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115.0¥248.84.6折
距结束
已售39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115.0¥248.84.6折
已售39

《夏中义集》全6册。收入著名学者夏中义多次再版的经典作品如《艺术链》《新潮学案》、《思想实验》《九谒先哲书》《王国维:世纪苦魂》《朱光潜美学十辨》。

夏中义长期致力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史案研究,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版了许多有分量的著作。本文集收入的每一部都可以称之为学案研究的典范,几乎部部都有“惊人之语”,或言他人之所未说,或言他人误说之翻案之说。

优惠
满赠

淘书团年终盛宴| 满100送冰箱贴,满200元送读书笔记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平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艺术链》旨在用心理美学方法来系统分析文学流程。在《艺术链》中,作者对艺术的阐释,背离了传统的窠臼,颠覆了很多人们曾经的认识,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收入《新潮学案》、《思想实验》。《新潮学案》主要研究了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刘小枫等1980年代几位学人的文论思想;《思想实验》收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未辑入《艺术链》、《新潮学案》)的文艺学论文

《九谒先哲书》依次函谒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胡适、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王瑶等有涉清华背景的三代巨子

《王国维:世纪苦魂》着重探索王国维美学与叔本华哲学的关系

《朱光潜美学十辨》采用“文献一发生学”的方法对朱光潜在各阶段的美学代表作作编年式解读,在系统论述朱光潜美学的同时,也从思想史层面对其进行剖析

《学人本色》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辑集了新世纪以来、未纳入专著的文字












分册介绍

《夏中义集(第一卷)艺术链》属文艺心理学。它探索性地用近、现代心理学方法,将文学的创作、接受及批评诸环节置于人类审美—文化心理水平,而逻辑地整合成既呈诗意性绵延、又不无分析哲学精微的心理美学专著。

本书诞生于1980年代文论新潮,不曾传染那时节所流行的生硬的“新名词爆炸”,也是其特点。若问中国文艺心理学在新时期的学科重建究竟走了多远,此书或能实在地为你呈示一二。

本书初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作“文艺探索书系”第二辑之一种推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再版。


《夏中义集(第2卷):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收夏中义著的《新潮学案》、《思想实验》。

《新潮学案》所涉20世纪80年代新潮文论系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厚重一页。此书评述的诸位学人如李泽厚、刘再复、刘小枫、鲁枢元等,皆是学界公认的新潮文论作者,既然他们或深或浅地影响了新时期思潮,其人其说也就不再是纯个体存在,而已转化为不无思想史意味的学案。此书注重个案研究,旨在通过对上述诸家诸说的逻辑解构及价值重估(微观),以迫近对该时期的大陆人文精神境况的总体俯瞰(宏观)。

《思想实验》蒐集著者主要撰于20世纪80年代(未辑入《艺术链》、《新潮学案》)的文艺学论文,在1982—1992年分别刊于《上海文论》《文艺论丛》《学术研究(内部文稿)》《文学评论》丛刊、《名作欣赏》《社会科学》等杂志。此书由学林出版社1996年1月作“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之一出版。

《夏中义集(第2卷):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附录《新潮学案》序(刘辉扬)、前言、后记与《思想实验》序(刘辉扬)、后记外,还有二文:刘再复《读夏中义的(新潮学案>》,原载香港《明报》1997年7月30日;《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人物表》,原载《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3期。


《夏中义集(第三卷)九谒先哲书》清华园,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文学术的圣地,曾几何时,它荒芜了。故当本书依次函谒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胡适、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王瑶等有涉清华背景的三代巨子,这无异于“盗墓暨招魂”——即在发掘百年先哲埋于其间的睿智、傲骨、苦泪、悔悟的同时,又向21世纪中国学界疾呼“魂兮归来”,魂即“学统”。

本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初版,北京,21世纪出版社2013年再版。


《夏中义集(第四卷)王国维:世纪苦魂》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重在探究叔本华哲学与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关系。

从美学上看,王国维既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鼻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堪称“创世纪”。这一切,是王国维至1908年便基本完成。当时王国维(1877-1927)正年轻,其灵魂正经历青春期特有的忧生之苦。忧生之苦,既是青年王国维师承叔本华意志哲学的直接心境动因,同时也是青年王国维再创其人本—艺术美学之魂。

故本书特点,不仅是在文献学水平认证了王国维到底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什么,更是在发生学水平探寻王国维为何要师承叔本华,进而在转益西哲的基础上,又如何再创出有中国特色的人本—艺术美学。

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初版,书名为《世纪初的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新版,更名为《王国维:世纪苦魂》。


