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惠
- 超值换购
萧乾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所出版的《萧乾选集》全五册为萧乾生前授权出版,全书五册六卷,第一册为小说卷;第二册报告文选卷;第三册散文卷;第四册文论及杂文卷;第五册为书信卷。
回顾我的创作道路—为台湾版文集而作(一)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近十年来,大陆及香港已有十几家出版社先后出版或重印了我的书。在台湾,这也不是第一遭。在这之前,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以及纯文学出版社都印过。然而商务印书馆这次出我这套文集,意义却不一般。
三十年代我最早的三本书(《书评研究》、《篱下集》及《小树叶》)都是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交稿时我还是个未出校门的毛头小伙子。在我的文学生涯中,那三本书的问世是最早的动力。商务印书馆的确是我在写作上的摇篮。
一九五七年五月,我听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保证后,就写了篇有关出版工作的小文,发表在二十日的上海《文汇报》上。其中有这样一段:
我最初接触的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通过郑振铎同志的介绍,他们在一九三五至三六年间先后出版了我三本书。那是个纯资本主义式的关系,来的信都是「台端」长,「台端」短,每个季度总寄给我一份发行数字的列表。当时商务隔壁就是中华、世界、开明和大东……哪家出版社也没意思无缘无故地把卖稿子的人挤兑到别家去,因为没有买书的,他们的店就开不成。可要是没有卖稿子的,他们也是白搭。这个客观形势至少使他们对作者有礼貌(譬如说,去信必覆),也肯于在小事情上替作者服务。(譬如抗战初期,我从云南写信托上海商务买几本已经絶了版的《篱下集》,后来他们居然从仓库裹找出几本来,给挂号寄到了。)抗日期间我在国外,他们也还不时地寄给我本目録甚么的。直到前天,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还给我寄来一份《小树叶》的「版税清结单」。书是一九三五年出的。到一九五七年,国家改貌了,出版商本身也改造了,它却还客气地跟我联系着。这个管理处的记忆力可真长!钱是小事,它给我以「一丝不苟」、非常尊重作家权益的印象。作为对照,我又举了几个一九四九年以还我亲身经历的出版社在经营作风上的例子。最后我说:单靠端正态度,改进作风是不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得从根本制度上着手-必须改变出版社实际上处于垄断者的这个客观形势。八十年代,出版业多元化了。垄断总算真地打破了。然而在一九五七年,我那可真是胆大包天!那段话立刻为我惹下滔天大祸,使我成为斗争的靶子,众口一词地声讨我「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出版商招魂」。为此,以及其他罪名,使我足足有二十二年失去了公民身份,其间还曾被迫转入体力劳动。今夏,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张连生先生先后两次来医院及舍间过访。他先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我的《书评研究》重印出来,接着我们又谈起出文集的事。对我来说,把这六卷文集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诚然是找到了理想的归宿。这裹,首先容许我对本文集各卷略加简介,从而也可使读者对我走过的创作道路有所了解。
第一卷(I)《梦之谷》:
这是我唯一的长篇。它记録下我十八岁时的一场以悲剧告终的初恋。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我对它很不满意。情节并不曲折,几句话就满可以交代了。人物多是潦草的速写,既缺乏从社会角度的挖掘,性格和心理描绘的厚度也很有限。小说在上海的刊物上没连载完(也没写完)就抗战了。一九三八年当老友巴金从上海孤岛往昆明去信,力促我把它完成时,我曾感到十分勉强。在烽火遍地时抛出这么一部爱情小说,我思想上颇有些障碍。读者不难从原序中窥见我当时这种尴尬的心境。由于这次尝试的失败,我还发誓再也不写长篇了。我认识到,在狭小的空间里—如散文或短篇小说—我还能刻意经营出个样子。但我没有写长篇小说的才具和魄力。不作为小说,而作为一个青年的感情记録来读,我认为它还是我的血泪之作。