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天文典》之【历法】【仪象】【天文】分典任选!分类汇编上起先秦、下至清末极具研究价值的古代天文学文献,全方位呈现我国古代天文学遗产的整体风貌。
古代天文学并非现代意义的「天文学」,古代“天文”一词*早出现在《易经》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
古代天文学遗产是现代人洞察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同时也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天文典》所记载的天文学内容,保留了大量关于古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优惠
- 超值换购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数据。
中国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为了适应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检索的需要,1988年海内外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倡议,在已有类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一部新的类书《中华大典》。
《中华大典》在钱钟书、冯友兰、钱学森和季羡林等300多位学者的联名呼吁下于1992年启动编撰。25年后,这部包含了24个典、116个分典的皇皇巨著于2017年底宣告竣工,由广大专家学者和全国各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出版单位积极参与,成为了中国涵盖范围*大、字数*多、门类*全的类书。
国务院在关于编纂《中华大典》问题的批覆中指出,编纂《中华大典》“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所收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约三万种,达七亿多字,分为二十四个典,近百个分典,内容广博,规模宏大上则所未有。这项工作从开始起就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为《中华大典》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认真编好中华大典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李鹏的题词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坚持科学态度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尽量采用古精校精刻本,优先采用我国建国后文献学和考古学的优秀成果。对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不同学派的数据,兼收并蓄。运用现代图书分类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精选、精编,力求便于检索、准确可信。
《中华大典·天文典·历法分典》
(一)《历法分典》以《中华大典》的编纂宗旨为依据,汇编从先秦到清末关于中国历法的资料性文献,以供天文学、科学史工作者及一般读者参考和检索。
(二)《历法分典》主要收录与历法相关的资料,其编纂目标是与《天文分典》《仪象分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天文学的完整资料性文献。《历法分典》收绿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历代历法的综合性述评、历代历法的术文、记述历法工作的史实、文学作品中与历法相关的材料及从社会文化视角对层法的相关评论等,以期垫体涵盖历法在古代社会扮演科学与社会双重角色的相关内容。
(三)《历法分典》的经目和纬日设置较为独特,主要根据历法自身的特点而编纂,一方面保持历法术文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中华大典》的整体编纂特点,故不同于《中华大典·天文典》的其他各分典。
(四)《历法分典》的经纬目设置按时间顺序,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总部,每个总部下面设总论、分论、纪事、艺文、著录、杂录五个部分。
(五)《历法分典》的总论部分收绿相关历史时期对于历法工作的总体性论述。分论收集历代历法的术文资料及存世的若干历日、历注,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纪事收录与历法创制、改革、颁赐、使用等相关的文献资料。艺文部分收绿与历法相关的诗、词等相关资料。杂绿收集与历法相关的述评资料,并略依时代先后排列。
(六)鉴于各种理论资料之间的数量不平衡,对以上经纬目根据资料实际情况,则按照内容多者从严、内容少者从宽的原则进行处理。
(七)《历法分典》的收录范围,除历代王朝创制实行的历法之外,还包括古代传入中国译成汉文的印度历法、回回历法以及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洋历法等资料,而中国境内如藏历、彝族历法等少数民族历法不在收录范围。
(八)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天文历法专家的文献资料,《中华大典·天文典》设有专门的纬目进行编纂梳理。为避免重复,与历法相关的人物传记资料除相关内容因编纂内容需要外,一般不予收录。为了保持术文的完鳖性,经编纂委员会讨论确定,仍按传统律历志的编纂方式,把与律相关的内容入。
(九)所收资料一依底本,懂改正明显的脱讹衍倒。历法术文资料,主要依据陈美东先生所着的《历代律历志校正》改正。
(十)资料标明出处,包括朝代、书名、作者名、篇名或卷次。对卷帙浩繁、编制复杂之巨著,则兼标卷次及篇名,以利读者查核。本书采用新式标点。对古籍的省略处,用【略]标出。全书之末附主要引用书目。书目包括书名、作者(编者)、时(年)代、版本等内容。
(十一)本书为集体编纂。《天文典》总主编江晓原负责全域工作,《历法分典》主编董煜字负责具体的组织编纂工作,钮卫星、汪小虎、陈志辉、宋神秘、马伟华、吴慧、李辉等参与了具体的编纂工作。其工作程序是:首先由主编提出全书编纂大纲,由各部主编根据大纲完成样稿。继而由编纂人员分头辑绿资料,各部主编加以去取、分类并按时代先后编纂,然后再由本书主编统稿。校对人员核对原书,斟酌标点。
