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低价】“西人中华西南行纪”3册,收录19世纪外国人旅行中国时的日记、书信、笔记、观察日志和历史文件等,内有时人所绘之精美插图和地图,展现当时中国的风土民情和社会状态
《江行五月》,英国著名探险家、博物学家托马斯·布莱基斯顿于19世纪下半叶考察中国扬子江地区的笔记,集中展现当时中国的航道险易、地质及煤铁资源方面的情况。
《金沙江》,根据1879年初版校订。英籍军人威廉·约翰·吉尔上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察笔记,涉及广大范围内差异巨大的地理、历史与文化面貌,也涉及19世纪中后期中国西南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
《马嘉理行纪》,“烟台条约”起因人物、“马嘉理事件”主角,英国籍探险家马嘉理的观察笔记,记录了大量当时中国的民风民俗、政治背景和事件、天气、建筑、风景、矿产、地质、地理甚至服饰状况。
- 优惠
- 超值换购

- 历史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中华帝国的大门洞开,西方人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境内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的考察和观察所留下的文献记载,向来受到学术界与社会大众较普遍的关注,也得到中国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领域专家的重视。
分册介绍
《江行五月》
本书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由几名英国人组成的“扬子江上游探险队”从上海出发,溯长江而上至四川屏山再沿江返回,历时五个月中对长江及其沿江地区进行考察的详细记录。考察记录翔实,观测方法比较科学,插图精美,对于我们了解一百多年前的长江及其沿岸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生活状况很有价值。
作者简介
托马斯·布莱基斯顿(Thomas W. Blakiston),英国著名探险家、博物学家,皇家地理学会会员。1832年12月27日出生于英国汉普郡利明顿,曾在皇家炮兵团获授中尉,服役于英格兰、爱尔兰、加拿大新斯科舍等地,并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1858年至1859年,他参加“帕利斯尔探险队”前往加拿大西部考察。1861年,他组建“扬子江上游考察队”,溯中国扬子江而上,到达今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原屏山县城)。从军队退役之后,他又前往日本考察。长期在该国从事博物学研究,并编制了日本北部的鸟类目录。1885年,他移居美国,并为美国国家博物馆撰写其研究成果。1891年10月15日,布莱基斯顿因患肺炎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哥去世。
《金沙江》
作为一个探险家,吉尔在短暂的一生中,足迹遍及中亚、西亚、北非及中国的广大地区。本书虽然主要是其中国之行的记录,但亨利·尤里编撰的《吉尔上尉小传》,实际上已概括了吉尔一生中大部分的探险与考察历程。
本书涉及广大区域范围内差异巨大的地理、历史与文化面貌,也涉及19世纪中后期上述地区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译者虽然尽了很大努力,但仍感翻译本中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由于前面所述的特点,也导致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可想而知的难度。
此书译自《金沙江》第二版,书中注释较为复杂。凡未加说明的皆是吉尔的原注,此外还有尤里和译者的注释,则分别进行了标注,特此说明。
作者简介
威廉·约翰·吉尔(William John Gill),1843年9月出生于印度班加罗尔(Bangalore),1862年,进入英国皇家军事学院。1873年以后,他曾前往波斯、印度、中国、巴尔干、土耳其和北非等地探险考察。1882年,英国入侵埃及,吉尔前往西奈沙漠搜集情报,于8月11日为贝都因人(Bedouin)所杀。
《马嘉理行纪》
“马嘉理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也使马嘉理成为历史名人。
本书收集了马嘉理在中国学习、工作时期的书信、日记和考察工作日志,特别是他奉命“探路”,从汉口出发沿长江上溯,再穿越贵州、云南进入缅甸的行程中所写的详细日志和书信,对于我们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的习俗、观念和某些社会现象很有价值。
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和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马嘉理于1846年出生于印度,并于1867年3月,以不满21岁的年纪来到中国,直至28岁生命终结于中国云南的一个边境山寨。其间,仅返回自己的故乡一次。在中国的七年间,他不仅掌握了中文这门古老深奥的语言和文字,能在旅途中,抱着令我们现代人也觉得头疼的竖版大部头了解我们的历史,而且,足迹遍及北京、福建、台湾、山东、上海,并上溯长江,深入当时鲜有外国人进入的蛮荒之地:贵州和云南,并出境到达缅甸,目的是为英国寻求西南的通商之路。
大部分听说“马嘉理”这个名字的人,多是来自历史书上的“马嘉理事件”,及由此引发的“烟台条约”。
马嘉理当时的工作,不可避免地肩负着作为英国人了解中国状况的“间谍”作用,工作性质加上自身广博的兴趣,让他的书信和日记呈现出庞杂的内容,涵括广泛,记录了大量当时中国的民风民俗、政治背景和事件、天气、建筑、风景、矿产、地质、地理甚至服饰状况,等等,再加上其个人的观察角度和理解分析,读来毫不枯燥。很多信息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对于我们反思中国的历史,也具有非常的益处。
《江行五月》
