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库”3册:《西域佛教史》《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玄门首经:道德经》,著名学者楼宇烈、宗教学家方立天担纲顾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知识读本。
“华夏文库”是一系列由各领域的名家学者写给大众的小书,运用史料、文献分析的实证方法,以较小的阅读视角探讨多个主题,并配有大量插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了解相关历史、宗派、神祇、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 优惠
- 满减
- 超值换购

- 历史
-
《纳粹猎人扬·塞恩》和《鳟鱼之歌:九位女性逃出纳粹集中营的真实故事》是两部交织着黑暗与光明的二战史诗,从追捕者与幸存者的双重视角,揭开了历史的血泪与抗争。
¥58.0 -
理想国出品“钱穆著作系列”四部,荟萃“一代宗师”钱穆先生关于史学、文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的经典著作,还有他与吕思勉、顾颉刚、胡适、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吴宓、梁漱溟、傅斯年、林语堂的交游记事,堪称民国学人的精彩群像。
¥108.0 -
《纸神》由日本知名作家大平一枝执笔,记录了近三十位艺术家、设计师讲述的人与纸的深情故事,全书由日本百年品牌竹尾造纸的六种特种纸打造,不同观感、不同手感,既是内容精良的图书,又是视觉与触感兼美的艺术品。中文版限量发售!
¥24.0 - 查看更多>>
《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
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的佛教,在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小乘佛教后,向大乘佛教发展,在汉代时传入中国。异质的文化想要在新的环境中存活、生长,势必需要依托文字作为其思想的载体。如何将承载其教义的佛典尽善尽美地展现在中国士人的面前,对于汉传佛教而言实在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从摄摩腾、竺法兰到释道安、鸠摩罗什、菩提流支,再到玄奘法师,一代一代的译经师辛勤劳作,翻译了汗牛充栋的佛教经典,推动了汉传佛教的传播。译经,不是对原经文的简单复述,而是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佛教与中国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佛经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原本原意,译经师不得不苦心造出许多新的汉语词汇,因而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佛典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书以介绍佛教经典在汉地的翻译与传播为主要内容,除序言外,分为对“印度的佛典”、“汉传佛教的译经事业”及若干小专题,为读者说明佛典在印度的形成经过与类别体例、汉传佛教的译经简史、佛教教法上所要求的对待经典文字的态度、佛经文本在中国上层与民间的传播模式、大藏经的编集、佛教典籍的刻印留传以及法难焚毁佛经的打击等佛教典籍在中国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读者能对此获得一个既有广度又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作者简介】
陈帅,1987年生,黑龙江大庆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兼任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思想史研究组副研究员。著有《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等
《丝路佛风:西域佛教史》
西域地区处在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是连接我国和印度文化的重要桥梁之地。诸国并立的西域很早就有文明产生,佛教经由这条长廊传播到了内地,同时也对西域诸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域是古代中西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世界上比较重要的宗教几乎都在此流行过,*早是原始宗教,并发展为其高级形式萨满教,后来相继又有祆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这里是佛教*早传播的地区之一,在长达近1500年的漫长岁月中,西域佛教经历了传入、发展乃至没落的过程,对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本书具体介绍了西域的地理、人文历史状况,并对各时期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作了叙述,配以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熊江宁,北京大学博士,对中国佛教的流变及各时期佛教发展有较全面的掌握。并曾实地赴中亚考察当地佛教的寺院建筑及风俗状况。
《玄门首经:道德经》
《道德经》,亦名《老子》,在诸子中诞生得*早,堪称中国文化的奠基著作,上承上古文化奥义,下启百家哲学、美学诸类思考,历来为各代思想家所重视,抄本、版本众多,并产生了思想各异的多种注疏。其中,道教奉之为“众经之祖”,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注疏思想。
本书围绕《道德经》展开,介绍了《道德经》的版本、注本、刻石、写本、文化地位等具体内容。
【作者简介】
胡百涛,哲学博士,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师从著名道教学者王卡。主要从事道教内炼思想和道教医学思想研究,曾编写《中华大典·宗教典·道教分典》“教理教义分部”,发表《上清经五行数观念与道教重阳思想》等论文。
《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
作者:陈帅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6045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开本:16开
