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惠
- 超值换购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总计1362年的历史。它和《史记》被并誉为“史学双壁”,对后世影响极大。本书采取文白对照的方式,进行了精注精译,能让现代人对中华历史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是文史爱好者的理想之选。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一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精注精译》(全20册)
作者:司马光
出版社:线装书局
ISBN:9787512014541
出版时间:2014/11/1
开本:16开
页数:20册
定价:999
目录:
《第一册》
卷第一 周纪一 起戊寅(前403),尽壬子(前369),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卷第二 周纪二 起癸丑(前368),尽庚子(前321),凡四十八年
显王
卷第三 周纪三 起辛丑(前320),尽癸亥(前298),凡二十三年
慎靓王
赧王上
卷第四 周纪四 起甲子(前297),尽戊子(前273),凡二十五年
赧王中
卷第五 周纪五 起己丑(前272),尽乙巳(前256),凡十七年
赧王下
卷第六 秦纪一 起丙午(前255),尽癸酉(前228),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
孝文王
庄襄王
始皇帝上
卷第七 秦纪二 起甲戌(前227),尽壬辰(前209),凡十九年
始皇帝下
二世皇帝上
卷第八 秦纪三 起癸巳(前208),尽甲午(前207),凡二年
二世皇帝下
卷 第 九 汉纪一 起乙未(前206),尽丙申(前205),凡二年
高帝上之上
卷 第 十 汉纪二 起丁酉(前204),尽戊戌(前203),凡二年
高帝上之下
卷第十一 汉纪三 起己亥(前202),尽辛丑(前200),凡三年
高帝中
卷第十二 汉纪四 起壬寅(前199),尽癸丑(前188),凡十二年
高帝下
惠帝
卷第十三 汉纪五 起甲寅(前187),尽癸亥(前178),凡十年
高后
文帝上
卷第十四 汉纪六 起甲子(前177),尽辛未(前170),凡八年
文帝中
卷第十五 汉纪七 起壬申(前169),尽丙戌(前155),凡十五年
文帝下
景帝上
卷第十六 汉纪八 起丁亥(前154),尽庚子(前141),凡十四年
景帝下
《第二册》
卷第十七 汉纪九 起辛丑(前140),尽丁未(前134),凡七年
武帝上之上
卷第十八 汉纪十 起戊申(前133),尽丙辰(前125),凡九年
武帝上之下
卷第十九 汉纪十一 起丁巳(前124),尽壬戌(前119),凡六年
武帝中之上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起癸亥(前118),尽辛未(前110),凡九年
武帝中之下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起壬申(前109),尽壬午(前99),凡十一年
武帝下之上
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起癸未(前98),尽甲午(前87),凡十二年
武帝下之下
卷第二十三 汉纪十五 起乙未(前86),尽丙午(前75),凡十二年
昭帝上
卷第二十四 汉纪十六 起丁未(前74),尽癸丑(前68),凡七年
昭帝下
宣帝上之上
卷第二十五 汉纪十七 起甲寅(前67),尽己未(前62),凡六年
宣帝上之下
卷第二十六 汉纪十八 起庚申(前61),尽壬戌(前59),凡三年
宣帝中
卷第二十七 汉纪十九 起癸亥(前58),尽壬申(前49),凡十年
宣帝下
卷第二十八 汉纪二十 起癸酉(前48),尽己卯(前42),凡七年
元帝上
卷第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起庚辰(前41),尽戊子(前33),凡九年
元帝下
卷 第 三 十 汉纪二十二 起己丑(前32),尽戊戌(前23),凡十年
成帝上之上
卷第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起己亥(前22),尽丁未(前14),凡九年
成帝上之下
卷第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 起戊申(前13),尽癸丑(前8),凡六年
成帝中
