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类学小丛书”五册,历史人类学学术共同体锻造的小书,三十多年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升华,为读者呈现“大一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证明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帝国缩影》: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
《国史家事》:《致身录》在晚明时期横空出世,记载了随同建文帝流亡各地的二十二个臣子……
《女性与亲情文化》: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
《山海故人》:以岛述史,尝试串起东南沿海社会的历史之链。
《市场如何形成》:试图通过鲜活的人和事,对话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 优惠
- 满减
- 超值换购

- 历史
-
《纳粹猎人扬·塞恩》和《鳟鱼之歌:九位女性逃出纳粹集中营的真实故事》是两部交织着黑暗与光明的二战史诗,从追捕者与幸存者的双重视角,揭开了历史的血泪与抗争。
¥58.0 -
理想国出品“钱穆著作系列”四部,荟萃“一代宗师”钱穆先生关于史学、文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的经典著作,还有他与吕思勉、顾颉刚、胡适、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吴宓、梁漱溟、傅斯年、林语堂的交游记事,堪称民国学人的精彩群像。
¥108.0 -
《纸神》由日本知名作家大平一枝执笔,记录了近三十位艺术家、设计师讲述的人与纸的深情故事,全书由日本百年品牌竹尾造纸的六种特种纸打造,不同观感、不同手感,既是内容精良的图书,又是视觉与触感兼美的艺术品。中文版限量发售!
¥24.0 - 查看更多>>
《帝国缩影:明清时期的里社坛与乡厉坛》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作者简介】
刘永华,厦门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麦吉尔大学东亚系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社会经济史。
《国史家事:〈致身录〉与吴江黄溪史氏的命运》
有明一朝,建文朝的历史始终是一种政治禁忌。国史阙失,于是野史传说迭出,以“逊国说”、“从亡说”为主题,不断将建文朝传说推向高潮。作为连接建文出亡传说与隐遁之臣事迹的一部“奇书”——《致身录》在晚明时期横空出世。该书托名吴江黄溪史氏族人史仲彬所作,记载了随同建文帝流亡各地的二十二个臣子的坎坷经历,不仅被众多史家所采信,而且成为人们藉以凭吊建文帝的依据。随着《致身录》的广泛流传,史仲彬以介乎朝臣和粮长之间的模糊身份,相继供奉于嘉兴府和苏州府的乡贤祠,成为家族摆脱困境以及扩展文化声势的重要筹码。另一方面,史仲彬的既有履历始终受到部分文人的深刻质疑,《明史》更是将《致身录》定位为附会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身录》绝不只是一部静态的文本,以它为依托所制造出来的各种副文本所焕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已远远突破“是非真伪”的限定。康熙中岁,随着史氏后裔所发动的历经百余年的文本制造告一段落,“国史”与“家事”终于各安其位。
【作者简介】
吴滔,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先后出版《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嘉定县事:14至20世纪初江南地域社会史研究》(合著)等著作,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女性与亲情文化:基于湘东南“讨鼓旗”的研究》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作者简介】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相关领域研究。著有《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16)《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学术著作奖,2017)等。
《山海故人:明清浙江的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
在中国东南近海海域,特别是浙江、福建沿海,群岛和列岛星罗棋布,孤屿岛礁离散不一,半岛与港湾形态各异,整体上联缀成一串与大陆若即若离、蜿蜒漫长的链状的岛屿,这既是东南沿海人群长期从事海上经济活动、并通过不断迁移和互相接触形成的文化区域,也是历史上连接中国内地与东亚海域的重要贸易纽带。从宋元到明清,王朝海疆经略的转变对东南中国海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岛述史,尝试串起东南沿海社会的历史之链。
【作者简介】
谢湜,中山大学教授、历史学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明清史、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刊物《历史人类学学刊》主任编委。著有《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所有经验事实,尤其是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都被抽象化,成为无具像事实甚至数字,从而留下了大量需要在历史场景中得到落实和丰富的课题。历史学处理的则是鲜活的人和事。本书试图通过鲜活的人和事,对话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深入讨论市场从抽象的逻辑上的形成到具体的运作之间,还需要人们哪些具体的行为与活动。
【作者简介】
黄国信,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等。
《帝国缩影:明清时期的里社坛与乡厉坛》
作者:刘永华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53340
出版时间:2020/1/1
开本:32开
页数:226
定价:49
目录:
自 序
历史上社祭与厉祭的源流
明初里社坛与乡厉坛制度的出台