那是我头一次尝到爱情的禁果,头一次遭受中国社会严酷现实的打击,也是生长在华北平原上的我,头一次见到大海,并为之而沉醉。写它时,我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也洒过不少热泪。它饱含着我少时的欢乐、悲哀和幻灭。书是在战火中印出的。尽管巴金还是把它编入他那套《长篇小说丛书》裹,却老早就已被人们遗忘了。不料一九七九年访美途经香港时,友人送了我一部台湾评论家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一九七六年香港昭明出版社),其中有一段对《梦之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者甚至把它列为五四以来十部他中意的长篇之一。这当然给予了我莫大的喜悦和鼓舞。一九七八年一月,这个被遗忘了的爱情故事还产生过一段传奇性的插曲。为此,我把文洁若写的《梦之谷奇遇》一文也附在后边了。顺便报告读者,如今萧曙雯(小说中的盈)的住房条件已得到改善,她搬进了一幢崭新的大楼里的套房。这与此文在当地产生的影响不无关系。
第一卷(I)短篇小说:
一九三三至一九三七年间,我先后写过二十几个短篇,主要收在《篱下集》和《栗子》两个集子裹。一九四八年我在上海江湾那幢日本式小平房里,编过一本《创作四试》,把自己的短篇大致分作四类,即象征、伤感、战斗和刻划四编,并为每编写了前言。一九八八年,文洁若为广州花城编《断层扫描》时,曾对《篱下》、《矮檐》、《蚕》、《俘虏》、《雨夕》、《印子车的命运》和《邓山东》七篇表示了她的偏爱,「编者的话」裹,还特别引用了《俘虏》中咪咪回到荔子身边那段描写。洁若挑选的,大多是写我童年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情感色彩自然更为浓郁些。背景都是二十年代北平城的东北角。可是这一组小说中,她漏掉了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一篇:《落日》。像《梦之谷》一样,这也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而写的。一九八三年为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四卷选集时,我自己也曾把它抽掉。当时,也许还心有余悸:这裹,「太阳」通常指的是统驭一切的人民领袖,而我却把妈妈的死比作太阳的沉落,岂不犯大忌!但是幼时她确曾是我心坎上的太阳。她永远地阖上双眼后,我就陷入了一片黑暗。《落日》是我挥泪写成的。三十年代,我虽曾以《忧郁者的自白》一文作过《栗子》的代跋,然而我自小就不喜欢愁眉苦脸。早年断炊时,我也照样顽皮淘气。中年被打入炼狱,大部份时间我也还是嘻嘻哈哈地活过来的。然而内心深处,隐痛是免不了的。而且读书读到悲怆场面,往往会把书页哭湿。《篱下》和《矮檐》中的环哥和乐子身上都有我自己小时的影子。我那位孤苦无告的寡妇妈确曾带着我这个不懂事的顽皮孩子去投奔亲戚而碰过壁。在学堂裹,我也因贫穷而备受歧视。我是在九?一八事变两年后写起小说的。那时侵略者的气焰可真嚣张!它一举占领了东北之后,接着就进犯冀东,直逼北平。列入「战斗篇」的《栗子》和《邮票》就是在那种悲愤心情中写的。我曾想通过散文以及短篇小说来练基本功。写《邓山东》时,我是在学着用动作而不用形容词去刻划人物,写《雨夕》时,则着眼于烘托气氛。《蚕》是我的第一篇小说。这裹,通过一对青年恋人养蚕的故事,抒发了我对宗教的一点感触。从幼年,我就为有神还是无神而苦恼着。使我困惑的倒不是宇宙的奥秘,而是社会的不公。当时我,正处在社会的底层。我奇怪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境遇为甚么如此悬殊!为甚么好人未必得好报,而歹人却可以飞扬跋扈。有朋友在我的小说与散文中追寻象征主义的痕迹。《蚕》自然是个最明显的例证。现在追忆,起初我想写的也许只是个恋爱故事。然而在养蚕的当儿,我的确曾把那几十条蚕看作芸芸众生,而把「我」比拟成高高在上的神。写到桑叶吃光时,我就顺手把头脑里那联想写了进去。《道旁》是我刻意设计的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记得动笔写它之前,我曾在自己主编的《大公报?文艺》上,以编者的名义就「出路」问题同几位读者笔谈过。当时青年们都在苦闷着。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可我却煞有介事地规劝朋友们忘记自己的小天地,着眼于民族的前景。说实在的,我当时对那前景同样是迷茫的。我在散文《在破车上》以及《叹息的船》中,都曾以类似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苦闷和对时局的感触。我自幼喜欢在事物之间联想,但我并不懂甚么象征主义。一九四九年后,看到有些人由于写寓言而碰得头破血流,我就一直把这种倾向收敛起。写甚么都直来直去,绝不敢绕弯子。只是在一九五六年「双百方针」的松动下,纔写了《大象与大纲》和《餐车上的美学》。通过它们,我总算拐弯抹角地阐发了自己的一点浮浅的艺术哲学。同时,也隐隐对教条主义的领导抗议了一下。