页数:126
定价:38元
目录
引言
一 印度的佛典
1 初次结集
2 第二次结集
3 第三次结集
4 第四次结集
5 早期、部派时期的佛教经典
6 大乘至密教时期的佛教经典
二 佛教经典的类别与体例
1 “三藏”——经、律、论
2 十二分教
三 汉传佛教的译经事业
1 汉朝、三国时期
2 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时期
4 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
四 佛教经典的传播
1 上层社会与佛教经典的传播
2 佛教经典的民间传播活动
五 佛典的刻印、流传与《大藏经》的编集
1 佛典的刻印、流传
2 《大藏经》的编集
小知识目录
《佛遗教经》
初□□□
十大弟子
阿阁世王
“大天五事”
巴利语
大乘
纯密与杂密
戒律
“四藏”、“五藏”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
《四十二章经》
《高僧传》
“护国三经”
般舟三昧
□早的汉语梵呗
聂承远、聂道真父子
《老子化胡经》
佛图澄
习凿齿
六家七宗
吠陀
“什门四哲”
法显求法路线
“四卷《楞伽》”
《大乘起信论》
震旦
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到《西游记》的演变过程
窥基
道宣
《南海寄归传》
一行
唐密
究竟谁是法贤
八思巴
明代四大高僧
民国四大高僧
欧阳竟无
黄老之说
《世说新语》
“师说”
韩愈
敦煌的讲经文、变文
食菜侍魔教
敦煌莫高窟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圆觉藏》与《资福藏》之关系
《赵城金藏》的发现
《大正藏》
《丝路佛风:西域佛教史》
作者:熊江宁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50950
出版时间:2014-5
开本:16开
页数:128
定价:38
目录
一塞外漫道真如铁——地区概述
1 诸国曾并起—西域地区
2 风物自不同—西域文明
二佛教第二乡多变迁——发展历史
1 佛风西吹来—佛教传入西域的开始
2 广大布流化—佛教在西域诸国的传播
3 融通增上智—西域佛教与内地的往来
4 释氏再兴起—高昌回鹘时期佛教的发展
5 古今传梵韵—河西地区的佛教发展
6 盛衰几转合—西域佛教的衰落与延续
7 弘传—藏传佛教在西域的发展
三巧夺天工焕异彩——佛教艺术
1 缤纷塑佛国—西域佛教艺术概述
2 丝路有明珠—西域石窟艺术
3 笔墨如有神—西域绘画艺术
4 胡旋步生莲—西域音乐舞蹈
《玄门首经:道德经》
作者:胡柏涛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73980
出版时间:2018-7
开本:16开
页数:179
定价:38
目录
《道德经》的版本
名称由来 2
早期主要传本 10
道藏本 21
《道德经》的注本
《道德经》注疏史 34
内外家的注疏路径 76
《道德经》刻石与写本
碑幢刻石 105
敦煌经卷 112
名士写经 121
《道德经》的文化地位
作为中国文化元典 146
作为道教基本经典 157
作为文化交流媒介 166
-
超低价16.9元!广西师大出版社《梦游进入新世界:12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出现》,著名中世纪史学家、《企鹅欧洲史》作者克里斯·威克姆,破解西欧文明的内核。
¥16.9 -
《本雅明档案》16开精装,德国瓦尔特·本雅明档案馆倾力编纂。原滋原味的本雅明档案,包含手稿、图标、符号、住宅、笔记本、谜语……互相交织,呈现精彩生动的文化细节
¥45.0 -
《纳粹猎人扬·塞恩》和《鳟鱼之歌:九位女性逃出纳粹集中营的真实故事》是两部交织着黑暗与光明的二战史诗,从追捕者与幸存者的双重视角,揭开了历史的血泪与抗争。
¥58.0 -
理想国出品“钱穆著作系列”四部,荟萃“一代宗师”钱穆先生关于史学、文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的经典著作,还有他与吕思勉、顾颉刚、胡适、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吴宓、梁漱溟、傅斯年、林语堂的交游记事,堪称民国学人的精彩群像。
¥108.0 -
“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三册,汇集美英两国学者关于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包含对黑格尔社会理论哲学基础、阿多诺社会学思想、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等内容的深刻解读。
¥119.0 -
《赵朴初文集》精装全2册,收录赵朴初1942年至1999年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等共297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与主要思想。
¥56.0 -
《张学良口述历史》全7册,精装版。著名学者杨天石主编,张学良生前亲自授权,初次公开出版。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馆藏珍稀史料,145盘7000分钟录音带整理成书。
¥670.0 -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出自汪丁丁教授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包含百余幅插图,帮助读者在三重转型期中国,学习社会生活的智慧
¥25.0 -
函套装《史记》精装典藏本全3册,1130页,重约5斤。原文+译文+插图,简体横排,体例清晰,可作为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历史的普及本,也可作为无障碍阅读版本之选。
¥55.0 -
“历史人类学小丛书”五册,历史人类学学术共同体锻造的小书,三十多年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升华,为读者呈现“大一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证明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99.0
★16开平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华夏文库”的特点是专家学者写的小书,每种书选取很小的一个点原创撰写,以现代学术眼光、研究能力,去总结、解读、梳理古代中国文明
★大量图片和文献资料的引用,使得该系列颇具资料价值
★装帧设计简约大方,阅读舒适,便于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