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正在进行
¥49.9¥114.44.4折
距结束
已售7
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49.9¥114.44.4折
已售7

“品尚书系”4册,集合朱家雄、谭旭东、张颐武、李少君四位文学名家的随笔,深入探索文学深邃之处,细细品味文化精髓所在,生动呈现生活的多元与丰富。

《未名湖畔的青春》:著名作家朱家雄围绕北大、青春、成长等主题,展现其20年文学求索之旅的个性化见证。
《文化的附加值》:精选诗人李少君关于诗歌与文化发展的思索文章,探讨当代诗歌与文化发展的关键性转折。

《我的书生活》:评论家谭旭东的随笔精选,涵盖读书、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展现作者的文化思考与人生感悟。

《中国梦的世纪》:张颐武教授关注时代热点与文化议题,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梦”。

优惠
满赠

淘书团年终盛宴| 满100送冰箱贴,满200元送读书笔记

超值换购

满3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32开平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未名湖畔的青春》:朱家雄以其独特的视角,回望青春岁月与成长轨迹

《我的书生活》:谭旭东通过细腻的笔触,分享读书心得与文学创作的点滴

《中国梦的世纪》:张颐武以敏锐的洞察力,剖析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梦”

《文化的附加值》:李少君以其诗人的敏感,探索当代诗歌与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随笔集不仅是对文学、文化与生活的深度挖掘,更是对四位名家个人思考、感悟与创作经验的珍贵记录
友情提示:丛书全套共6册,本团购为其中4册,不含《五味书》《消夏集》,介意的读者慎拍













编辑推荐

《文化的附加值》

左手诗歌,右手文化。本书是著名诗人李少君对当代诗歌和当代文化发展进程进行观察所写下的思索。作者认为:当代诗歌和文化正在经历一个关键性转折,从早期的向西方模仿学习转向自主创造,并且,这种创造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同和当代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作者围绕这一问题思考,写下众多随笔、散文,并被众多媒体刊发或转载,作者的思考和努力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本书精选了这类文章,集中将“诗人之思”呈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草根集》、《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在自然的庙堂里》、《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入选大学语文教程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转载。曾任《天涯》杂志主编,现为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一级作家,海南大学硕士生导师。


《我的书生活》

本书是新锐评论家谭旭东的一个随笔集,它收录了作者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各报刊的随笔数十篇,涉及读书、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它以散淡清新的语言,平和宽容的心态,讲述了自己了解的作家的故事、读书的心得、创作的道路,也阐述了作者人生的感悟、文学和文化的思考。这是一部关于当下文学与文化的见证录,也是一部学习文学创作和塑造文化人格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谭旭东,60后,生于湖南省安仁县,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已出版童诗集、散文集、童话集和寓言集60多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和《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等12部。还有多部编著、译著。作品被翻译成英语、韩语、波兰语、德语和塞尔维亚语。曾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寓言文学金骆驼奖和鲁迅文学奖等。


《中国梦的世纪》

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化,从消费文化到中产阶层,从“全球化”到“中国梦”……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的关注领域总是贴近于时代脉搏和热点,又每每都引领潮头。近些年来,张颐武更高蹈于全球化语境,以自己一贯站在时代前沿的敏锐,极为密切地审视着摇曳多姿、绚烂多彩的当下文化,关注着令人期待的“中国梦”议题。他试图看清当下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之下的特征,总结出他的规律,以期探索出当下文化未来的走向,更是为了揭示出未来中国的模样。本书选辑了张颐武教授数年来就这些领域所写的精彩文章,文笔锐利,逻辑严谨,观点新颖而独特,足以给读者许多启发。

作者简介

张颐武,文学批评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与电影等。多年来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本书作者朱家雄是70后作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是作者对他所热爱的文学长期实践、观察和思考的各类文章的一个精选集,绝大部分篇目曾先后发表于各类报刊,是作者20年文学求索之旅的一个青春总结,也堪称是中国当代文学近20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份独特而宝贵的个性化见证和记录。本书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作者简介

朱家雄,生于20世纪70年代,湖南涟源人。作家,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校花们》、小说集《毕业前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评论、随笔等各种体裁作品一百多万字。主编并出版《北大情事》《北大情书》《北大情诗》、《北大日记》《北大文章》及70后作家群小说选《玫瑰深处的城市》《旋转在内心的月亮》等校园类、文学类图书十多本。 

本单详情

《文化的附加值》
作者:李少君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75639
出版时间:2013/8/1
开本:32开
页数:286
定价:25

