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69.0¥177.63.9折
已售384

历史名家朱永嘉作品4册,《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论李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刘邦与项羽》,引经据典,抚今追昔,解读历史人物,剖析历史真相。

朱永嘉是素养深厚、博览典籍的学者,不仅有丰富的史学积淀,而且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历练,其史观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史家之言,其作品设身处地、沟通古今、旨趣深远,兼具研究深度与大众可读性。

优惠
满减

读书月| 淘书团每满3件减10元,满80送文创(出版社代发团购除外)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16开,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朱永嘉先生为复旦大学历史系老教授,是历史学者,又曾经历宦海沉浮,所述话题与其自身经历颇有联系,其一贯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读史旨趣,行文时有发人深省之处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本书以几十年前关于曹操的那段公案为引子,聚焦三国历史,借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关照现当代政治风云,笔力雄健,大开大合,纵论古今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朱永嘉汲取古代变法改革的思想资源和经验教训,重启改革话题,思考改革的本质问题

《论李贽》,朱永嘉结合史事详尽解读李贽《史纲评要》二十三条条有关古代历史人物的评点,评释之间,思接千载,洞幽烛微 

《刘邦与项羽》,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功过成败,揭示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破译项羽功败垂成、刘邦成功逆袭的历史根由,以及毛泽东为什么一再重读这段历史、评析这两个人物

商品评论(10) 查看全部>>
头像 rzl*** 三星用户
2022/4/7 20:52:35

之前买过评李贽的一本,这次中图网搞团购,毅然决然买下,喜欢朱永嘉的书

头像 30d*** 三星用户
2022/3/25 12:56:05

3月25日收到,全新,塑封,买给自己的。

头像 *** 二星用户
2021/12/24 13:09:02

品相很好,评人物的,我喜欢这类的

头像 172*** 三星用户
2021/12/13 18:19:31

哈哈,这一单太惊艳了,四套书的品相都极好,还如愿获赠了“家书过万”,谢谢中图!

头像 家有一*** 三星用户
2021/11/23 8:37:33

朱维铮是老朱的小师弟,老朱做的东西是扎实的,读起来不绕啊绕,以真直取胜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1/10/19 19:15:49

订单太多,统一评价:宝贝收到,一如既往的好,包装很到位,质量还不错,很喜欢,大品牌值得信赖。

头像 *** 二星用户
2021/10/9 9:06:29

有趣儿,可读性强。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1/8/30 16:30:46

有经历,有见解,文笔流畅

头像 sun*** 三星用户
2021/8/28 13:51:42

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印刷清晰。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1/8/18 11:45:41

装帧精美,非常满意!















分册介绍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是一个什么人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什么会提出为曹操翻案?其一生功过究竟该如何评说?为什么*会与曹操心心相印?其间蕴含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本书为曾经宦海、遍阅史书的历史学者朱永嘉先生沉潜三十余年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专著,是书以《三国志?武帝纪》为主线,鸠集各种史料,从*读史的视角,围绕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形与局势,细细解读三国著名历史人物曹操及相关人物和事件。作者设身处地,沟通古今,思考深远,饱含历史经验和思想、政治智慧。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来探讨何谓真正的进步的改革、如何改革才能符合历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与命运等问题。

作者结合时代环境和历史现状,着重从解读改革的思想资源入手,分别演述了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进程,并借此说明:一场改革的开展需要法、术、势三者结合,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从实际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出发,调节各个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让多数人受益。


《刘邦与项羽》

本书是一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论史著作,以风云四起的秦末为背景,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鸠集传记,增广时闻,有评有述,详细解析刘邦、项羽及相关人物,全面破译了楚汉争霸过程中二人一成一败的个人因素和历史根由,揭示了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作者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学术修养,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史学宗旨,知人论世,从而得出富有教益的观点。


《论李贽》

本书是朱永嘉先生解读明代思想家李贽的重要论著。朱永嘉先生以八十七岁高龄,精梳史料,抉幽发微,剖析了李贽的出身、仕途、交往以及为人宗旨和思想发展脉络,尤其结合史事,详尽解读了李贽《史纲评要》二十三条有关古代历史人物的评点,展现了这位独立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风采。作为明史专家,作者也对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作了深入阐述。朱永嘉先生一贯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读史旨趣,行文时有针砭时弊、发人深省之处。

作者简介

朱永嘉,历史学者,1931年生,早年师从陈守实、周予同、谭其骧等文史名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读史求是》《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论李贽》《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等。

本单详情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作者:朱永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00467
出版时间:2012/5/1
开本:16开
页数:287
定价:36

目录:

论曹操(上篇)

