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傀儡丑”技艺的整理与研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地区“高甲戏”中的“傀儡丑”表演,进行了详细的历史考证、技艺记录整理和理论探讨。
高甲戏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其“傀儡丑”更是戏剧中模仿木偶表演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书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梳理“傀儡丑”的历史源流,全面记录整理“傀儡丑”的表演程式和代表性折子戏身段谱,挖掘传统戏曲表演在现代剧场的拓展与创新,探讨戏曲表演美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艺术教育。
- 优惠
- 超值换购

- 民俗风物
-
《华西旅行考察记》和《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通过英日两国外交官员的忠实记录,还原清朝末年华北、西北、西南、华中、东南多地的名山胜水、人文景观和社会风貌。
¥34.8 -
仅19.9元!《长安大录》是当代散文家朱鸿对长安地理、历史、建筑、宗教和艺术的叙述之作,彩色印刷、图文并茂,详细考察了长安的六山、五原、三川、八河、二池、皇宫、帝陵、寺庙等名胜古迹,及美食、戏曲、节庆、习俗等民间文化。
¥19.9 -
仅14.9元!《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1-2),真实记录了300多个藏族各个文化领域中的精英人物,其中有专业学者、诗人作家、民间艺人,也有藏医传承人、天文历算家、手工艺者,他们身上体现出*具代表性的藏人文化。
¥14.9 - 查看更多>>
所谓“傀儡丑”,是指戏剧表演中演员模仿傀儡(如提线木偶、掌中木偶、皮影等)的表演,此类表演大多运用于人戏的丑角表演中,故被称为“傀儡丑”。
众所周知,木偶的表演是模仿人的,而“傀儡丑”则是“人模仿偶”。戏剧表演中对傀儡的模仿是一种非常有趣而独特的表演形态。演员在戏剧演出中模仿各类偶戏的动作,有的甚至形成整套程式。这在戏剧表演的肢体语言中显得颇为另类,但存在于不少戏曲剧种中,如梨园戏、莆仙戏、川剧、京剧、高甲戏、潮剧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有趣的现象。不仅国内如此,国外的戏剧舞台如日本的歌舞伎等也有类似的情形。在欧美国家的后现代剧场中,模仿傀儡的表演亦是一种独特的肢体语汇。
福建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演员在表演中模仿木偶的动作,这种模仿不是零星的、偶然的,而是与丑角表演美学紧密相连,逐步发展出成套的表演程式,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行当,俗称“傀儡丑”。
广义的“傀儡丑”包括“提线傀儡丑”和“掌中傀儡丑”(又称“布袋戏丑”“布袋木偶丑”“掌中木偶丑”),分别模仿悬丝木偶和掌中木偶。狭义的“傀儡丑”则单指“提线傀儡丑”,又称“嘉礼丑”。本书取广义论之。
本书采用学界*有效率的文献分析(textual analysis)与田野调查并重的研究方法,辅以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联结现代科技进行保存研究。全书架构完整,包含七章。绪论详细说明全书要旨,特别提到台湾传统艺术中心执行多年的戏曲文物数字典藏成果,可说观察入微。第一、二章分别探究高甲戏的源流与行当分类,以及“傀儡丑”的历史渊源,引证多源,反复推敲,提出论证,令人折服。完成前两章的基础论述,第三章即进入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详细解说高甲戏“傀儡丑”的表演程式,分析高甲戏“傀儡丑”如何向兄弟剧种提线傀儡与掌中傀儡这两种木偶戏学习,吸纳两者表演程式的精粹,开创高甲戏“傀儡丑”丰富的表演特质。第四章更以高甲戏著名的戏出中“傀儡丑”的折子实例,例如《伍通报》《王海走》《跳加官》《小七送书》《凤冠梦》和《班头爷》这六个折子,细密解析“傀儡丑”的表演身段谱。第五章更深入探索“傀儡丑”独特的表演美学,探讨“身体即是刷场”的观,点,令人激赏。在本章作者更深入探讨三个议题:从偶人到人偶的形态与风格,神似与偶趣,双重扮演。第六章可说是本研究的结论,论述如何拓展与延伸“傀儡丑”技艺,明确指出高甲戏“傀儡丑”如何跨界与创新,丰富“傀儡丑”的表演特质。
本书表面上虽只是研究一个剧种的“傀儡丑”,实际上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高甲戏一个剧种,超越了戏曲艺术,它研究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这就是演员——不论是戏曲演员还是话剧、歌剧、舞剧等舞台艺术的演员,在运用自己身体的时候如何创造独特的技巧。
吴慧颖,厦门市台湾地区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闽台艺术、戏剧理论和闽南文化。
