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55.0¥1982.8折
已售235

“金色俄罗斯系列”5册,32开精装,《彼岸书》《动物园·第三工厂》《马可·波罗》《蓝色笔记本》《秋天的哀歌》,著名诗人、翻译家汪剑钊主编,荟萃普希金、阿赫玛托娃、赫尔岑、什克洛夫斯基、哈尔姆斯等多位俄罗斯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

俄罗斯文学史即是一部绝妙的俄国思想史,它所关注的始终是民族、人类的命运和遭际,还有在动荡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理性的迷失。赫尔岑的思想仍是如今大众所缺失的;哈尔姆斯作品中的荒诞,和当下人们真实的内心反应有某种勾连;而什克洛夫斯基精致的语言,今天的作家仍难以企及;至于那些历久弥新的诗歌,更将读者带入深邃辽阔的境界。

优惠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精装,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俄罗斯文学史即是一部绝妙的俄国思想史,它所关注的始终是民族、人类的命运和遭际,还有在动荡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理性的迷失
《蓝色笔记本》是苏联著名作家哈尔姆斯短篇小说集,尘封七十余年,初次被引进
《马可·波罗》以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创始人什克洛夫斯基历时21年沥血之作,采用纪实与评注结合的文体
《动物园·第三工厂》收录什克洛夫斯基的两部作品,分别以书信体和自传体的形式,记录了革命、战争及新旧政治文化更迭时期作者本人的命运变化
《秋天的哀歌》为俄罗斯18-20世纪的抒情诗选,荟萃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玛托娃、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叶赛宁、西蒙诺夫等多位享誉世界的著名诗人
《彼岸书》影响世界的殿堂级自由主义思想家赫尔岑的代表作,以书信体的方式表达了赫尔岑对俄罗斯命运、欧洲前景的忧虑和关注

友情提示:本套书品相略旧,封面较脏且有磨损,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商品评论(10) 查看全部>>
头像 燃犀下*** 二星用户
2021/10/11 9:24:08

书的品相很好,内容也是出色的。还好让我赶上了,错过这一次可能以后都买不着了

头像 ztw*** 一星用户
2021/9/18 9:39:47

好好好好好

头像 kce*** 一星用户
2021/5/21 15:21:31

因为书名很怪所以想买动物园这本x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1/5/14 14:21:10

非常喜欢,装帧很好,包装的也好,完全没有边角被压坏。但是全套书好像是8本,希望其他基本也有团

头像 ztw*** 一星用户
2021/5/8 20:37:53

没有破损,书的质量很好

头像 ztw*** 一星用户
2021/5/8 20:37:23

没有破损,书的质量很好

头像 ztw*** 一星用户
2021/5/6 21:32:53

书的品相好,内容更好,非常感谢!

头像 201*** 二星用户
2021/5/5 20:43:49

完美带塑封,四角尖尖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1/5/5 18:13:31

捡到宝了,完美!品相也不差,塑封完好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1/4/25 22:28:30

好书,性价比很高。














分册介绍

《彼岸书》
本书是赫尔岑流亡欧洲期间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俄罗斯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这是一部思想、文字绝不亚于《往事与随想》的思想文献,作者以书信体的方式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命运、欧洲的前景的忧虑和关注,对革命、自由、民主等概念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未来充满焦虑的精神探索。严谨的政论说理与激情昂扬的文学叙说的交融成为这部“文学政论”的鲜明特点。作家的社会和哲学思想洋溢着强烈的“和平演进的乐观主义”,它对于我们摸索作家的精神骨骼,探讨19世纪俄罗斯的思想演进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有批评家这样说:“《彼岸书》的主人公不是赫尔岑,而是赫尔岑的思想。
作者简介
赫尔岑,19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之一。
作为19世纪中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之一,赫尔岑的一生是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为了捍卫真理,他成为本阶级的叛逆,*后被迫流亡国外,但仍然念念不忘“精神上的回归”。 高尔基说过,赫尔岑一个人“就代表整整一个领域,就代表一个思想饱和到惊人地步的国度”。长久以来,我们从纸面上获得的是关于革命家赫尔岑的认知,但对其知识和思想结构多语焉不详,而《彼岸书》揭示了“赫尔岑之为赫尔岑”背后的社会和哲学思想资源。
译者张冰,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现已出版各类著作9部,各类译著25部,在国内外发表各类文章130多篇。

