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汉学家“沟口雄三著作集”精装3册,通过大量古代及近代史资料,研究中国历史脉络与近代思想的发展,阐述日本与中国不同时代的关系,揭示中日各自阳明学的特性
《中国的冲击》,纠正当今日本社会对中国认识的误区,强调战争及谢罪的核心,揭露日本对中国的错误政治观念,指出中国有自己的民主和自由的方式。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辨析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打破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在观念史的架构和比较社会学的视野里展开,通过与日本的“公私”概念进行比照,指出了中国“公私”概念的特性。
- 优惠
- 超值换购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
本书由两本小书构成。《中国的公与私》由6篇文章会集而成;《公私》则是一篇较长的论文,对“公私”概念进行辞源性阐释。
全书在观念史的架构和比较社会学的视野里展开,通过与日本的“公私”概念进行比照,作者集中地追问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的“公”与“私”的概念为什么既没有发展成西欧意义上的以自我权利为中心的社会契约关系,也没有发展为日本那样的缺少公理而只能以共同体为绝对前提的地域性意识?在进行了相当有说服力的分析之后,作者指出了中国“公私”概念的特性:中国的公私结构与西方和日本的结构都不同,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
中国社会对于“公”的一贯理解,是一种由私的连带集结而成的公,是一种以协调为前提的包容性的公,它强调的是公平与公正。同时在另一方面,当“公”被视为“公平”、“公正”的标志时,作为它在理论上的对立项,中国的“私”观念在道德上便具有劣势,这即是天理观在社会生活中的面相。
《中国的冲击》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时事评论,后两个部分为思想史学术研究。
第一部分中,沟口教授敏锐地抓住了当今日本社会中国认识的误区,即以现代化先行者自居的优越感、知识论上的歧视和偏见、断言中国缺少民主和自由的冷战思维、受害记忆与加害记忆之间的分离等等。他在历史的流动脉络里抓住这些被日本中国学回避和无视的问题点,展开了精彩的思想史分析。
沟口教授指出,这些认识误区使得战后的日本社会仍然无法有效地追究战争责任和向中国人民谢罪,并且使得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无法进入跃动的中国当代史,这种状况间接地导致了日本社会在东亚国际关系中无法作出切合中国实际状况的判断,也影响了日本和中国社会建立正常的友好关系。
他分析了战争创伤记忆的情感性特征,特别指出了感情记忆作为历史真实所具有的无法以客观实证加以固定的特征,为突破日本知识界把战争记忆表面化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社会了解日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他也驳斥了关于中国没有自由和民主的冷战思维,指出中国有自己的民主和自由的方式,不可以用美国式标准简单套用。
第二与第三个部分是沟口教授对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变迁的结构性讨论。通过结构性讨论,他试图把第一部分所批判的日本中国学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暴露这些问题的认识论根源;同时,也建立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的思想史假说。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本书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对于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路向进行了辨析,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存在着不同于欧洲思想史的展开的中国独自的思想史的展开”,反对一般常见的、以欧洲的历史展开和价值观为基准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从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他还打破了在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把李卓吾晚期的复杂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在他身上的独特体现推向对于明代思想本身的解释。
沟口雄三(1932~2010),日本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1932年生于名古屋市。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1967年名古屋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修毕。 历任埼玉大学教养部助教授,教授;一桥大学社会学部教授;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 沟口雄三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前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因罹患帕金森病,於2010年7月13日凌晨1点,在东京都练马区一家敬老院逝世。
沟口历任一桥大学与东京大学教授,以研究中国宋代至现代思想史而享誉学界,并是日中专家研讨项目“日中知识共同体”的骨干成员。著作有《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冲击》等。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
作者:【日】沟口雄三 著,郑静 译,孙歌 校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6049
出版时间:2011/7/1
开本:32开
页数:304
定价:48
目录:
中国的公与私
第一部
公私概念在中国的展开
中国的“公?私”
第二部
中国?道统?世界
相对于本土中国的本土日本
第三部
中国的民权思想
儒教和资本主义——东亚知识分子会议上的报告
后记
公私
写在前面
一 ォォャケ的辞源
二 汉语“公”的辞源
三 ぉぉゃけ和ゎたくし概念的特征
四 公私概念的特征
五 近代的公 日本和中国
六 内在于“公”的日、中的公共性——领域的公共与连带的公共
七 日本的私有制和中国的共有制
八 个体与公共
《中国的冲击》
作者:【日】沟口雄三 著,王瑞根 译,孙歌 校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6230
出版时间:2011-07
开本:32开
页数:258
定价:48.00
目录
序论 中国的冲击
第二次冲击
欧化并非“脱亚
被颠倒了的优劣
导致空洞化的力学
历史开始翻转
第一部分
第1章 中国与“自由”、“民主
当今依旧持续的冷战思维
从幻想走向幻灭
内在的知性歧视
第2章 如何面对现在时的历史
面对历史观之间的鸿沟
为何谢罪?如何谢罪?
密封舱里的“民主
历史的磁场
附文正视日中间的龃龉
第3章 所谓历史认识问题,是怎样成为问题的?
