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112.0¥2604.3折
已售123

湖湘文库·史学经典2部:“汉圣”杨树达代表作《汉书窥管》+著名学者马宗霍《南史校证》,均为布面精装,是相关史学研究方面不可不阅的经典。

《汉书窥管》:“汉圣”杨树达的代表作,体例依照《汉书》篇目,以《汉书》疑难章句为纲,先录儒先成说,再作按语,被公认为是《汉书》文献整理的两大名著之一;

《南史校证》全两册:著名学者马宗霍历时七年撰著,对唐代李延寿《南史》作详细校证,卷内有纪有传,逐篇校之,每篇之中,逐文校之,共得8400余条,是研究南北朝及晋、隋的读者不可不阅的经典。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布面精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南史校证》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马宗霍在钱大昕、洪颐煊、赵翼、王鸣盛等前人考校《南史》的基础上,以《宋》《齐》《梁》《陈》诸书为主证,以《晋》《隋》《后魏》《北齐》《周》诸书为旁证,以《太平御览》为广证,以《册府元龟》为参证,而以《资治通鉴》为会证,校《南史》之讹脱,证《南史》之韪非

本书对比前人之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诚为研究《南史》者之津梁


《汉书窥管》

本书代表了清代考据学直至民国时期现代学术兴起对《汉书》研究的至高水平

全书涵盖古代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多个学术分支,是古代汉语专业的必读

商品评论(8) 查看全部>>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23/4/14 9:21:50

杨树达先生考史力作,校点出版,有功学界!

头像 mkm*** 三星用户
2023/3/19 22:59:23

差点错过,慢慢学习吧。

头像 139*** 三星用户
2021/8/23 21:56:12

在中图网买书往往会有惊喜,少花钱,多办事,如同捡漏。

头像 813*** 三星用户
2020/11/29 20:31:38

印刷精美,内容不错,值得推荐

头像 荆南布*** 三星用户
2020/6/6 23:35:27

专门学问,水平也高,用心研读有益后学。

头像 *** 三星用户
2020/5/23 12:34:59

物美价廉,正版

头像 gzx*** 三星用户
2020/4/27 16:30:41

值得阅读收藏的书籍。

头像 ztw*** 三星用户
2019/9/8 10:06:54

大开本,品相还可以,要是繁体就更好了














编辑推荐

《南史校证》全二册

本书是著名学者马宗霍先生晚年的一部研究《南史》的著作,全书依《南史》而编目,分为八十卷,共九十余万字。《南史》出自唐代李延寿之手,依宋齐梁陈诸正史删润而成,后世论其书为删其不当删而增其不当增,钱大昕、洪颐煊、赵翼、王鸣盛等人均对其进行过考校。马宗霍在诸人的基础上,以《宋》《齐》《梁》《陈》诸书为主证,以《晋》《隋》《后魏》《北齐》《周》诸书为旁证,以《太平御览》为广证,以《册府元龟》为参证,而以《资治通鉴》为会证,校《南史》之讹脱,证《南史》之韪非,对《南史》增删情况的分析尤为用力。对比前人之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诚为研究《南史》者之津梁。

作者简介

马宗霍(1897-1976),原名承堃,室号霋岳楼,晚号霋岳老人,湖南衡阳县集兵滩(今集兵镇)人。近代著名小学家、经学家、文学理论家、书法家、书法评论家、史学家。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毕业。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主持廿四史点校工作。毕生以研究文字学为其主攻方向,潜心《说文解字》二十余年。除《说文解字》方面的著述外,尚有《音韵学通论》、《文字学发凡》、《中国经学史》等。善书法,自成一体。


《汉书窥管》

本书代表着杨树达先生治古典文献的*高成就,同时,也被公认为是《汉书》文献整理的两大名著之一。这是一部恢弘赡富或不及《读书杂志》,而绵密精湛则有过之的读书笔记。本书体例依照《汉书》篇目,以《汉书》疑难章句为纲,先芎录儒先成说于其下,再下以精确不磨之按语,举凡“不嘹班书古义而误训”,“据前人妄窜而改不误之班书”,“不知班书省略”等,作者均以博闻强志浩如烟海之文献经典,以炉火纯青之文字音韵训诂文法校勘修辞学养,以几十年如  日之殚精竭虑,加以辨正。

作者简介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取《荀子》“积微”二字为号,湖南长沙人。他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字训诂名家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杨树达先生一生涉猎广泛,在语法、文字、史学、文献诸领域,皆斐然名家。但其一生成就之重,乃在训诂学领域,这是他学问的核心部分。主要著述有:《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国语法纲要》、《词诠》、《高等国文法》、《马氏文通刊误》、《积微居文录》、《中国修辞学》(后易名《汉文文言修辞学》)、《周易古义》、《老子古义》、《论语古义》、《论语疏证》、《古声韵讨论集》、《离骚传与离骚赋》、《古书句读释例》、《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汉代婚丧礼谷考》、《春秋大义述》、《积微居金文说》、《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庼甲骨文说》、《卜辞求义》、《汉书窥管》等。

本单详情

《南史校证 全二册 湖湘文库(2008/11)》
作者:马宗霍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5557841
出版时间:2008/11/1
开本:16开
页数:全二册
定价:170.0

目录:

南史校正(上)