第二卷 报告文学:
一九三八年后,我没再写小说。这一遗憾,也许已为我文学生涯中另外一个方面弥补了。
一九三九年秋,我在希特勒轰炸华萨那天,从九龙登上一艘邮轮。海上的第二天,英法就相继对德宣战。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一个月内抵达英伦的。一、当时我很可能去不成,因为邀请我去教书的伦敦大学,待遇太苛,而且还要我自筹路费。我在向朋友们请教之后,实际上已经决定不去了。当时是《大公报》老板胡霖听到这消息,执意怂恿我去的。动身前,夜间又遇盗。报馆借给我的钱尽数被偷去。我又想打退堂鼓。然而胡老板马上照样又借给我一笔。二、倘若不是欠下这么两笔债,抵英后在执教之余,我也许只看看书,最多写上篇把通讯。既然欠下鉅款,就非发奋写通讯来偿还不可。一九四O年冬天,当纳粹每晚出动上千架飞机对伦敦进行「饱和轰炸」时,在英国我是唯一来自中国的记者。我也意识到不能放弃那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以二次大战欧洲战场为内容的通讯特写,就注定成为我这文集的主要部份。写国内的比重较小,这是因为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九年(未出国前),我在《大公报》的主要职责是编文艺副刊,旅行通讯只是我争取来的业余工作;而且其间还有一年多(一九三七年夏至一九三八年秋)失业。因此,这裹国内题材的特写祇有那么几篇。然而无论最早的《流民图》还是后来的《滇缅公路》,我都是本着「尽管手低,眼却要高」的精神,用心刻划的。我着眼于为那些受灾者和筑路英雄们留下几幅群像。也是那位司马长风先生,曾在他那部《中国新文学史》裹,摘録了《流民图》的一些片断。朋友们每听到我在西欧战场上曾随美国第七军由法国向德境挺进,就以为我必然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其实不然。一九四四年底,我搭乘的那辆军用卡车上载的统统是炸桥用的黄色炸药,整个车队一连串五十余辆。倘若纳粹飞机炸中一辆,我们必然会变成一条火龙。幸而希特勒那个旷世赌徒把军费孤注一掷地都花在两项「秘密武器」上了。那时,我们浩浩荡荡地长驱直下,如入无人之境。莱茵区的灰色天空,连个飞机的影子也不见。相反,一九四0年伦敦大轰炸之后以及一九四五年初到柏林踏访废墟那次,倒随时有可能碰上定时炸弹。《血红的九月》、《银风筝下的伦敦》、《到莱茵前线去》以及《柏林那趟》,都是冒了一定风险写成的。有些文章我采用的是日记体,如《伦敦一周间》和《南德的暮秋》,然而那是经过浓缩的。我自己一向怕读那种流水账式的日记,所以写起来每天都有个中心。当然,如果派我跟随一个团乘船去南极考察,那我还是会忠实地逐日记载当天的见闻,哪怕祇记一下气候。我的欧战通讯并不局限于战争。我也想尽量描绘一下英国人的战时生活,从科学教育、报刊广播、妇女宗教到跟着人类一道受难的猫狗活物。读者如有兴趣,还可以把我在一九四五年所写的《美国散记》同一九八0年写的《美国点滴》对比一下。一九四四年,我成为专职的伦敦特派员了。除了经营广告,马不停蹄地忽而西欧,忽而美洲地跑,每天还得往重庆发电讯,反而没时间写通讯了。幸而回国时乘的是一条蜗牛式的货轮,走了三个月纔驶进黄浦江。这样,无论船漂在地中海还是印度洋上,我都在补写自己的通讯特写。我在国外写的通讯特写,大多是针对国内的。写伦敦大轰炸那组特写时,我心目中有个明显的意图:那就是让那些正挨着日机轰炸的重庆人以及广大的后方国人看到,在地球那一头的伦敦人也同样在受难。瞧,他们是多么镇定自若,用蔑视和嘲笑对待希特勒的狂轰滥炸。我还特别强调敌机来袭时,民众的纪律和秩序是关键。战争后期,西方知识界都在考虑建设明天的问题。那阵子我日夜想的也是战后中国的格局和趋向。如《瑞士之行》一文,明摆着就是针对当时国内现状的。我在《在洋山洋水面前》一文中就描述了一个驻在国外的记者的心情:「看到好的,恨不得立即把它带回去;看到不好的,就希望国内能以幸免。」从瑞士这个国家看,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统一。反之,如果真正实现了民主,即便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民族,各说着迥不相同的语言,照样可以相安无事,百年以上不见刀兵。而且尽管国土贫瘠,遍地是山,祇要管理得当,也照样可以繁荣富强。
第三卷 散文:
不论对小说家、诗人、戏剧家,还是写通讯特写的记者而言,散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散文也确实是大部份作家的起点,往往可以追溯到大学甚至中学阶段。在崇实中学,我虽在自己主持的校刊上也发表过一些短文,那样的老古董已不值得一提了。在那之后,我还为熊佛西主编的北平《晨报》写过些东西,如今也不值得去回顾了。这里所收最早的一篇是《平绥琐记》,写于一九三二年。写散文应该随心所欲,不在结构上下功夫。我的散文也大多是这么写成的。我把这种散文统统归人「印象与感想」。其中,在《雁荡行》中我曾试用西洋画的炭条(而不是国画的泼墨)速写浙东山水。在《草原即景》中,我也试着用印象派画家的笔来描绘内蒙的茫茫大草原。《大象与大纲》则是一篇叙事体的寓言。事实上,第二卷的《南德的暮秋》也是作为散文来写的,祇是叙事多于抒情。
然而我当不成山水或静物画家。在国内外我踏访过不少名胜古迹,可我的兴趣总是更在「动」的方面,在人的境遇与社会的形态上。这也并不完全是职业习惯。尚未从事新闻工作之前,我写散文就常为现实所「干扰」。从《古城》到《破车上》这组散文写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读者不难从文中意识到,当时的国家处境使我多么忧愤。《叹息的船》显然是在提醒国人,受强邻欺凌时,不要指望英美会仗义相助。写于一九四八年的《珍珠米》是一九三八年《梦之谷》脱稿之后,唯一的一篇近似小说的东西。因为人物既非虚构,事情又是亲身经历的,所以就编入散文卷了。从这裹,读者多少也可以一窥战时英国的社会。散文卷的第二部份是怀友。这裹,三位是大陆的(其实,应该说是三十年代的,那时中国还没分裂),两位是台湾的,都是一九七九年重访美国时结交的。另外是一位洋朋友,我对之负疚的福斯特。这些师友,有的在我起步时扶掖过我,有的在我重获第二次艺术生命时,给过我温暖。我开始写作时,有两位师傅:沈从文和巴金。关于前一位,我本可以写得很多。然而一九七五年我们之间发生了点龃龉。那件事,至今对我还是个谜。对他早年的一切,我是永铭不忘的。因此,他逝世的当天,我就为台湾《中国时报》写了一篇题为《没齿难忘》的短文。那件事发生后,十几年来我一直保持缄默。如今,沈先生已不在世,我想我更不宜再说甚么。好在事情的经过张兆和女士(而且只有她一个人)完全清楚。归根结蒂,都怪我当时对他的事过份热心。另外一位是巴金。在写此文之前不久,我还去上海同他又晤谈了两次。一九五七年之后,所有的友谊都重新上过一次秤。我感激巴金,不但在我受难时,他没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而对我落井下石。在他心目中,我也不曾因为那顶「右派」帽子而掉过行市。他的友谊是始终如一的。当然,除了他们两位,还有好几位师友曾给过我帮助和鼓励。这裹,我祇写了杨振声老师和林徽因女士。《我的启蒙老师杨振声》一文是为杨先生文集而写。其实,当时有一位远比我更适于为那本文集写序的先生,因为三十年代初从中国公学到青岛大学,以至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他都一直在杨先生身边工作,对杨先生的了解自然比我要深刻全面多了。经过杨先生子女一再敦促,那位先生也确实写了。祇是杨先生的公子杨起教授后来告诉我,序言写得实在没法用,祇好改由我执笔。在我心坎上,总有一座龛位,裹面供着林徽因。她喜欢述而不作,因而寡产。我同她初次会面是在一九三三年十一月我的第一篇小说《蚕》发表之后。当时她竟然为我这穿蓝布大褂的毛头小伙子举行了一次茶会。席间,夸我,鼓励我,给了我写下去的勇气。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一九五四年,在第二次文艺界代表大会上。我原坐在靠后边的位子上。她远远望到我,就向我热烈地招手。我赶过去,坐在她旁边,照往常一样喊了她一声「小姐」。她侧过脸来黯然对我说:「还喊我『小姐』哪!」话裹包含着对年华的伤逝,同时也使我想到那时毛泽东对梁思成「大屋顶」的严厉批判。遗漏掉的朋友太多了,然而有一位我必须在这裹提一下,那就是年已九旬的冰心大姐。在纪念她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年的展览会上,我曾做过一次题为「能爱纔能恨」的发言。其中,我称她为自己「货真价实的大姐」,因为我开始喊她「大姐」时,她还是一位翩翩少女,而我则是个头上留着个木梳背儿的小学生。七十多年来,我们没断过交往。我称她为「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光辉代表」。尽管她已九十高龄,腿脚也不利落了,然而她不甘于躺在自己的荣誉上。她的笔片刻也没停过。她的文章不长,但篇篇有份量。「在为民请命,在干预生活上,她豁得出去。」她爱大海,爱母亲,爱全国小朋友,更爱咱们这个多灾多难的祖国,因而她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纔那么愤慨,感到难以容忍。祇有真地爱了,纔能恨。