《夏中义集(第五卷)朱光潜美学十辨》面对朱光潜(1897—1986)留给百年中国学术的深重背景,本书尝试以“文献—发生学”方法来系统透视《朱光潜全集》,这就亟需本书在予对象作编年史细读且在逻辑上给出整体还原之同时,尚需深入追问其1949年前后美学研究差别何以发生的直接心境动因——这就势必引出百年中国学术史暨知识分子心灵史的宏大背景,因为心忧天下的朱光潜的治学动机,总与他所置身的百年国史变动,微妙相通。

本书由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


《夏中义集(第六卷)学人本色》所蒐集的,主要是新世纪以来所撰、未纳入专著的文字,粗分五块:一曰“学术理念”,顾名思义,无需赘言;二曰“学思方法”,是对笔者*创的、旨在研究百年学案的“文献—发生学”方法的生成性独白;三曰“学案新语”,系引导研究生探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时的即兴言说,全赖弟子一字一句录音整理,再经笔者审定,故亦可视作师生合作;四曰“学庵别裁”,为笔者的疏影横斜,偶然也做点作家、作品批评;五曰“学林识鉴”,可谓业余随笔,心迹墨屑,适性即乐也。

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新版将酌情辑入《学案?学统?学风》个别篇章,此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

作者简介

夏中义,1949年1月生于上海,1982年春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留校执教,2000年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1996年任该校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自2003年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任中文系系主任、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2009年至今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席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2016年担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20世纪中国思想史案。主要学术论著有:《朱光潜美学十辨》《学案·学统·学风》《王国维:世纪苦魂》《王元化襟怀解读》《从王瑶到王元化》《学人本色》《九谒先哲书》《新潮学案》《思想实验》《艺术链》。

本单详情

《夏中义集:第一卷:艺术链》
作者:夏中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506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329页
定价:39.8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学素材论
第一节 素材是多元心理融合的统觉性印象
第二节 素材的心理内化过程
第三节 素材域与作家的心理定势
第二章 文学想象论
第一节 想象自由与素材的心理可塑性
第二节 想象规范与审美情趣的流变
第三节 想象动力与人物造型的格式塔质
第三章 文学灵感论
第一节 灵感情境中的双重主体
第二节 灵感的非自觉性的心理奥秘
第三节 灵感的审美空间或心理距离
第四章 文学传达论
第一节 传达动态:从压缩式到展开式
第二节 传达的美学情调与符号机制
第三节 传达媒介的语象造型功能与文本结构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
第一节 接受的发生、审美形态及其限度
第二节 接受的合形式性与文化时差
第三节 接受主体结构的调整与文体实验
第六章 文学批评论
第一节 批评:文学生命的阐释
第二节 批评家的超前意识与全球意识
第三节 批评的非文学化现象及其时态
第七章 文学生态论
第一节 生态的社会心理模式与艺术链
第二节 生态的人格中介与单向度效应
第三节 生态最优化的逻辑起点

附录

初版序言一

初版序言二

初版跋

理论的长跑——第2版导读

第2版后记

完美的极限与极限的美丽——关于《艺术链》理论

建构的对话             



《夏中义集:第二卷:新潮学案》
作者:夏中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513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439页
定价:49.8

目录:
新潮学案
第一章 刘再复:人文美学的主体焦灼
第一节 人性模式的审美演示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纯情弘扬
第三节 价值尺度的非历史阐释
第四节 文化重建与自我再超越
第二章 鲁枢元等:文艺心理学的重建曲式
第一节 犹带梦痕的复苏主题
第二节 方法与观念的同步变奏
第三节 学科重建中的逻辑噪音
第三章 李泽厚:历史积淀说的理学意蕴
第一节 积淀:从美学到文化哲学
第二节 仁学结构的整体解析
第三节 哲学误导与传统抽象
第四章 刘小枫:诗化神学的本土语境
第一节 从价值自觉到价值证伪
第二节 民族精神谱系的个案追问
第三节 历史理性主义的神学解构
第四节 现代神学的本土化程序

第五节 十字架与大陆“文化学热”

附录

初版序言

初版前言

初版后记

读夏中义的《新潮学案》

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人物表

思想实验

别、车、杜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费尔巴哈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

评《文学的基本原理》的方法论

从诗律看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论现代派绘画的实验功能

从托尔斯泰看创作个性结构

测不准原理与现代派文学的欣赏

文学消遣论

文学:作家的生存方式

批评短简(五则)

