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版史》,北京出版是中国出版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近现代以来是重镇所在,此书系统论述北京有文字记载痕迹开始至2000年的出版史,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藏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专门史料。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中国古书起源、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以及辽、金、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北京图书发展的不同概况;下篇则分章节着重介绍了近现代时期北京图书出版发展的概况。对北京出版发展的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北京出版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兼备。
- 优惠
- 满减
- 超值换购

《北京出版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中国古书起源、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以及辽、金、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北京图书发展的不同概况;下篇则分章节着重介绍了近现代时期北京图书出版发展的概况,如民国时期教育机构及外来思想对北京城图书发展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以及“文革”前后出版发展受到的打击和迎来的发展热潮等。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无论是作为学术读物还是社会普及性读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对北京地区出版发展概况乃至对北京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此书作为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的发展状况的一类图书,既是北京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对研究中国出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建农,1961年4月出生于北京,编审,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曾主持《北京通史》《北京旧志汇刊》《海王村古籍丛刊》《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编辑出版工作。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并进行北京史及清代北京文化史的研究,著有《琉璃厂》《北京阅读史话》等书,所撰写的《北京古旧书业与北京文化发展》《北京书肆业的文化功能》先后获两次全国出版优秀论文奖,先后发表北京史以及古籍编辑专业论文三十余篇。
《北京出版史》
作者:马建农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14928495
出版时间:2021/3/1
开本:16开
页数:381
定价:96
目录:
上篇 北京古代出版史(605—1911年)
章 北京古代出版的早期发展
节 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书起源及古籍文献发展
二、中国古籍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
一、北京早期文字记载痕迹及手写书的出现
二、北京出版活动肇始——房山石经的整理雕刻
三、北京图书贸易之始——唐末五代初幽州书市
第二章 北京古代出版兴起
节 辽南京城的建立及北京城市地位的转变
一、辽南京城建立
二、辽朝契丹人的汉化
第二节 辽代南京城的图书出版
一、辽代南京城的图书典籍流通
二、辽南京典籍雕刻的兴起
第三章 北京古代出版的成熟化发展
节 金中都时期的图书刊行及流通
一、金中都的建立及女真人对北宋典籍的北掠
二、金中都的主要雕版印书活动
第二节 元大都的出版和北京书肆业初步规模化
一、元大都的确立及北京次大规模南北文化融合
二、元大都的出版发展及专业书肆、图书交易市场的出现
第三节 明代北京出版发展及聚书之地的形成
一、明朝前期的宽松经济、文化政策及明北京城的建立
二、明代北京中央机构、顺天府等图书出版刊行的发展
三、明代北京书肆的刊印活动及“聚书之地”的形成
第四章 清代北京出版的兴盛发展
节 清王朝建立及北京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确定
一、满族的兴起与清王朝的建立
二、满洲人入关前的满族文化发展
三、满族入关与清王朝全国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清前期北京文化发展
一、清代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二、清代前期学术发展与北京文化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清代整理文化典籍及在北京的雕版刊行
一、清初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刊行
二、乾隆时期典籍整理出版带来北京古代出版发展的高峰
三、乾隆年间《乾隆大藏经》《满文大藏经》的刊行
第五章 清代北京书肆发展及琉璃厂文化街兴起
节 琉璃厂及其文化街的兴起
一、琉璃厂早期历史变迁
二、清代初年的旗民分城而居与宣南文化形成
三、琉璃厂书肆的集中发展及文化街的兴起
第二节 清代北京书肆及代表性图书的刊行传播
一、清代北京主要书肆
二、清代北京书肆代表性图书的刊行和传播
第六章 清后期北代出版发展
节 晚清北京中西文化交锋及传统文化的裂变
一、清中期的衰败与外国侵略者次占领北京
二、清后期北京次中西文化的交锋
三、晚清时代京城传统文化体系的裂变
第二节 现代印刷技术与北代出版发行业崛起
一、西方文化及西式图书大量涌入北京
二、晚清时期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京城
三、晚清北京新书业与古旧书业格局形成
下篇 北京现当代出版史(1912—2000年)
第七章 民国时期北京出版发展
节 北京城现代程中的文化发展
一、民国期间北京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变化