《蓝色笔记本》
苏联著名作家哈尔姆斯短篇小说集。小说多为结构简单、文字简练的短篇。作者极尽想象,将世态百相隐藏于文中荒诞的表象之下,那些生活中离奇乖戾的情节正是人们*真实的内心反应,是长期压抑之下人们的潜意识的再现。哈尔姆斯精心构思了这些荒诞之作,正是为了让它们来唤醒浑噩的人们,提醒人们警醒自己内心真实的荒凉。 系列书介绍—— 19世纪以降,俄罗斯诞生了一大批*的文学巨匠,如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这些金子般的名字迄今仍在向世人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作为一座富矿,俄罗斯文学在我国所显露的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宝藏仍在我们有限的视阈之外。“金色俄罗斯丛书”进一步挖掘那些静卧在俄罗斯文化沃土中的金锭,向中国读者展示赫尔岑的人性,丘特切夫的智慧,费特的唯美,苔菲的幽默,什克洛夫斯基的精致,波普拉夫斯基的超现实,哈尔姆斯的怪诞……可以这样说,俄罗斯文学史即一部绝妙的俄国思想史,它所关注的始终是民族、人类的命运和遭际,还有在动荡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理性的迷失。“金色俄罗斯丛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人、翻译家汪剑钊主编,遴选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大师的经典作品,向中国读者呈现优美而深厚的俄罗斯文学。
作者简介
丹尼尔·哈尔姆斯(1906-1942),前苏联文学家。1906年生于彼得堡,20年代初步入文坛,加入文学团体“真实艺术协会”,同时写出大量诗歌、小说和剧本。20年代末起主要从事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他的儿童诗一时家喻户晓。1942年,哈尔姆斯无辜遭镇压,后被恢复名誉。 1927年,哈尔姆斯的《伊丽莎白·巴姆》一剧在列宁格勒上演,该剧中所体现出的情节和冲突的淡化、人物的木偶化、台词的非连贯等特色,使得有些研究者认为:哈尔姆斯是荒诞派戏剧的先驱之一。60——70年代,他的诗作纷纷重新发表。1987年第14期苏联《图书博览》刊登了哈尔姆斯的组合短篇《断片》。
译者张猛,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诗歌。曾翻译《伊万·伊里奇之死》《哈尔姆斯诗选》等作品。

《马可·波罗》
这是什克洛夫斯基的一部历史小说。什氏依据马可·波罗本人的游记以及大量的真实史料,极尽所能地展开了他对丝绸之路的文学想象。他以马可·波罗的人生经历和丝路文化为切入点,采用纪实与评注结合的方式对马可·波罗的个人遭遇与东方文化进行了详实描写。通过讲述马可·波罗及父亲和叔父在其东方之旅中的遭遇和经历,不仅描写了马可·波罗坎坷的一生,同时再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尤其是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和风物人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 系列书介绍——19世纪以降,俄罗斯诞生了一大批*的文学巨匠,如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这些金子般的名字迄今仍在向世人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作为一座富矿,俄罗斯文学在我国所显露的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宝藏仍在我们有限的视阈之外。
作者简介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ВикторБорисовичШкловский,1893-1984),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作家、批评家、政论家、编剧和电影理论家,苏联国家奖章获得者。他是俄国形式美学的代言人和语文体小说的开创者,20世纪20年代“谢拉皮翁兄弟”团体成员和导师。十月革命前他开始创作,以《词语的复活》(1914)、《作为手法的艺术》(1917)等理论著述,以“陌生化”等形式主义纲领性理论一举成名。他的著名文论著作《散文理论》(1929;1982)在世界文论界享有盛名。他还著有自传三部曲《感伤的旅行》、《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第三工厂》及《往事》等回忆录;《托尔斯泰传》、《爱森斯坦》、《马雅可夫斯基》、《马可·波罗》等人物传记和历史传记小说;《罗赞诺夫》、《马步》、《汉堡记事》等一系列散文体文论。
译者杨玉波,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翻译,主要译著有《普希金诗集》《战争与和平》(第四部)、《感伤的旅行》。