 一、关于《三国志?武帝纪》的一些情况

  (一)五九年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二)碣石山究竟在哪里

  (三)卢弼给曹操贴了不少大字报

  (四)关于陈寿其人与其所著的《三国志》

  (五)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

  (六)曹操写的自传——《让县自明本志令》

  (七)卢弼与《三国志集解》

  (八)卢弼那几张大字报究竟说了什么

  (九)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二、曹操的青年时期及其镇压黄巾起家

  (十)曹操的出身及其父、祖

  (十一)青少年时代的曹操

  (十二)许子将的月旦评和他对曹操的评语

  (十三)曹操初试锋芒

  (十四)曹操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

  (十五)黄巾军是怎么起来的

  (十六)关于太平道的源流

  (十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十八)东汉末年政治局势的混乱

  (十九)曹操起兵前后的因缘关系

  (二十)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二十一)宦官与外戚自相残杀——东汉政权的瓦解

  (二十二)董卓进京

  (二十三)曹操为什么要自京师逃跑

  (二十四)“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二十五)“捉放曹”的由来

 四、起兵讨伐董卓

  (二十六)己吾起兵

  (二十七)讨伐董卓

  (二十八)董卓迁都与曹操初战失利

  (二十九)曹操的慷慨陈辞

  (三十)关东诸首领如何忙于内讧

  (三十一)董卓在长安的胡作非为

  (三十二)袁绍取冀州

  (三十三)曹操攻击黑山黄巾

  (三十四)董卓被杀与吕布东奔

 五、曹操的实力逐步壮大

  (三十五)曹操与青州黄巾

  (三十六)曹操如何在关东军阀混战中谋划立足之地

  (三十七)曹操与陶谦之间的战争——为报杀父之仇

 六、曹操攻灭吕布、袁术的战争

  (三十八)曹操与吕布的首次交手仗

  (三十九)刘备接替陶谦领徐州牧

  (四十)曹操面临的选择——先巩固兖州,还是先取徐州

  (四十一)长安乱,汉献帝只能逃亡

  (四十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四十三)刘备投奔曹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四十四)曹操在南阳打了一次败仗

  (四十五)袁术的称帝及其失败

  (四十六)曹操再战张绣

  (四十七)吕布的失败及其为人

 七、官渡之战前双方的形势

  (四十八)善待降人

  (四十九)袁绍消灭公孙瓒的战争

  (五十)官渡之战前袁、曹双方的形势

  (五十一)东征刘备

  (五十二)关羽与张辽——说一下如何为人与如何考察人的问题

 八、官渡之战

  (五十三)袁曹在官渡的前哨战——白马之战

  (五十四)两军对峙,后勤保障是胜负的根本所在

  (五十五)袁绍所以失败的教训

  (五十六)官渡之战后促使袁绍集团走向终点的内因

 九、曹操平定河北袁绍集团

  (五十七)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在北方的变化

  (五十八)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内政的变化

  (五十九)在新形势下,曹操的战略选择

  (六十)攻占冀州

  (六十一)曹操破邺以后的各项政策措施

 十、平定三郡乌丸

  (六十二)关于三郡乌丸的问题

  (六十三)《整齐风俗令》

  (六十四)曹操处理并州高幹的问题

  (六十五)曹操北伐三郡乌丸

  (六十六)曹操平定三郡乌丸后的诗作

 十一、给曹操前半生的为人行事作一个小结

论曹操(下篇)

 一、曹操中央权力的加强

  (一)献帝迁许及董承事件

  (二)拥曹、拥汉与中间派

  (三)曹操与祢衡——击鼓与骂曹

  (四)罢三公,置丞相与杀孔融

 二、曹操占领荆州

  (五)曹操南征刘表

  (六)刘表其人其事

  (七)荆州集团对曹操的态度

  (八)刘表的继承人问题

  (九)刘琮投降曹操

 三、孙刘联盟与赤壁之战

  (十)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十一)刘琮投降以后刘备的处境

  (十二)东吴孙氏的起家

  (十三)赤壁之战的预备

  (十四)曹操应对孙氏在江东崛起之方针和措施

  (十五)孙刘联盟抗曹的酝酿和实现

  (十六)赤壁之战

 四、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对内政策

  (十七)赤壁之战以后的形势

  (十八)曹操的《求贤令》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十九)以曹丕为五官中郎将

 五、赤壁之战后关中汉中的情况

  (二十)关于汉中张鲁的五斗米道

  (二十一)关中变乱的平定

  (二十二)关于刘焉刘璋在四川的经历

 六、曹操专权及其与吴、蜀的战争

  (二十三)曹操称魏公

  (二十四)濡须口之战

  (二十五)刘备入主益州及其性格特征

  (二十六)魏国公礼仪上的升级与汉皇后伏氏的结局

  (二十七)曹操攻张鲁,汉中得而复失

 七、曹操之死及其诸子之间的关系

  (二十八)父子兄弟之间——曹操与曹丕、曹植

  (二十九)曹操之薨


《论李贽》
作者:朱永嘉 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9241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32开
页数:351页
定价:49.8

