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与京津戏剧(1902-1949)》,全面整理和研究20世纪上半叶《大公报》所载戏剧戏曲史料,以历史的角度,探索清末民初京津两地戏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全书主要是以1902-1949年出版的《大公报》为媒介,重点关注这一时期京津地区的戏剧史料、理论研究、戏剧评论、舞台演出、剧本创作等情况,并考察《大公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真实、直观地反映京津两地的戏剧戏曲的活态传承。
- 优惠
- 超值换购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戏曲的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出刊的戏剧杂志和报刊开辟的论剧专栏,如雨后春笋极为兴旺活跃。天津首屈一指的便是《大公报》。它是一家影响*为深广、品位*为高档的报纸。它办报时间*长,经历了中国一段时期的历史沧桑、社会变革,也见证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研究中国京剧史如果不去关照、研究《大公报》中的戏剧专题,是为重要的疏漏和缺失。《大公报》所载的戏剧资料数量浩瀚,内容丰富,是修撰中国京剧史绕不开的。
这部论著是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索、梳理,条分缕析,归纳为七个章节论述,包括了《大公报》戏剧资料概述,《大公报》与京津戏曲演出,《大公报》与地方戏,京津戏曲院校班社,《大公报》与地方戏,《大公报》的戏曲改良,还有《大公报》与京津话剧。对戏曲女艺人、京剧票友票房、京剧义务戏、京津戏曲班社(如奎德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稽古社子弟班等)、戏曲广告、戏曲改良都有翔实的论述,颇有见地。书的后部对京津的话剧及其他演出的专项撰述,也洵足珍贵。
《〈大公报〉与京津戏剧(1902-1949)》
作者:杨秀玲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11049
出版时间:2021/8/1
开本:16开
页数:466
定价:118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大公报》收录的戏剧资料概述
第一节《大公报》对戏剧文献的记录
一、发展脉络
二、戏剧副刊
三、戏剧资料
四、文献价值
第二节《戏剧周刊》
一、出版周期
二、出版内容
三、周刊特点
四、科学办刊
第二章《大公报》与京津戏曲演出
第一节从《大公报》看戏曲演出业
一、天津戏曲演出业中心区的出现和转移
……
-
《明朝没有沈万三:顾诚文史札记》收录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撰写的文史札记、随笔等共计39篇,内容涉及江南首富沈万三、死守孤城的朱文正、沐王府与靖难之役等,大多篇幅短小、见解深刻。(非全新)
¥27.0 -
《中国文化常识课》全八册,汇聚王力、潘伯鹰、林徽因、郑振铎、胡适、吕思勉、曹伯韩、陈师曾八位大师,为你带来文化、书法、建筑、文学、哲学、历史、国学、绘画八门中国文化常识课。小巧便携、方便阅读。
¥49.9 -
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口译 、大学士徐光启笔受《几何原本》影印本!明万历三十九年增订本,其中创造的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等中文术语和词汇一直沿用至今。
¥58.0 -
《〈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和画卷内容为线索,融宋代文化史、思想史、绘画史和社会史、经济史为一体,是一部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的宋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32.0 -
超低价19.9元!著名学者薛冰《南京城市史》,豆瓣8.6分,图文并茂,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勾勒出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和时空图卷
¥19.9 -
中华书局《中国地名大会》《本草中国》《中华传统文化开讲》,皆根据好评如潮的主题纪录片或节目整理而成,详细解读我国精彩纷呈的地名文化、医药文化、传统文化。
¥46.0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8册,集合罗天益、沈明宗等历代名医专著,原稿影印+简体点校,叙述条理清晰,理论阐释透彻,是现代中医药学习者、研究者和从业者的临床参考
¥72.0 -
1本2块6!情绪应对指南《情绪创可贴》全10册,64开便携小开本,剑桥大学博士专利配方,即时高效。一翻一贴,建立心理韧性,增强内心力量,应对焦虑情绪,治愈全网!
¥26.0 -
著名学者叶舒宪主编《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2006-2014十年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收录海内外多位名家论文,560页全面展现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发展面貌
¥68.0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开拓者朱东润名作《梅尧臣·元好问传》《陈子龙及其时代》,记述“宋诗开山之祖”“金元一代文宗”“明诗殿军”生平,开创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范式!
¥32.0
★16开平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大公报》是中国迄今发行时间*长的中文报纸,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剧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
★重新考察1902-1949年间京津两地戏剧界、理论界相互的影响、交流融合的情况,以及对整个中国戏剧的影响
★对这一时期中国戏剧戏曲研究的一次系统的、重要的史料挖掘和理论探究
★对先前出版的《〈大公报〉戏剧资料选集》进行增补,对刊载的消息、文章进行检索与补漏
★书后对京津的话剧及其他演出的专项撰述洵足珍贵
★具有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是戏剧爱好者与京剧研究者不可错过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