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库《楚风楚俗》布面精装,数百幅精美的民俗图片、严谨而又活泼的导读文字,将湖北各地的岁时节日、生产生活、婚嫁生养和丧葬祭祀习俗,生动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地展示与研究楚地民俗的精品出版物,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域民众生活的习俗惯制、伦理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方式乃至心理习惯的传统特点及现代表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文化价值。
- 优惠
- 超值换购

- 民俗风物
-
【2025年3月新书】《黄梅戏源流考辨》由知名学者眉睫编写,主要研究别霁林、何元炳、钟谷、程演生、桂遇秋等人,同时结合地方志、《申报》等文献,深入探讨黄梅戏剧种名称的形成与确立,汇编、考辨了历代黄梅戏文献,还原了黄梅戏历史的真相。
¥60.0 -
超低价18.8元!《中国的水神》作为第一代神话学研究者、民俗学家黄芝岗的代表作,囊括上百部前人笔记、各地方志、民间传说,结合30幅珍品画作、书影图片,带领读者一窥诸姓水神的源起与演变,探索各地水神信仰。
¥18.8 -
《图说中国传统行业》《图说中国诞生礼仪》,专业学者编撰,大量精美彩图+文献史料+考古成果,解读我国传统行业、诞生礼仪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2.0 - 查看更多>>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孕育了一个方圆五千里、雄踞八百年的古楚之国,孕育了当时足以与中原文化并肩比美的古楚文化。先后出土的、难以数计的楚文物及众多传诸后世的文献典籍,雄辩地告诉人们:即使与西方文明的代表古希腊文化相比较,古楚文化,也毫不逊色地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那先进的青铜治铸技术,高超的丝织、丝绣水平,精美的竹木器具造型,多彩的髹漆工艺,以及在城市建设、商业贸易、天文、历法、哲学、文学、字画、乐舞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到今日,依然让世人惊赞不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制约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环境,生长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果实。而一定形态的文化脱颖而出、成长壮大以后,它又会作一种重要的人文因素,成为人们生存环境的一种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淘洗、过滤、选择,那些对人有助、有益或有用的文化因子,便会沉积下来,进入传统,长时间地甚至是经世累代地作用于该地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考古学意义和历史学意义上,楚文化已彪炳史册;而作为独特地域、独特历史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楚文化的基因,却依然存活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它们或者表现为一种生活习惯;或者表现为一种行为范式;或者是一种言语的传承;或者是一种心灵的默契;再或者,仅只是一种神韵和风采,这便是具有浓厚文化传统及地域特色的荆楚民俗文化。
民俗,是这样一种特的载体:它带有浓厚的传承性,却又存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它是某个民族或某一地域内的民众在漫长的历史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共同享用的生活文化。民俗不靠文字记载传播,而是通过人的言传身教、语言行模式代相传习。民俗从远古走来—纵观人类民俗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各类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俗事象的源头,几乎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是,民俗又不是考古化石,它的根须一直延伸到当代各种层次的现实生活里,它的基因,依然存活在当代各种人物千差万别的情态与心态之中。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这种传统,不会因为江山易主、世代交替而遽然断裂;也不会机械重复、一成不变。民俗总是伴着人类生活的历史,沿着自己的根脉向前延伸:在变化中继承,在传承中发展。地下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远古生活的确证;古史典籍,录下了先哲时贤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而民俗,则为我们展示出由古及今的民众社会生活文化史的发展轨迹。因此,民俗文化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民众生活的习俗惯制、伦理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方式乃至心理习惯的传统特点及现代表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楚风楚俗》,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编撰而成的一部民俗摄影画册。显然,这里的“楚俗”,已不是专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风俗。它是一种更为宽泛的、既具历史纵深感又具现代生活文化内涵的地方风情实录。湖北地方的岁时节日、生产生活、生养婚娶、丧葬祭祀等风土人情、习俗信仰,在这里均有真实生动的记录和反映。从中,您可以去辨析古楚文化的流风遗韵,一睹荆楚民众的本色风采:亦可体味地域文化强劲的生命活力,对这片神奇大地的现在与未来作出更深层的思考。