南史校证略例

南史校证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武帝纪

少帝纪

南史校证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文帝纪

孝武帝纪

前废帝纪

南史校证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

明帝纪

后废帝纪

顺帝纪

南史校证卷四

齐本纪上第四

高帝纪

武帝纪

南史校证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废帝郁林王纪

废帝海陵王纪

明帝纪

废帝东昏侯纪

和帝纪

南史校证卷六

梁本纪上第六

武帝纪上

南史校证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武帝纪下

南史校证卷八

梁本纪下第八

简文帝纪

元帝纪

敬帝纪一

南史校证卷九

陈本纪上第九

武帝纪

文帝纪

废帝纪

南史校证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宣帝纪

南史校正卷一一

南史校正卷一二

南史校正卷一三

南史校正卷一四

南史校正卷一五

南史校正卷一六

南史校正卷一七

南史校正卷一八

南史校正卷一九

南史校正卷二〇

南史校正卷二一

南史校正卷二二

南史校正卷二三

南史校正卷二四

南史校正卷二五

南史校正卷二六

南史校正卷二七

南史校正卷二八

南史校正卷二九

南史校正卷三〇

南史校正卷三一

南史校正卷三二

南史校正卷三三

南史校正卷三四

南史校正卷三五

南史校正卷三六

南史校正卷三七

南史校正卷三八

南史校正卷三九

南史校正卷四〇

南史校正(下)



《(精)湖湘文库:汉书窥管》
作者:杨树达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5553492
出版时间:2007/11/1
开本:16开
页数:682
定价:90.0

目录:

汉书窥管自序

汉书窥管卷一

高帝纪第一上(汉书一)

高帝纪第一下(汉书一)

惠帝纪第二(汉书二)

高后纪第三(汉书三)

文帝纪第四(汉书四)

景帝纪第五(汉书五)

武帝纪第六(汉书六)

昭帝纪第七(汉书七)

宣帝纪第八(汉书八)

元帝纪第九(汉书九)

成帝纪第十(汉书十)

汉书窥管卷二

哀帝纪第十一(汉书十一)

平帝纪第十二(汉书十二)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汉书十三)

诸侯王表第二(汉书十四)

王子侯年表第三上(汉书十五)

王子侯年表第三下(汉书十五)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汉书十六)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汉书十七)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汉书十八)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汉书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汉书十九)

古今人表第八(汉书二十)

汉书窥管卷三

律历志第一上(汉书二十一)

律历志第一下(汉书二十一)

礼乐志第二(汉书二十二)

刑法志第三(汉书二十三)

食货志第四上(汉书二十四)

食货志第四下(汉书二十四)

郊祀志第五上(汉书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下(汉书二十五)

天文志第六(汉书二十六)

五行志第七上(汉书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汉书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汉书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汉书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汉书二十七)

地理志第八上之一(汉书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上之二(汉书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上之三(汉书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下之一(汉书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下之二(汉书二十八)

沟洫志第九(汉书二十九)

艺文志第十(汉书三十)

汉书窥管卷四

陈胜项籍传第一(汉书三十一)

张耳陈馀传第二(汉书三十二)

魏豹田儋韩信传第三(汉书三十三)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汉书三十四)

荆燕吴传第五(汉书三十五)

楚元王传第六(汉书三十六)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汉书三十七)

高五王传第八(汉书三十八)

萧何曹参传第九(汉书三十九)

张陈王周传第十(汉书四十)

汉书窥管卷五一

樊郦滕灌傅周传第十一(汉书四十一)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汉书四十二)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汉书四十三)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汉书四十四)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汉书四十五)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汉书四十六)

文三王传第十七(汉书四十七)

贾谊传第十/\(汉书四十八)

爰盎晁错传第十九(汉书四十九)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汉书五十)

汉书窥管卷六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汉书五十一)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汉书五十二)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汉书五十三)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汉书五十四)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汉书五十五)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汉书五十六)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汉书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汉书五十七)

公孙弘卜式兄宽传第二十八(汉书五十八)

张汤传第二十九(汉书五十九)

杜周传第三十(汉书六十)

汉书窥管卷七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汉书六十一)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汉书六十二)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汉书六十三)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汉书六十四)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汉书六十四)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汉书六十五)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汉书六十六)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汉书六十七)

霍光金日殚传第三十/\(汉书六十八)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汉书六十九)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汉书七十)

汉书窥管卷八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汉书七十一)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汉书七十二)

韦贤传第四十三(汉书七十三)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汉书七十四)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汉书七十五)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汉书七十六)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汉书七十七)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汉书七十八)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汉书七十九)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汉书八十)

汉书窥管卷九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汉书八十一)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汉书八十二)

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汉书八十三)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汉书八十四)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汉书八十五)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汉书八十六)

杨雄传第五十七上(汉书八十七)

杨雄传第五十七下(汉书八十七)

儒林传第五十八(汉书八十八)

循吏传第五十九(汉书八十九)

酷吏传第六十(汉书九十)

汉书窥管卷十

货殖传第六十一(汉书九十一)

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九十二)

佞幸传第六十三(汉书九十三)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汉书九十四)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汉书九十四)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汉书九十五)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汉书九十六)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汉书九十六)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汉书九十七)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汉书九十七)

元后传第六十八(汉书九十八)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汉书九十九)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汉书九十九)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汉书九十九)

叙传第七十上(汉书一百)

叙传第七十下(汉书一百)

附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