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儒学研究专家韩星作品2册:《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勾勒孔子和儒学的现代命运,集学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
《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本书接续李申《中国儒教史》,梳理儒教百年来的纷争历史,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儒教现代传承与复兴的历程。
《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围绕孔子的思想学说与人格境界及其历史命运与各种争议,长时段、大跨度地展示了孔学的内涵、精髓与价值。
- 优惠
- 超值换购

- 哲学
-
译林出版社“人文与社会译丛”2册:当代思想家研究黑格尔哲学的鸿篇巨制《黑格尔》,政治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思想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作《自由与多元论》。
¥59.9 -
限时低价!理想国出品《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全9册,16开精装、全彩印刷,由法国资深童书作家联合法国哲学教授、中学教师和漫画书作家精心打造,通过800+贴近生活的趣味小故事,以及900+精美漫画插图,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探究成长中的44个人生“大”问题。
¥268.0 -
每本仅不到8元!“读精品 品经典”全8册,汇聚鲁迅、司马迁、马克思、哈耶克等中外名家,共遴选数百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囊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8大领域。
¥59.0 - 查看更多>>
《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
近代以来,否泰相交,民族国家遭遇千古奇变,文化传统破坏殆尽,现在正逐渐回归大中至正之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全面的,儒家文化的复兴也是这样。本书接续李申的《中国儒教史》,梳理了儒教百年来的纷争历史,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儒教现代传承与复兴的历程。
自近代西方学术体系引入中国以来,儒教、孔教是否是西方话语里面的“宗教”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本书作者认为,在这些争论过程中,人们常犯的毛病,就是以二元对抗思维模式简单地以“是”与“否”来回答。其实,历史上儒家的“教”不仅仅是狭义的教育之教,更有教化、宗教的含义。本书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儒教活动及其思想理论,以及波及海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形成了持续的文化传承和复兴运动,对于当下中国建设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
本书以同情理解之态度,以崇敬仰慕之心情,以希贤希圣之志趣,带领读者走进孔子的思想世界、精神境界。揭示了孔子即凡而圣的伟大人格及其形成的历程,反驳了于丹等人把孔子凡俗甚至庸俗化的言论,还论述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围绕孔子和儒学的争论,勾勒孔子和儒学的现代命运,反映了一个世纪的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全书围绕孔子的思想学说与人格境界及其历史命运与各种争议,长时段、大跨度地展示了孔学的内涵、精髓与价值,注重孔子的思想与人格应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现实问题,是集学术性与思想性、历史性与现实性、专业性与通俗性为一体的著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融合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联理事及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著作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等。
《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
作者:韩星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67180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361
定价:49元
目录
自序 我的儒教观 6
绪论 清末民初的社会变化与儒学衰微 8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 8
二、儒学的衰微和民族精神的危机 11
第一章 康有为孔教说述评. 15
一、儒学、儒教与孔教的概念 15
二、康有为提出孔教说的动因 16
三、康有为孔教说的目的. 17
四、康有为创教之经过 18
五、康有为孔教说的内容剖析 20
1.康有为在比较中阐释孔教的特征 20
2.康有为通过“我注六经”来构建孔教的“神学”思想体系 21
3.康有为孔教说与政治维新和专制体制的关系矛盾与冲突. 22
4.康有为孔教说的价值 23
第二章 清末民初孔教复兴活动及其争论 23
一、清末民初孔教活动述论 24
二、孔教活动引发的争论. 28
三、梁启超——多变的孔教观 35
第三章 辜鸿铭:中西文明比较视野中的孔教观 37
一、学贯中西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38
二、中西文明比较,确立中华文明主体性 39
三、中西文明融会,寻求人类文明道路. 42
四、儒学是否为宗教的探讨 43
五、孔道与孔教 44
六、良民宗教 47
