印制印刷类复制品

三、数码喷绘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数字技术与传统印刷工艺相结合

一、油印《义勇军进行曲》歌片的复制制作

二、铅印《仪陇报》的复制制作

三、蔡元培《任命状》的复制制作

第五节 激光雕刻技术制作图章印痕

第九章 复制品的仿旧、作残与装潢

第一节 文献残旧破损的形成机理与外观特征

一、文献的残旧概念

二、文献残旧破损的形成机理

三、文献残旧的外双特征

第二节 复制品着色仿旧的基本方法

一、物理染色仿旧

二、高锰酸钾等氧化剂的腐蚀仿旧

三、自然与人工快速老化彷旧

四、各种着色仿旧技术的综合应用

第三节 残旧破损、折痕、污迹的仿旧制作方法

一、折痕、断裂的仿旧制作

二、残缺、破损、虫鐵、鼠咬的仿旧制作

三、水漬、油汚、蜡斑等汚漬的彷旧制作

四、霉斑、锈迹等污渍的仿旧制作

五、褪色、泛黄的彷旧制作

第四节 复制件的装订与装潢仿旧

第十章 文献复制30例

【例1】林则徐《壬寅除夕书怀》手迹的复制

【例2】陈独秀致高一涵信札的复制

【例3】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稿手迹的描摹复制.

【例4】《努力织布 坚持抗战》套色木刻版画的复制

【例5】巴金、刘开渠、梅兰芳等人布质签名单的复制

【例6】《受害者家属致青年司机公开信》原稿的复制

【例7】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简要论文手稿的复制

【例8】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清样修改稿的复制

【例9】沈钧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命书的复制

【例10】毛泽东提名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建议书的复制

【例11】华东纺织管理局任命荣毅仁为总经理公函的复制

【例12】《百团大战战役部署略图》的复制

【例13】侯德榜致贸易部姚依林代部长请求信的复制

【例14】《动员起来搞好首都交通秩序》胶片幻灯片的复制

【例15】中央党校机关刊物《理论动态》的复制

【例16】康白情致吴弱男明信片的复制

【例17】胡适与夫人江冬秀合影的复制

【例18】柳亚子先生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证的复制

【例19】冯玉祥将军陈嘉庚先生七秩寿庆题词的复制

【例20】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一)手稿的复制

【例21】《文化新介绍(文学)》的复制

【例22】张学良致堂弟张学文信札的复制

【例23】王弼特别通行证的复制

【例24】中央军委主席团关于红军改编命令的复制

【例25】《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国营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的复制

【例26】晏阳初请胡适帮助邀请钱玄同任平民文学委员会委员信札的复制

【例27】李四光关于地热问题手迹的复制

【例28】国立中央研究院颁发给陈受颐聘书的复制

【例29】司堃范荣获的南丁格尔奖章证书的复制

【例30】黄埔军校第一期卒业证书的复制

参阋著述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