卷第三十三 汉纪二十五 起甲寅(前7),尽乙卯(前6),凡二年
成帝下
哀帝上
卷第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 起丙辰(前5),尽戊午(前3),凡三年
哀帝中
《第三册》
卷第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 起己未(前2),尽壬戌(2),凡四年
哀帝下
平帝上
卷第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起癸亥(3),尽戊辰(8),凡六年
平帝下
王莽上
卷第三十七 汉纪二十九 起己巳(9),尽甲戌(14),凡六年
王莽中
卷第三十八 汉 纪 三 十 起乙亥(15),尽壬午(22),凡八年
王莽下
卷第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起癸未(23),尽甲申(24),凡二年
淮阳王
卷 第 四 十 汉纪三十二 起乙酉(25),尽丙戌(26),凡二年
光武帝上之上
卷第四十一 汉纪三十三 起丁亥(27),尽己丑(29),凡三年
光武帝上之下
卷第四十二 汉纪三十四 起庚寅(30),尽乙未(35),凡六年
光武帝中之上
卷第四十三 汉纪三十五 起丙申(36),尽丙午(46),凡十一年
光武帝中之下
卷第四十四 汉纪三十六 起丁未(47),尽庚申(60),凡十四年
光武帝下
明帝上
卷第四十五 汉纪三十七 起辛酉(61),尽乙亥(75),凡十五年
明帝下
卷第四十六 汉纪三十八 起丙子(76),尽甲申(84),凡九年
章帝上
卷第四十七 汉纪三十九 起乙酉(85),尽辛卯(91),凡七年
章帝下
和帝上
卷第四十八 汉 纪 四 十 起壬辰(92),尽乙巳(105),凡十四年
和帝下
卷第四十九 汉纪四十一 起丙午(106),尽乙卯(115),凡十年
殇帝
安帝上
《第四册》
卷 第 五 十 汉纪四十二 起丙辰(116),尽甲子(124),凡九年
安帝中
卷第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 起乙丑(125),尽癸酉(133),凡九年
安帝下
顺帝上
卷第五十二 汉纪四十四 起甲戌(134),尽乙酉(145),凡十二年
顺帝下
冲帝
卷第五十三 汉纪四十五 起丙戌(146),尽丙申(156),凡十一年
质帝
桓帝上之上
卷第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 起丁酉(157),尽癸卯(163),凡七年
桓帝上之下
卷第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 起甲辰(164),尽丙午(166),凡三年
桓帝中
卷第五十六 汉纪四十八 起丁未(167),尽辛亥(171),凡五年
桓帝下
灵帝上之上
卷第五十七 汉纪四十九 起壬子(172),尽庚申(180),凡九年
灵帝上之下
卷第五十八 汉 纪 五 十 起辛酉(181),尽丁卯(187),凡七年
灵帝中
卷第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起戊辰(188),尽庚午(190),凡三年
灵帝下
献帝甲
卷 第 六 十 汉纪五十二 起辛未(191),尽癸酉(193),凡三年
献帝乙
卷第六十一 汉纪五十三 起甲戌(194),尽乙亥(195),凡二年
献帝丙
卷第六十二 汉纪五十四 起丙子(196),尽戊寅(198),凡三年
献帝丁
卷第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 起己卯(199),尽庚辰(200),凡二年
献帝戊
卷第六十四 汉纪五十六 起辛巳(201),尽乙酉(205),凡五年
献帝己
《第五册》
卷第六十五 汉纪五十七 起丙戌(206),尽戊子(208),凡三年
献帝庚
卷第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 起己丑(209),尽癸巳(213),凡五年
献帝辛
卷第六十七 汉纪五十九 起甲午(214),尽丙申(216),凡三年
献帝壬
卷第六十八 汉 纪 六 十 起丁酉(217),尽己亥(219),凡三年
献帝癸
卷第六十九 魏纪一 起庚子(220),尽壬寅(222),凡三年
文帝上
卷 第 七 十 魏纪二 起癸卯(223),尽丁未(227),凡五年
文帝下
明帝上之上
卷第七十一 魏纪三 起戊申(228),尽庚戌(230),凡三年
明帝上之下
卷第七十二 魏纪四 起辛亥(231),尽甲寅(234),凡四年
明帝中之上
卷第七十三 魏纪五 起乙卯(235),尽丁巳(237),凡三年
明帝中之下
卷第七十四 魏纪六 起戊午(238),尽乙丑(245),凡八年
