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23.0¥782.9折
距结束
已售25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3.0¥782.9折
已售25

广西师大出版社《门槛·沙:埃德蒙·雅贝斯诗全集》,豆瓣8.8分,466页大容量,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雅贝斯的诗作全集,十位诗人、音乐人、翻译家共同推荐!

本书为法国著名诗人、学者埃德蒙·雅贝斯1943-1988年诗全集。雅贝斯是二战后法国著名的文学思想人物,他的诗歌挑战了诗歌的构成观念,为后现代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国当代诗人,也影响了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和加布里埃尔·布努尔等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

优惠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埃德蒙·雅贝斯(1912-1991),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犹太人,二战后法国著名的文学思想人物之一,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作品的四位法国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萨特、加缪和列维-斯特劳斯),曾获法国文学批评大奖、法国国家文学大奖
王家新、树才、车前子、庞培、钟立风、张浅潜、黄梵、黑陶、蒋一谈、刘楠祺,十位诗人、音乐人、翻译家共同推荐
全国装帧设计奖、“中国最美的书”得主、著名设计师鲁明静设计装帧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为法国著名诗人、学者埃德蒙·雅贝斯1943-1988年诗全集。雅贝斯运用片段暗示总体的方法以及马赛克式的诗歌技巧,将各样的文类和创作模式融入诗歌,把诗歌重新表现为情感、理性、哲学、政治和历史复杂的统一体,挑战了诗歌的构成观念,为后现代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国当代诗人,也影响了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和加布里埃尔·布努尔等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

作/译者简介

埃德蒙·雅贝斯(Edmond Jabès,1912-1991),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犹太人,生于开罗,卒于巴黎,是二战后法国著名的文学思想人物之一。雅贝斯1943年开始写诗,1959年出版部诗集《我构筑我的家园》,1967年成为在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展示其作品的四位法国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萨特、加缪和列维-斯特劳斯)。
埃德蒙·雅贝斯于1970年获法国文学批评大奖,1982年获法国犹太文化基金会艺术、文学和科学大奖,1987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大奖。

刘楠祺,195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文学译著有波德莱尔《恶之花》、耶麦《晨昏三钟经》和《春花的葬礼》,并在相关期刊翻译发表博纳富瓦诗论若干篇。

赵四,1972年生于上海。诗人、译者、诗学学者、编辑。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北师大博士后。出版有诗集《白乌鸦》《消失,记忆:2009-2014新诗选》,小品文集《拣沙者》,译诗集托马斯·萨拉蒙诗选《蓝光枕之塔》等。