(十二)《历法分典》为历代类书所无,如何将古代历法文献以现代方式作完整的、有体系的呈现,这是一次新的探索。
《中华大典·天文典·仪象分典》
一、《仪象分典》以《中华大典》的编纂宗旨爲依据,汇编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古天文仪器方面的资料性文献,以供天文学、科学史工作者及一般读者参考和检索。
二、《仪象分典》主要收录中国古天文仪器的相关资料,其编纂目标是与《历法分典》《天文分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爲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完整资料性文献。《仪象分典》收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观测仪器、天象演示示仪器、时间测量仪器的制作、使用记绿和描述以及与天文工作相关的记述。
三、经目:《仪象分典》下设观测仪器总部、演示仪器总部、时间测量仪器总部等三个一级经目。各总部根据内容需要下设若干「部」作爲二级经目。观测仪器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使用及相关知识,下设圭表部和浑仪部。演示仪器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天象演示仪器的制作、使用及有关知识。时间测量仪器总部主要收录与中国古代时间测量仪器的制作、使用有关的知识,下设日晷部和漏刻部。
四、纬目:本分典在二级经目下设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杂录、图表等纬目。各纬目含义和所收内容服从《中华大典》「编纂通则」的规定,并遵循按需而设的原则。
五、《仪象分典》收绿资料的范围上起先秦、下讫清末。因各代存世资料分布不均,因此明代以前尽量收全,明代以后特别是清中后期的资料则收录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六、所收资料一依底本,并改正明显的脱、讹、衍、倒。异体字改爲通用字,缺笔的避讳字直接改正。补出或改正的正确字用(〕标出,原文错字用()标出。对古籍的省略处,用(略]标出。本书采用新式标点。
七、资料标明出处,包括朝代、作者、书名。对卷帙浩繁、编制复杂之巨著,则兼标卷次及篇名,以利读者查核。对古籍卷次的书写方式,亦依《中华大典》凡例。全书之末附主要引用书目。书目包括书名、作者(编者)、时(年)代、版本等内容。
八、本书爲集体编纂。《天文典》总主编江晓原负责全域工作,《仪象分典》主编江晓原、副主编董煜宇、钮卫星负责具体的组织编纂工作,周利群、陈志辉、玉宏晨、陈月儿、潘钺、杨泽嵩、李月白、胡晗、靳志佳等参与了具体的编纂工作。其工作程序是:首先由分典主编提出全书编纂大纲,确立本分典经纬目设置,拟定收录之书目,与各部主编商定选材之原则和收录之内容;然后各总部负责人将相关内容编纂至各经纬目之下,形成初稿:校对人员核对原书,对初稿进行标点;最后分典主编对全书进行统稿。
九、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书的编纂肯定不能尽善,其中错误难免,望学术界同行不吝批评指正。
《中华大典·天文典·天文分典》
一、《天文分典》以《中华大典》的编纂宗旨爲依据,汇编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古天文方面的资料性文献,以供天文学、科学史工作者及一般读者参考和检索。
二、《天文分典》主要收录中国的古天文资料,其编纂目标是与《历法分典》、《仪象分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完整资料性文献。《天文分典》收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关于天地宇宙的认识和相关学说、关于日月五星和恒星的知识、对各种天文现象的记绿和描述以及对天人关系的相关记述。作爲从事天文活动的主角,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有关传记资料也统一收录在本分典中。
三、经目:《天文分典》下设天地总部、天象记录总部、七曜总部、星辰总部、天人感应总部、天学家总部等六个一级经目。各总部根据内容需要下设若干「部」作爲二级经目。
(一)天地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本土及域外来华并产生影响的有关宇宙起源和宇宙结构的学说,下设天地本原部、天地结构部和域外来华学说部。
(二)天象记绿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对各种天文现象的记绿和描述,下设日食部、月食部、太阳黑子部、月掩行星部、客星部、彗星部、流星雨部和陨石部。
(三)七跃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有关日月五星的知识,主要偏重该七大天体的相关运动状态、物理特性等方面的记述,描述和推算七大天体之运动和对日月交食等现象进行预测的数理内容则收绿在《历法分典》中。该总部下设总论部、日部、月部、水星部、金星部、火星部、木星部和土星部。
(四)星辰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有关全天恒星的知识,主要涉及恒星天区的划分、星官(星座)的设立、星图的绘制和星表的测定等,下设总论部、三垣部和二十八宿部。
(五)天人感应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有关天人关系的理论和记述,下设总论部、阴阳五行部、分野部、灾祥部和人事部°
(六)天学家总部主要收录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这个职业群体的有关记述和传记资料,下设总论部、先秦部、两汉部、魏晋南北朝部、隋唐部、五代两宋部、金辽元部、明清部。
四、纬目:本分典在二级经目下设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杂录、图表等纬目。各纬目含义和所收内容服从《中华大典》「编纂通则」的规定,并遵循按需而设的原则,部分经目下不设个别纬目,如『图表』主要设在『星辰总部』之下,而「传记』仅设在「天学家总部』经目之下。
