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惠
- 满赠
- 新近出版
- 历史
《唐物的文化史》
在日本文化史中,通过贸易到日本的“舶来品”——“唐物”,占据着8世纪至近世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位置。从正仓院的王朝宝物、《枕草子》《源氏物语》中的宫廷*侈品、武士时代的舶载品,到江户时代市井嗜尚的唐物屋,本书细致还原文献及传世美术品中的唐物世界,追溯往世唐物的繁华与盛世,分析日本文化中的汉文化与外来因子,展现了东亚交流史中溢彩流光的生动面相。
本书以日本的唐物文化史为视角来叙述中日文化交流史,对中国学者与读者有启迪意义。书中通过介绍存留于日本的乐器、香料、瓷器、玻璃器、书画、书籍、家具等诸多唐物,讲述了其起源以及关于唐物的爱好和交易在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流转和变迁。同时,不拘泥于具体的物品,从历史、艺术史与文学的角度,生动而全面地重现了唐物是如何从显示执政者的*威和作为身份象征的奢侈品,向着平民梦寐以求的舶来品转化,这一过程,也说明了持续吸收舶来文化的日本文化本身的变迁。
作者简介
河添房江,1953年生,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一桥大学特聘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古代、中古文学和平安文化,是《源氏物语》的重要研究者,著有《性和文化的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时空论》《源氏物语和东亚世界》《光源氏喜爱的王朝品牌物品》《古代文学的时空》等。
译者简介
汪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历史学学士,日本关西大学文学修士、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以中国汉唐考古学为中心,兼及中日文化比较。
山口早苗,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高级进修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
《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本书以中国考古发现的古代遗物为标本,复原中国古人社会生活的日常起居习俗、日用家具及与之相关的日常礼仪。作为一名辛勤耕耘五十余午的考古人,作者结合历史文献,抽丝剥茧,细致解读,以生动严谨的笔触,帮助我们走进博物馆,聆听考古标本的吟唱,感悟古物内在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魅力。
作者简介
杨泓,男,满族。1935年生于北京市。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毕业。自195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现担任《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并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自1958年在《文物参考资料》(现《文物》)发表论文《高句丽壁画石墓》以来,迄今已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等。并与李力合著《华夏之美——中围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和《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
《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作者:杨泓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3478
出版时间:2018/6/1
开本:32开
页数:215页
定价:58.0
目录:
开头的话
史前席地起居用陶器的装饰艺术
——漫谈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花纹带装饰部位
席地起居
——先秦至汉魏的家具
说坐、跽和跂坐
从卫贤《高士图》谈“举案齐眉”
说床
帐和帐构
——先秦至汉魏的家具
高座跂踞
——南北朝至唐宋家具
椅子的出现
胡床
隐几
屏壁生辉
——古代居室装饰
“屏风周昉画纤腰”
——漫话唐代六曲画屏
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
灯和熏炉
镜奁·镜盒·镜台
七子镜
针
附录1 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
附录2 明清硬木家具
附录3 忆王世襄
后记
《唐物的文化史》
作者:[日]河添房江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38758
出版时间:2018/6/1
开本:32开
页数:307页
定价:68.0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唐物”的起源
——正仓院和圣武天皇
追溯唐物之起源/《万叶集》中的“舶来品”/日本产的“唐物”/正仓院的锦缎逸品/圣武天皇的各种遗物/遣唐使、吉备真备带来的物品/圣武天皇对舶来品的爱好/圣武朝的国际关系/新罗使带来的舶来品/鉴真来朝/王羲之父子的书迹/受容异国文化的精神食粮
第二章 百花缭乱,贵族憧憬的“异国”
——“国风文化”的真实形相