序言

序一:《我构筑我的家园·序》
[法]加布里埃尔·布努尔[1]
  埃德蒙·雅贝斯的作品中,诗之意愿承担起了全部生命的意义与心灵的承诺。对他而言,生活若无诗意,就失去了目标,丧失了空间,断绝了出路,没有了空气,缺少了平静。在他看来,只有经由我们的“语词处理器”(借用亨利·米肖[2]的说法)生成这些文字后,现实才有价值,才可信。但更正确的说法应当是:正是这位语词魔术师一样的诗人在其指尖上“呼唤”、召集和驱使着这些由字母组成的字词,正是他让这些字词振翅翱翔。
*
  一切都从他爱上马克斯·雅各布的诗开始。年轻时,万般苦恼的他感受到了这些诗的魔力,而外行读者读到这些漂亮且无序的诗句只会发笑。他深爱着这些游戏般的诗句,它们虽语句错乱,却让他痛感到某种缺席的真实,而我们本以为这种真实只能栖息水底,栖息灵魂中。除非这位盖尔人莫尔万[3]能神奇而嘲讽地把这一“真实”归还并引荐给排斥真实的意象。心怀凄怆的马克斯·雅各布心里十分清楚,尘世间的一切无非是讽喻的夸张——自从不再是原人亚当[4]以后,人只能是一出滑稽大戏中无人问津的哑角——因古老的错误而从真实中流亡的语词,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些身挂铃铛的木偶。甚至就像我们的笑只能是傻笑一样,我们的祈祷也无非是东施效颦。于是这位圣-伯努瓦[5]式的忏悔者走入假象,他操着门房和尤素福先生[6]的腔调,勤勉搜集着类似的嘲讽语词——直至某天他从农夫和水手口中听到了一首至为清纯、韵律优美的歌,他才如醍醐灌顶,终于领悟到语词和语言之间的那种不解之缘。因为只有对比有所隐瞒的真实时才会有模仿;只有参照某种尚未毁坏的形式时才会有讽刺;只有对比萦绕着某种真实语词的语词时才会有虚幻的语词——而我们置身于这个狭隘的商业王国边缘,在俚俗的街谈巷议中,真实的语词会曲高和寡。
  埃德蒙·雅贝斯在这轮恹恹黑日中阅读着马克斯·雅各布,这种恹恹之虚无的压力,奈瓦尔[7]在东方旅行时也曾领教过。他对坎佩尔[8]的吟游诗人们渴望为诗歌“定位”深信不疑,也就是说,他坚信纯正与真实的空间里有他的一席之地。埃德蒙·雅贝斯清醒地意识到,远行中必须有所为,才能使粗鄙虚幻的词语蜕变为真实的话语。他迷恋诗,就像别人迷恋某种孤独、怪异、漂泊一样——就像别人迷恋一句奖励失眠、“满足汗水”的话语一样。诗不应仅仅抗议滥用语言,更应通过抑扬顿挫让某种光影、某种疯狂渗透进来,并把语言引向智慧那炫目的秀发。同时,他还必须经过漫长的个人苦修并隐忍忘却无数的讪笑,方能终步入超拔于世间万物自然奇观的那个神奇之物统治的王国,无人能谈及这神奇之物,除非它自己与我们的心灵处于同一高度。马克斯·雅各布之所以要打破固有的语言逻辑,就是要在这种荒谬的语词之下发出真实的呐喊。埃德蒙·雅贝斯早就注意到《世界之壳》[9]尚不足凭,他还必须另辟蹊径直抵内心。在其作品中,精益求精的睿智始终与诗歌创意的纯真携手。他渴望能在“衔哀”的道路尽头,攀上知夜的路灯[10]。
  从开始迈向现代诗歌语言的仙人掌那几步起,他就企盼着金色的欢乐中会升腾起某种真实的话语。
  热衷于研究历史上罕见异同的学人们在看到这些诗人的探索精神与精神分析学家的研究意图殊途同归时会深感震撼,因为二者都指望将一团团谬误和惨遭荼毒的话语改造成可以疗疾救命的真实话语。埃德蒙·雅贝斯甚至曾厉声苛求过要“赤裸着走向那个男人”。按他的理解,诗是一种语言,它徘徊于音素的泥潭、枝叶的思维和贝壳的痛苦中,为的全都是终能够“扯牢”那拟人的河岸。诗首先是、应当是狮子的语言、牛的语言和鹰的语言,而终形成于人的语言。
……
[1] 加布里埃尔·布努尔(Gabriel Bounoure,1886—1969)法国诗人、哲学家,雅贝斯的好友。
[2] 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1899—1984),法国诗人、画家,原籍比利时,1955年成为法国公民。亨利·米肖的诗歌和绘画直接呈现出个体的潜意识与神话原型,语言不再是表达或修饰的工具,而成为映射另一种维度存在的镜子。1965年他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大奖,但拒绝领奖。
[3] 盖尔人莫尔万(Morven le Ga?lique),马克斯·雅各布的笔名之一。
[4] 原人亚当(Adam Kadmon),按照希伯来圣经和犹太教神秘教义“喀巴拉”的解释,亚当是上帝创造的个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造出的有灵的活人,因此在人尚未堕落以前,神与人原本是同体的。“原人亚当”即指人堕落以前的一种完满境界。
[5] 圣-伯努瓦(Saint-Beno?t,约480—547),即圣本笃(Saint Beno?t de Nursie,拉丁语为Sanctus Benedictus de Nursia),著名的天主教教士、圣徒,本笃会的创建者,被天主教和东正教视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
[6] 尤素福先生(M. Youssouf),人名,对应法语中的“约瑟夫”(Joseph),源自希伯来语的??????,意即“上帝会考虑增加的”。此处泛指普通百姓。
[7] 奈瓦尔(Gérard de Nerval,1808—1855),法国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诗人、作家,本名钱拉·拉布吕尼(GérardLabrunie),曾远游埃及和君士坦丁堡等地,于1851年写成《东方游记》。
[8] 坎佩尔(Quimper),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大区的一个市镇。
[9] 《世界之壳》(L’écorce du monde)是《我构筑我的家园》中的一辑诗,作于1953—1954年。
[10] 语出《世界之壳》辑之《悼亡诗二首——怀念保罗·艾吕雅》(Deux poèmes de l’amitiéendeuil: à Paul éluard In Memoriam):“道路衔哀/路灯知夜……”。
……

本单详情

《门槛·沙:埃德蒙·雅贝斯诗全集(1943-1988)》
作者:【法】埃德蒙·雅贝斯/著,刘楠祺、赵四/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6512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466
定价:78元

目录
第一卷 门槛
我构筑我的家园 005
井水 011
缺席的场域 015
为食人妖的盛筵而歌 021
水底 081
我街区的三个姑娘 093
墨之声 103
拱顶石 137
语词留痕 179
世界之壳 235
阴影的中心 313
语词的白与符号的黑 335
在面具和语词世界的
小小漫游  373
春之契约  383
第二卷 沙
叙事  393
记忆和手 413
一、关于双手 417
二、血洗不了血 445
召唤 46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