七、对传统儒教(孔教)以及近代孔教派的历史反思. 49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孔教的批判 50
一、陈独秀孔教非教说及对孔教的批判. 51
二、胡适的儒教非教与实用主义的宗教观 55
三、蔡元培的儒教非教及哲学、美育代宗教说. 58
四、鲁迅等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60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中学衡派的孔教观 62
一、学衡派孔教观的现实原因和内在动因 62
二、吴宓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孔教观. 64
三、梅光迪“复兴孔教”与融通孔耶 68
四、柳诒徵论孔道与孔教. 73
第六章 段正元论儒道与孔教 76
一、段正元对道的阐释 76
二、段正元对儒道的认识. 78
三、孔教:万教归儒,儒道真行. 82
四、道与教:修道之谓教. 93
第七章 香港孔教学院:现代民间儒教的基地. 97
一、香港孔教学院与汤恩佳院长. 97
二、汤恩佳先生的孔教儒学思想 100
1.全面把握孔子儒家思想. 100
2.多角度地论证孔教思想. 103
三、香港孔教学院的孔教理念和实践 107
1.香港孔教学院参与多元宗教对话. 107
2. 香港六大宗教领袖座谈会:历史·信念·共识·影响 112
四、香港孔教学院与大陆儒教派和海外新儒家的比较 117
第八章 儒教在越南的传播和现代转换. 120
一、儒教在越南传播的历史、作用及其特点 120
二、越南近代社会与儒教地位的变化 125
三、越南的现代化与儒教的现代作用 128
第九章 新加坡儒学和孔教 132
一、儒学孔教在新加坡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演变 132
二、新加坡的儒学伦理教育运动 137
《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
作者:韩星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74584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418
定价:68元
目录
第一编 孔子的思想与人格
第一章、孔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担当意识(7)
一、对道的自觉与对道统的承传(7)
二、对学术的自觉与对学统的开创(10)
三、政治的意识与对政统的开创(12)
四、孔子与教统的形成和现代转换(14)
第二章、孔子的思想体系(18)
一、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18)
二、孔子之谓集大成(18)
三、道、德、天(命)、性与天道层面(25)
四、仁、礼、中庸层面(29)
第三章、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为政之道(36)
一、正己正人,德风德草——为政的首要前提(37)
二、民无信不立——为政的基本原则(38)
三、德、礼、政、刑——为政的总体构架(39)
四、王道政治——为政的理想模式(42)
五、天下大同——为政的最高理想(43)
第四章 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45)
一、孔子教育教学思想是以成人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教育(46)
二、孔子教育教学思想中的平等意识(48)
三、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的因材施教(50)
四、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的启发式(52)
五、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的现代价值(54)
第五章、孔子的祭祀观念及其人文精神(55)
一、春秋时期中国文化精神的转换(56)
二、对鬼神的看法(57)
三、重人事轻鬼神(59)
四、心理情志的人道反省(61)
五、报本反始的道德教化(62)
六、崇德报功的人文意蕴(63)
七、亲亲尊尊的伦理秩序(64)
八、丧祭之礼的仁爱精神(65)
第六章、孔子的中和之道与君子人格(66)
一、儒家中和之道的思想渊源(66)
二、孔子的中庸与中和(68)
三、孔子论人格的层级性与君子人格(71)
四、中和之道在君子人格建树中的多样化体现(73)
五、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82)
第七章、超凡入圣:孔子的人格境界(83)
一、即凡而圣、超凡入圣、人格境界(83)
二、儒家人格层次的划分(84)
三、圣人、凡人与西方基督教的上帝、教主的比较(85)
四、孔子是怎样超凡入圣的(86)
五、后人对孔子圣人人格的肯认和争议(93)
第二编 孔子在20世纪中国的命运
第一章、世纪之交思想交锋中的孔子(98)
一、中体西用(98)
二、康梁维新派(100)
三、顽固派(102)
四、革命派的订孔与排孔(102)
五、国粹派(103)
第二章、清末民初围绕孔教问题的争论(104)
一、废止读经与孔教运动(104)
二、康有为、陈焕章孔教思想(106)
三、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的态度(108)
四、围绕孔教问题的争论(109)
第三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同声音(111)
一、新文化运动批孔思潮(111)
二、辜鸿铭与“新传统主义”(115)
三、学衡派(117)
四、甲寅派(118)
五、早期马克思主义派(118)
六、自由主义西化派(120)
七、东方文化派(121)
第四章、三、四十年代国共分立与现代新儒家崛起(123)
一、国共两党关于孔子儒学的意识形态之争(123)
二、蒋介石与毛泽东(129)
三、中国文化本位派(132)
四、第一代现代新儒家(132)
五、全盘西化论(137)
六、新启蒙运动(137)
七、“古史辨”派(138)
第五章、孔子儒学在海外(139)
一、海外新儒家(139)
二、海外自由主义西化思潮(143)
三、国民党在台湾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 (144)
四、海外华人孔教思想与活动(145)
第六章、1949年以后孔子在中国大陆的曲折命运(146)