附录

初版序言

初版后记         



《夏中义集:第三卷:九谒先哲学》
作者:夏中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520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373页
定价:39.8

目录:
第一章 学统的分娩及其人格载体/谒梁启超书
第二章 价值位移:从青年到晚年/谒王国维书
第三章 用生命践履碑铭/谒陈寅恪书
第四章 人海沉浮非书生所宜/谒吴宓书
第五章 启蒙巨匠与“上卷先生”/谒胡适书
第六章 生于斯死于斯的史家悲剧/谒吴晗书
第七章 史诗之烈 诗史之哀/谒闻一多书
第八章 世纪圣人的精神遗体/谒冯友兰书
第九章 清华薪火的百年明灭/谒王瑶书

附录

初版序言

千禧夜答弟子问(代初版后记)

学术反思与文化“着陆”

没有地址抵达灵魂              



《夏中义集:世纪苦魂:第四卷:王国维》
作者:夏中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537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286页
定价:29.8

目录:

小引

内篇

第一章 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思辨基点源自叔本华

第一节 “天才说”

第二节 “无用说”

第三节 “古雅说”

第四节 “境界说”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王国维接受叔本华哲学的价值心态定势

第一节 灵魂之苦:天才情结与人生逆境的严重失衡

第二节 接受过程: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

第三节 转向:从忧生甚深到择术之慎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王国维对叔本华的人本主义解读

第一节 叔本华体系的入学复调与二度泛化

第二节 王国维对叔本华体系的悟性扬弃或方法重铸

第三节 结语

外篇

第四章 影响比较是王学整体研究的前提

第一节 迷失在译介与再创之间

第二节 准体系的非人本切割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影响比较的历史心理障碍

第一节 政治话语:从清算到矫饰

第二节 “学派”对峙与学理误判

第三节 结语

第六章 影响比较方法的两种水平

第一节 诗学的经验性归纳之盲点

第二节 诗学的文献学比较之得失

第三节 发生学比较:王国维从青年到晚年

第四节 结语

附录

初版序

新版后记

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以王国维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发展变化为中心              



《夏中义集:第五卷:朱光潜美学十辩》
作者:夏中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544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374页
定价:39.8

目录:

第一章 朱光潜对西学的“照着说”与“接着说”——以《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为例

第二章 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从《克罗齐派美学的批评》到《克罗齐美学的批判》

第三章 重读克罗齐:从《美学原理》到《美学纲要》——兼及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

第四章 京派趣味:范例与预设——论朱光潜对现代文学的文化使命

第五章 朱光潜诗学的“中西汇通”——《诗论》的方法论细读

第六章 朱光潜的“出世”与“人世”——论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第七章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第八章 青年马克思与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为人物表

第九章 朱光潜美学与日丹诺夫的关系——《西方美学史》的一个解读角度

第十章 (洒方美学史》的“洋为中用”——兼及朱光潜与鲍桑葵、李斯托威尔之比较

附录

初版序言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

初版跋

“文献—发生学”方法与朱光潜学案

从阿尔都塞到夏中义——《朱光潜美学十辨》的“症候阅读”法          



《夏中义集:第六卷:学人本色》
作者:夏中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551
出版时间:2017/8/1
开本:32开
页数:457页
定价:49.8

目录:

第一辑 学术理念

思想先知学术后觉——新潮二十年备忘录

学术自由的内在向度——兼论“学术文化软着陆”

人文学术薪火百年

给中学生讲王国维

近十年学业自述

灵魂白皮书摘

第二辑 学思方法

百年中国文论史案研究论纲

“百年学案”:学风、方法与气度

“百年学案”与学统亲证

“文献一发生学”源流回眸——关于百年学案研究方法论的对话

学术史案与角色价值——夏中义教授访谈录

百年文论史案与“美学大讨论”

第三辑 学案新语

林语堂与上帝

消极自由主义与林语堂

李长之学术一心路

朱光潜美育观与“日神精神”

梁宗岱诗论、诗艺及诗性

第四辑 学林识鉴

“革命”探源启示录——评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

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两张脸——对刘锋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的一个补白

“现代性”与顾彬论鲁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方法论考察的一个角度

史料史述史识——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1910—2010)》读后

词学史论三议——周圣伟《古典文学论丛》序

第五辑 学庵别裁

革命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心史复调——论郭小川1957年三首叙事长诗及诗人命运

黄土高坡与馍、乳房及坟——论《饥饿的山村》的意象和意蕴

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

想象迷失与价值甄别

诗性质感与生命存根

摩尔雕塑散论

附录

夏中义的文献一发生学方法初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