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1983.5折
距结束
已售5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69.9¥1983.5折
已售5

《唐容川医学全书》,16开精装,收录晚清著名医学家、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唐容川的8种现存著作,总达640页。依据原文文义、医理及意群划分段落,详细校注。

唐容川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血证的研究方面,其代表作《血证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见解独到,有证有方,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收录其8种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医学见能》《痢证三字诀》《医易通说》。  

优惠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精装,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唐容川(1846-1897),即唐宗海,晚清医学家、经方家,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本书收录了唐容川的现存著作共8种,是了解唐容川医学思想的上佳资料
排版清楚,体例明晰,简体横排,通过字号、字体及笔画粗细使注文与正文区别











编辑推荐

唐容川(1846-1897),晚清医学家、经方家,同时也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1884)。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血证的研究方面,代表作《血证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见解独到,有证有方,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书收录了唐容川的现存著作共8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医学见能》《痢证三字诀》《医易通说》。   

校注说明

本书收录唐容川的现存著作共8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医学见能》《痢证三字诀》《医易通说》。本次整理所使用的的版本分别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以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为底本,199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排印本为校本;《血证论》以清光绪十六年刻本为底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为校本;《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以清光绪二十年申江裒海书局《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石印本为底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为校本;《医学见能》以上海中医印书局《谦斋医学丛书》石印本为底本,199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排印本为校本;《痢证三字决》以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为底本,199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排印本为校本;《医易通说》以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为底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为校本。
兹将本次校注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本书整理方式采用“以善为主”法。
2.本书的版式采用简体横排。
3.依据原文文义、医理及意群划分段落。
4.原小字双行者,今改作小字单行。通过字号、字体及笔画粗细使注文与正文区别。
5.属异体字者,径改作正字。具体情况又以实际情况中不改变原意为准。
6.繁体字。繁体字改简体字一般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不使用类推简化的方法造字,超出《现代汉语词典》范畴的繁体字保留原字。
7.避讳字回改为正字。
8.属于用字规范的药名统一,原为药物异名或体现时代用药特征的药物名不改。原系药物正名,后被俗名取代,广为运用者,保留原貌。
9.为方便读者阅读,在张仲景原文下以“~”标出;对各名家注文前用鱼尾括号标注;对唐容川补正文字用楷体区别于正文。

本单详情

《唐容川医学全书》
作者:唐容川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52497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开本:16开
页数:640
定价:198元

目录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血证论
伤寒论浅注补正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本草问答
医易通说
医学见能
痢证三字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