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68.0¥4701.4折
距结束
已售713
限购718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68.0¥4701.4折
已售713

《裴松之注三国志》精装全两册,南朝宋历史学家裴松之为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三国志》所作注解,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配以多幅精美的绣像插图。

裴松之广采博引,收集各家史料,弥补《三国志》原来记载简略的缺陷,裴注内容包括“以补其阙、以备异闻、以惩其妄、有所论辩”,所引注书有二百余种,皆注出书名,所以《三国志注》在历史文献学上有重要的价值。本书还附有多幅绣像插图贯穿全文,更具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定价470元,现团购价68元包邮!

优惠
满减

淘书团年终盛宴 | 立减10元(与赠文创不同享)

满赠

淘书团年终盛宴| 满100送冰箱贴,满200元送读书笔记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三国志》作为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是裴注无法代替的;裴注也正因有《三国志》的存在作为比较才更显出其价值的重要
书后附有陈寿和裴松之小传

商品评论(10)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4/7/20 21:34:07

三国志裴注,作为前四史的一部重要历史书,心仪很久了,这次淘到。值!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4/4/30 10:15:05

好!!!!!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4/1/21 18:50:59

还不错哦,可惜有撞角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3/12/19 10:54:46

买了,有时间看

头像 lol*** 二星用户
2023/11/21 21:20:24

特别好!!!!值得购买!细心阅读

头像 ztw*** 二星用户
2023/9/3 22:56:20

非常好,装帧精美!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3/8/24 10:22:03

价格实惠,质量还不错

头像 走马看*** 二星用户
2023/8/21 20:25:42

装帧精美品相良好,纸张摸起来稍稍欠缺点质感

头像 *** 二星用户
2023/8/21 16:48:03

书籍的大小!!属实出乎了我的意料!!很惊艳,包装也很不错,内容还得抽时间,慢慢细品呢,希望中图越来越好,早日恢复往日的模样~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3/8/19 7:56:41

和毛批三国演义对照看,应该会很有意思

 

 

 

 

 

 

 

 

 

 

 

 

 

编辑推荐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初三书单行,至北宋始合刻为一,并改称《三国志》。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著者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早年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在蜀国官至散骑黄门侍郎,人晋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撰《三国志》,十年完成,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三国志》成书年代不能确定。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
《三国志》记事,起于东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280),不仅仅限于三国时期的史事。书中以曹魏为正统,魏有“纪”而吴、蜀无“纪”,《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不过陈寿并未因此就对各方人物任意抑扬褒贬,他还是力图从历史事实出发,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断。比如书中评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评刘备是“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评孙权是“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
《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表志。文章简略,因而总的来看,不如《史记》那样气势磅礴、精美生动,也不如《汉书》行文严谨细密、周备明晰。不过有一部分传文也还颇见精彩,如《诸葛亮传》,选取主人公一生的几个关键事件——隆中对、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加以重点叙述,基本上写出了诸葛亮忠诚款至、鞠躬尽瘁的风范和品格。又如《张昭传》、《周瑜传》、《张辽传》等都以简约的文笔写出了人物的个性,颇有动人之处。
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都记录下来,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如《魏志•倭人传》就是有关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陈寿撰《三国志》毕竟还受到史料不足的限制。如全书无表、志,就是文献不足的缘故,可算一个缺陷。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较为审慎谨严,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
陈寿的史才,还在于他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述方法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陈寿先后作为蜀臣和蜀之敌国魏的取代者~一晋的史臣,在正统观念极盛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汉与曹氏的关系、蜀魏关系、魏晋关系,在历史撰述中都是很难处理的问题,但陈寿却于曲折中写出了历史的真相。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记述上,《j国志》不失为一部信史。
陈寿在撰述旨趣上推重“清流雅望”之士,有“保身全家”之行的士族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重礼法、门风与名教,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三国志》在这方面的倾向是这种时代特征的反映。陈寿在历史观上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他用符瑞图谶、预言、童谣来渲染魏、蜀、吴三国君主的称帝;用“天禄永终”,“历数在晋”来说明晋之代魏的合理性,这种推重“清流雅望”和宣扬天人感应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点,是《三国志》中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志》的史学价值。
陈寿死后132年,南朝刘宋裴松之于元嘉六年(429)作成《三国志注》。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他是奉诏“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的,说明当时皇家对《三国志》的重视。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补其阙”,二是“以备异闻”,三是“以惩其妄”,四是“有所论辩”。据统计,裴注所引注书有二百余种,并皆注出书名,所以《三国志注》在历史文献学上有重要的价值。裴注所引魏晋人著作,今已十不存一,因此格外为学术界所重视。其注文历来被认为多过陈寿本书数倍。现经研究者细致统计,《三国志》正文为36万多字,裴注为32万多字,正文比注文实际要多出4万余字。《三国志》作为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是裴注无法代替的;裴注也正因有《三国志》的存在作为比较才更显出其价值的重要。
除裴松之《三国志注》外,作了校勘、注解、旁证的,到清代有顾炎武、何焯、梁章钜等二十多家。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汇集了诸家校语、注评,同梁章钜的《三国志旁证》一样,可以说是历代注解《三国志》的一次总结。
现在*通行的三国志刻本有四种:一、百衲本,据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配合影印;二、清武英殿刻本,据明北监本校刻(铅印石印各本都据武英殿本翻印);三、金陵活字本,据明南监冯梦祯本校印;四、江南书局刻本,据毛氏汲古阁本校刻。这四种刻本,除百衲本影印外,其余三种虽然在重刻时还不免增加了一些错字,但都经过认真校勘,并改正了原本的不少错误。我们的校点工作,就用这四种通行本互相勘对,择善而从。

作者简介

作者
陈寿
(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一生历仕蜀汉和西晋两朝。在蜀汉时,陈寿出仕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他历任佐著作郎、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此时陈寿四十八岁,开始着手整理三国史事,先后撰成《魏书》《蜀书》《吴书》凡六十五卷,称为《三国志》。

注者
裴松之
(372—451),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本单详情

《裴松之注三国志》(套装上下册)

作    者: 陈涛 (作者), 裴松之 (注释 解说词), 邹德金 (编者)
出 版 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06967195
出版时间: 2009/12/1 
开    本: 16开 
页    数: 845
定    价: 470 元

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或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母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郐、传第十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袢、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溶、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附录一 上三国志注表
附录二 晋书·陈寿传
附录三 宋书·裴松之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