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作为武器的图书:二战时期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宣传、出版与较量》,一本关于图书如何作为战争中*有效的思想武器的论著,一部值得出版行业参考的国际图书史。
本书描述了二战时期,德、英、法等国出版业或受纳粹的限制或遭战争的摧毁而急剧下滑之际,美国出版人如何借机拓展国际图书市场,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书中还重点介绍了二战期间中国图书市场的状况,以及美国出版界对于战后中国图书市场的战略考量,对中国图书出版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借鉴意义。
- 优惠
- 超值换购

1944年6月6日,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仅仅数周,一批令人惊讶的货物——无数箱图书与增援部队、武器弹药、食物和药品一起运抵诺曼底海岸,这些书籍将要被运往法国各地的书店,随后还会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图书(翻译过的但也是英文的)陆续运达,最终发往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其他地方。
英国人也在忙着相同的工作,但他们发现在艾森豪威尔威尔将军统领的盟军司令部心理战部里与美方协调此事并非易事。
本书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故事:美国图书出版商和美国政府开展重要的合作,将精心挑选出的旨在突出美国历史和价值观念的图书分发到那些从轴心国的军事镇压中解放出来的民众手中。
美国政府希望利用图书帮助那些深受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宣传机器影响人们的头脑进行“解毒”,从而赢得他们的友谊。这一目的与美国图书出版商试图在战前向来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控制的国际图书市场上寻求新的利润空间的目标完全吻合。
实施这一计划的出版业和政府中的那些关键人物将图书看作是“一切宣传工具中*为持久的一种”,因此图书是战争期间以及战争之后宣传“战争思想的有效武器”,当时苏联被歪曲的军事实力显示出其宣传的精明之处。唯其如此,图书被赋予了此前闻所未闻的更为伟大的责任和更多的重要意义。
本书还重点介绍了二战期间中国图书市场的状况以及美国出版界对于战后中国图书市场的战略考量。1942年,美国出版人协会派遣出版人代表对当时的中国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当美国代表看到战火中的中国各大城市的书店仍然人头攒动时,他被中国文化的强大力量震撼了。他回国后告诉全美的广播听众,中国的“文学传统太深厚太悠久,以至于炸弹都无法消灭它”。他还在考察报告中明确指出,只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两家出版社具有在战后管理整个中国出版业并与世界出版社进行国际合作的能力。本书无疑是给我国出版业全体同仁的图书,将会给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提供极其重要的参考。
约翰·B.亨奇,退休前任美国古玩协会收藏项目部副总裁,图书收藏家。《美国早期的新闻、美国革命、出版与社会》联合主编。
《作为武器的图书:二战时期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宣传、出版与较量》
作者:约翰·B.亨奇著;蓝胤淇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8774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505
定价:79.9
目录:
前言
致谢
缩略语和缩写词一览表
导言 诺曼底海滩上的图书
第一部分培育新市场
第一章 使美国图书出版现代化
第二章 战争改变了一切——甚至图书
第二部分 图书作为“思想战争的武器”
第三章 出版人为战争组织起来并为和平制订规划
第四章 “图书是最持久的宣传工具”
第五章 寻求“通往世界书架的有利途径”
第六章 “除门卫以外的每个人”都参与了选书
第七章 利用图书对敌人进行安抚和再教育
第八章 制作“精美小书”
第三部分美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第九章 用图书解放欧洲
第十章 美国国际图书协会的兴衰
第十一章 英帝国的反击
第十二章 为被占领的德国和日本而准备的图书
结语 1948年以后美国图书的海外拓展
附录A 海外版本系列和跨大西洋版本系列
附录B 新世界书架系列中的图书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商务印书馆《作为武器的图书:二战时期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宣传、出版与较量》,一本关于图书如何作为战争中*有效的思想武器的论著,一部值得出版行业参考的国际图书史。
¥25.0 -
超有趣的入门级梦境指南《梦境密语》,400余幅插图全彩印刷,1000个梦中符号及其象征意义,一本梦与潜意识研究的通俗小史,从造梦到解梦,比《梦的解析》更通俗易懂
¥29.9 -
三联书店出版!日本理论经济学家宇泽弘文《何为“成田”:战后日本的悲剧》,揭露战后日本社会、工业及经济改革导致的恶果;英国历史学者托马斯·奥特《中国问题》,通过中国问题看19世纪末期国际政治格局与英国的孤立政策。
¥38.0 -
商务印书馆《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图文并茂,全景记录一代红学大家冯其庸九十余年风雨历程和上下求索的学术人生,真实再现中国百年社会变迁的历史。
¥25.0 -
清末方志学家、地理学家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布面精装,地图丰富,底本优良,对于现代人研究与了解湘城(长沙)历代沿革、人文地理及其发展脉络皆大有裨益
¥27.0 -
“青年学术文库”3册,梳理北宋理学家程颐的理学思想、清初的庙堂理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近代社会调查,青年学者刘乐恒、王胜军、任伟伟作品。全面系统,多有新见。
¥74.0 -
《法国现当代史》,著名历史学家金重远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系统叙述了整个20世纪的法国历史,内容扎实,史料丰富,全面展现法国现当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多彩文化
¥22.0 -
晚期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普罗提诺《九章集》精装全2册,全面反映其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同时也是哲学史上晦涩难解的文体之一。
¥59.9 -
《知识的视野与思想的视野:明清哲学高端论集》,著名学者吴根友主编。聚焦于“明清之际”这一巨大变革历史时期,涉及明清哲学领域诸多主题,引证精详,深具学术价值
¥23.0 -
武大教授郑传寅《我们的节日》,28幅民俗插画,图文并茂的传统文化之旅,考论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演变,去除以讹传讹的“通说”,还原古代民俗生活的真实图景。
¥29.9
★16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部讲述二战至冷战结束,世界各主要文化强国的出版业如何兴衰沉浮的历史,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图书为何是思想和文化较量中重要的媒介
★书中还重点介绍了二战期间中国图书市场的状况,以及美国出版界对于战后中国图书市场的战略考量,为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书的研究一丝不苟,构思巧妙,语言精练,为有关美国如何通过作为其快速发展的战后霸权的一部分的图书出版来传播思想和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权*论述——埃兹拉格林斯潘,南卫理公会大学人文学埃德温和路易斯卡恩主席《图书史》联合编辑