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手绘连环画《中华文圣:孔子》全3册,双色印制,近1000页篇幅,以精彩的连环画故事、简要生动的文字,全面再现孔子的传奇人生,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
本书以原创手绘连环画的形式,讲述孔子生平重大事件与思想转变,将艰深的古代典籍变成鲜活直观的画面,将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知识转换为生动故事,全方位还原真实的孔子形象,让读者理解孔子褶褶生辉、历久不衰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追求。
- 优惠
- 超值换购

- 连环画
编著者结合现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点,推出以《中华文圣:孔子》的中华优秀儒学原创手绘连环画,把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代师表的人生轨迹,用连环画形式表现出来,变“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大众普及传播方式,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中华儿女乃至全世界民众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有了发展的空间、成长的沃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就能根深叶茂!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早年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他“少好礼”,自幼熟悉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曾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久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而弃官去鲁,偕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终未见用。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以传述六艺为终身志业。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文明得以无限传承;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不仅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深广的内涵。
《中华文圣:孔子-全3册》
作者:曹尧德 杨佐仁 宋均平 编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1241
出版时间:2019/9/1
开本:32开
页数:940
定价:117
目录:
《中华文圣:孔子(上)》
《中华文圣:孔子(中)》
《中华文圣:孔子(下)》
-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扛鼎之作《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百年“红学”研究经典。名家解读古典名著,剖析《红楼梦》中形象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60余人。
¥29.0 -
商务印书馆出版《御选唐宋诗醇》影印本全6册,收录了乾隆御定的6位唐宋诗人共计2665首诗,几乎每首诗后都有乾隆御批,及历代集注和考证,堪称“乾隆帝最全读书笔记”
¥259.0 -
中华书局出版!集合著名学者周国平、李元洛、杨雨诗文点评佳作3册,品鉴宋词、元曲及古代文人精品,纵览古今中外诗歌理论,感悟诗歌中的爱与情。
¥39.9 -
古典文学鉴赏辞典精装2种:《古文观止鉴赏辞典》《论语鉴赏辞典》,遴选历代名家的若干经典名篇和点评,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作出独到赏析。
¥24.0 -
“古书之韵”丛书3册:《庚子销夏记》《饮膳正要》《耕余剩技》。3部元明清古籍珍品,原版影印,底本珍贵,皆为备受学界重视的明刻本或清刻本。布面精装,精美典雅。
¥149.0 -
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关于普法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法兰西往事》,铜版纸印制,收录八篇根据莫泊桑经典短篇小说改编的漫画故事,以图画的视角给予读者视觉上的享受。
¥24.9 -
超低价17.8元!红学家周汝昌《诗词会意》,全方位评点与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文字、对联等中华文化精华,阐释中国文人的诗性情怀与诗心独运,引领读者领略诗韵与诗境。
¥17.8 -
函套装《赖声川剧作集:第一辑》全9册,装帧精美。30年经典集结: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宝岛一村……多部经典话剧的非删节版原作!读罢9部剧作,宛若度过9种人生。
¥120.0 -
名家巨帙《丰子恺全集》之【文学卷】【美术卷】【艺术理论艺术杂著卷】【书信日记卷】任选!大16开精装。本书编纂规模之浩大,所收文献之丰厚,文体与艺术文献形式之多样,堪称现代文人全集中极为难得的一部巨制。
¥54.0-799.0 -
超低价15.9元!《东南亚文学简史》,系统讲述东南亚各国如泰国、越南、印尼等各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历史发展过程,是我国首部较为完整的东南亚文学史著作。
¥15.9
★32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以原创连环画的形式,全景展现孔子一生的生平事迹与思想发展
★将孔子、历史、典故、连环画完美融合,让读者了解鲜活的孔子、感受生动的国学
★简明的文字、多样的构图、精准的线条、恰当的布局,体现了创作者的学力与匠心
★力求做到寓教于乐、根基正宗、深入浅出,在专业知识和大众普及之间找到平衡点
★既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补充读物,也可以作为教师和学校普及传统文化的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