从叶维廉和翱翱(现已改名张错)身上,我看到台湾新一代学者对知识的热切追求和见地的新颖。他们(以及旁的好多位,如陈若曦、欧阳子和郑愁予)大多出身于台大外文系,有的还是同年级。一查年代,原来正当大陆刮起龙卷风,搞着喷气式和打砸抢那样可悲的闹剧时,他们却正在钻研艾略特和庞德,或者在东西方文化源泉地带徘徊。在他们面前,我自知是十足的土头土脑。然而那一点并没妨碍我们之间建立起友谊。从叶维廉在衣阿华写给我的那封信,可以看到他们对寻根的殷切。至于爱?摩?福斯特,就让文章(见《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艺友谊》)本身来说话吧。一个人一生总有几件憾事。关于福斯特,我倒占了两宗:始而因胆小,没敢单独见那位斯普劳特教授,从而也就没能接受福斯特的信及赠书,伤了他的心;继而,又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把他的来信丢个精光。有时我自问,倘若再回到五十年代,在同一境遇下面临同一情况,我敢不敢单独会见那位英国教授,并把信和书接受下来?从文革中多少人遭到严刑拷打并被厉声追问「交代!」的情况看,我多半还是不敢单独接见,因而也仍注定得伤他的心!人们即便自己豁得出去,也总要为自己的妻子儿女着想啊!所以对于三十年代苏联那些屈死者在刑场上大喊「斯大林万岁」,我一点也不奇怪。本人反正马上就要饮弹而死。此时此刻,为遗孤留条后路总是人情之常吧。散文卷最后一部份是「自剖」。三十年代我就写过这一性质的文章。为甚么八十年代写得更多起来?这裹,我想引用我的回忆録《未带地图的旅人》(香港香江出版公司一九八七年版)「卷首语」开头的几句话:一九五六年初冬,一位素昧平生的仁兄光临寒舍。此公满面春风,仪态万方。他死说活说把我推入深渊。及至我落难后,他却在人前大谈「萧干是个怎样的人」。感谢这位仁兄的鞭策,一九七九年重新拿起笔来之后,我就立志也来交代一下自己。最初,采用「代序」形式,这回索性整个写了一下。读者如有兴趣,还可以参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我要采访人生》一书。写完《八十自省》之后,九十年代我还想写创作回忆録。足足二十年的寒蝉生活使我懂得了笔的可贵。我立志活一天就写一天,但愿能握着笔与世界告别。
第四卷 文论:
一九二九年我就怕读文艺理论。一九四九年至今,四十年来我也祇转弯抹角地写过一篇《大象与大纲》。我在这方面完全没受过训练。对此,我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矛盾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前,我一直有个好发议论的毛病。我主编《大公报?文艺》(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九年)的期间,由于读者来信踊跃,我就利用版面空隙,大写文艺短论。其中许多篇我都是站在报馆排字房里,倚着油污的桌边即兴写的。字数则全听拼版师傅的。这就是「答辞」的来历。三十年代,曾附在沈从文的《废邮存底》后面出版过,这次又同台湾读者见面了。请记住,写这些短文时,我刚出校门不久-《书评研究》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就动手的,一九三五年六月作为毕业论文缴到系裹。当年十一月,商务就印出来了。我虽然曾竭力提倡过写书评,在编刊物时也组织过书评队伍,可我自己写的书评并不多,也未能充分实践自己的理想。三十年代曾为《栗子》写过一篇代跋:《忧郁者的自白》。八十年代,我每出版或重印一本书,就写篇「代序」,往往都在万字以上。我编完《杨刚文集》后,曾写过一篇「编后记」,我试图藉此谈一个问题:如何解决新闻工作与创作之间的矛盾。那阵子,不断有青年记者同我聊天时谈到这个问题。有的在为之而苦恼着,也有的则干脆不安心工作。可能台湾新闻界也存在着这一问题。那么就仅供参考吧。研究及翻译外国文学也是我的一个方面。然而由于疏懒,这方面我做得更少。一九四九年以前,我几乎没译过甚么。那以后,由于被排斥在文艺队伍之外,纔译了一些东西。大多是出于无奈,有的甚至祇是为了代替体力劳动。但是在大学时代,包括我主修新闻的那两年,我真正的兴趣还是在外国文学方面。四十年代,我曾有幸在剑桥钻研了几位我慕名已久的作家。我读过伍尔芙夫人、劳伦斯和福斯特的全集,迷上过亨利?詹姆斯,甚至死抠过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他那天书般的《芬内根的苏醒》。
