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惠
- 超值换购
自马氏著《文通》而吾国始有文法书,盖近40年来应用欧洲科学于吾国之第一部著作也。
——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序》
鄙人对于《马氏文通》,钦其精博,谓作者心境极虚灵,而眼界极宽阔也。
——缪子才
《文通》是第一部沟通中西之大规模的创作,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
——黎锦熙《比较文法》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是中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壹部系统性著作。这本著作开建了中国的语法学。该书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把西方的语法学成功地引进中国,创立了第壹个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第壹块基石。《马氏文通》融汇汉语传统和外来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自己的问题,在学习外来理论和方法上树立了一个典范。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同时参照中国关于虚字的一些说法,经过长期的整理、搜集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
本书对之后的汉语语法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都是因袭《马氏文通》的体系。甚至后来的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也受到它的影响。
全书分10卷。卷一讲正名,介绍主要的术语,相当于该书的语法大纲。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卷十论句读,是句法的总论。书中将汉语的词类分为九种,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又将句子成分定为七种,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表词,外动词,加词。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书中基本上都谈到了。
马建忠(1845-1900),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有《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di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氏文通》
作者:(清)马建忠著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ISBN:9787505440579
出版时间:2017/9/1
开本:32开
页数:2册(636页)
定价:128.0
目录:
上册
马氏文通(一九二二年商务印书馆印本》书影
序
後序
例言
文通目录
正名卷之一
实字卷之二
实字卷之三
实字卷之四
实字卷之五
下册
实丰卷之六
虚字卷之七
虚字卷之八
虚字卷之九
论句读卷之十
-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一辑3册,整合近现代稀见而又确有史料价值的日记、笔记、诗文集等文献,多角度展示晚清至民国中国百年沧桑的社会变迁。
¥45.0 -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之《〈申报〉所见晚清书院课题课案汇录》全2册,对《申报》所涉晚清书院考课,包括课题、课案,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搜罗。
¥54.0 -
《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全三册,集合自《战国策》问世以来的各家注释与考辨,还广泛搜集近人研究成果,为广大读者及资深研究者,提供一部便捷的案头资料参考。
¥85.0 -
“滇云八年书系·旧刊文存”《今日评论文存》《民主周刊文存》任选!均保存文章原貌,对其中观点、文字表述及当时的翻译文字等未做改动,原文照录,深具学术与史料价值
¥106.0-146.0 -
“中国文化经纬”5册,布面精装,荟萃叶名、陈玉龙、周先慎等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历史、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书法艺术、图书发展等方面的论著。
¥59.0 -
“中国文化经纬”3册,布面精装,荟萃【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四书五经】【宋明理学】等中国古代先贤及他们的代表哲思,国内专家学者领读古代哲学及国学经典。
¥39.9 -
《地图上的历史足迹》全3册,铜版纸印刷,意大利Geo4map公司出品,图文并茂用地图图解历史人物,立体呈现马可·波罗、库克船长、亚历山大的远行路线和他们的故事。
¥24.0 -
《中国远征军:滇印湎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白崇禧、杜聿明、黄仁宇等战争亲历者讲述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历史,是了解和还原中国远征军历史的重要史料。
¥22.0 -
《法学的历史》全14册,16开精装,总达1万多页,重达40斤。精选创刊至停刊、复刊至2011年的重要文章。论题广阔,作者众多,视角多样,呈现50多年法学发展的真实面貌
¥480.0 -
《中国社会风俗史》,四色印刷,精美图文。依据史实,有理有据,带你了解衣食住行、婚嫁生老、岁时节庆等中国社会各层面的风俗发展历史。
¥51.0
★ 32开精装,朝华出版社出版
★ 装帧精美,原版影印,繁体竖排,纸质优良,印刷清晰
★ 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把西方的语法学成功地引进中国,创立了第壹个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第壹块基石
★ 对之后的汉语语法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等都是因袭《马氏文通》的体系,甚至后来的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也受到它的影响
★ 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古汉语例句,大约有七千到八千句;作者不以分类和举例为满足,更尝试指出其中的规律;作者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严格意义的语法范围之内,常常要涉及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