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低价!“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8册,文化报道+记者手记+名家文章,图文并茂地呈现文化流变和文化印记。扫描文章前的二维码,还可以阅读与收听音频故事。
本系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古村】【匠人】【文物】【戏曲】【职业】等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领域,挖掘其中的精髓。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让每一个文化细节都跃然纸上。
- 优惠
- 超值换购

- 民俗风物
-
【2025年3月新书】《黄梅戏源流考辨》由知名学者眉睫编写,主要研究别霁林、何元炳、钟谷、程演生、桂遇秋等人,同时结合地方志、《申报》等文献,深入探讨黄梅戏剧种名称的形成与确立,汇编、考辨了历代黄梅戏文献,还原了黄梅戏历史的真相。
¥60.0 -
超低价18.8元!《中国的水神》作为第一代神话学研究者、民俗学家黄芝岗的代表作,囊括上百部前人笔记、各地方志、民间传说,结合30幅珍品画作、书影图片,带领读者一窥诸姓水神的源起与演变,探索各地水神信仰。
¥18.8 -
《图说中国传统行业》《图说中国诞生礼仪》,专业学者编撰,大量精美彩图+文献史料+考古成果,解读我国传统行业、诞生礼仪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2.0 - 查看更多>>
《地名故事》
本册为地名故事,共分为五章:作别闸北、讲古“双门底”、长念琅琊、曾经有个“开封县”、等你回襄阳,讲述了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众多的地名文化,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凝聚在地名故事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传达给读者。本书通过五个动人的地名故事讲述了相关地区的历史变迁、人文习俗,表现出“地名”作为中国历史的活化石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地名演变的历史和风俗。
《古村行走》
本册为古村行走,共分为五章:渐去渐远的老宅、“郑义门”里访孝义、字字珠玑传祖训、繁华散尽说碛口、余音缥缈的古戏台,讲述了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没落的传统村落。古村落中的书院、宗祠、戏台、码头都是当时文化的代表事物,也在传承着民间忠孝、诚信等的礼仪传统,书稿讲述了这些传统村落的历史和当下发展情况。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地方的民间风俗习惯。
《匠人传奇》
本册为匠人传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古称匠人,匠人匠心,他们用独特的创意塑造着器物的魂魄。书中讲述了五部分:风土人情捏出的瓦猫,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老去的铁匠,寂寥的油纸伞,时光缝出的优雅,瓦匠、斫琴师、铁匠、纸伞匠和裁缝,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不多见。本书通过追寻匠人的足迹,回忆和讲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民间礼俗》
本册为民间礼俗,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凡此种种,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渐成习俗。数千载,光阴转换,文明流淌,繁花似锦的习俗礼仪传衍变迁,不变的是寄寓其中的脉脉温情。书中讲述了五部分:新桃换旧符、耳顺始做寿、婚礼礼之本、六月蒸面羊、家谱传家风,年画、做寿、面羊、嫁娶和家谱,这些原本普通的民间习俗今天已不大常见,这些回忆总是带给人温暖和幸福。本书从习俗的角度出发,是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回忆和讲述,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声音记忆》
本册为声音记忆,声音,传达着信息,交通着情感,它是来自心灵的呼喊,口耳间,原是世间平凡偶然的相遇。书中讲述了五部分:香溪河上的千年古音、草原上的心灵之约、稻花香里唱田歌、余音渐远的大喇叭、鸣堂声声歌未央,田歌、山歌、呼麦、大喇叭和鸣堂,这些声音带给人亲切、熟悉的回忆,似儿时记忆重上心间。本书从声音的角度出发,是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回忆和讲述,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文物百代》
本册为文物百代,共分为六章:青墙白瓦徽州梦、古镇新城难相宜、墓冢流枫百世梦、长虹飞渡今何在、书画无声怎言志、博物大梦路蹒跚,讲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文物的历史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如徽派建筑、有中华特色的石拱桥不仅在建筑史上有重要价值,还具有典型的中式美学意义。中国书画和瓷器更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的价值和历史。
《戏曲乡音》
本册为戏曲乡音,共分为五章:孤独乾旦、诗意昆曲、寂寞二人台、快乐彩调、风光花鼓戏,讲述了五种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其中京剧和昆曲已经是我国的代表戏剧,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介绍了这些地方戏曲的由来、发展和当下的传承情况,地方戏曲体现了浓厚的民间特色,具有地方代表性,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戏剧形式。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民间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民间戏曲和风俗习惯。
《职业传承》
本册为职业传承,讲述了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深深停留过的职业,心心念念想从事的行当。书中分为五部分:远去的邮递员、修补时光的人、美丽绣娘、归来兮鲁班、说唱这一行,邮递员、钟表匠、绣娘、木匠和说书人,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不多见。本书通过追寻这些职业传承人的足迹,回忆和讲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地名故事》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79993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79
定价:35
目录:
作别闸北