一九三九年刚抵英伦,我就想去拜访维吉尼亚?伍尔芙。怎奈那时我的身份是「敌性外侨」。在伦敦和剑桥,我有行动自由。然而我不能去离海岸三哩的地方,而那时维吉尼亚正和她丈夫伦纳德住在色塞克斯郡滨海小镇路易斯的「僧屋」别墅裹。珍珠港事变后,我一夜之间成了「伟大盟友」,有了行动自由。可那时我却祇能由伦纳德领着去凭吊她自尽的遗址了-看来并不太深的乌斯河,岸边小树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我在「僧屋」度了一个难忘的周末。灯下,伦纳德抱出这位绝世才女大包大包的日记供我翻阅,并且准许我作笔记。在后花园裹,我们边谈边摘苹菓。一九四六年回到上海,我很快就遭到双重灾殃。那以后,生活一直动荡不安。一九四九年来到北京,没过多久就发现,意识流小说可万万提不得,因为文学方面也是一边倒,苏联文学是主流。西方文学基本上祇介绍那些揭露资本主义丑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然而仅仅责怪客观环境是不够的。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我整个扑了空,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四十年代我选择意识流小说作为研究课题时,考虑得就很不周详。现在不能不承认,当时我更多的是赶时髦。三十年代初,乔伊斯和伍尔芙的名字在西方最响,在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也属热门。我仅仅知道在心理描绘方面,意识流的创作方法挖得更深,因而这个流派的小说档次更高。及至我认真研究起来,内心又不断产生矛盾,不断有「这种文学合不合中国国情」的疑宝。一九四八年我在上海复旦大学讲授「现代英国小说」时,就曾说过乔伊斯的晚期作品已走入一条死胡同。本来就这样三心二意,一旦发现这种研究完全悖时,四周不断出现不祥的征兆时,我就知难而退了。一九四九年八月来到北平后,我的住房始终很窄,从英国带回的千余册有关现代主义的小说、评论和传记只得存放在友人家。这批精选而且珍爱的书成为我没法背下去的包袱。在老友严文井的帮助安排下,我祇好将它们转给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如今回想起来,幸亏这么做了。不然的话,在一九六六年八月那场红色风暴中,那批书必然同我的大批笔记一道化为灰烬。研究英国现代派文艺曾经是我的一番梦想。这个梦破灭得很惨,也很彻底。有时我怪自己在一九四六年回到上海之后,不该去写那些政论杂文,本应埋头总结一下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写出几篇有份量的论文。然而那样一来,一九四九年以后-尤其在反修反帝的六十年代,我的日子也许更不好捱。在这种矛盾心情下,我就产生了一种没出息的随遇而安的想法:写得越少,挨批的可能也越小。在红色风暴中,我甚至曾巴不得当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八十年代中期,当现代主义成为反自由化的靶子时,有人问起我的看法。我承认自己在文艺观点上是保守的,我还是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但我坚决不当顽固派,更不赞成对现代主义或任何新的流派进行讨伐。应该允许新的一代文艺青年大胆地去探索,并让他们自行得出结论。我不赞成设禁区。这点艺术民主总要坚持的。五四闹过文学革命。今天,文学也不应停滞不前。现实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时代而在形式与内容上起着变化。文学离不开创新。僵化将意味着衰退,以至灭亡。
第五卷杂文:
一九八0年初访美归来后,许多报刊要我写写观感。这也难怪,隔绝了三十年,读者们自然急于知道太平洋彼岸那个国家的现状。
然而对我来说,问题却并不那么简单。经历了三十年的革命学习,遇到事物我每每先考虑教训。在过去岁月中,我曾看到并听说过有人出访西方世界后,在报告中夸奖了几句,因而被指控为立场不稳。但我又坚信,倘若硬把那裹涂成一片黑,被涂黑的反倒是自己的眼睛。
我就决定用「点滴法」来描述此行。这样,一可以不必作甚么总的评价,二可以祇举具体事例,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既不至于太违心,风险冒的也较小。《美国点滴》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刊出后,不但读者欢迎,因为可以一口气读完,我还发现报刊编者对这种「点滴」写法也有偏爱,显然是版面上便于安排之故。于是几年裹我接连写了七组,其中《文革杂忆》还在台北《联合报》上登载过。不知台湾青年对《终身大事》那十篇会不会感兴趣?那可能都是些老生常谈,然而却包含着我从多年苦难中得来的体会。如果有朋友早年曾在老北京生活过,也可能喜欢看看《北京城杂忆》。一九八七年,此文曾在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评奖中,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荣誉奖。没想到一九四九年以后,我竟然还能享受到这一殊荣!