互不相通的脉络
“奋斗和受害”与加害
历史学应有的责任
外来的与向内的
第二部分
第4章 历史中的中国革命
“西洋的冲击”的故事
太平天国与军阀割据
王朝“体制”的崩溃
历史的推动者矽
第5章 中国近代的源流
中国式的近代
长期稳定的中华文明圈
何谓内发性近代
内发因由的近代化旅程
第6章 辛亥革命再思考
不以国家而以“天下”为视角
反帝?抑或是近代化?
集权与分权
鸦片战争是近代?
第7章 两种近代化道路--日本与中国
日本社会的资本主义化
2中国的冲击
中国的社会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
第三部分
第8章 礼教与中国革命
民国时期的“礼教
在历史的脉络之中
近世中国的社会伦理
礼教与革命
第9章 另一个“五四
命运坎坷的梁漱溟
与陈独秀的对立点
关于阶级问题
宗法社会的传统
“礼治”社会主义
附录关于历史叙述的意图与客观性问题
历史学家与事实
关于历史叙述中的意图问题
无意图地进入历史的海洋
代跋
后记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作者:【日】沟口雄三 著,龚颖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6612
出版时间:2011-07
开本:32开
页数:469
定价:59.00
目录
代序 在中国的历史脉动中求真——沟口雄三的学术世界
致中国读者的序
绪言
序章中国式近代的渊源
一、引言
二、“私”的伸张及其社会背景
三、君主观的变化
四、“天理—人欲”、“公—私”的新关系
五、关于对李卓吾的评价
六、关于对阳明学的评价
七、关于中国思想史上的近代
上论 明代后期的思想转换
导言
第一章 生活在明末的李卓吾
第一节 对虚构之理的拒绝与否定
第二节 “不容已”之自然的提出
第三节 透视处于人的本源之中的“理”
第二章理观的再生——由“无”向“真”
第一节 破除定理式秩序观
第二节 导出形而下的理
第三节 “真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附节《童心说》及其周围
下论 前近代思想的中国式展开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继承与屈折
第一节 从“穿衣吃饭”到“公货公色”之理
第二节 转型期的思想论争和继承
第二章 《明夷待访录》的历史地位
一、绪言
二、从民本思想脱胎而出
三、从君民一元化到“富民”分权式专制
四、黄宗羲思想在其后的发展
第三章 清代前期新理观的确立
第一节 宋学式人性论的破绽——颜元、李塨的克己解
第二节 社会性相关之理的创出——戴震的克己解
第三节 明清思想的继起性展开的一个纵断面——明代后期的克己解
第四章 中国式自然法的特质及其展开
第一节 中国式自然法的异欧洲性特质
第二节 中国式自然法的展开
附录:前近代期主要思想家年代表
后语
译后记
-
广西师大出版社《1963:变革之年》,一部生动刺激的文化指南,回顾将流行文化带入全球新纪元的关键年份,汇集当代深具影响力人物访谈录,回溯一个不平凡的大变革之年
¥24.0 -
中华书局出版《金景芳先生编年事辑》,全面勾勒出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坎坷的一生:从“九一八事变”的流亡与动荡,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整人运动,及学术界的悲惨命运
¥39.0 -
《两宋金元名家医案》,汇集两宋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的医案近1500则, 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证心得与用药特色。
¥29.0 -
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初代人文学者《胡经之文集》全5卷,包含文艺美学学科奠基之作《文艺美学》、“中国首届外国文学优秀论著奖”获奖之作《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研究专著《中国古典文艺学》等。【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288.0 -
文化史巨擘彼得·盖伊经典之作《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精装,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作者运用极其丰富的史料,为读者呈现一幅极细致的启蒙思想纹理图。
¥39.0 -
【限时低价】叶永烈《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全4册,总达1496页,配有插图253幅。这是全景反映“四人帮”兴亡的唯一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今日的读者了解“文化大革命”的经典读本。
¥109.0 -
《心理学的世界》全两册,系统介绍了心理学基本原理,涵盖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引领读者走进精彩纷呈的心理学世界。
¥54.0 -
西方考古学扛鼎之作《欧洲文明的曙光》,豆瓣8.0分,欧美十余次再版,颠覆欧洲早期文化传播旅程,被誉为“史前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里程碑之作”
¥24.0 -
《民国学案》第四、五卷,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岂之主编,收录民国时期90余位著名学者,列其生平行状、学术旨要和主要学术目录,深具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36.0 -
周作人、来新夏等推崇备至的中国岁时风俗经典《清嘉录》+《古代风俗百图》!著名学者王密林、韩育生白话译文,连环画泰斗王弘力绘制插图,四色彩印,印制精美。
¥42.0
★32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沟口雄三,日本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以研究中国宋代至现代思想史而享誉学界,著作有《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冲击》等
★作者不仅留下具有极大思想冲击力的著述,而且推动了多种国内与国际的大型学术活动,例如与中国学者发起“知识共同体”对话,持续讨论战争的记忆与责任问题等等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书底部有激光刻字,是出版方所作的处理标记,介意的读者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