明帝下
邵陵厉公上
卷第七十五 魏纪七 起丙寅(246),尽壬申(252),凡七年
邵陵厉公中
卷第七十六 魏纪八 起癸酉(253),尽乙亥(255),凡三年
邵陵厉公下
高贵乡公上
卷第七十七 魏纪九 起丙子(256),尽辛巳(261),凡六年
高贵乡公下
元帝上
卷第七十八 魏纪十 起壬午(262),尽甲申(264),凡三年
元帝下
卷第七十九 晋纪一 起乙酉(265),尽壬辰(272),凡八年
武帝上之上
卷 第 八 十 晋纪二 起癸巳(273),尽己亥(279),凡七年
武帝上之下
《第六册》
卷第八十一 晋纪三 起庚子(280),尽戊申(288),凡九年
武帝中
卷第八十二 晋纪四 起己酉(289),尽戊午(298),凡十年
武帝下
惠帝上之上
卷第八十三 晋纪五 起己未(299),尽庚申(300),凡二年
惠帝上之下
卷第八十四 晋纪六 起辛酉(301),尽壬戌(302),凡二年
惠帝中之上
卷第八十五 晋纪七 起癸亥(303),尽甲子(304),凡二年
惠帝中之下
卷第八十六 晋纪八 起乙丑(305),尽戊辰(308),凡四年
惠帝下
怀帝上
......
《第七册》
《第八册》
《第九册》
《第十册》
《第十一册》
《第十二册》
《第十三册》
《第十四册》
《第十五册》
《第十六册》
《第十七册》
《第十八册》
《第十九册》
《第二十册》
-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一辑3册,整合近现代稀见而又确有史料价值的日记、笔记、诗文集等文献,多角度展示晚清至民国中国百年沧桑的社会变迁。
¥45.0 -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之《〈申报〉所见晚清书院课题课案汇录》全2册,对《申报》所涉晚清书院考课,包括课题、课案,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搜罗。
¥54.0 -
《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全三册,集合自《战国策》问世以来的各家注释与考辨,还广泛搜集近人研究成果,为广大读者及资深研究者,提供一部便捷的案头资料参考。
¥85.0 -
“滇云八年书系·旧刊文存”《今日评论文存》《民主周刊文存》任选!均保存文章原貌,对其中观点、文字表述及当时的翻译文字等未做改动,原文照录,深具学术与史料价值
¥106.0-146.0 -
“中国文化经纬”5册,布面精装,荟萃叶名、陈玉龙、周先慎等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历史、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书法艺术、图书发展等方面的论著。
¥59.0 -
“中国文化经纬”3册,布面精装,荟萃【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四书五经】【宋明理学】等中国古代先贤及他们的代表哲思,国内专家学者领读古代哲学及国学经典。
¥39.9 -
《地图上的历史足迹》全3册,铜版纸印刷,意大利Geo4map公司出品,图文并茂用地图图解历史人物,立体呈现马可·波罗、库克船长、亚历山大的远行路线和他们的故事。
¥24.0 -
《中国远征军:滇印湎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白崇禧、杜聿明、黄仁宇等战争亲历者讲述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历史,是了解和还原中国远征军历史的重要史料。
¥22.0 -
《法学的历史》全14册,16开精装,总达1万多页,重达40斤。精选创刊至停刊、复刊至2011年的重要文章。论题广阔,作者众多,视角多样,呈现50多年法学发展的真实面貌
¥480.0 -
《中国社会风俗史》,四色印刷,精美图文。依据史实,有理有据,带你了解衣食住行、婚嫁生老、岁时节庆等中国社会各层面的风俗发展历史。
¥51.0
★ 32开平装,箱装全20册,线装书局出版
★ 《资治通鉴》和《史记》被并誉为“史学双壁”,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著
★ 记载了上起战国时期,下迄后周五代灭亡,前后长1362年的历史
★ 毛泽东读了17遍的史学巨著
★ 本书封面使用热熔纸,采用压凹变色工艺
★ 足本无删减,生僻字注音,文笔流畅,内容翔实
★ 本书是研究五代及以前历史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