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39.9¥1283.1折
距结束
已售65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9.9¥1283.1折
已售65

英国著名伦理学家、美学家夏夫兹博里代表作《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经典著作,全面反映了作者思想,是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奠基性作品。

本书是夏夫兹博里的重要著作之一,收入了作者1699年至1710年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体例各异的论著,以及对这些论著的评论,是英国情感伦理主义伦理学的开创性著作。书中思想极为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优惠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经典著作
夏夫兹博里,英国伦理学家、美学家,新柏拉图派代表人物,他的美学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在西方美学史上起了桥梁和综合的作用
豆瓣8.6分
本书隶属丛书“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该丛书旨在译介西学成果、推出原创精品、整理已有典籍,所译介的西学成果拟包括西方近现代经典(自文艺复兴以来,但以二战前后的西学著作为主)和西方古代经典(文艺复兴前的西方原典)

商品评论(1) 查看全部>>
头像 匆匆过*** 三星用户
2025/1/18 18:12:50

品相不是很好,手感应该不错









编辑推荐

《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收入了作者1699年至1710年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体例各异的论著,以及对这些论著的评论,1711年首版,1714年再版时又加入了另外两篇文章。
本书全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英国情感伦理主义伦理学的开创性著作。书中思想极为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书根据《论人、风俗、奥论、时代的特征》1773年第5版译出,同时参考了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及自由基金公司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夏夫兹博里(The Earl of Shaftesbury,1671-1713),又译舍夫茨别利。英国伦理学家、美学家,新柏拉图派代表人物,著有《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等。
夏夫兹博里以古典主义的方式肯定了美的社会性、行动性,也引出了美善统一的学说。夏夫兹博里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是对亚里斯多德以来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对整体真实与细节真实的精彩论述启发了后来人们对艺术真实性的思考。
夏夫兹博里的美学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在西方美学史上起了一种桥梁和综合的作用。他综合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经验派和理性派,给古希腊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搭起了桥。

译者简介

董志刚,1978年生,山西平遥人。南开大学美学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美学、西方文论。
【著作】
《十八世纪后半叶英国美学研究》,台湾崧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2年;
《十八世纪前半叶英国美学史》,台湾崧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2年;
《十八世纪英国美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西方美学史》(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译著),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
《夏夫兹博里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节选

  最荒谬的莫过于刽子手与小丑同台演出。但我确信,这是现代狂热者所写的颠三倒四的作品中的真实情况。与其说他们是擅长重大题材的巨擘,还不如说他们是幽默大师。前者到最后总是剧烈的悲苦,而后者则是无聊的插科打诨。这样在愤怒与快乐之间,热情与滑稽之间,他们的作品展现出这样的魅力,就像喜怒无常的孩子玩游戏,一边撒娇一边嬉闹,还没哭完就要笑。
  这样的作品是多么令人畅快啊,连那些认为他们犯错的人也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作品,对此我就不必多说了。由此我也不奇怪听到有人为狂热者们悲叹,说他们对手的著作广为流传,而他们对这些对手的回应却无人搭理,激不起半点波浪。迂腐顽固就是磨盘,一《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再好,但如果对它们稍有不恭就被碾得粉碎。学究的性情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个世界无论怎么被教导,也是冥顽不化。如果是个哲学家坚守自己的哲学,人们倒也乐意洗耳恭听。所以,若是一个基督徒能保持他信誓旦旦的纯洁温和,人们也会点头称赞。一个绅士,如果他始终保持良好教养,远离卑俗粗野,我们容许他诙谐逗趣。但是,如果一个纯粹的学者,借取所有这些性格,颠来倒去,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基督徒的性气,也不能始终如一地运用哲学家的理性或者绅士的戏谑,这样一种疯疯癫癫的头脑产出四不像的作品,被世人嘲笑,还有什么奇怪的呢?
  我的朋友,如果你认为我这样描述冤枉了宗教论辩中的这些的狂热作家,你不妨浏览一下他们的作品(即便是在争论并不广泛,仅仅局限于他们自己辖区的地方),然后再做评断。第四节
  对于作家和写作,我已经谈了很多,如你所愿,你将听到我们关于对话这个问题,尤其是新近一次的自由思考,你也记得当时我与你的几个朋友在一起,你以为我极为严肃地谴责了他们。
  我必须承认,那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对话,虽然是草草收场,以往谈话中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结论,但也仍然饶有兴味。将这次对话的一些细节记录下来也许不太合适。只有让你记得对话的大概就足够了。确实,有很多非常好的构想被打乱了;很多严肃的论证也被颠覆了;但是,参与对话的众人并没有因此而被冒犯,反而对社交界的良好性情有所提升,使人们对这种对话的兴趣更浓烈了。而且我确信,如果理性能亲自评判一下自己的兴趣的话,她会觉得自己从轻松随意的作风中得到的益处,比通常死板地纠缠于一个特殊观念得到的益处还要多。
  不过,也许你仍旧情绪难平,不相信我的诚恳。你也可以继续对我说,我是装作似是而非,推荐对话优于推理,推理看似得出确定的结论,在对话中却变得模棱两可。
  对此,我可以回答,根据我对理性的看法,博学之士那规范的论文和雄辩之流那长篇大论,都不能告诉我们理性的用途何在。只有养成推理的习惯才能造就明理之人。而且,只有当人们在推理中发现了乐趣,才能愿意遵循推理的习惯。率直的戏谑、以得体的语言纵意质疑一切、宽容对于任何观点的剖析辩驳而又不冒犯辩论者,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充满思辨的对话显得令人愉悦。说实话,由于这些对话受着严格法则的约束,又有操纵这些对话的那些人自封为这些领域的仲裁者,使这些对话普遍充满了迂腐偏执的风气,以至于让这些对话成了人们的负担。
  ……

本单详情

《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
作者:【英】夏夫兹博里 著,董志刚/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5171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582
定价:128元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卷
序言
论狂热,给×××勋爵的一封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共同感,论机智和幽默的自由,给朋友的一封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独白,对作家的忠告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卷
论美德和功德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编
第一章
第二章
结论
道德家,一部哲学狂想曲,关于自然和道德问题的对话的记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卷
关于前面论文和其他关键问题的杂感
杂感一
杂感二
杂感三
杂感四
杂感五
论历史画或Tablature,赫克勒斯的抉择
第一章 Tablature的一般章 法或布局
第二章 第一个形象或主要形象
第三章 第二个形象
第四章 第三个形象
第五章 这幅画的装饰,主要是衣饰和远景
第六章 论随意的或独立的装饰

结论
关于艺术或设计科学的一封信

相关推荐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