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初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法帖。采用乾隆初拓御墨锦裱本为底本,所收作品按历史顺序编排,影印清晰,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可供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使用!原价368元,现团购价55元包邮!
- 优惠
- 超值换购

《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初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法帖。「三希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内,清高宗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殉的「伯远帖」收藏於此,视该三帖为希世珍宝,因而得名。乾隆十二年梁诗正等受命编次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书家的墨迹钩模镌刻,取名《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的问世,为后世保存了极为珍贵的书法真迹。它的流传为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希堂法帖》的早期拓本已不多见。此次出版是据乾隆初拓御墨锦裱本影印,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这对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魏晋至明代千余年来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很大方便。
愿本书的出版能为弘扬祖国的优秀书法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初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法帖。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xun[王旬]的《伯远帖》三种王氏墨迹在内的内府所藏乾隆御刻历代名家法帖。
《三希堂法帖》
作 者: 乾隆撰
出 版 社: 长城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00178016
出版时间: 2006-1-1
开 本: 16
页 数: 2册
定 价: 368 元
目录
清乾隆皇帝特谕
魏钟繇荐季直表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临钟繇千字文一传一
行穰帖
遊目阽
进目帖
詹丘帖
瞻近帖
袁生帖
秋月帖
都下帖
曹娥碑一传一
王献之中秋帖
送梨帖
新埭帖
王殉伯远帖
梁武帝异趣帖
隋无名氏出师颂
唐欧阳询卜商帖
张翰帖
褚遂良倪宽赞
临兰亭序
颜真卿自书告身
江外帖
怀素论书帖
柳公权蒙诏帖一传一
无名氏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韭花帖
宋太宗敕蔡行
付岳飞
养生论
范仲淹道服赞
与秀才帖
富弼与君谟帖
苏轼答钱穆父诗帖
赤璧赋
黄庭坚松风阁帖
洛阳雨霁诗
米芾烝徒帖
与知府帖
德行帖
将之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作
元日帖
海岱楼诗帖
淡墨诗帖
砂步诗帖
多景楼诗帖
穰侯诗帖
历子帖
寒光帖
盛制帖
送使江西诗帖
与伯充帖
与颜和帖
紫金帖
又与伯充帖
与窦先生帖
与临邛使君帖
始兴公帖
太师帖
张季明帖
真酥帖
天马赋
元赵孟頫兰亭序并跋文十则
襄阳歌
次韵潜师
道场山诗
感兴诗
明董其日日传赞
-
豆瓣9.2高分!广西师大出版社《罪之瞳:鲍勃·迪伦歌曲中的罪之想象》,692页,细读鲍勃·迪伦41首歌词,聚焦歌、诗、韵的精彩结合,追溯英诗传统与摇滚乐词的精妙互文。
¥29.0 -
《金瓶梅》专题研究2册:“金学”专家曾庆雨和中国小说史学者张国风分别从两个角度,剖析这部中国古代市井文学代表作品;图文并茂,兼具学习研究与鉴赏收藏双重价值。
¥28.0 -
鬼才作者布兰登·桑德森《迷雾之子外传》全3卷,严密的魔法体系,精妙的推理情节,引领读者踏入诡谲丛生的冒险之旅。随书赠送《The Elendel Daily》报纸,极具收藏价值!
¥39.9 -
国内首套口袋本《毛姆短篇小说全集》全22册,91个故事,篇篇有反转,处处是金句,写尽对人性的犀利洞见。特别收录作家张佳玮长篇书评、毛姆创作谈、毛姆毒舌集锦!
¥59.9 -
超低价19.9元!老舍著作四部两册:文学史上的杰作《骆驼祥子》,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长篇代表作《二马》《老张的哲学》。两册书均采用圆背精装。
¥19.9 -
“日本时代小说”五部:汇聚司马辽太郎、安部龙太郎、隆庆一郎等日本知名作家,从织田信长“人间五十年”的战国绝唱,到幕末攘夷志士掀起的血雨腥风,囊括直木奖、柴田炼三郎奖、中山义秀文学奖获奖作品。
¥49.9 -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全三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妙自然界的描写,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险的热情,作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石,一百多年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地读者欢迎。
¥22.0 -
“民国典藏整理书系·名人名著系列”2册:鲁迅《花边文学 伪自由书》,林徽因编选凌叔华、李同愈、季康等刊发自《大公报》上的小说选集《林徽因主编民国小说选》。
¥24.0 -
限时低价仅10.9元!三辉图书出品《阿瑟·米勒手记:“推销员”在北京》,记录剧作家阿瑟·米勒1983年执导《推销员之死》在华公演历程,及其眼中的北京、中国文化与人性,映射出那个时代风貌。
¥10.9 -
《四大名著》全4册,底本考究,编校精良,邀请业内专家对书中疑难字词,随文进行注音和释词。每册末尾均附相关思维导图,可有效辅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本书由出版社代发,48小时内发货,需单独下单】
¥39.8
★ 精装16开,铜版纸全彩印刷
★ 《三希堂法帖》据乾隆初拓御墨锦裱本影印,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
★ 每贴均附有朝代、作者及法贴名称
★ 方便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魏晋至明代千余年来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