《高甲戏“傀儡丑”技艺的整理与研究》
作者:吴慧颖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50506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352
定价:248元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高甲戏的源流与行当分类
第一节 高甲戏的源流
第二节 高甲戏的行当及表演
第三节 高甲戏的丑角
第二章 “傀儡丑”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偶戏与戏曲的渊源:从“肉傀儡”的争议谈起
第二节 高甲戏“傀儡丑”的形成
第三章 高甲戏“傀儡丑”的表演程式
第一节 提线傀儡丑基本程式(一)
第二节 提线傀儡丑基本程式(二)
第三节 掌中傀儡丑基本程式(三)
第四章 高甲戏“傀儡丑”折子戏身段谱
第一节《伍通报》身段谱
第二节《王海行》身段谱
第三节《跳加官》身段谱
第四节《小七送书》身段谱
第五节《凤冠梦·提亲》身段谱
第六节《班头爷》身段谱
第五章“身体就是剧场”:从傀儡出发的表演美学
第一节 从“偶人”到“人偶”:形态与风格
第二节 神似与偶趣
第三节 双重扮演
第六章“傀儡丑”技艺的拓展与延伸
第一节 现代剧场与高甲戏“傀儡丑”
第二节 跨界融合的“人偶”与“偶人”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傀儡丑”的传承创新
附录:代表性折子戏曲谱
参考书目
-
广西师大出版社《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台湾著名法学家黄源盛著,中国法制史研究首屈一指的经典,逾40年心血,深入探寻两汉春秋断狱与《唐律》思想的儒家法学
¥28.0 -
《华西旅行考察记》和《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通过英日两国外交官员的忠实记录,还原清朝末年华北、西北、西南、华中、东南多地的名山胜水、人文景观和社会风貌。
¥34.8 -
“戴国煇讲台湾”系列三册,编选了《戴国煇全集》有关台湾历史精华,经过十年筹备,是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戴国煇作为海内外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台湾近代史研究的开拓者、“统派的理论家”。
¥59.9 -
《中华大典·天文典》之【历法】【仪象】【天文】分典任选!分类汇编上起先秦、下至清末极具研究价值的古代天文学文献,全方位呈现我国古代天文学遗产的整体风貌。
¥54.0-289.0 -
理想国出品《“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1895-1945》,豆瓣8.6分,总达505页,审视日本崛起与崩溃的多重原因,全景式呈现日本帝国兴衰起落的50年。
¥39.0 -
《二战德军虎式坦克全景战史》全四卷,总达1100多页,重约4斤,全面记述“虎”式坦克部队战史,超过2000幅珍贵历史图片,首度呈现装甲战史上震撼的血火篇章!
¥36.0 -
《近现代中国与大航海时代》,16开布面精装、铜版纸全彩印刷,海军舰船史学者姚开阳精心绘制,以大量精致彩图与详细文字,描述近代史上中国所遭遇的“炮舰外交”。
¥45.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温故书坊”3册,汇聚白先勇、谢泳、张元济等众名家的精粹之作,史料鲜活、观点独到、插图珍贵,以今日视角反思与审视历史,可读性与研究价值兼备
¥36.0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梅里维尔《罗马三巨头》精装,图文并茂,史料翔实,生动讲述从苏拉到屋大维,罗马前、后三巨头的崛起与瓦解,剖析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演变的原因与路径
¥24.0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拉塞尔·赫尔曼·康维尔《海斯总统传:南北战争与美利坚统一的再造》,以全新的视角,图文并茂地解读海斯总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美利坚硝烟弥漫的历史。
¥27.0
★16开平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福建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成套的表演程式,并且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行当
★本书采用学界*有效率的文献分析(textual analysis)与田野调查并重的研究方法,辅以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联结现代科技进行保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