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6册,著名心理学家郭本禹主编,选择六位心理学大师的代表作,资料翔实、立论严谨,方便读者轻松把握西方心理学流派演进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本系列收录《动力心理学》《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理解人性》《社会学习理论》《思维风格》《心理物理学纲要》,皆为罗伯特·伍德沃斯、哈里·沙利文等心理学大师在西方心理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佳作。通过对话大师与解读经典,读者可以参悟大师们的人生智慧,激扬自己的思绪,逐步找寻到自我的人生价值。

- 心理学
-
怪异心理学经典读本:《变态心理揭秘》《怪癖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经典案例,专业解析,拍案惊奇,三本书读懂人类与欲望的距离!【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55.0 -
《犯罪心理全档案》1-5季,知名犯罪心理作家凝视深渊执笔,从心理学视角收录、观察典型案件,带你起底人类犯罪史上百余例变态、连环、蓄谋、偶发的凶杀大案。【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89.0 -
资深心理咨询师韦志中“自我发展心理学丛书”5册:《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画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幸福36计》《谁在掌控你的人生》,3万名心理学人士导师力作。【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99.0 - 查看更多>>
《动力心理学》
本书以伍德沃斯1916—1917年度应邀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面向公众的讲座为基础整理而成,共分八章,系统阐述了作者关于人类行为发生机制的理论。第一章通论心理学思想史,说明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诞生的背景、条件、趋势等。第二章讨论心理学的问题和方法,引出“动力心理学”体系及其基本问题,即“机制”和“驱力”。第三、四两章分别考察人类先天遗传的能力和后天习得的能力。第五、六两章主要从发展的视角讨论机制和驱力的形成及其关系。第七、八两章具体应用动力心理学的原理分别考察异常(或变态)行为和社会行为。
《动力心理学》集中表述了作者的机能主义观点,并深入剖析了当时心理学思想以及研究方法中的种种问题,对西方心理学的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罗伯特.伍德沃斯 (1869—1962),又译吴伟士,美国心理学历史上*重要的先驱者之一,与卡特尔及桑代克共同形成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他是实验心理学的里程碑式人物,对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心理学应该兼容并蓄地吸收各不同学派中合理的成分,而不应该存有门户之见。他不仅从传统意识心理学的方向出发,强调“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必要价值,而且还从行为主义的方向出发,强调“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合法地位。他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气质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理念。191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本书是反映沙利文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观点的代表作,对人际关系和人格成长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作者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认为人格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且认为人是一个充满着能量的系统,这种能量在性质上与物理学上的能量是一样的。当个人的人际关系失衡时,能量就积累而导致紧张,而能量的转化则可消除紧张。个人为了消除焦虑,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即自我系统。作者提出,个体人格发展可以划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早期、青年晚期、成年期或成熟期等阶段。作者还认为精神病治疗专家应该是人际关系专家,要与患者形成良好的关系,要将疾病的缓解和治愈看作是人格的成长,精神病院本质上是人格成长学校,而不是人格缺陷者的治愈场所。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进行了彻底的修正,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
哈里·沙利文(1892—1949),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美国精神病学创造性的人物”。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芝加哥医学院学习,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18—1922年间,他曾在陆军医疗队任军医,同时供职于处理退伍军人问题的联邦政府机构。这段经历使他获得了多方面的临床工作机会,并被政府正式承认为神经精神病学家。后在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特区私人医院因成功治疗了精神分裂症而名声大振。1936年创办《精神医学》杂志,以推广他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他生前只出版过《现代精神病学的概念》一书,后来他的同事和学生陆续将其遗稿整理出版,包括《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精神病学的咨谈》、《精神病学的临床研究》、《作为人的过程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医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和《个体的心理病理学》。
《理解人性》
本书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以“自卑感”“社会情感”为核心概念,强调个体的多种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情绪情感、思维和性格等,都是以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并服务于个体所追求的生活目标的。
