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8册,文化报道+记者手记+名家文章,图文并茂地呈现文化流变和文化印记。扫描文章前的二维码,还可以阅读与收听音频故事。
本系列为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的同期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古村】【匠人】【文物】【戏曲】【职业】等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领域,挖掘其中的精髓,让这些文化的魅力得以长存。

- 民俗风物
《地名故事》
本册为地名故事,共分为五章:作别闸北、讲古“双门底”、长念琅琊、曾经有个“开封县”、等你回襄阳,讲述了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众多的地名文化,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凝聚在地名故事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传达给读者。本书通过五个动人的地名故事讲述了相关地区的历史变迁、人文习俗,表现出“地名”作为中国历史的活化石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地名演变的历史和风俗。
《古村行走》
本册为古村行走,共分为五章:渐去渐远的老宅、“郑义门”里访孝义、字字珠玑传祖训、繁华散尽说碛口、余音缥缈的古戏台,讲述了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没落的传统村落。古村落中的书院、宗祠、戏台、码头都是当时文化的代表事物,也在传承着民间忠孝、诚信等的礼仪传统,书稿讲述了这些传统村落的历史和当下发展情况。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地方的民间风俗习惯。
《匠人传奇》
本册为匠人传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古称匠人,匠人匠心,他们用独特的创意塑造着器物的魂魄。书中讲述了五部分:风土人情捏出的瓦猫,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老去的铁匠,寂寥的油纸伞,时光缝出的优雅,瓦匠、斫琴师、铁匠、纸伞匠和裁缝,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不多见。本书通过追寻匠人的足迹,回忆和讲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民间礼俗》
本册为民间礼俗,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凡此种种,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渐成习俗。数千载,光阴转换,文明流淌,繁花似锦的习俗礼仪传衍变迁,不变的是寄寓其中的脉脉温情。书中讲述了五部分:新桃换旧符、耳顺始做寿、婚礼礼之本、六月蒸面羊、家谱传家风,年画、做寿、面羊、嫁娶和家谱,这些原本普通的民间习俗今天已不大常见,这些回忆总是带给人温暖和幸福。本书从习俗的角度出发,是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回忆和讲述,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声音记忆》
本册为声音记忆,声音,传达着信息,交通着情感,它是来自心灵的呼喊,口耳间,原是世间平凡偶然的相遇。书中讲述了五部分:香溪河上的千年古音、草原上的心灵之约、稻花香里唱田歌、余音渐远的大喇叭、鸣堂声声歌未央,田歌、山歌、呼麦、大喇叭和鸣堂,这些声音带给人亲切、熟悉的回忆,似儿时记忆重上心间。本书从声音的角度出发,是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回忆和讲述,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文物百代》
本册为文物百代,共分为六章:青墙白瓦徽州梦、古镇新城难相宜、墓冢流枫百世梦、长虹飞渡今何在、书画无声怎言志、博物大梦路蹒跚,讲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文物的历史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如徽派建筑、有中华特色的石拱桥不仅在建筑史上有重要价值,还具有典型的中式美学意义。中国书画和瓷器更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的价值和历史。
《戏曲乡音》
本册为戏曲乡音,共分为五章:孤独乾旦、诗意昆曲、寂寞二人台、快乐彩调、风光花鼓戏,讲述了五种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其中京剧和昆曲已经是我国的代表戏剧,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介绍了这些地方戏曲的由来、发展和当下的传承情况,地方戏曲体现了浓厚的民间特色,具有地方代表性,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戏剧形式。本书从对我国优良的民间文化追述和传承的角度讲述了民间戏曲和风俗习惯。
《职业传承》
本册为职业传承,讲述了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深深停留过的职业,心心念念想从事的行当。书中分为五部分:远去的邮递员、修补时光的人、美丽绣娘、归来兮鲁班、说唱这一行,邮递员、钟表匠、绣娘、木匠和说书人,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不多见。本书通过追寻这些职业传承人的足迹,回忆和讲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引人怀想过去的美好记忆。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地名故事》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79993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79
定价:35
目录:
作别闸北
讲古“双门底”
长念琅琊
曾经有个“开封县”
等你回襄阳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古村行走》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12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86