二、民国期间北京教育及研究机构发展带来北京文化需求大增长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北京学术文化发入新阶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北京出版发行业的发展
一、民国期间北京的出版发展
二、民国时期北京书业的发展
第八章 新中国初期北京国营出版发行业初创
节 新中国初期北京国营图书业的初创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
二、解放后我党对旧出版机构的接管和私营出版的管理
三、新中国初期国营图书出版发行业初创
四、新中国初期北京书业的整合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北京图书阅读的新面貌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政治理论图书的出版与阅读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出版的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
第九章 1956—1965年当代北京出版次发展高峰
节 新中国建设与北京文化发展新环境的形成
一、北京社会快速发展及文化发展新环境的形成
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带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三、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与“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四、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北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第二节 当代北京出版次发展高峰
一、以苏联文学作品为的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和阅读
二、革命题材的“红色经典名著”出版带来京城文学阅读时尚
三、“学技术、学科学”读书热潮下的出版发展
四、连环画的出版及“小人儿书”情缘的形成
五、北京国营书店举办次北京书市活动
第十章 1966—1976年北京出版发展的破折与徘徊
节 “命”对北京出版秩序的打击和影响
一、“评海瑞罢官”引发的京城书业灾难
二、“”的出版热潮及“样板戏”图书出版
第二节 “”后期的出版工作部分恢复
一、“评法批儒”带来出版工作部分恢复
二、“评《水浒》、批宋江”带来的古典文学名著的重新出版
第十一章 北京出版快速恢复带来的出版热潮
节 “”结束后的北京出版快速恢复
一、“”结束后京城“书荒”影响下的图书
二、“书荒”后的读书热带来北京出版的“春天”
三、恢复高考及解放思想拉动北京图书的求知热、外语热
第二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北京出版发展高峰
一、从“伤痕”到“改革”的新时期文学图书带来北京出版崛起
二、“解放思想”带来的读书反一步推动出版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北京出版、发行全面繁荣发展
第十二章 北京出版多元化时代
节 北京开启出版多元化时代
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开启北京图书出版多元化时代
二、京城波澜起伏的读书热潮留下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 图书阅读热潮下北京出版化开启
一、多元化、个性化阅读下图书出版“热风”
二、世纪之交的新纪元让北京出版开始迎合市场快速发展
-
《毛泽东家事风云》全三册,以毛家五代31位家庭成员为主要人物,以百余年来国内、党内的重大事件为背景素材,客观直面毛泽东三兄弟先后与10位夫人的婚姻事实,全面展现领袖家族成员的高尚情怀。
¥29.0 -
《石家庄文史资料全书》全21卷28册,重58斤,收入从1898年-2018年各类史料4000多篇,大都是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性文章,同时收入各个时期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近4000幅。
¥320.0 -
著名秦汉史专家王子今《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精装,从秦汉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航运、沿海区域文化、“海”与秦汉人的神秘信仰、秦汉早期海洋学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论说。
¥65.0 -
《戏很多的医学史》,从巫术到科学,让你我目瞪口呆看完人类5000年续命史!幽默与惊悚同在,荒诞不经与科研励志并存,非专业也能看得懂!
¥28.0 -
仅18.8元!《653重装甲歼击营战史》全两册,完整还原二战德国最强坦克歼击部队的全景战史,集结海量战场照片、日记、战时文件等珍贵的一手资料,大量档案初次公开。
¥18.8 -
《史家与史学》回溯了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探寻吕思勉、范文澜、张荫麟、柳诒徵等史学大家的学术追求与人格魅力,新见迭出、文字精炼,让人读来颇有收获。
¥35.0 -
《图说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图说七十二物候》,以凝练文字辅以古韵插图,自细微草木至星辰更迭娓娓道来,解码三千年华夏文明中的物候规律与节气智慧。
¥46.0 -
《日本一鉴.绝岛新编、桴海图经》由大明使臣郑舜功出使日本归国后撰写,书中关于台湾、琉球及钓鱼列岛的重要记载,证明了钓鱼列岛海域归中国所有,成为后世研究明嘉靖年间中、日、琉球以及中国台湾的一手资料。
¥22.0 -
【2025年新书】《中国计量史》16开精装,著名计量学史专家关增建著,通过丰富的史实和考古发现,讲述从古代至近代我国在计量方面取得的成就,图文并茂,851页,5斤重
¥258.0 -
《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精装,全彩印刷,详细讲述秦汉饮食文化,涉及食材烹饪、礼仪制度、饮食器具、各地食俗……细节着笔,图文并茂。
¥74.0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 《北京出版史》不仅是一部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宝典
★ 全书为读者提供了研究中国出版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也为北京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 无论是对于学者、出版人,还是对于广大文化爱好者来说,本书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