《动物园·第三工厂》
本书包含《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和《第三工厂》两部作品。《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由34封情书组成,是一部极具隐喻性和联想性的小说,创作于1923年作者流亡柏林期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以书信体的方式描述了自己流亡时期的日常生活以及对女主人公艾丽雅的爱慕思念之情。隐含在这些情书之下的,是作者的回忆、时评、文论、抒情及哲理性思考。流亡的生活毕竟不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作者选择了妥协,并在高尔基的帮助下回到俄国。回国后他创作了《第三工厂》,以自传方式记录了革命、战争及新旧政治文化更迭时期作者本人的命运变化,以及记忆犹新的快乐童年、学校阅历、早年文学小组等生活与创作情景。
作者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
译者赵晓彬,1963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俄罗斯文艺》杂志编委;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哈尔滨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与文论研究,主攻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发表论文近五十篇。
郑艳红,1978年生,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在《世界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秋天的哀歌》
俄罗斯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其作品在世界文学目前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近当代的文学也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所以早已有阅读其诗的传统。俄罗斯诗歌的核心诗歌是富于想象力、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时族宗教的化身,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无不是与宗教联代脉搏、思想变革的文学工具。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抒情体裁,而抒情也是一种思维、精神发展过程。俄罗斯是诗的民族,诗的国度。自18-20世纪短短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涌现出一代代、一批批蜚声世界诗坛的伟大诗人和无数不朽篇章。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俄罗斯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很好诗人都具有很好的创作才能。
作者简介
18—20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特列加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叶赛宁、西蒙诺夫、布罗茨基等。
译者汪剑钊,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专著《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的新文学》《阿赫玛托娃传》等。

本单详情

《秋天的哀歌;俄罗斯抒情诗选》
作者:【俄】普希金 等著;汪剑钊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9205
出版时间:2016-12
页数:392
开本:32开
定价:48.00

目录
特列嘉科夫斯基(1703-1769)
爱的祈求罗蒙诺索夫(1711-1765)
关于俄罗斯诗行的联姻苏马罗科夫(1717-1777)
关于人的虚空 不要忧伤,我的光杰尔查文(1743-1816)
纪念碑卡拉姆辛(1766-1826)
秋 致一位美人儿 岸茹科夫斯基(1783-1852)
给她 一朵小花 春天的感觉 梦中的幸福巴丘什科夫(1787-1855)
康复 我的天赋普希金(1799-1837)
致娜塔莎
心愿
致恰达耶夫
美人鱼
我再也不会有什么期待
致凯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小花
我爱过您
我为自己建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巴拉廷斯基(1800-1844)
瀑布 我的天赋贫乏丘特切夫(1803-1873)
疯狂 秋天的黄昏 春水 Silentium 海马
白昼与黑夜
致一名俄罗斯女人
最后的爱情
我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她
我们不曾拥有预测的能力卡·巴甫洛娃(1807-1893)
一想起陈年旧事 我爱你们,年轻的姑娘柯尔卓夫(1809-1842)
老者之歌 我算得了什么 伟大的秘密莱蒙托夫(1814-1841)
不,我不是拜伦,我是另一个
孤帆