吴志坚,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研究方向为湖北民风民俗,曾在香港举办专题讲座及专题摄影展。
《荆楚文库:楚风楚俗》
作者:吴志坚、李惠芳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9499840
出版时间:2020/8/1
开本:16开
页数:272
定价:180
目录:
引言
岁时节日习俗
春节与元旦
闹元宵
龙凤呈祥
高跷龙灯
高龙
火龙灯
草把龙灯
凤凰灯
欢歌戏舞
蚌壳精
玩麒麟
高台狮子
海马
赶象
地花鼓
拉犟驴
老背少
万众狂欢
三十的火
十五的灯
祭春牛
清明节
端午节
六月六
放河灯
送寒衣
生产生活习俗
生产习俗
栽秧田里无大小
鄂西粮仓
薅草锣鼓
采莲
纤夫
英山茶园
咸宁楠竹
蕲春管窑
马口陶器
大冶石雕
木雕世家
通山看橱
九佬十八匠
天门糖塑
糖画
木版年画
雕花剪纸
黄梅挑花
阳新布贴
天门蓝印花布
西兰卡普
生活习俗
鄂西民居
鄂南民居
吊脚楼
新屋上梁
农家院落
跳板、搓衣板
毛把烟、砂罐茶
家常菜
印花年粑
腊味
杀年猪
寿包
盛夏纳凉
续家谱、唱谱戏
皮影戏
哦嗬腔渔鼓
湖北大鼓
摆手舞
扇子戏
楠管
长阳南曲
旱龙船
三棒鼓
赶庙会
婚嫁生养习俗
哭嫁
花轿迎亲
亮嫁妆
抬茶
灰太郎
送祝米
百家衣
抓周
站窝
摇窝
睡桶
背篓
背椅
绊带
点红
过龙口
丧葬祭祀习俗
丧葬习俗
丑孝子
福寿双全
鼓盆歌
跳丧
打丧鼓
做斋
关恋
送灵过河
骑棺
孝子跑棺
游烛
烧“五七”
乡祀习俗
大灯
迎太王
迎王爷
太公生
子孙粑
送许
打锣鼓
敬土地
端公舞
泰山石敢当
朝武当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常识课》全八册,汇聚王力、潘伯鹰、林徽因、郑振铎、胡适、吕思勉、曹伯韩、陈师曾八位大师,为你带来文化、书法、建筑、文学、哲学、历史、国学、绘画八门中国文化常识课。小巧便携、方便阅读。
¥49.9 -
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口译 、大学士徐光启笔受《几何原本》影印本!明万历三十九年增订本,其中创造的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等中文术语和词汇一直沿用至今。
¥58.0 -
《〈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和画卷内容为线索,融宋代文化史、思想史、绘画史和社会史、经济史为一体,是一部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的宋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32.0 -
超低价19.9元!著名学者薛冰《南京城市史》,豆瓣8.6分,图文并茂,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勾勒出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和时空图卷
¥19.9 -
中华书局《中国地名大会》《本草中国》《中华传统文化开讲》,皆根据好评如潮的主题纪录片或节目整理而成,详细解读我国精彩纷呈的地名文化、医药文化、传统文化。
¥46.0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8册,集合罗天益、沈明宗等历代名医专著,原稿影印+简体点校,叙述条理清晰,理论阐释透彻,是现代中医药学习者、研究者和从业者的临床参考
¥72.0 -
1本2块6!情绪应对指南《情绪创可贴》全10册,64开便携小开本,剑桥大学博士专利配方,即时高效。一翻一贴,建立心理韧性,增强内心力量,应对焦虑情绪,治愈全网!
¥26.0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开拓者朱东润名作《梅尧臣·元好问传》《陈子龙及其时代》,记述“宋诗开山之祖”“金元一代文宗”“明诗殿军”生平,开创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范式!
¥32.0 -
著名学者叶舒宪主编《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2006-2014十年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收录海内外多位名家论文,560页全面展现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发展面貌
¥68.0 -
影印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全两册,作者徐兢作为北宋信使礼物官出使高丽,以耳目所及,博采众说,记述高丽山川地理、风土习俗、典章制度以及接待使者仪文、往来道路等。
¥38.0
★16开布面精装,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由民俗摄影家、湖北省群艺馆研究馆员吴志坚和武汉大学民俗学教授李惠芳合作完成
★本书被湖北省列选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是一部记录地方民情风俗的大型民俗摄影画册
★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先生在画册序言中说:“这本《楚风楚俗》,以生动的图像和精美的文字,展示了楚地风俗的状貌,兼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吴志坚君是颇有灵气和顽强工作精神的摄影家,李惠芳教授是成就斐然的民俗学家,他们二位协作的《楚风楚俗》,珠联璧合,图文并茂,展阅一过,于楚地风俗确有亲受身历之感。”
★著名楚文化史学家张正明先生在画册序言中说:“《楚风楚俗》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巨著,问世之后,内行和外行都爱看的。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我想,只要是有心人,热闹看多了,也会看出些门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