目录:                                                       
自序
草根时代
诗歌的草根性时代
通向神圣与广大
全球化时代,诗歌作为一种心学的可能性
诗人,你介入了吗
那些望云的人
诗人的失踪现象
从莽汉到撒娇
草根诗人杨键
细节、地方性与个人
那些灵魂的微微的疼痛
酒杯里的喀什
沉香:古典诗歌的一缕缕芬芳

人文情怀
文化的附加值
我的读书经历
海南梦
海南往事
争论背后的个人
边际与界限
作家与母亲
网络时代的文化空间
年代长篇小说一瞥
年代与新生代作家
当下青春文学之我见
张承志的孤独
韩少功的意义
执著的旅人与开放的思者
读《山南水北》
当代艺术的“草根性”
我对当代艺术仍抱有诗意的期待

批判视野
印度的知识分子
我所知道的ngo
人的欲望有多大
通向毁灭之路
关于民族主义
年代的学术新空间
知识分子批判何以成为可能
国家公司化与公司国家化
商业社会的传媒
卡拉ok意识形态
谁也无权污染环境
顾准、市民社会与民间
《天涯》十年:折射中国思想与文学的变迁                                                                        


《我的书生活》
作者:谭旭东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75646
出版时间:2013/8/1
开本:32开
页数:348
定价:29.8

目录:                                                                      

书香生活
读书与趣味
感受书香
在书香中成长
读书让我进步
闲散时光好读书
喝茶的乐趣
“织围脖”的收获
短信是个好东西
名片的故事
散文是真性情文字
阅读助我创作
写作有什么理由
谈谈读与写
心怀感恩
编辑扶持情
幸识老作家
敬爱的葛翠琳老师
热爱儿童的诗人
默默耕耘的园丁
他在追寻小精灵
一片痴心写儿歌
执著的寻梦者
高洪波印象
充满了创造精神
令人感动的王老师
用心剪一缕阳光
缪惟这人
让细节感动人
请记住他们
友情的阳光
艺术之神眷顾她
西部有个热爱孩子的作家
一位和善的老师
怀念启先生
文艺走笔
文学是什么
平常心对待评奖和获奖
别夸大了谁的“话语权”
文学需要宽容之心
入围鲁迅文学奖终评的感想
坚守理论批评的理想
建构有活力有生命的理论
我的理论批评之路
我看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
身体:被激发还是被利用
让诗回到诗
难度写作与诗歌精神
简说北师大诗歌群
学会敬畏经典
“长诗热”的审视
文学要关注新农村
品读作家
品读皇泯的诗
一次诗歌的激情预演
耐人寻味的小诗
用诗写梦里的老家
清澈纯净的诗歌
寓言创新在路上
超越于“打工身份”的诗歌
独特的爱情诗歌美学
呈现诗歌的本相
唤起读者的审美惊奇
领悟散文的智慧美
令人惊奇的童话之美
洞悉青春的文字
爱的关注与爱的思考
他给少儿奉献优秀的历史文学
“90后”作家评点
少年恣意的文字舞蹈
爱是成长小说的核心
“90后”写作的闪亮之星
“90后”写作的一个新样本
可贵的童心与诗心
对美的世界的向往
一片绿色的生命船
拨动敏感的青春之弦
草样年华的清唱
少年的新鲜生命体验
诗教的种子爆出新芽
乡村童年生命的本色描绘
点评乐芳婷的诗
让文学之路走得更宽敞
文踪追记
守护文学
再回鲁院
再忆在鲁院的日子
盘点自己
难忘母校的老师
真诚的感谢                                                                        


《中国梦的世纪》
作者:张颐武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75622
出版时间:2013/8/1
开本:32开
页数:344
定价:29.8

目录:
生命的相遇
003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
007苍苍者天茫茫水:聂绀弩的境界
011巴金:二十世纪中国的感动
013湛然而逝:季羡林先生的意义
018“痴”与“才”:追怀周汝昌先生
025难说难解冯友兰
028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034看戏的联想:关于汪先生
038陈逸飞?中国梦?上海精神
045张暖忻的怀念
050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
063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超越:关于迈克尔?杰克逊
068他等到了自己的时刻
——由乔布斯想到的
072谦和守礼:前辈的风度
076十九中的回忆