五、《天文分典》收绿资料的范围上起先秦、下清末,因各代存世资料分布不均,因此明代以前尽量收全,明代以后特别是清中后期的资料则收录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六、所收资料一依底本,并改正明显的脱、讹、衍、倒,异体字改爲通用字,缺笔的避讳字直接改正。补出或改正的正确字用『〔〕』标出,原文错字用『()』标出。对古籍引用的省略处,用『【略】』标出。本书采用新式标点。
七、资料标明出处,包括朝代、作者、书名。对卷帙浩繁、编制复杂之巨著,则兼标卷次及篇名,以利读者查核。对古籍卷次的书写方式,亦依《中华大典》凡例。全书之末附主要引用书目书目包括书名、作者(编者)、时(年)代、版本等内容。
八、本书爲集体编纂。《天文典》总主编江晓原负责全域工作,《天文分典》主编钮卫星负责具体的组织编纂工作,董煜宇、陈志辉、周元、宋神秘、吴慧等参与了具体的编纂工作。其工作程序是:首先由分典主编提出全书编纂大网,确立本分典经纬目设置,拟定收录之书目,与各部主编商定选材之原则和收录之内容;,然后各总部负责人将相关内容编纂至各经纬目之下,形成初稿;校对人员核对原书,对初稿进行标点:最后分典主编对全书进行统稿。
九、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书的编纂肯定不能尽善,其中错误难免,望学术界同行不吝批评指正。
《中华大典·天文典·历法分典》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2173
出版时间:2012/3/1
开本:16开
页数:1234
定价:350
目录:
先秦总部
总论
分论
纪事
著录
艺文
杂录
两汉总部
总论
分论
纪事
著录
艺文
杂录
魏晋南北朝总部
《中华大典·天文典·天文分典》(全三册)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78423
出版时间:2014/5/1
开本:16开
页数:3572
定价:1000
目录:
天地总部
天地本原部
天地结构部
域外来华学说部
天象记录总部
日食部
月食部
太阳黑子部
月掩行星部
客星部
彗星部
流星雨部
陨石部
七曜总部
总论部
日部
月部
水星部
金星部
火星部
木星部
土星部
星辰总部
总论部
三垣部
二十八宿
天人感应总部
总论部
阴阳五行部
分野部
灾祥部
人事部
天学家总部
总论部
先秦部
两汉部
魏晋南北朝部
隋唐部
五代两宋部
金辽元部
明清部
引用书目
《中华大典·天文典·仪象分典》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 编纂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02586
出版时间:2015/8/1
开本:16开
页数:578
定价:180
目录:
观测仪器总部
圭表部
浑仪部
演示仪器总部
时间测量仪器总部
日晷部
漏刻部
引用书目
-
纸页上的美国政治史!《法律的颜色》《首届国会》,32开精装,图文并茂。案例分析+资料解读,透析美式种族隔离;独立章节+诗般话语,讲述美国政治体制构建的曲折故事
¥36.0 -
《中华大典·天文典》之【历法】【仪象】【天文】分典任选!分类汇编上起先秦、下至清末极具研究价值的古代天文学文献,全方位呈现我国古代天文学遗产的整体风貌。
¥54.0-289.0 -
《二战德军虎式坦克全景战史》全四卷,总达1100多页,重约4斤,全面记述“虎”式坦克部队战史,超过2000幅珍贵历史图片,首度呈现装甲战史上震撼的血火篇章!
¥36.0 -
理想国出品《“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1895-1945》,豆瓣8.6分,总达505页,审视日本崛起与崩溃的多重原因,全景式呈现日本帝国兴衰起落的50年。
¥39.0 -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学者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第二版)》,对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征引丰富,史料扎实,可供相关领域读者研究与参读
¥35.0 -
《近现代中国与大航海时代》,16开布面精装、铜版纸全彩印刷,海军舰船史学者姚开阳精心绘制,以大量精致彩图与详细文字,描述近代史上中国所遭遇的“炮舰外交”。
¥45.0 -
【限时直降】“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全15册,16开精装,总重29斤。关东、荆楚、吴越,巴蜀、徽州、客家……一部对中国传统乡村图景的全面记录。特惠活动结束即刻恢复原团购价2970元!【本书由出版社代发,48小时内发货(不含节假日),请与其他图书分开下单】
¥2200.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温故书坊”3册,汇聚白先勇、谢泳、张元济等众名家的精粹之作,史料鲜活、观点独到、插图珍贵,以今日视角反思与审视历史,可读性与研究价值兼备
¥36.0 -
《中国抗战大后方中间党派文献资料选编》全两册,精选章伯钧、罗隆基、张东荪、梁漱溟、沈钧儒、史良等中间党派人士,在抗日战争大后方关于宪政、民主、自由的呐喊。
¥36.0 -
《中华大典·地学典》之【气象】【测绘】【海洋】【自然地理】分典任选!系统整理各分支学科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文献,运用传统类书的方法编纂,准确翔实、便于检索。
¥95.0-199.0
★16开精装,重庆出版社出版
★《中华大典》所收的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历史、农学、林学、医学、药学、地学、天文学、语言学等各门学科,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著名学者任继愈、程千帆、戴逸、吴文俊、傅熹年、卞孝萱、葛剑雄、白化文等人担任《中华大典》编委会成员
★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之首
★《天文典》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担当主编
★《天文典》分类汇编、甄选了中国历代古籍中极有价值的天学记录,再现了中国辉煌的天学遗产
★《天文典》包括《历法分典》、《天文分典》和《仪象分典》三个分典,编纂耗时8年,总字数达1096万字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有自然旧斑点,介意的读者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