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傀儡丑”技艺的整理与研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地区“高甲戏”中的“傀儡丑”表演,进行了详细的历史考证、技艺记录整理和理论探讨。
高甲戏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其“傀儡丑”更是戏剧中模仿木偶表演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书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梳理“傀儡丑”的历史源流,全面记录整理“傀儡丑”的表演程式和代表性折子戏身段谱,挖掘传统戏曲表演在现代剧场的拓展与创新,探讨戏曲表演美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艺术教育。
- 优惠
- 超值换购

- 民俗风物
-
【2025年3月新书】《黄梅戏源流考辨》由知名学者眉睫编写,主要研究别霁林、何元炳、钟谷、程演生、桂遇秋等人,同时结合地方志、《申报》等文献,深入探讨黄梅戏剧种名称的形成与确立,汇编、考辨了历代黄梅戏文献,还原了黄梅戏历史的真相。
¥60.0 -
超低价18.8元!《中国的水神》作为第一代神话学研究者、民俗学家黄芝岗的代表作,囊括上百部前人笔记、各地方志、民间传说,结合30幅珍品画作、书影图片,带领读者一窥诸姓水神的源起与演变,探索各地水神信仰。
¥18.8 -
《图说中国传统行业》《图说中国诞生礼仪》,专业学者编撰,大量精美彩图+文献史料+考古成果,解读我国传统行业、诞生礼仪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2.0 - 查看更多>>
所谓“傀儡丑”,是指戏剧表演中演员模仿傀儡(如提线木偶、掌中木偶、皮影等)的表演,此类表演大多运用于人戏的丑角表演中,故被称为“傀儡丑”。
众所周知,木偶的表演是模仿人的,而“傀儡丑”则是“人模仿偶”。戏剧表演中对傀儡的模仿是一种非常有趣而独特的表演形态。演员在戏剧演出中模仿各类偶戏的动作,有的甚至形成整套程式。这在戏剧表演的肢体语言中显得颇为另类,但存在于不少戏曲剧种中,如梨园戏、莆仙戏、川剧、京剧、高甲戏、潮剧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有趣的现象。不仅国内如此,国外的戏剧舞台如日本的歌舞伎等也有类似的情形。在欧美国家的后现代剧场中,模仿傀儡的表演亦是一种独特的肢体语汇。
福建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演员在表演中模仿木偶的动作,这种模仿不是零星的、偶然的,而是与丑角表演美学紧密相连,逐步发展出成套的表演程式,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行当,俗称“傀儡丑”。
广义的“傀儡丑”包括“提线傀儡丑”和“掌中傀儡丑”(又称“布袋戏丑”“布袋木偶丑”“掌中木偶丑”),分别模仿悬丝木偶和掌中木偶。狭义的“傀儡丑”则单指“提线傀儡丑”,又称“嘉礼丑”。本书取广义论之。
本书采用学界*有效率的文献分析(textual analysis)与田野调查并重的研究方法,辅以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联结现代科技进行保存研究。全书架构完整,包含七章。绪论详细说明全书要旨,特别提到台湾传统艺术中心执行多年的戏曲文物数字典藏成果,可说观察入微。第一、二章分别探究高甲戏的源流与行当分类,以及“傀儡丑”的历史渊源,引证多源,反复推敲,提出论证,令人折服。完成前两章的基础论述,第三章即进入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详细解说高甲戏“傀儡丑”的表演程式,分析高甲戏“傀儡丑”如何向兄弟剧种提线傀儡与掌中傀儡这两种木偶戏学习,吸纳两者表演程式的精粹,开创高甲戏“傀儡丑”丰富的表演特质。第四章更以高甲戏著名的戏出中“傀儡丑”的折子实例,例如《伍通报》《王海走》《跳加官》《小七送书》《凤冠梦》和《班头爷》这六个折子,细密解析“傀儡丑”的表演身段谱。第五章更深入探索“傀儡丑”独特的表演美学,探讨“身体即是刷场”的观,点,令人激赏。在本章作者更深入探讨三个议题:从偶人到人偶的形态与风格,神似与偶趣,双重扮演。第六章可说是本研究的结论,论述如何拓展与延伸“傀儡丑”技艺,明确指出高甲戏“傀儡丑”如何跨界与创新,丰富“傀儡丑”的表演特质。
本书表面上虽只是研究一个剧种的“傀儡丑”,实际上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高甲戏一个剧种,超越了戏曲艺术,它研究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这就是演员——不论是戏曲演员还是话剧、歌剧、舞剧等舞台艺术的演员,在运用自己身体的时候如何创造独特的技巧。
吴慧颖,厦门市台湾地区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闽台艺术、戏剧理论和闽南文化。