四十年代由伦敦回到上海后,由于生活强烈的反差,我就用塔塔木林这个笔名,一连气写了好几篇讽刺文章,针对当时令人强烈不满的现状,同时也描述起自己的「乌托邦」。这裹有《老残游记》的影子,也看得出英国十八世纪一些讽刺作品的影响。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塔塔夫妇这番幻想的旅行,勾勒出我所向往的那个中国。
《上人回家》写于因「双百方针」而一度宽松起来的一九五六年,几乎是四十年来我唯一的一篇讽刺文章。在《猫案真相》中,我的主旨在于质问而不在讽刺。此文多少反映出,当年在完全剥夺了被批判者的辩护权之后,诽谤者可以多么随心所欲地任意编造。这裹还可以看到,在阶级斗争中,某些处于优势的知识分子糟踏起已经被踩在脚下的知识分子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多少人就那么永远地背上了黑锅。我很幸运,竟然活到可以为自己分辩一下的今天。
第六卷书信:
一个人活了八十岁,所写的信当然绝不只这些。过去我曾是个有信必覆并且爱写长信的人。这里收的,基本上是一九七九年以后写的。我给朋友写信,向来不留底。三十年代编刊物时,一个下午我通常能写上二十来封约稿信。大部份是事务性的,但间或我也会在信中同友人讨论一些文艺问题。那些信自然早已随着时局的变动而消失了。当时往来频繁的(如杨刚),也早已不在人间。
一九四九年以来,像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我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均发生了鉅大的变化,就拿写信(以及讲话)来说,也懂得了加以克制。尤其是一九五五年胡风等人因信函获罪而银铛入狱后,祇要能口头或在电话上说的,我就决不写。即便写,也祇限于事务性的干巴巴几句话。这种心态我一直严守到一九七九年。
那以后,信写得勤了些。然而上了年纪,精力差了,长信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个集子里有编者傅光明君从胡适先生数据中找到的一封短信-记得那是四十年代我从伦敦寄给他的一张明信片,以及五十年代致巴金的几封信(幸亏文革期间他的寓所被贴上了封条)。此外,大都是近十年来写的一些短信。英国复辟时期一位戏剧家曾说,讲演稿应字斟句酌,写信则应力求酣畅,不宜瞻前顾后。这一境界对我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综观我这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这也是我青年时期有意识的选择。一九三二年我就看中了记者这一行业,并为自己的一生做了个规划:通过记者生涯,广泛地体验人生,以达到从事文学创作的最终鹄的。尽管我走过的生活道路十分崎岖,成就也微不足道,但我仍认为自己十分幸运:一辈子基本上是照我原来所设计的路子走过来的。
「眼高手低」通常是句贬语。我在开始创作时,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信条:不怕自家手低,但眼一定要尽量放高。我从不模仿,然而我喜欢在心目中为自己立下一些「样板」。「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在写《篱下集》那些以穷孩子为主人公的短篇时,总想到狄更斯的《戴维?科波菲尔德》、都德的《小东西》以及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
每逢青年记者同我谈起新闻写作问题时,我总强调:写的尽管是新闻文字,平素却应多读些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名著以及当代出色的作品,就像书法家观赏历代碑帖或油画家千方百计到罗马或巴黎去瞻仰绘画史上的名作一样。
我很早就从斯诺老师那裹听到这番道理。今天,倘若有人问起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甚么,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只恨书读得太少。并不是没有书可读。我一生大部份时间都生活在大图书馆近旁,除了「文革」那些反常的年头,自己身边也总有几架子书。关键在于时间抓得不紧,以及大部份时间生活上的动荡不定。
