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21.0-22.0¥802.5折
距结束
已售33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1.0-22.0¥802.6折
已售33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3册任选!《隋唐宋印风(附辽夏金)》/《明代印风》/《明清瓷器押印印风》。篆刻大师黄惇主编,每册收入大量印章图谱,大16开本,幅面高清。

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本系列收录了历代篆刻和印章,从中既可看到各时代、各流派不同印风的代表作品,了解印风的形成与盛衰,也可以看到流派的承递与篆刻家的成长之路。

优惠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重庆出版社出版,优质厚实纸张印刷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作品
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
每册书前有长篇文章对该册主题详细解说,正文为图集,高清呈现历代印章图谱
印章艺术的发展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才是今人应采取的态度

























分册简介

《隋唐宋印风(附辽夏金)》
本书收入了隋唐宋时期大量现存的印章的图谱,是一部翔实的资料库。对学习篆刻艺术和了解研究篆刻的产生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通过了解印风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到流派的承递与篆刻家的成长之路。也可以据此研究当时文字的演变和发展情况。更加有效地去继承发扬隋、唐、宋印中的优秀品质。
本书收集了大量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印章图谱,以大量的图片再现了许多珍贵印章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学习、研究这一时期的印章文化和文字发展非常有价值。
本书意图在于准确地勾勒隋、唐、宋时期印风发展的脉络,因此,在印蜕的收集和筛选上,既全面地关照各朝代、各印种,也考虑到印风在这数百年间的变化;既客观地反映其制度化的一面,也有意识地揭示其艺术发展的一面,以期达到既勾勒出这一时期印风的大致轮廓,又能提供深入研究这一时期印章艺术发展的目的。

《明代印风》
本书展示了明代的印风,收录了一千多方印章图谱,以时间为序排列,从中可以看到明代丰富多变的文字形体、体量和复杂各异的形制;也可以看到明代各流派不同印风的代表作品。
本书是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

《明清瓷器押印印风》
青花瓷器,始于唐代,经宋元之发展,至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享有“国瓷”之誉。它以钴作着料,以釉下彩技术装饰器物表面,青肌玉骨,集绘画、书法、印章、工艺于一炉,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本卷所集,为明清以来装饰于青花瓷器底部、里心及器身上的押印,将这些青花瓷器上的押印编入传统的“印谱”系列中,尚是有史以来的第*次。
本卷编辑的体例,每一类别均尽量按编年顺序为次,官窑在先,民窑在后。各类别分别为:一、纪年印。二、斋馆堂号印。三、监造者姓名印。四、吉语印。五、民窑仿年号印式夹入堂号的押印。六、民窑不可识读的押印。其中在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之间,辑人了民国时期一批白瓷文玩器皿上的款印,这其中既有斋馆堂号印、词句印,也有名匠之名印。这些印款受当时文人篆刻家的印章影响较为明显,有脱离工匠模式的倾向,宛如文人篆刻家的设计印稿。卷末还保留了少量外形为印章形式、而非文字的图案押记,这类押记多见于民间清花瓷器的底面,与一般文字印章款不类,但其中也隐含有古代图案印、肖形印的某些基因。

丛书简介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是一系列全方位收录中国历代篆刻和印章的丛书,由中国篆刻大师黄惇主编,众多篆刻书法家合力编写。全套21卷,囊括了从商代至近世的历代印章。
印章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在元代之前的实用玺印分类中,有两条必不可少的线索。一是时代顺序之线索,二是艺术形式之线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造成诸种实用印章所具有的艺术形式的因素,如印章用途、印章形制、印章制度;入印的文字差异、地域的差异;印材的差异及不同的刻制方法等等,所有这些都决定着印章艺术形式的不同,决定着印章艺术风格的变异。并且因这两条主线索与诸多决定形式美的因素交叉影响,形成了实用印章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为此,如何以艺术形式来确定艺术风格的分类就成为了重要课题。
同样,欲清理元、明、清以来流派篆刻艺术的各种风格类型,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首要的事情是确定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因此必须拂去时代尘埃的覆盖,做一番去伪存真的考辨。关于印人的流派归属与界定、印风的形成与变化,都需要史料和印作图版的支撑,尤其对于那些流派篆刻艺术史模糊不清的问题更是如此。鉴于《中国历代印风系列》的特殊视角和分类方法,编者们希望在其编辑过程中对现存的许多问题有所清理并取得研究上的突破,以使人们对各时期印人、流派的印风有一明晰的认识。出于对历史上印章文化的全面观照,《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还十分注意民间用印的收集和整理,诸如历代印匋、元代押印、以及明清青花瓷器押印等等。以使读者了解历代印章发展中的另外一侧。
概言之,《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是以艺术风格的分类展现于读者面前的。不仅对研究篆刻艺术的专家来说是一套有价值的史料图谱,也是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较好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从中既可看到各时代、各流派不同印风的代表作品,了解印风的形成与盛衰,也可以看到流派的承递与篆刻家的成长之路。

