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32.0¥1252.6折
距结束
已售36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2.0¥1252.6折
已售36

“发现陕西”全5册,900余幅插图,翔实的文字,解码陕西历史、名胜、风景、文化和考古发现。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陕西画卷,更是旅游陕西的上佳指南。

《中华文明发祥地》《雄伟壮观帝王陵》《秦始皇陵兵马俑》《走进西安碑林》《破解古印密码》5册,多重视角展现陕西令人神往的风景名胜、历史传说,图文并茂、编排得当,更穿插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史料,解码关于陕西的一切。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平装,未来出版社出版

陕西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帝王故事,吸引着众多人前去发现探索

多重视角,展现异彩纷呈的陕西世界;图文并茂,亦可作陕西旅游的好指南

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旅游达人,都能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和收获













分册介绍

《破解古印密码》

这是一本整理古代印章发展脉络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详实的考古发现,清晰地梳理出印章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及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书中用大量的文物图片和生动简明的文字,梳理了陕西古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官印、私印、道家印章等,生动地展现了古印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在陕西的主要脉络和重要足迹。为读者直观地呈现了古印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篆刻艺术价值,为我们清楚了解当时的官制遗存和历史发展万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古印散发的浓厚文化氛围中,细心感悟历史发展的洪流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悟,并透过古印带来的不同气质,感受那段历史的风起云涌或承平安逸。

作者介绍

陈根远:陕西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玺印、碑版、瓦当等文物艺术研究,尤长于文物鉴定。著有《陈根远说古印》《印章鉴藏》《中国碑帖真伪鉴别》《瓦当留真》《中国古俑》等专书10种及大量学术论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其祎,男,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黄永年先生,199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党委委员, 并担任西安诗书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直属机关青联委员、中原书画院特聘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曾于199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三等奖、1993年获陕西省历史学学会届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第五次(1993-199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讲述了陕西古代各时期的帝王陵墓,详尽地阐述了不同时期帝王陵的数量、规模、营建概况以及特点和意义,介绍了每个帝王陵的墓主人的事迹、陵园及墓室范围、随葬品以及陪葬墓的概况。通过各时期的帝王陵特点的比较使读者更能直观了解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在蜿蜒曲折的历史长河中拾取传统文化的灿烂明珠。全书图文并茂,图文的配比恰当合适,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图片种类多,有亲自拍摄照片、画作等。形式美观,结构统一,条理清晰。史籍传说的穿插为本书增添了较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小资料内容丰富,对正文做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便于读者进一步探索。

作者介绍

徐卫民,1960年生,陕西华县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出版《秦建筑文化》《秦政治思想述略》等著作,发表《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立国关中的历史地理考察》等论文。


《中华文明发祥地》

本书以祖国的中心、中华文明发祥地、秦中自古帝王都、历史悠久名胜多、人物春秋、丰富灿烂的文化六个模块详细阐述了陕西的山川、河流、气候、矿产等自然环境,从原始社会到近代陕西的历史变迁,陕西古代帝都的发展演变和相关名胜古迹、书法、文学、艺术等灿烂文化以及活跃在陕西历史发展的舞台上的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知名人物。文稿内容非常丰富,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陕西这片神奇的西部大地。版式简洁,图片真实、生动,相关示意图展示直观,便于理解相关内容。文字简洁、规整,史学论点丰富,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引导性。

作者介绍

徐雪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博士,从事历史地理及陕西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对陕西历史地理有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


《走进西安碑林》

本书从历史的客观角度对碑林从古至今的形成演变,破坏重建做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大胆的推测,特别是对在历史上对碑林的重建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做了客观评价。无论其官阶大小,其他方面的是非功过,肯定了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为保护文物所做的行动。书中用大量的真实清晰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碑林的珍贵碑刻艺术。为读者直观地呈现了碑林的历史考古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让人身临其境,在碑林散发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细心感悟历史文化带给我们的震撼与伟大。

作者介绍

路远 , 西安碑林研究员,善于梳理刻石资料,力图发掘其刻石的史料价值和文字学价值,考证流徙经历。代表作有:《碑林语石》 《西安碑林史》。

本单详情

《破解古印密码-发现陕西》
作者:陈根远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ISBN:9787541754470
出版时间:2014/11/1
开本:32开
页数:183
定价:25

目录: 

方寸天地里的帝都印象

追寻玺印之源

战国百花园的秦印

印坛划过耀眼的流星

传国玺背后的刀光剑影

世纪末的惊世发现

模范万世的两汉官印

各尽其妙的汉代私印

印苑三支花

追踪北周金印

别具一格的元押

“闯王”制造



《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陕西》
作者:王其祎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ISBN:9787541754456
出版时间:2014/11/1
开本:32开
页数:175
定价:25

目录:

“千古一帝”话始皇

“祖龙”的归宿——骊山

秦始皇帝陵——中国的“金字塔”