《理解人性》分为两个部分,首部分主要阐述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内在驱力和发展规律,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性格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多种性格特征的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社会情感对个体性格特征的调节作用。
《理解人性》认为个体的行为模式起源于童年早期,自卑感是其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为人们发展社会情感、识别并调整自己性格和行为中的缺陷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本身的贡献。他提出“社会情感”等是性格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主要著作有《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阿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社会学习理论》
本书是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之作,突破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学习。作者认为社会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理论和行为强化理论的综合过程,因为行为强化理论无法阐明行为获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认知活动,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把那些行为操作因素忽略掉了。作者尝试回答人的行为是怎样发生的问题,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示范过程而观察学会的。学习者在观察学习中无需直接作出反应,也不必亲身体验直接的强化,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来进行学习,这种建立在替代性基础上的学习模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其本身也是具有认知性的。作者还提出了有名的观察学习模型,它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2021),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的新行为主义或第三代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早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艾奥瓦大学,后来长期在斯坦福大学任职。他不仅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偏见,创建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而且还以此为基础创建了社会认知理论,以及凸显重视主体因素的自我效能理论。其重要著作还有《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行为矫正原理》、《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等。
他被多达16所大学授予荣誉学位,先后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国际攻击行为研究会的杰出贡献奖、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的杰出贡献桑代克奖、行为治疗发展学会的终身成就奖、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杰出成就詹姆斯·麦卡恩·卡特尔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杰出终身贡献金奖等。
《思维风格》
在我们的社会中,对人才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想化的学业成就和工作表现。然而,在《思维风格》这本书中,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却认为,当今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智能标准都是基于相互匹配而不是真正的能力。也就是说,“成功”通常是个人和组织思维风格兼容的结果,“失败”往往是思维风格冲突的结果,而不是缺乏能力。作者结合从科学研究到个人轶事的各种范例,以批判的立场,解释了为什么能力倾向测验、学校成绩和课堂表现,以及工作绩效常常无法识别真实的能力。
本书自问世以来,因极强的批判性和理论创新性一直被学界广泛引用,尤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书中提出的思维风格概念、类型以及心理自我管理理论集以往风格研究之大成。而在现实层面,书中的思想对学校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大量的教育实践者开始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政策和具体方式,强调给予学生宽阔的学习空间,以释放其固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不是强行让学生以一种执行、贯彻的方式与特定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匹配。另外,书中提出的各类思维风格量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社会各领域人才的鉴别和选拔提供了强有力并令人信服的工具。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滕伯格,美国极具天才的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2003),被《普通心理学评论》(2002)列为20世纪***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研究领域包括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爱情和人际关系等,是智力三元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人类爱情三角理论的提出者。
斯滕伯格所获得的荣誉包括:心理科学协会(APS)詹姆斯·卡特尔奖,国际实证美学协会(IAEA)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奖,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爱德华·桑代克职业成就奖,以及2018年度格文美尔心理学奖。他是美国教育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还担任行为与脑科学协会联合会(FABBS)主席。
斯滕伯格笔耕不辍,其中被译介国内的作品就达十几种,如《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成功智力》《超越IQ》《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智慧·智力·创造力》《爱情心理学》等,这些书都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也使他成为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心理物理学纲要》