作者:【英】托马斯·布莱基斯顿 译;马剑 孙琳 校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79365
出版时间:2013-07
开本:16开
页数:338
定价:45.00
目录
序
章上溯至甫京
第二章皇陵
第三章南京的太平军
第四章一支驶向内陆的海军舰队
第五章何伯中将的考察
第六章乘坐帆船穿行湖北
第七章石首到宜昌
第八章峡谷与激流
第九章川东
第十章会见与仪式
第十一章金沙江
第十二章平行山脉
第十三章重庆
第十四章四川
第十五章叙州及西部的起事者
《金沙江》
作者:【英】吉尔 著;【英】尤里 编;曾嵘 译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79358
出版时间:2013-07
开本:16开
页数:268
定价:42.00
目录
卷首语
吉尔上尉小传
第一章 中国及通往中国之路
第二章 汗八里城
第三章 震旦圈
第四章 “洋子江”
第五章 长江三峡
第六章 从重庆到成都府
第七章 往返 “北阿尔卑斯”
第八章 成都及通往藏区之路
第九章 打箭炉
第十章 壮丽的高原(一)
从打箭炉到理塘
……
《马嘉理行纪》
作者:【英】马嘉理 著;【英】阿礼国 编;曾嵘 译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79341
出版时间:2013-07
开本:16开
页数:202
定价:36.00
目录
序言马嘉理小传
第一部分 初到中国
一、在北京时的书信(1868年6月至8月)
二、在台湾、福州时的日记与书信(1871年初)
三、途经北美、日本到上海时的书信(1873年秋)
四、在烟台时的书信(1873年11月至1874年3月)
五、在上海时的书信(1874年4月至8月6日)
第二部分 从上海到缅甸茶卡
一、从上海到汉口的书信(1874年书信)(1874年8月9日至9月2日)
二、从汉口到镇远府时的书信与工作日志(1874年9月9日至10月26日)
三、从镇远府到大理府时的书信与工作日志(1874年10月27日至12月18日)
四、从大理府到八莫时的书信(1874年12月28日至1875年1月14日)
五、从八莫到茶卡时的书信(1875年1月17日至2月15日)
马嘉理工作日志行程表
跋
-
影响休谟、康德的启蒙经典,经验主义认识论奠基之作《论人类的认识》全两册,七版本校勘全新译本,呈现洛克的思想主张。
¥45.0 -
广西师大出版社《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台湾著名法学家黄源盛著,中国法制史研究首屈一指的经典,逾40年心血,深入探寻两汉春秋断狱与《唐律》思想的儒家法学
¥28.0 -
豆瓣9.3分《西方哲学史》,豆瓣热门哲学史图书TOP10 No.4,邓晓芒教授领衔翻译团队,为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历史梳理,以生动、平易近人的风格涵盖了西方文明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的主要贡献。
¥32.0 -
超低价18.8元!《造浪者:互联网大佬们没告诉你的事都在这儿了》,讲述比尔·盖茨、乔布斯、马斯克……22位科技大佬,互联网领域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裸脊锁线,知名科技自媒体「差评君」出品
¥18.8 -
20世纪法国文坛巨匠埃德蒙·雅贝斯名作《问题之书》《界限之书》《相似之书》,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首次中译本!“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
¥84.0 -
《何以中国:我从考古现场来》,14个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和墓葬,300余幅珍贵文物图片,讲述考古遗址发掘的历程、国宝出土的秘密,以及鲜为人知的文明趣事。
¥29.9 -
广西师大出版社《天使时间:康托洛维茨传》,作为20世纪史学巨擘恩斯特·康托洛维茨的首部完整传记,以其代表作《腓特烈二世皇帝》和《国王的两个身体》为节点,交织他那个时代的大事件,讲述了这位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多彩而戏剧性的一生。
¥27.0 -
《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精装全彩。像侦探小说一样迷人的文明史,揭示改变世界的细微事件,展现彼此联结的历史全景。BBC同名纪录片创收视纪录!比尔·盖茨力荐。
¥22.0 -
“钦定四库全书”2册:北宋著名书学著作《东观余论》+清初“尊朱辟王”重要代表人物陆陇其《三鱼堂剩言》。据文津阁四库全书原版影印,乃阅读、抄写、收藏的上佳之选
¥43.0 -
大型出版史文献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1-12辑,收录我国64位杰出出版人物的研究资料,重约13斤。呈现几代出版人风起云涌的奋斗史。
¥139.0
★16开平装,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江行五月》:作者一路上勘测航道、调查地质状况、绘制地图、观测气象、搜集动植物和矿物标本、了解风俗民情、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大大加深了西方国家队四川的认识,加剧了英法两国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争夺
★《金沙江》:详细叙述西方人对于长江上游,特别是川、滇、藏毗邻区域的金沙江的探险与考察活动,明晰吉尔的旅行与考察所具有的意义。书中除少数1880年版中的图片外,大部分都是根据作者手稿中留下的观察草图绘制
★《马嘉理行纪》:收集马嘉理在中国学习、工作时期的书信、日记和考察工作日志,特别是他奉命“探路”,从汉口出发沿长江上溯,再穿越贵州、云南进入缅甸的行程中所写的详细日志和书信,对于我们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的习俗、观念和某些社会现象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