一、“文革”前十七年关于孔子儒学研究和争论(146)
二、“批林批孔”运动(149)
三、拨乱反正重评孔子(153)
四、大陆80年代自由主义西化思潮(156)
五、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论(157)
六、90年代后大陆的儒学研究(158)
七、大陆儒学复兴思潮(160)
八、和合学的文化战略论(162)
第三编 孔子儒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章、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164)
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危机(164)
二、中国文化的近代危机(165)
三、“五四”以来批孔批儒的反思(168)
四、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170)
第二章、孔子儒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建(172
一、精神、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172
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74)
三、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178)
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181)
第三章、三纲六伦:反思与转换(182)
一、问题的提出(182)
二、“三纲”的历史演变(182)
三、六伦的基本蕴涵(186)
四、三纲六伦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189)
第四章、忠恕之道与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192)
一、忠恕之道的诠释(192)
二、忠恕之道作为全球伦理的“金规则” (198)
三、 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200)
第五章 东南亚的儒学和孔教
一、从儒教文化圈说起(204)
二、新加坡儒学和孔教(204)
三、印度尼西亚的孔教(210)
四、马来西亚的儒学和孔教(213)
五、海外孔教与儒学、孔教发展道路的反思(215)
-
《1917年3月:改变世界的一个月》作为普利策奖获奖者威尔·英格伦的经典历史叙事作品,以非常戏剧性的叙事手法和极富文学性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展现了1917年3月这个关键性时间点——美国加入“一战”,俄国拥抱革命。
¥25.0 -
影印本《庚子海外纪事》全两册,记录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外交文电、公牍,及西方报纸对庚子事件所作的评论,是研究庚子国难尤其是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外关系的重要材料。
¥39.9 -
影印本《蓬窗日録》全4册,16开精装,明代陈全之所撰的一部综合性笔记,记述风土人情、地理物产、藩镇赋役、边务漕运、水利驿传、马政盐政等方面,是珍贵的史料文献
¥79.0 -
近代中医大师著作4册,精选清末名医张山雷、曹颖甫的经典医学佳作,其内容见解独特深刻,论述详尽明了,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65.0 -
学者郑非力作“帝国三部曲”前两卷《帝国的技艺》《帝国的失败》。以全新的视角,深入剖析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揭示那些影响帝国命运的关键因素。被誉为“中文世界难得的帝国史佳作”!
¥66.0 -
《百位院士谈教育》全两册,荟集百余位院士访谈实录,从量子物理到人文社科,院士打破学科壁垒,以跨界视角重构教育认知,为广大家长提供全景式思维盛宴,堪称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思想指南。
¥36.0 -
一部书读懂全部佛学精要!影印本《宗镜录》,16开布面精装。永明延寿大师代表作,广收大乘经论及印度、中国历代圣贤的著作,以详述佛法要义与经论妙旨。
¥179.0 -
佛学典籍影印本《华严义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任选!16开布面精装,深入阐释和说明《华严经》《摩诃止观》,对于理解佛教思想、修行和实践均具有重要价值。
¥75.0-170.0 -
影印本《海防纂要》全五册,是明末名臣王在晋任职浙江提刑按察使期间,编纂的一部全面介绍明代海防的专题著述。全书共分十三卷,不仅有对朝鲜、日本的国情考察,还有御倭、防海等战略研究,并记录了永乐至万历年间四十余次抗倭大捷。
¥94.0 -
影印本《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3册,收序至卷七,记载明代众多南方沿海地带花木、鸟兽、珍玩,堪称一部活生生的“博物志”。前有清代刘喜海手书题跋、李时英与作者自序
¥59.0
★16开平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韩星,著名儒学、儒教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中和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学思想史、儒家经典诠释学、儒(孔)教问题研究
★《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儒教活动及其思想理论,以及波及海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形成了持续的文化传承和复兴运动
★《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带领读者走进孔子的思想世界、精神境界,反驳了于丹等人把孔子凡俗甚至庸俗化的言论,还论述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围绕孔子和儒学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