定价:35
目录:
渐去渐远的老宅
“郑义门”里访孝义
字字珠玑传祖训
繁华散尽说碛口
余音缥缈的古戏台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匠人传奇》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555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75
定价:35
目录:
风土人情捏出的瓦猫
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
老去的铁匠
寂寥的油纸伞
时光缝出的优雅——旗袍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民间礼俗》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36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76
定价:35
目录:
新桃换旧符
耳顺始做寿
婚礼礼之本
六月蒸面羊
家谱传家风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声音记忆》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43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93
定价:35
目录:
香溪河上的千年古音
草原上的心灵之约
稻花香里唱田歌
余音渐远的大喇叭
鸣堂声声歌未央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文物百代》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05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80
定价:35
目录:
青瓦白墙梦徽州
古镇新城难相宜
墓冢流枫百世梦
长虹飞渡今何在
书画无声怎言只
博物大梦路蹒跚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乡音》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074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94
定价:35
目录:
孤独乾旦
诗意昆曲
寂寞二人台
快乐彩调
风光花鼓戏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传承》
作者:阎晓明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0562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189
定价:35
目录:
远去的邮递员
修补时光的人
美丽绣娘
归来兮鲁班
说唱这一行
-
研究民国天桥的扛鼎之作《天桥丛谈》,著名史学家张次溪叙述了明清六百多年间天桥的历史变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历来为多方学者所征引。
¥16.8 -
【2023年新书】让子弹飞一会儿!限量编号花口本《子弹的轨迹:枪炮如何改变世界》,大量伦敦科学博物馆馆藏一手资料和120幅珍贵历史图片,通过一系列片段式的快镜头,呈现枪炮与人类历史进程之间的隐秘联系。赠复古藏书票和枪型金属书签!
¥88.0 -
后浪汗青堂出品“罗马征服三部曲”精装全3册,精美的雕塑和古罗马插图,西方学术界的专业史料,从被称为转折点的布匿战争,到古罗马著名将领,再到“罗马和平”的种种疑问,古罗马历史上的诸多谜团在这里为你解答。
¥89.9 -
北大教授朱孝远文集《学史之道》,32开精装。如何阅读世界史书籍?如何找到世界史研究命题?如何开展世界史研究?走进北大历史课堂,听朱孝远教授讲述学史之道。
¥29.9 -
著名学者章必功《中国旅游通史》全两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篇幅近1000页。系统叙述了上古至20世纪末的旅游发展进程,恢弘庞大,鲜明酣畅,且多有引经据典,可读性较高
¥99.0 -
【2023年新书】《“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精装,敦煌研究院写给大家的敦煌文化通识课。北魏至元代15个历史时期,串联1700年风云变幻;100节妙趣横生的敦煌艺术课,带你看遍50座精美洞窟;600页海量干货,复现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及生活变迁。
¥129.0 -
从圆明园看清朝历史!《圆明园的石刻》《朕的圆明园》任选,圆明园研究专家刘阳的经典之作。文献与文物的完美结合,独特的角度结合全彩图片,讲述清朝那些事儿。
¥49.0 -
《文明互鉴:世界著名汉学家访谈录》精装,结合何碧玉、彼埃·卡赛、蓝莉、郎宓榭、顾彬、马西尼等海外汉学家的31篇访谈,将汉学各领域的重要观点浓缩,并勾勒世界著名汉学家的学术人生及其背后的故事。
¥47.0 -
《大师写给大家的人生三书》全3册,胡适、蔡元培、辜鸿铭3位大师的衷心良言,讲述容忍与自由、中国人的修养、中国人的精神3大主题,用大师的思想重塑自我品格。【本书由出版社代发,3个工作日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46.0 -
阅读知识导航!《中国阅读大辞典》布面精装,180万字,1620页,搜集古今中外与阅读相关的6000余个词条,包罗读书之万象,堪称一部超级实用的阅读工具书。
¥238.0
★ 32开平装,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2015年年底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的文字版
★ “文化印记”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记录,有斗转星移中的世相百态,有沧海桑田中的人情冷暖;有庙堂上的宏图大业,有市井乡野的质朴人生;有心底流出的悲欢离合,有口口相传的乡规民约……
★ 这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报道、保护的思考一—履行新用工作社会现象瞭望者的本职;又有对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的搜集和保存——体现口述历史和原始记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