里社坛、乡厉坛制度的推行
里社坛、乡厉坛祭祀与乡村社会
结 语
后 记
《国史家事:〈致身录〉与吴江黄溪史氏的命运》
作者:吴滔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71009
出版时间:2021/9/1
开本:32开
页数:303
定价:49
目录:
导论
一、家藏秘本
《西村集》
《致身录》
二、力田起家
长充粮长
宗子领祭
家道中落
三、绫绸之利
黄溪兴市
姑苏皋里房
黄溪浜东房
四、文献之家
制造《致身录》
史仲彬其人
请祀追谥
五、变乱黑白
盖棺定论
入祀郡祠
结语
后记
《女性与亲情文化:基于湘东南“讨鼓旗”的研究》
作者:张伟然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63585
出版时间:2020/11/1
开本:32开
页数:226
定价:49
目录:
前言
历史地理学与历史人类学
历史地理与女性研究
本书的缘起及基本构想
湘东南的历史地理背景
“讨鼓旗”
何谓“鼓旗”
“鼓旗”的内容
何以要“讨”
“讨”的权力
“讨”的制约
余论
后母心
问题的提出
慈母心:再婚女性与前夫子女
后母心:对丈夫前妻子女
血缘:在亲情的天平上
1949年以后的变迁
亲情的地域社会类型
附录一关于嫁妆计算的公式
附录二《小白菜》相关民歌及谣谚分布
《山海故人:明清浙江的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
作者:谢湜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61901
出版时间:2020/9/1
开本:32开
页数:380
定价:59
目录:
岛链 1
讨海为生3
岛即是山15
山海之间34
舟山57
方国珍与汤和64
海上藩镇时代78
定海知县缪燧87
玉环125
黄岩十八大姓129
瓯海的神与贼139
李卫与闽粤人156
南田193
奉旨永远封禁196
老本与绿壳船209
长元与大捕船234
新港259
就渔卫商273
化私为公295
沧海桑田319
后记371
《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
作者:黄国信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31027
出版时间:2018/3/1
开本:32开
页数:212
定价:49
目录:
市场是自然的人类行为还是人类设计的秩序 1
食盐走私的市场形成逻辑 67
制度的非正式运作 175
后 记 207
-
超低价16.9元!广西师大出版社《梦游进入新世界:12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出现》,著名中世纪史学家、《企鹅欧洲史》作者克里斯·威克姆,破解西欧文明的内核。
¥16.9 -
《本雅明档案》16开精装,德国瓦尔特·本雅明档案馆倾力编纂。原滋原味的本雅明档案,包含手稿、图标、符号、住宅、笔记本、谜语……互相交织,呈现精彩生动的文化细节
¥45.0 -
《纳粹猎人扬·塞恩》和《鳟鱼之歌:九位女性逃出纳粹集中营的真实故事》是两部交织着黑暗与光明的二战史诗,从追捕者与幸存者的双重视角,揭开了历史的血泪与抗争。
¥58.0 -
理想国出品“钱穆著作系列”四部,荟萃“一代宗师”钱穆先生关于史学、文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的经典著作,还有他与吕思勉、顾颉刚、胡适、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吴宓、梁漱溟、傅斯年、林语堂的交游记事,堪称民国学人的精彩群像。
¥108.0 -
“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三册,汇集美英两国学者关于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包含对黑格尔社会理论哲学基础、阿多诺社会学思想、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等内容的深刻解读。
¥119.0 -
《赵朴初文集》精装全2册,收录赵朴初1942年至1999年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等共297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与主要思想。
¥56.0 -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出自汪丁丁教授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包含百余幅插图,帮助读者在三重转型期中国,学习社会生活的智慧
¥25.0 -
函套装《史记》精装典藏本全3册,1130页,重约5斤。原文+译文+插图,简体横排,体例清晰,可作为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历史的普及本,也可作为无障碍阅读版本之选。
¥55.0 -
“历史人类学小丛书”五册,历史人类学学术共同体锻造的小书,三十多年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升华,为读者呈现“大一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证明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99.0 -
广西师大出版社《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道路》,著名汉学家周锡瑞弟子朱孝远教授代表作,通过引用大量原始文献,聚焦德意志近代化过程中普通人所起的作用,以此视角来考察德国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以及如何促进德国近代化,是国内研究宗教改革的重要著作。
¥22.0
★32开精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刘永华,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社会经济史。
★吴滔,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相关领域研究。
★谢湜,中山大学教授、历史学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明清史、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黄国信,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