一九三六年,我在《我与文学》一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向往之后,接着写道:
我希望目前这点新闻的训练能予我以内地通讯员之类的资格,藉旅行及职务扩展自己生活的视野。如果在经历中我见到了甚么值得报告给大众的,自己纵不是文人,也自会抑不住地提起笔来。如果我甚么也不曾找到,至少在这大时代裹,我曾充当了一名消息傅达者。
一九三八年我就把写小说的笔停了下来,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去,并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目击者。在大轰炸中,我寄回过几万字的伦敦通讯。大反攻开始后,又曾每日发回电讯,报导第二战场。我还踏访了战后满目疮痍的西欧。我曾说过,倘若阎王爷要我登记,表示下辈子愿意干甚么。我一定填上:仍要当记者。我喜欢新闻这一行,但是我更爱文学创作。
萧干
一九九0年八月二十三日于北京三里河
萧乾(1910年-1999年),原名萧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事件。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三等奖。1999年2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
《萧乾选集》(全五册)
作者:萧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123412480
出版时间:1992/1/1
开本:32开
页数:5册
台币定价:1350
目录:
第一卷 小说
第二卷 报告文学
第三卷 散文
第四卷 文论
第五卷 杂文
第六卷 书信
-
雨果奖入围作品《尼尔·盖曼随笔集》,深度揭示了“文学魔术师”尼尔·盖曼的真实生活,涵盖其成长轨迹、私人阅读清单、创作背后的思考及人际交往的精彩片段等众多话题。
¥16.9 -
《全民国词:第一辑》全15册,布面精装,400万文字,重达22斤。收录1912-1949年间220余位名家留存的2.8万余首词作,展现了民国词坛的繁荣景象和多元风貌。
¥599.0 -
光启书局“明治文学经典”系列3册,汇集日本近代文学家樋口一叶、国木田独步、永井荷风,在风云变幻的明治时代,书写挣扎迷茫的个体赤裸肉身与凌冽时代的对峙。
¥54.0 -
《冯其庸文集》全16册,500余万字,汇集著名红学家、文史研究家冯其庸自1947年10月发表首篇文史论文以来所有著作,冯其庸亲自题写书名,虞逸夫、饶宗颐题签。
¥480.0 -
三辉图书出品!20世纪世界文学遗珠、现代土耳其小说先驱——尤瑟夫·阿提冈代表作《游荡者》《祖国旅店》,均以精湛的心理剖析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关注与赞誉。
¥29.0 -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经典作品集”全8种12册,从成名作《江村经济》到晚年传统文人的自由书写《杂写集》,周全呈现费孝通的精神世界。【附赠帆布包×1、藏书票×8、年谱×1、笔记本×1】
¥249.0 -
仅16.9元!三辉图书出品《荒野帝国:走入美国未来的旅行》,“全球100位思想者”之一、著名地缘政治专家卡普兰行遍大半个美国,带你看见一个充满区隔和断裂的国度。
¥16.9 -
中华书局出版《镜中容易换年华》全两册,一套精美的赏、读、写三用笔记书!收藏大家张伯驹、潘素夫妇书画+张伯驹词+笔记本留白功能,布面精装+布面函套,宜读宜藏。
¥45.0 -
随藏书家韦力寻访古人遗迹!签名本《书魂寻踪:寻访藏书家之墓》《脉望:书魂寻踪2》任选!布面精装,古籍书影+实地图片,图文并举,寻访著名藏书家之墓及遗址。
¥48.0-98.0 -
“卓尔文库·大家文丛”10册,32开精装。荟萃汤一介、乐黛云、许渊冲、柳鸣九、文洁若、袁行霈、蓝英年、叶廷芳、林非、高莽10位当代文化名家的随笔集。
¥199.0
★32开平装,繁体竖排,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萧乾是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人,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尊重
★本选集共5册6卷,收入萧乾用中文创作的小说、散文、文论、杂文、报告文学和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