以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为标志,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纲要》提出了心理学史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量的量化定律——费希纳定律,用公式表达为S=klogR,它表明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因此,该书宣称要建立“一门身心互相依存关系函数的精确科学”。
《心理物理学纲要》中提出的正误法、平均差误法等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三大方法,至今仍是任何一本实验心理学都必须包含的内容。
《心理物理学纲要》首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费希纳(1801-1887),德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33岁就担任莱比锡大学教授,几年后因病辞职,成为一位自由学者。他在学术上是个高产的学者,也是个多面手。一生发表论文183篇,出版著作81部。2009年以来他的著作重版多达近40种。他在自然科学涉足医学、药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电学、化学、数学、统计学等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涉足哲学、美学、诗歌、讽刺文学、宗教、伦理学、逻辑学、百科全书等领域。他对法国的物理学和化学教科书的翻译和修订,改变了当时德国科学界落后的局面。他创办的《重要药物学报》至今仍存在,他还创建了德国一个物理学研究所,他也是实验美学的创立者。他于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为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奠定了基础。
《动力心理学》
作者:(美)罗伯特·伍德沃斯 著,高申春、高冰莲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39415
出版时间:2017/9/1
开本:16开
页数:198
定价:45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的现代化运动
第二章 心理学的问题与方法
第三章 人类的天生能力
第四章 人类的习得能力
第五章 选择和控制的因素
第六章 独创性因素
第七章 异常行为的驱力和机制
第八章 社会行为的驱力和机制
索引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作者:(美)哈里·沙利文 著 方红、郭本禹 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5392
出版时间:2015/1/1
开本:16开
页数:320
定价:45
目录:
编者前言 /1
引 言 /5
第一部分 介绍性概念 /1
第一章 发展取向的意义 /3
第二章 定 义 /11
第三章 公 设 /26
第二部分 发展的新纪元 /39
第四章 婴儿期:人之初 /41
第五章 婴儿期:动力机制的概念——第一部分 /51
第六章 婴儿期:动力机制的概念——第二部分 /73
第七章 婴儿期:人际情境 /87
第八章 作为一个人的婴儿 /105
第九章 学习:经验的组织 /116
第十章 自我系统的起始 /122
第十一章 从婴儿期向童年期过渡:言语获得 /132
第十二章 童年期 /143
第十三章 恶意、憎恨和隔离技术 /154
第十四章 从童年期进入少年时代 /164
第十五章 少年时代 /172
第十六章 前青年期 /186
第十七章 青年早期 /200
第十八章 青年晚期 /227
第三部分 不适当的与不合宜的人际关系模式 /239
第十九章 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精神分裂性和精神分裂症 /241
第二十章 睡眠、梦和神话 /254 第二十一章 精神疾病的后期表现:类偏执狂和偏执狂 /267
第四部分 走向一种大众精神病学 /283
第二十二章 走向一种大众精神病学 /285
《理解人性(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作者:[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李欢欢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5188
出版时间:2017/9/1
开本:16开
页数:204
定价:49
目录:
引 言
第一部分 人类行为
第一章 灵 魂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
第三章 儿童与社会
第四章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第五章 自卑感与寻求认同
第六章 为生活而准备
第七章 性 别
第八章 家庭结构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第九章 概 论
第十章 攻击性特质
第十一章 非攻击性特质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附 录
《社会学习理论》
作者:[美]阿尔伯特·班杜拉 著,陈欣银,李伯黍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02754
出版时间:2015/1/1
开本:16开
页数:235
定价:48
目录:
原著者序 /1
第一章 理论观点 /1
第二章 行为的起因 /12
由反应结果引起的学习 /13
从示范过程中学习 /17
第三章 先行的决定因素 /48
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的先行决定因素 /49
期待学习中的认知功能 /56
学习的先天机制 /61
功能失调的期待学习 /65
矫正性学习 /67
动作的一些先行决定因素 /73
第四章 后继的决定因素 /81
外部的强化 /82
替代性强化 /100
自我强化 /110
第五章 认知的控制 /139
以认知为基础的动机 /139
各种偶联的认知性表象 /144
行为的表象性指导 /149
通过内隐的问题解决过程而进行的行动的思维控制 /149
各种验证过程与思维 /157
各种调节系统的相互作用 /162
第六章 交互决定论 /168
人与环境影响的相互依赖性 /168
交互影响与自我定向的执行 /174
交互影响和社会控制的限制 /180
参考文献 /186
主题索引 /204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思维风格/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作者:[美] 罗伯特·斯滕伯格 著,康洁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72108
出版时间:2020/8/1
开本:16开
页数:219
定价:49
目录:
第一部分 思维风格的本质
第 1 章 什么是思维风格,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们?
