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院士谈教育》全两册,荟集百余位院士访谈实录,从量子物理到人文社科,院士打破学科壁垒,以跨界视角重构教育认知,为广大家长提供全景式思维盛宴,堪称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思想指南。
当科学巨擘遇见教育命题,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本书披露院士群体对教育改革的集体思考,涵盖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创新思维培育等多个维度,既有高屋建瓴的战略视野,又有落地生根的实操建议。
- 优惠
- 超值换购

- 教育
近年来,科技创新与“双品质”建设问题在靠前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着眼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论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明确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优选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系列讲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世界品质大学和品质学科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实力、人才质量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为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遴选了100余位院士,就“双品质”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囊作用。
李善廷,男,1979年9月出生,主要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 200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在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曾在《光明日报》等报纸刊物发表文章数篇,曾参编著作两部。
《百位院士谈教育(上下卷)》
作者:李善廷 编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99566
出版时间:2018/11/1
开本:16开
页数:855
定价:168
目录:
一流大学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赵沁平
科学未来在年轻人 薛其坤
创新是一种追求 孙宝国
培育创新精神 构建创新文化 谭天伟
创新要宽容失败 侯朝焕
创新不以文章结束 方家熊
我们需要纯粹的科研 李天初
科研需惟才是举 待遇要内外无别 吴德馨 王圩
人才教育是创新之本 许居衍
创新是青年的灵魂 李同保
深植创新文化 叶声华
深入认识教育规律 实实在在做平凡事业 刘吉臻
校长要做好大学发展的掌舵人 金之钧
让科学家“有利可图” 邓兴旺
博士后制度亟待创新 谢心澄
建设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一流大学 高松
中国的大学 大学在中国 黄 如
学科建设水平决定学校发展高度 张平文
年轻人是科技创新的未来 陆建华
高校需要宁静 雒建斌
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 姜会林
办教育要有自己的底气 王子才
人才计划要完善 刘忠范
大学的根本作用 李衍达
高等教育要百花齐放 金国藩
学科体系布局应及时响应时代需求 李德毅
特色发展是高校迈向一流的必由之路 谢建新
让大学回归本义 沈建忠
创新支持应稳定持久 岳国君
教育是国家创新的基础 柯杨
大学要重视社会评价 周寿桓
科技创新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武维华
大学发展要靠“理” 饶子和
大学管理要“顺其自然” 闫楚良
学术氛围如空气般不可或缺 黄克智
科学梦想要与家国情怀相伴 毛二可
建立基于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 尤政
好的教育就是磨玉 王越
深化改革落实推动科研创新 包为民
教育是创新之根 林群
坚持政治一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 柴之芳
用科学精神发展科学和技术 王志珍
创新需要涵养 李家洋
科研机制亟待改革 王小谟
中国教育需要回归本质 柴天佑
科研需要敏感性 高福
要做四有好老师 方维海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要健康有序 高文
大学精神植根于传统 丁烈云
科技评价要有“自知之明” 方精云
大学发展不要做跟随者 何友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 吕建
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钱锋
创新要有使命感 房建成
定位是大学发展的灵魂 孟安明
大学的根本在育人 唐长红
大学存在的根本 郑晓静
创新之要 首在人才 陈凯先
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 郑兰荪
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正当时 李卫
高校人才观亟需谋变 田中群
大学不要埋头赶路 汪景琇
信心是创新的动力 简水生
中国教育要走中国道路 徐叙瑢
大学当“术业有专攻” 翁宇庆
发展教育要纠正两种倾向 杨元喜
建立服务学术的大学行政 岳光溪
校长是学校之魂 蔡美峰
重塑工匠价值 培育大国工匠 汪旭光
努力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胡正寰
把握好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 王成善
科研评价要真评“价” 顾国彪
科技创新“十要素” 舒兴田
人才培养应契合社会需求 李阳
让人才引擎助推教育发展 施一公
科研定力是成事之基 曹雪涛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 侯立安
科研创新要弘扬团队精神 江亿
大学改革发展要做好“加减法” 温诗铸
守护学者尊严 郭正堂
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 彭永臻
构建综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吴宏鑫
实事求是谋发展 周丰俊
创新需要百家争鸣 李仲平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周恒
评价要有中国自信 葛墨林
教育要“无为而治” 彭一刚
教育需去浮躁之气 余贻鑫
营造科研氛围 传承科研精神 彭苏萍
科技与人文相融合 王玉明
科研道路要自信 南策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戴汝为
发展教育必须依法治教 韩德民
坚持发展特色 办好中国大学 陈桂林
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柴洪峰
培育飞翔的潜能 褚君浩
资源配置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 匡定波
稳定科研政策 激发人才活力 解决中国问题 尹伟伦
创新应尊重规律以人为本 谭建荣
大国教育 丁仲礼
-
广西师大出版社《改变世界的信》,铜版纸全彩印刷,近200幅珍贵信笺插图,精选上百封意义深远的信件,从刺杀凯撒的计划书、圣女贞德的警告信,到泰坦尼克号上最后一封未寄出的信、阿道夫·希特勒最早的反犹文章……
¥28.0 -
仅9.9元!《中医四部经典》,由《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合编而成。64开小巧便携,可供广大中医工作者及学习者随时查阅、研读。
¥9.9 -
广西师大出版社“海外汉学译丛”3册:《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中国瓷器考》《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儒莲奖得主经典著作,著名学者张西平主编。
¥54.0 -
中华书局《古希腊铭文辑要》布面精装,辑录古代希腊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各类铭文115篇,可从中窥见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经济以及日常生活。
¥49.0 -
理想国出品《龙头蛇尾:明代中国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全景描绘持续六年的万历朝鲜战争,展现万历皇帝与丰臣秀吉的史诗对决,生动还原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揭示了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外交博弈的全面对抗。
¥36.0 -
《简明甲骨文词典》16开精装,简体竖排,厚达752页,著名汉语言学家崔恒昇编译。辑录迄今为止发现并认知使用的1000余甲骨文字,国内外丰赡史料解读甲骨字形的前世今生
¥59.0 -
畅销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经典论著《中国文明新论》,穿越文明遗产沼泽地,探寻中国文明理性与创造精神的源头,重树中华民族强大的文明话语权。
¥32.0 -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杭州》《苏州》任选!每册收录600余条方言文化词条,并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等多元领域。
¥45.0 -
中华书局《学业、革命与前程:大转局中的清末浙江学生》,探讨1901-1911年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学生的学习、思想、行动与进入社会等问题,探究相关社会分层与历史变迁
¥35.0 -
全译本《西洋世界军事史》精装全3册,“装甲战之父”富勒30年心血铸就军事史不朽巨著,3500年历史经典战事全景展示。所谓西方史,主要就是一部战争史。
¥114.0
★16开平装本,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将105位院士的访谈内容整理成104篇文章,结集出版,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院士的“心声”。
★百余位院士分别就“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囊作用。
★深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书底部有激光刻字,是出版方所作的特价标记,介意的读者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