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稀见!《一字通:中文五笔草书字典》布面精装,20000余个字头及草书与各国语言的相互转换,一部书法字体查询系统助你轻松实现。许嘉璐先生、李殿仁将军担纲顾问,著名工艺美术师张朝亮主编,总达1415页。
“一字通”根据《汉字标准字典》编写而成,每个字形独立设一个字符,通过建立JPG格式“一字通”数据库,使20998个草书汉字字符及各国拼音一对一映射并实现自动查询。
本书实现了音符同现、汉字无国界、环球通用化,曾荣获多项大奖。
- 优惠
- 超值换购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tao.png)
- 书法
《一字通中文五笔草书字典暨查询系统实现方法》实现了音符同现、汉字无国界、环球通用化,荣获2014年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专项奖、金奖,中国人民共和国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奖”。
“一字通”的发明,改变了五千年来中国草书字形只有一千多字的发展困境,规范填补了草书字根与汉字对应的**,是人类文化艺术创新和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一字通”已审批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410056336.X。
“一字通”根据《汉字标准字典》编写而成,每个字形独立设一个字符,共计20998个字头及草书符号,通过建立JPG格式“一字通”数据库,使20998个草书汉字字符及各国拼音一对一映射并实现自动查询。
张朝亮,1954年生,河南郸城人,大专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河南企业商会会员、北京龙凤书画院院长、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国礼中心主任(香港)。长期从事工艺美术研究工作。
他发明的“水印中国书画工艺”,2004年荣获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利用这一专利技术,制作出了水印宣纸版四套十二册毛泽东手迹汇编,有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精)一字通:中文五笔草书字典》
作者:张朝亮 主编;许嘉璐 李殿仁 顾问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56648
出版时间:2015-01
开本:16开
页数:1415
定价:1980.00
目录
摘要
音序检字表
部首检字表
字典正文
附录
日本常用汉字表
韩国常用汉字表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标点符号用法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
《中国建筑全书》8开精装,重约13斤。别册+集章本+画片+藏书票+印章五重赠品!137处代表建筑,687张高清彩图,一书览尽2000年中国建筑史。【本书由出版社代发,5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369.0 -
戏剧史专家廖奔签名花口本《戏台上的中国》精装,深度剖析戏曲知识,探讨戏曲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国际影响、挑战与未来,尽览中国戏曲精髓。
¥88.0 -
限时低价!我国首部京剧专业百科全书!《中国京剧百科全书》全两册,大16开皮面精装,铜版纸彩印,精制函套。全书配图4000幅,内容索引近3000条,总达1100余页,重约11斤。
¥199.0 -
经折装!赵孟頫书法名帖3册:皆为赵孟頫小楷书写的代表性佳作,作品布局疏密有致,笔法圆润流畅且纯熟至极,每册展开后长度均为三米以上,为临摹与鉴赏的上乘精品。
¥49.9 -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8开精装,铜版纸全彩,著名画家陈坚倾注十年心血,在考证历史基础上创作完成,将南京日军投降仪式的历史瞬间展现给世人。
¥36.0 -
艺术学名家潘鲁生美术评论集《说画》,全彩图文。以画论为主线,兼及摄影、设计、雕塑、民艺、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全面呈现了作者在美术批评方面的理论思考。
¥45.0 -
等身高超大开本,原大原寸,高清巨幅国画!“中国画经典临摹范本”之《范宽与溪山行旅图》《龚贤与挂壁飞泉图》《郭熙与早春图》《沈周与庐山高图》4种任选,铜版纸全彩印刷,随画赠解析手册,装裱、临摹、赏析俱佳。
¥29.0 -
《李唐与万壑松风图》,高清巨幅画片+技法解析手册,大图展开约为1.37*1.85米,带读者近距离欣赏北宋山水名画,笔墨层次井然,明快爽朗,欣赏、研究、收藏皆宜。
¥29.0 -
超低价15.9!人气插画师马洛循环《解锁“电影级”插画》,讲解“电影大片”质感的插画绘制技法。软精装大开本,铜版纸全彩印刷。附赠复古系双贴纸(透明和纸)
¥15.9 -
“中国历代绘画大师长卷经典”之八大山人《河上花图》,经折装,超大开本,全部展开为130.2cm×52cm大画卷!优质纸张印刷,配以详实的图解和艺术技法解析。
¥58.0
★16开布面精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许嘉璐先生、李殿仁将军担纲顾问,著名工艺美术师张朝亮主编
★荣获2014年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专项奖、金奖,中国人民共和国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奖”
★书中收录的20000余个字头及草书,囊括日本和韩国常用汉字字形3000余个
★汉字草体+字义解释+拼音标注+对应英文,通过这本书,实现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