祖国
悬崖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
 在人声喧闹的舞会上
大海微微颤动屠格涅夫(1818-1883)
秋天 春天的黄昏波隆斯基(1819-1898)
茨冈女郎之歌 我的心是一泓泉水费特(1820-1892)
絮语,羞怯的呼吸
春天的思绪
多么幸福:又是夜,唯独我俩
五月之夜
又是五月之夜
第二自我 ……


《马可·波罗》
作者:【俄】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 著;杨玉波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9182
出版时间:2016-12
页数:232
开本:32开
定价:36.00

目录
圣马可之城
圣马可飞狮屹立于亚得里亚海之滨
鞑靼人
商人波罗兄弟在里亚托岛上的房子以及其他房子
商人兄弟遭遇困境
杰尔宾—卡卢加
商人兄弟旅途中收集有关西伯利亚汗国和哈萨克汉国的信息
前去觐见大汗
商人易主
年轻的马可·波罗,商人尼科洛·波罗的儿子,开始为期二十六年的旅行
穿越波斯南部之旅
商人波罗一家在帕米尔附近过冬
玉石之国与黄沙之国
忽必烈大汗的皇宫
威尼斯人来到中国都城,马可·波罗对其予以记述
忽必烈大汗行猎,马可·波罗先生随行
马可·波罗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波罗兄弟和年轻的马可·波罗先生尽力为大汗效劳
马可·波罗讲述雄伟的城市
马可·波罗与运维汉族老人交谈
企图煽动汗八里城发动叛乱
马可·波罗先生去当行省长官
马可·波罗为国家命名,该名时代流传
行省长官马可·波罗先生寂寞,伟大的忽必烈也寂寞
……


《动物园·第三工厂》
作者:【俄】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 著;赵晓彬 郑艳红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9175
出版时间:2016-12
页数:284
开本:32开
定价:38.00

目录
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斯
第三工厂
译后记


《彼岸书》
作者:【俄】赫尔岑 著;张冰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9199
出版时间:2016-12
页数:189
开本:32开
定价:36.00

目录
给我儿子亚历山大
引语
别了(1849年3月1日于巴黎)
雷雨之前(甲板上的谈话)
雷雨之后
共和国第57周年(同意与不可分割)
活过一生
安慰
1849年的尾声
把所有东西带在身上(你门口站的不是卡吉林娜,而是死神!)
多诺佑·科尔考斯、瓦尔德加马斯侯爵和罗马皇帝尤里安


《蓝色笔记本》
作者:【俄】丹尼尔·哈尔姆斯 著;张猛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9168
出版时间:2016-12
页数:304
开本:32开
定价:40.00

目录
偶然事件 第10号蓝色笔记本
偶然事件 坠落的老太婆们
十四行诗 比特洛夫与卡马洛夫
视力错觉 普希金与果戈理
木匠库沙科夫箱子 彼特拉科夫的偶然事件斗殴者的故事梦数学家和安德烈·谢苗诺维奇让看门人惊奇的年轻人关于新思想如何震惊无准备之人的四幅图例遗失马卡洛夫和彼得森,№3私刑会面不成功的演出Biu如今商店里买什么马什金打死了科什金睡意弄人猎人们历史片段费佳·达维多维奇普希金生活中的笑话一个美好的夏日的开始(交响曲)帕金和拉库金蓝色笔记本寓言安东·加弗里洛维奇两个人聊天2号交响乐格里高利耶夫(打了谢苗诺夫一个耳光)……街上发生的事 梅申的胜利剧本妻子一个人跑了……童话北方的童话别人送给法国人一个沙发……砖头问题我忘了该怎么称呼它一个小女孩的乳牙烂了……讽文坠落从前有个人叫库兹涅佐夫……当两个人下象棋时……关于平衡帽子第12号蓝色笔记本四脚乌鸦女收银员练习本新解剖学新登山运动员教授妻子的命运……中篇小说老太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