编者简介

黄惇,名黄敦,别署风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作品入选至第五届全国展、全国至第四届中青展,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后为历届中青展和篆刻展评委。作品被收入《现代印章选集》《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选等》,著有《历代书法名作赏析》《中国古代印论史》等。著作曾获中国书法理论兰亭奖。作品有《水乡秋色》《太湖夜舟》《秋染山寨》等。其弟子如黄学江、周祥林、 金丹、等多为书坛翊楚。

萧高洪,生前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笔名童大,别署饮月斋主、吕砚斋主等。湖南衡阳人,1959年4月生于江西南昌,2003年6月病逝。

丛书总序

黄惇
印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存的实物证明,早在殷商时期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信,已经使用了印章。此外在制陶工艺中,古代的劳动者所使用的陶拍与戳子,在使用上与印章之手段相合,抑或它原本就是产生印章的重要源头之一。作为凭信的印章与作为劳动工具的戳子,在长期发展中合流,成为印章绵延数千年存在的基础。在实用印章阶段,秦汉时期堪称鼎盛。六朝以降,印章开始与书画艺术结缘,书画上的鉴藏印成为印章向纯艺术过渡的契机。由于文人将印章不断引进书画,并注入更多的艺术因素,至元代始演化为一门自觉的文人艺术。在元代不仅确立了印宗秦汉的审美观念,且出现了集自写自刻于一身的文人篆刻家。此后经明清文人的努力,在印材、技法、创作思想、艺术理论诸多方面逐渐使篆刻艺术得以丰富和完善,至此印人辈出,流派变换,风格绚烂,蔚然成风。这样明清两代作为文人篆刻艺术的高峰期,与秦汉时期的实用印章被称为印章史上的“双峰”。在文人篆刻艺术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民间手工业中的印章也以自己的传统向前发展,尽管它是非自觉的,但依然蕴藏着艺术的创造,宋元时期的押印和明清陶瓷上的押印集中体现了这一方面的发展。
自唐代以来,便出现了记录印章的印谱。印谱从初的原始形貌至今,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各时期的各种印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其一是集古印谱,即将历代留传与出土的古代印章汇集于一谱,它兼有考古和鉴赏的双重功能。其二是摹古印谱,它是晚明以后,印人为学习古代印章自己动手以各种印材摹刻后钤拓成的印谱……
……

本单详情

《隋唐宋印风(附辽夏金)》
编者:萧高洪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5716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250
定价:80元

目录
凡例 1
中国历代印风总序 1
试论隋唐宋(辽夏金)时期印章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1
图版
隋 25
唐 31
五代十国53
宋 66
辽 152
西夏 163
金 179
东夏 228
隋唐宋(辽夏金)印学年表 239

《明代印风》
编者:黄惇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5693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288
定价:88元

目录
凡例 1
中国历代印风总序 1
明代初中期文人印章艺术钩沉 1
晚明文人流派篆刻艺术的勃兴 24
图版 29
明代印人传 275
明代印学年表 281
 

《明清瓷器押印印风》
编者:黄惇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5570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198
定价:75元

目录
凡例
中国历代印风总序
明清青花瓷器押印初探
图版
明代青花瓷器纪年印
清代青花瓷器纪年印
明清青花瓷器斋馆堂号印、监制者姓名印
明清青花瓷器吉语印
明清青花瓷器不可识押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