《高甲戏“傀儡丑”技艺的整理与研究》
作者:吴慧颖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50506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352
定价:248元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高甲戏的源流与行当分类
第一节 高甲戏的源流
第二节 高甲戏的行当及表演
第三节 高甲戏的丑角
第二章 “傀儡丑”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偶戏与戏曲的渊源:从“肉傀儡”的争议谈起
第二节 高甲戏“傀儡丑”的形成
第三章 高甲戏“傀儡丑”的表演程式
第一节 提线傀儡丑基本程式(一)
第二节 提线傀儡丑基本程式(二)
第三节 掌中傀儡丑基本程式(三)
第四章 高甲戏“傀儡丑”折子戏身段谱
第一节《伍通报》身段谱
第二节《王海行》身段谱
第三节《跳加官》身段谱
第四节《小七送书》身段谱
第五节《凤冠梦·提亲》身段谱
第六节《班头爷》身段谱
第五章“身体就是剧场”:从傀儡出发的表演美学
第一节 从“偶人”到“人偶”:形态与风格
第二节 神似与偶趣
第三节 双重扮演
第六章“傀儡丑”技艺的拓展与延伸
第一节 现代剧场与高甲戏“傀儡丑”
第二节 跨界融合的“人偶”与“偶人”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傀儡丑”的传承创新
附录:代表性折子戏曲谱
参考书目
-
《1917年3月:改变世界的一个月》作为普利策奖获奖者威尔·英格伦的经典历史叙事作品,以非常戏剧性的叙事手法和极富文学性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展现了1917年3月这个关键性时间点——美国加入“一战”,俄国拥抱革命。
¥25.0 -
影印本《庚子海外纪事》全两册,记录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外交文电、公牍,及西方报纸对庚子事件所作的评论,是研究庚子国难尤其是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外关系的重要材料。
¥39.9 -
影印本《蓬窗日録》全4册,16开精装,明代陈全之所撰的一部综合性笔记,记述风土人情、地理物产、藩镇赋役、边务漕运、水利驿传、马政盐政等方面,是珍贵的史料文献
¥79.0 -
近代中医大师著作4册,精选清末名医张山雷、曹颖甫的经典医学佳作,其内容见解独特深刻,论述详尽明了,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65.0 -
学者郑非力作“帝国三部曲”前两卷《帝国的技艺》《帝国的失败》。以全新的视角,深入剖析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揭示那些影响帝国命运的关键因素。被誉为“中文世界难得的帝国史佳作”!
¥66.0 -
《百位院士谈教育》全两册,荟集百余位院士访谈实录,从量子物理到人文社科,院士打破学科壁垒,以跨界视角重构教育认知,为广大家长提供全景式思维盛宴,堪称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思想指南。
¥36.0 -
一部书读懂全部佛学精要!影印本《宗镜录》,16开布面精装。永明延寿大师代表作,广收大乘经论及印度、中国历代圣贤的著作,以详述佛法要义与经论妙旨。
¥179.0 -
佛学典籍影印本《华严义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任选!16开布面精装,深入阐释和说明《华严经》《摩诃止观》,对于理解佛教思想、修行和实践均具有重要价值。
¥75.0-170.0 -
影印本《海防纂要》全五册,是明末名臣王在晋任职浙江提刑按察使期间,编纂的一部全面介绍明代海防的专题著述。全书共分十三卷,不仅有对朝鲜、日本的国情考察,还有御倭、防海等战略研究,并记录了永乐至万历年间四十余次抗倭大捷。
¥94.0 -
影印本《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3册,收序至卷七,记载明代众多南方沿海地带花木、鸟兽、珍玩,堪称一部活生生的“博物志”。前有清代刘喜海手书题跋、李时英与作者自序
¥59.0
★16开平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福建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成套的表演程式,并且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行当
★本书采用学界*有效率的文献分析(textual analysis)与田野调查并重的研究方法,辅以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联结现代科技进行保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