嵯峨天皇其人/“茶”的传入/装饰王者的文物/正仓院的新罗琴/嵯峨朝和渤海/渤海国使和正仓院宝物/承和的遣唐使/仁明天皇的唐物爱好/向富裕阶层的扩展/“国风文化”的真实形相/黄金和“火鼠皮衣”/《宇津保物语》和两条交易路线/秘色瓷和琉璃/俊荫请来的唐物/藏开以后的世界
第三章 王朝文学中所描写的唐物嗜尚
——从《枕草子》《源氏物语》的世界开始
解读《枕草子》/唐的宣纸和青瓷/定子的华贵盛装/“世间之事时有圆缺,独我满月”/道长对书籍的嗜好/与入宋僧的交流/实资留下的记录/《源氏物语》的时代/源氏的公主贵妇们与和汉结构/薰香是和还是汉/《宇津保物语》和《源氏物语》的芬芳/舶来的纸质范本/向往“光源氏”的人们
第四章 武士时代的唐物
——福原、平泉、镰仓
平清盛的抬头/清盛和《源氏物语》的明石一族/福原的日宋贸易/“杨州之金,荆州之珠……”/《平家纳经》和《太平御览》/世界遗产平泉与唐物/《吾妻镜》记事/镰仓将军和北条一族/沉船的讲述/渡海僧、渡来僧的时代/来自金泽文库的遗物/嫌恶唐物的兼好/《明月记》和《徒然草》
第五章 茶道和天下人
——中世唐物爱好的变迁
婆娑罗大名,佐佐木道誉/道誉的“逸脱之美学”/足利义满和“日本国王”/和朝鲜的外交/义满的文化战略/作为美术品的唐物/《君台观左右帐记》的世界/义政和书院的茶/“付藻茄子”的去向/“消解和汉界线”/信长的名物搜寻/“茶道御政道”/从信长御物
到太閣御物/从家康向柳营御物
第六章 平民梦寐以求的舶来品
——南蛮物、荷兰物的扩大
家康的“御分物”/南蛮贸易的开始/信长、秀吉的南蛮嗜尚/秀吉的强硬外交/家康的亲善外交/南蛮贸易的末期和荷兰的抬头/锁国体制的确立/荷兰商馆馆长们的记录/“兰癖将军”吉宗/朝鲜人参和甘蔗的国产化/晋谒天皇的大象/平民的“大象狂热”/江户初期的唐物屋/西鹤的眼神/因平民而兴旺的唐物屋/荷兰嗜尚的流行/金唐革的改观/唐物屋的末期
第七章 从“舶来品”看日本文化
唐物的历史/尚古爱好和新渡物品/和制的唐物/唐物的日本式转化/位处“日本之中的汉”的唐物/被引进“日本之中的和”的唐物/“消解和汉界线”再考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世界大历史”2册,厚达957页,珍贵照片+专家点评+一手文献资料,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透过大事件解读世界历史。
¥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布面精装全10册,全书600万字,以编年体形式,初次系统全面地展现了自1949年至2009年共和国曲折的历史!
¥209.0 -
稀见图典《近代纺织品商标图典》,大16开本,汉英对照,收录上世纪20-40年代我国纺织品行业中厂商注册使用的纺织品商标图样共800多枚,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弥足珍贵
¥21.0 -
“人民·联盟文库”之人物传记3册:《布衣孔子》《胡适传》《郭沫若传》,以流畅平实的笔法,图文并茂地再现一代圣人和新文化战士的生平、思想、成就和风貌。
¥39.0 -
“历史随笔坊”3册:《历史的伤口》《历史为谁变脸》《追寻历史的真相》,见微知著,以崭新的笔触披露惊心动魄的真相;去伪存真,用生动的细节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
¥36.0 -
《扶餘出土明代红绿彩瓷器》大16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图文,繁体竖排,论述吉林省扶餘地区出土的百余件明代红绿彩瓷器,配以大量精美实物照片,兼具资料性与欣赏性。
¥48.0 -
“中华经典藏书”11册,荟萃《论语》《孙子兵法》《楚辞》《颜氏家训》《唐诗三百首》等传世名著,原文+注释+译文,带读者零距离领悟古人智慧、谋略、人间至理。
¥88.0 -
文白对照·全注全译《史记》精装全6册,对《史记》进行了全面的翻译与详尽的注释,为现代读者提供一套无障碍阅读版本。红色锦缎装裱封面,书脊文字烫金,华丽典雅。
¥169.0 -
在这里,读懂中国——“南方周末系列”6册:《国家与教堂》《中国的心病》《一页沉重的历史》《民国传奇》《前辈》《思想者》
¥69.0 -
《中国历史大辞典》箱装全6册,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谭其骧组织编纂,收词上起远古时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共67154条,附1745幅图片,5项附表,24幅各朝代历史地图,堪为一部全面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360.0
★ 32开精装,商务印书馆2018年6月1版1印
《唐物的文化史》
★ 作者是日本研究日本文学史、文化史以及中日交流史的大家,是《源氏物语》的重要研究者;译者汪勃、山口早苗对日本文学、中日考古和文化比较有多年研究心得
★ 讲述了诸多唐物的起源以及关于唐物的爱好和交易在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流转和变迁,不拘泥于具体的物品,从历史、艺术史与文学的角度,生动而全面地重现了唐物是如何从显示执政者的*威和作为身份象征的奢侈品,向着平民梦寐以求的舶来品转化
★ 图像资料精彩:异彩纷呈的唐物带领我们追溯舶来品在日本的流转以及东亚文化交流的历史
《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 作者杨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
★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七子镜、针,作为一名辛勤耕耘五十余年的考古人,作者结合历史文献,抽丝剥茧,细致解读,以生动严谨的笔触,帮助我们走进博物馆,聆听考古标本的吟唱,感悟古物内在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