梦想的归宿
083天安门的怀想
086圆明园:痛楚记忆与超越想象
089留住二十世纪中国的精神
093肯定的力量
097火炬依然照耀我们
——纪念北京奥运会一周年
101幸福感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平衡
105让“中国梦”超越“抱怨文化”
109“海”的内外两边
113高考仍然是社会公平的象征
117“中产梦”就是“中国梦”
121需要“魅力中国”
125生命的邂逅《一九八八——?》读后
129思考的辩证:从钱先生谈起
133信任和公平的意义
137“汉字节”值得倡导
141“兼听”的重要性
145“危”与“机”
潮流的激变
151面对“四跨”:社会与新传播
154“跟帖文化”的长短
158“冰箱”之喻
162“丑闻”对于媒体和公众的挑战
166“哥”的悲喜剧中的期望和想象
172网吧难题和价值平衡
176微博的活力和局限
180“浅思维”文化和生活智慧
184上海的胸怀
188奢侈品的诱惑
192时评需要更多样
196面对人性和传播的复杂性
200分级的困扰

成长的应对
207“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
220“白领”的生存
225“钝感力”与人生的挑战
229“幸福”和“成功”不是独木桥
233帮助和激励的平衡
237跨越“隔膜”
241期待校园文化的新空间
246师生之间:挑战与应战
251提升幸福感需要共识和认同
255新课题:“90后”面对职场进入社会
259长跑的乐趣
263重视国民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267直面“平淡生活”
趣味的演化
273“达人”与“红人”
277“选秀文化”的意义
282从《百年孤独》看文学之变
287《步步惊心》与《失恋33天》:时间的想象力
291《大笑江湖》喻示消费新趋向
295《功夫熊猫》的启示
299《南京南京》和新的历史意识
302《山楂树之恋》:在当下凸显“情”之价值
306《唐山大地震》的震撼
310八卦不绝
313如何寻找创意生活
316面对“常识的权力”
320如果没有张艺谋
323雅俗辩证
325摇滚的生命
——写在《怒放》之前
329一块“石头”的力量
333这十年的十本书
337《非诚勿扰2》:老去的一代人的自我伤悼
341子弹飞向何方:《让子弹飞》说的是什么                                                                  


《未名湖畔的青春》
作者:朱家雄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75660
出版时间:2013/8/1
开本:32开
页数:342
定价:29.8

目录:                                                                           
自序:有关青春的总结陈词
北大校园的风景
我认识名人,名人不认识我
我瞳孔中的名人
迎面而来,叫你目不转睛
思想的北大先贤
“北大精神”今安在
未名湖畔访季老
敬悼张岱年
悼别邵华将军
往前走就是一切
我在边缘看名人
北大寻梦族
生存在北大流域的流浪部落
北大书屋:锁定在燕园的美丽中
北大学生辩论队:穿过辉煌后的沉静
谈笑皆鸿儒,往来群英无庸举
校园歌坛俊采星驰
“北大题材”出版为何热了十年
“北大情爱三部曲”的意义
百年辉煌世纪沧桑
成长路上的感悟
境界
理想和现实
保持距离
让生命顶风而行
月饼里的故乡
我曾在三闾大学读书
名牌时代里的名人文化
寻找诗意
关于名人
没有时间
青春有余痕
齐秦:在九个太阳下歌唱
周游首都文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以梦为马的旅程
大师的境界
文学:并不悲壮的坚守
写作的个性化问题
年轻作家莫浮躁
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美男作家”可以休矣
网络:文学孵化器与出版掠夺者
博客可以做得更好
不要迷信博客点击率
写作的质量与数量
缺乏经典的当代文学
小说写作与我的传统文化情结
诗歌与青春同在
血或水:从诗歌写作中拧出的体液
海子:来自乡村的歌手
诗人的道路
点击《北大情诗》
北大与中国新诗
“梨花体”事件:问题在于新诗本身
特殊时期的中国诗歌
漫卷书香的光阴
《红楼梦》怎么就成了中国第一名著
史诗气度
感觉王蒙
倾听成长的声音
溪岸边的一丛花
学术路上的虔敬之心
想说忘记不容易
 “哈佛题材”走俏之谜
张胜友:出版界的一条好汉
两代新锐的崛起
新一代作家群的命名问题
“后”:又一代人崛起了
韩寒的文学史焦虑
从张悦然的两本书谈及“后”写作
“后”的成名及泡沫
新生代写作的优势和局限
不幸的“后”
关注“后”
“后”能打破沉默吗
“后”:期待迟到的荣誉和市场
附录:为同代人留下见证和表述
后记:回顾与感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