地宫的旷世之谜

横空出世的皇家军团

秦川健儿的威武风采

三分雕塑七分彩

始皇的銮驾——铜车马

兵马俑不死

附表1:秦人与秦国大事纪年

附表2:秦始皇帝陵考古大事纪年 显示部分信息


《雄伟壮观帝王陵-发现陕西》
作者:徐卫民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ISBN:9787541754463
出版时间:2014/11/1
开本:32开
页数:199
定价:25

目录:
 陕西帝王陵墓概览

人文初祖—黄帝陵

正在寻找的西周天子陵

秦宫帝王陵

西汉十一陵

十六国北朝隋时期的帝王陵

唐代帝陵

明十三藩王陵


《中华文明发祥地-发现陕西》
作者:徐雪强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ISBN:9787541754432
出版时间:2014/11/1
开本:32开
页数:197
定价:25

目录:

祖国的中心

1.内陆腹地中心省

2.陕西名称的来历

3.两大水系三个地形区

4.秦岭以北原地多

5.河流稀短水量小

6.山高水低峡谷深

7.雄关古道路漫漫

8.巍峨秦岭险华山

9.滚滚黄河出壶口

10.天然秀色属骊山

11.太白山高林幽深

12.四季分明温暖宜人

13.资源丰富矿产多


中华文明发祥地

1.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2.蓝田猿人

3.远古文化的摇篮

4.华夏与陕西

5.黄帝和炎帝

6.陕西境内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7.关中得以重大开发的西周

8.郑国渠

9.秦人的崛起

10.汉代的发展

11.关中六渠

12.董卓之乱

13.兵灾屡兴的南北朝

14.隋唐王畿

15.韩建缩城

16.从京兆府到奉元路

17.明代的秦王府

18.清代陕甘分治

19.陕西的洋教案

20.慈禧太后逃难西安

21.同盟会陕西分会成立

22.革命最终流产了


秦中自古帝王都

1.在陕西建都的王朝

2.最早的都城丰镐二京

3.秦都成阳

4.汉长安城

5.统万城

6.隋大兴城

7.唐长安城

8.明清西安城

历史悠久名胜多

1.人文初祖轩辕陵

2.炎帝故乡在宝鸡

3.世界第八大奇迹

4.道教圣地楼观台

5.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6.唐太宗昭陵

7.唐高宗、武则天乾陵

8.大雁塔与慈恩寺

9.小雁塔与荐福寺

10.佛教古刹法门寺

11.兴教寺与玄奘塔

12.欧洲景教传中国

13.曲江池和灞桥柳

14.石质书库碑林

15.明代西安城墙

16.道教重地八仙庵

17.西安清真大寺

18.喇嘛寺院广仁寺

19.城隍庙与东岳庙


人物春秋

1.愿者上钩的姜太公

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3.万里长城的缔造者

4.宁死不辱使命的苏武

5.开纪传体史书先河的司马迁

6.中国的探险家张骞

7.不爱脂粉爱江山的武媚娘

8.香山居士白乐天

9.一代名相寇准

10.闯王李自成


丰富灿烂的文化

1.陕西境内最古的文字

2.西周青铜器与金文

3.秦小篆与隶书

4.石门十三品

5.鎏金铜马和待诏金马门

6.蔡伦纸的发明

7.东汉画像石

8.开成石经

9.唐三彩与耀州窑

10.昭陵六骏

11.明代的关学

12.前七子和明代陕西文学

13.明清陕西刻书业

14.清末关中四大书院


《走进西安碑林-发现陕西》
作者:路远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ISBN:9787541754449
出版时间:2014/11/1
开本:32开
页数:207
定价:25

目录:

探寻碑林历史的源头

1.从唐《开成石经》说起

2.唐末至北宋:唐石经的迁置与碑林的形成

3.最早入藏碑林的唐代名碑

4.与碑林早期历史相关的人物


金元时期的碑林:破坏与重建

1.金代的“碑院”

2.金正大八年碑林遭受的一次人为破坏

3.忽必烈汉法治关中与碑林的重建

4.最早著录碑林藏石的文献——骆天骧及其《类编长安志》


明代的碑林:从低谷中走出

1.碑林、孔庙及府县三学建筑群落的形成

2.嘉靖年关中大地震对碑林的破坏

3.赵峪的《石墨镌华》

4.“碑林”称谓的由来


清代金石学的鼎盛与碑林的发展

1.金石学与西安碑林

2.毕沅对碑林的特殊贡献

3.足立喜六及其《长安史迹考》


民同时期的碑林:向近代博物馆转化

1.近代以来碑林最大的一次整修——1937~1938年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2.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

3.碑林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管理机构——民国时期的西安碑林管理委员会

4.陕西的第一所博物馆——民国时期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今日西安碑林

1.藏石数量的增加与品类的多样化

2.西安碑林——一座现代化的专题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