第 2 章 思维风格的功能:立法型、行政型和司法型风格
第 3 章 思维风格的形式:君主型、等级型、寡头型和无政府型风格
第 4 章 思维风格的水平、范围和倾向:全局型、局部型、内倾型、外倾型、自由型和保守型风格
第二部分 思维风格的原则与发展
第 5 章 思维风格的原则
第 6 章 思维风格的发展
第三部分 在学校的思维风格及相关研究和理论
第 7 章 课堂中的思维风格
第 8 章 关于风格的理论和研究简史
第 9 章 为什么是心理自我管理理论?
注释
索引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心理物理学纲要/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作者:[德]古斯塔夫·费希纳 著,李晶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03423
出版时间:2015/1/1
开本:其他
页数:328
定价:49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身心关系总论
第二章 心理物理学的概念与任务
第三章 一个初始问题
第四章 关于感觉和刺激的概念
第二篇 外部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测量原理
第五章 身体活动的测量:动能
第六章 感受性测量原理
第七章 感受的测量原理
第八章 感受性的测量方法
第三篇 基本定律与事实
第九章 韦伯定律
第十章 阈限
第十一章 对各种感觉领域阈限大小与关系的详述
第十二章 有关韦伯定律的平行定律
第十三章 混合现象的定律
译后记
-
研究民国天桥的扛鼎之作《天桥丛谈》,著名史学家张次溪叙述了明清六百多年间天桥的历史变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历来为多方学者所征引。
¥16.8 -
【2023年新书】让子弹飞一会儿!限量编号花口本《子弹的轨迹:枪炮如何改变世界》,大量伦敦科学博物馆馆藏一手资料和120幅珍贵历史图片,通过一系列片段式的快镜头,呈现枪炮与人类历史进程之间的隐秘联系。赠复古藏书票和枪型金属书签!
¥88.0 -
后浪汗青堂出品“罗马征服三部曲”精装全3册,精美的雕塑和古罗马插图,西方学术界的专业史料,从被称为转折点的布匿战争,到古罗马著名将领,再到“罗马和平”的种种疑问,古罗马历史上的诸多谜团在这里为你解答。
¥89.9 -
北大教授朱孝远文集《学史之道》,32开精装。如何阅读世界史书籍?如何找到世界史研究命题?如何开展世界史研究?走进北大历史课堂,听朱孝远教授讲述学史之道。
¥29.9 -
著名学者章必功《中国旅游通史》全两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篇幅近1000页。系统叙述了上古至20世纪末的旅游发展进程,恢弘庞大,鲜明酣畅,且多有引经据典,可读性较高
¥99.0 -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精装全3册,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集大成之作,清代批判理学先驱戴震的学术成果之总结,著名哲学家吴根友援引大量中外文献编著。
¥118.0 -
【2023年新书】《“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精装,敦煌研究院写给大家的敦煌文化通识课。北魏至元代15个历史时期,串联1700年风云变幻;100节妙趣横生的敦煌艺术课,带你看遍50座精美洞窟;600页海量干货,复现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及生活变迁。
¥129.0 -
从圆明园看清朝历史!《圆明园的石刻》《朕的圆明园》任选,圆明园研究专家刘阳的经典之作。文献与文物的完美结合,独特的角度结合全彩图片,讲述清朝那些事儿。
¥49.0 -
《文明互鉴:世界著名汉学家访谈录》精装,结合何碧玉、彼埃·卡赛、蓝莉、郎宓榭、顾彬、马西尼等海外汉学家的31篇访谈,将汉学各领域的重要观点浓缩,并勾勒世界著名汉学家的学术人生及其背后的故事。
¥47.0 -
《大师写给大家的人生三书》全3册,胡适、蔡元培、辜鸿铭3位大师的衷心良言,讲述容忍与自由、中国人的修养、中国人的精神3大主题,用大师的思想重塑自我品格。【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46.0
★ 16开平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 由美国实验心理学的里程碑式人物罗伯特·伍德沃斯、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哈里·沙利文、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极具天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德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撰写
★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可以提供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身心。这套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选择了每位心理学大师的原创之作,奠基、成熟或*代表性之作,在西方心理学史上均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 感悟大师无穷魅力,品味经典隽永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