讲古“双门底”
长念琅琊
曾经有个“开封县”
等你回襄阳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古村行走》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12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86
定价:35
目录:
渐去渐远的老宅
“郑义门”里访孝义
字字珠玑传祖训
繁华散尽说碛口
余音缥缈的古戏台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匠人传奇》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555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75
定价:35
目录:
风土人情捏出的瓦猫
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
老去的铁匠
寂寥的油纸伞
时光缝出的优雅——旗袍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民间礼俗》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36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76
定价:35
目录:
新桃换旧符
耳顺始做寿
婚礼礼之本
六月蒸面羊
家谱传家风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声音记忆》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43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93
定价:35
目录:
香溪河上的千年古音
草原上的心灵之约
稻花香里唱田歌
余音渐远的大喇叭
鸣堂声声歌未央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文物百代》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05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80
定价:35
目录:
青瓦白墙梦徽州
古镇新城难相宜
墓冢流枫百世梦
长虹飞渡今何在
书画无声怎言只
博物大梦路蹒跚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乡音》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74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94
定价:35
目录:
孤独乾旦
诗意昆曲
寂寞二人台
快乐彩调
风光花鼓戏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传承》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562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89
定价:35
目录:
远去的邮递员
修补时光的人
美丽绣娘
归来兮鲁班
说唱这一行
-
东京大学历史教授本村凌二作品2册:新视角讲述文明历程指南《文明的兴衰》,多维度解读罗马史佳作《罗马兴衰1200年》,观点新颖、解释详尽,展现一副人类历史的俯瞰图
¥29.9 -
《中国文化常识课》全八册,汇聚王力、潘伯鹰、林徽因、郑振铎、胡适、吕思勉、曹伯韩、陈师曾八位大师,为你带来文化、书法、建筑、文学、哲学、历史、国学、绘画八门中国文化常识课。小巧便携、方便阅读。
¥49.9 -
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口译 、大学士徐光启笔受《几何原本》影印本!明万历三十九年增订本,其中创造的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等中文术语和词汇一直沿用至今。
¥58.0 -
《〈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和画卷内容为线索,融宋代文化史、思想史、绘画史和社会史、经济史为一体,是一部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的宋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32.0 -
中华书局《中国地名大会》《本草中国》《中华传统文化开讲》,皆根据好评如潮的主题纪录片或节目整理而成,详细解读我国精彩纷呈的地名文化、医药文化、传统文化。
¥46.0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8册,集合罗天益、沈明宗等历代名医专著,原稿影印+简体点校,叙述条理清晰,理论阐释透彻,是现代中医药学习者、研究者和从业者的临床参考
¥72.0 -
超低价19.9元!著名学者薛冰《南京城市史》,豆瓣8.6分,图文并茂,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勾勒出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和时空图卷
¥19.9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开拓者朱东润名作《梅尧臣·元好问传》《陈子龙及其时代》,记述“宋诗开山之祖”“金元一代文宗”“明诗殿军”生平,开创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范式!
¥32.0 -
著名学者叶舒宪主编《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2006-2014十年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收录海内外多位名家论文,560页全面展现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发展面貌
¥68.0 -
1本2块6!情绪应对指南《情绪创可贴》全10册,64开便携小开本,剑桥大学博士专利配方,即时高效。一翻一贴,建立心理韧性,增强内心力量,应对焦虑情绪,治愈全网!
¥26.0
★ 32开平装,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2015年年底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的文字版
★ “文化印记”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记录,有斗转星移中的世相百态,有沧海桑田中的人情冷暖;有庙堂上的宏图大业,有市井乡野的质朴人生;有心底流出的悲欢离合,有口口相传的乡规民约……
★ 这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报道、保护的思考一—履行新用工作社会现象瞭望者的本职;又有对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的搜集和保存——体现口述历史和原始记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