目录:

前 言 /01

上 篇 李贽的生平、思想与为人宗旨

 开场白:从《明史》关于李贽的记载说起 /002

一、李贽的家世及其早年为官经历 /005

二、李贽在云南的任职经历 /014

三、李贽的致仕与出家为僧 /023

四、李贽著述的刊刻及其与耿定向矛盾的爆发 /037

五、关于李贽与耿定向争论的追溯 /047

六、李贽与耿定向的和解 /058

七、李贽的“童心说” /069

八、李贽论何心隐 /073

九、李贽对才、胆、识的议论 /080

十、李贽的佛教生活 /086

十一、李贽论友情 /103

十二、李贽晚年的读书生活 /107

十三、李贽关于文艺创作的观点及其对正史与诸子的评论 /116

十四、李贽晚年的交游 /126

十五、李贽晚年在山西的读书问学 /130

十六、李贽晚年的著述 /138

十七、李贽晚年在南京的三件事 /144

十八、李贽对儒家的批判 /149

十九、李贽《遗言》中的生死观 /157

二十、李贽之死 /165

 

下 篇 毛泽东晚年辑录《史纲评要》二十三篇释读

说 明:关于毛泽东晚年阅读李贽《史纲评要》 /174

第一条 评管仲 /178

第二条 评吴起 /181

第三条 评商鞅、申不害 /186

第四条 评商鞅不从赵良劝说 /190

第五条 评孟子不言利 /194

第六条 评范雎说秦王 /199

第七条 评荀况之学 /220

第八条 评韩非 /227

第九条 评吕不韦 /239

第十条 评秦始皇置郡县 /250

第十一条 评李斯焚书之议 /261

第十二条 评秦二世胡亥继位 /273

第十三条 评赵高杀李斯 /283

第十四条 评子婴杀赵高 /293

第十五条 评刘邦痛骂郦食其 /297

第十六条 评刘邦击筑自歌 /301

第十七条 评董仲舒 /307

第十八条 评盐铁之议 /313

第十九条 评儒生献谶 /319

第二十条 评曹操 /324

第二十一条 评曹操之陈留起兵 /329

第二十二条 评曹操建安十五年令 /333

第二十三条 评诸葛亮 /341

附:读《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347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
作者:朱永嘉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10063
出版时间:2017/5/1
开本:32开
页数:224
定价:46.8

目录:
目  录
序:中国古代变法改制思想资源之历史回顾 01—09

上 篇 从商鞅到韩非——战国时代的改革

前 言:从商鞅变法说起的缘由 003
一、商鞅其人 005
二、《更法》与《画策》 008
三、《农战》 015
四、商鞅变法措施之一 022
五、商鞅变法措施之二 030
六、商鞅个人悲剧性的历史遭遇 040
七、变法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潮流 051
八、从韩非子说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潮 054
九、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比较 057
十、战国时期的儒家 061
十一、韩非子对儒家的批判—— 说《五蠹》 065
十二、从《定法》论法与术 070
十三、韩非子论势 081
十四、小结 087

下 篇 汉儒神学化和王莽改制的失败

前 言 091
一、汉代外戚辅政的历史传统是王莽起家的历史背景 092
二、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096
三、孝元皇后的起家及其如何为王莽上台铺平道路 107
四、王莽其人 112
五、王莽改制的思想资源 116
六、西汉儒学思想的演化 119
七、刘向、刘歆与古文学派的兴起 136
八、元、成、哀、平时期官僚机构的状况和变化 138
九、王莽的改制之一 —— 关于土地制度的变革 143
十、王莽的改制之二 —— 关于官制的改革 150
十一、王莽的改制之三 —— 关于货币改制及其失败 159
十二、王莽统治崩溃的历史过程 181
十三、结束语 192

附:史记·商君列传 195


《刘邦与项羽》
作者:朱永嘉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33981
出版时间:2020/3/1
开本:32开
页数:172
定价:45

目录:
目录

前 言001

一、刘邦的出身及其社会关系009
二、项羽早年的出身与性格特征016
三、陈胜其人及其起兵的经过019
四、刘邦起兵的原因及经过026
五、项梁与项羽起兵的原因与经过032
六、关于陈胜失败的原因041
七、刘邦与项羽进击秦军的比较046
八、鸿门宴——项羽带兵入咸阳以后的失策056
九、楚汉之争070
十、垓下之战,霸王别姬087
十一、田横及贯高之死与五百壮士100
十二、刘邦称帝105
十三、刘邦在洛阳南宫与功臣宿将探讨刘、项成败的原因109
十四、战后军队士兵安置的问题118
十五、刘邦如何论功行赏126
十六、刘邦处置异姓王的问题137
十七、刘邦与知识分子群体147
十八、刘邦关于身后事的安排159

后 记17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